《被釘十架的王》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都知道,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的故事,即使不是基督徒的人多也略有耳聞。而知道歸知道,但有時其實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釘了十字架所以呢?耶穌復活了,為什麼?就算你是個自己認真閱讀福音書的信徒,可能也難以體會其中奧秘。這本書,提供了你鮮活的解答。
書中,以各種簡明的例子與比喻,說明了耶穌生涯各階段所行的事蹟及其意義。要說的話,這本書相對適合已經是基督徒的朋友,加深自己對耶穌在馬可福音中所作所為的各種道理。如果是對福音完全陌生的人,可能要先翻閱過一次馬可福音,才會知道事件的前後關係。
作者提摩太凱勒牧師,就如同書中介紹的,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宣揚福音。在這本書中,我們絕不會看到枯燥的解經,如同其他許多的同類書籍一樣。而是以生活中具體的事例加以闡述,好像在觀賞一段又一段的小故事,讓人想要接著看下去:作者與耶穌,接下來還要告訴我們什麼?
「真正救你的,不是信心的品質,而是信心的對象。」我們都知道,自己的信德薄弱,但這不代表我們得不到救贖,因為我們信靠的對象是真正的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存放讀書心得,與一些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下級國民」,似乎最近常常聽到類似的詞彙。在《寄生上流》與《小丑》兩部電影橫掃奧斯卡之後,階級之間的對立,底層人民的苦痛,好像就隨著小丑在階梯上輕狂的舞步,一階階跳進了大眾的眼裡,讓大家忽然注視到了這個問題。但,這是否只是短暫的一瞥呢?
我們要如何體會,什麼才叫做真正的失去自由? 作者曾經是法國的外交工作人員,派駐在俄羅斯,曾經與當地的上流社會觥籌交錯,也在那娶妻生子,過著看似幸福的生活。
從小到大,每個人的家庭、學校、生活圈,乃至於政府以及社會等等,有意無意的塑造你的人格,你的常識,你的想法。這有時會讓我們產生遠離事實的偏見,甚至因此做出錯誤的決策。
就安樂死相關議題的的想像,本來僅止於全力支持安樂死,給予當事人自決權。這是本人開始粗淺的想法,也難怪台灣社會對於此議題的相對漠視,以至於公投連署未過,甚至其間未激起有印象的波瀾。 在本書的提醒下,在死亡自決方面,我們要注意的點還有:
『小時候,父親常教我要不屈不撓,不要對眼前的限制投降。但在他過世前那幾年,我看到了他如何接受現實,與限制妥協,畢竟很多限制不是你憑藉意志就能消除的。』作者如是說。在我們汲汲營營,以為人定勝天的時候,其實死亡早已伴隨著我們。
「許多壞人,其實只是壞掉的人。在成為壞人以前,他們早已被弄壞了…」 聖山環菜,一個在不健全的環境中成長的女大學生,一天,他刺殺了他的父親。真壁由紀,一個過去充滿創傷的心理師,為了將環菜的故事成書,接觸了她。故事就在不完美的女一女二互相推演之下,一步一步的走向劇情的真相。
「下級國民」,似乎最近常常聽到類似的詞彙。在《寄生上流》與《小丑》兩部電影橫掃奧斯卡之後,階級之間的對立,底層人民的苦痛,好像就隨著小丑在階梯上輕狂的舞步,一階階跳進了大眾的眼裡,讓大家忽然注視到了這個問題。但,這是否只是短暫的一瞥呢?
我們要如何體會,什麼才叫做真正的失去自由? 作者曾經是法國的外交工作人員,派駐在俄羅斯,曾經與當地的上流社會觥籌交錯,也在那娶妻生子,過著看似幸福的生活。
從小到大,每個人的家庭、學校、生活圈,乃至於政府以及社會等等,有意無意的塑造你的人格,你的常識,你的想法。這有時會讓我們產生遠離事實的偏見,甚至因此做出錯誤的決策。
就安樂死相關議題的的想像,本來僅止於全力支持安樂死,給予當事人自決權。這是本人開始粗淺的想法,也難怪台灣社會對於此議題的相對漠視,以至於公投連署未過,甚至其間未激起有印象的波瀾。 在本書的提醒下,在死亡自決方面,我們要注意的點還有:
『小時候,父親常教我要不屈不撓,不要對眼前的限制投降。但在他過世前那幾年,我看到了他如何接受現實,與限制妥協,畢竟很多限制不是你憑藉意志就能消除的。』作者如是說。在我們汲汲營營,以為人定勝天的時候,其實死亡早已伴隨著我們。
「許多壞人,其實只是壞掉的人。在成為壞人以前,他們早已被弄壞了…」 聖山環菜,一個在不健全的環境中成長的女大學生,一天,他刺殺了他的父親。真壁由紀,一個過去充滿創傷的心理師,為了將環菜的故事成書,接觸了她。故事就在不完美的女一女二互相推演之下,一步一步的走向劇情的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耶穌十字架事件的真正意涵 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十字架常被視為耶穌犧牲的象徵,似乎代表著上主願意為了人類的罪孽而「犧牲」自己聖子。然而,這樣的觀念卻在無形中強化了對上主的恐懼,也讓許多虔誠的信徒在心靈上背負著對罪惡的負擔。《奇蹟課程》指出,真正帶來救贖的並不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而是他的復活,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耶穌基督作為神的羔羊如何為世人承擔罪孽,並提供內心的平安。透過經文約翰福音1:29,我們看到救贖的意義及其對信徒的重要性。文章強調悔改、信靠上帝的信實與公義,並闡述基督的受難如何讓人獲得醫治與心靈的平安,鼓勵讀者深入理解耶穌的救贖工作。
Thumbnail
《馬太福音》4:1-11 提供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詳細敘述,這對研究耶穌的品格和教導具有重要價值。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每個試探的象徵意義進行全面分析,並探討耶穌如何通過引用經文抵抗誘惑。以下是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這段經文記載了耶穌在曠野中受到撒旦的試探,並成功抵抗誘惑的經歷。這段經文的意義在於,耶穌面對誘惑的時候,始終堅守信仰,不屈服於撒旦的試探。這也教導基督徒在面對試探和困難時,應該依靠神的話語和力量。
Thumbnail
《試探耶穌101》是一本深入探討耶穌在曠野中面對試探的神學和實踐意義的書籍。本書詳細分析了耶穌的三次試探,並從中提取出對現代基督徒生活和屬靈爭戰的啟示。作者運用豐富的聖經知識和實例,幫助讀者理解並應用耶穌在面對試探時展示的屬靈原則。
Thumbnail
記得多年前問過夫君羅馬書十章六到八節 為何心理說有誰能升到天去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天上領下來? 為何心理說有誰會下地獄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死裡叫上來? 夫君如此答覆: Since now we live by the faith of Jesus Christ and believe that
Thumbnail
約瑟與耶穌有很多共同點;兩人都如同當時的奴隸價被出賣;兩人都被罪引誘,但都擊退了;兩人都被謊言陷害被誣告,但受苦後被高舉。最重要的共同點是他們都 [饒恕了得罪他們的人],約瑟饒恕了背叛他的兄弟,耶穌也饒恕了將他釘十字架的猶太人,也就是全人類。因此約瑟在聖經的脈絡-救贖史當中,預表了聖經的核心-耶穌基
Thumbnail
復活節已經過了,但這個主題還是值得一談,畢竟我聽到一篇問題不小的講道,所以覺得狀況有點嚴重,應該來記錄一下。 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大事,但耶穌復活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到底哪裡重要了?這一點可是非釐清不可,因為這是基督徒最核心的神學認知,講白一點,如果你搞錯這一點,那你算不算基督徒就有爭議了,因為你連在信
基督的受難是神痛苦的極致展現。 在十字架上,神之子不僅承擔了世人的痛苦, 更深刻地體驗了神對人類罪惡的極度傷痛.......
Thumbnail
「多馬的信心」是憑感官證據而來的信心,是「屬人的信心」。至於耶穌所説:「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指的是亞伯拉罕的信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耶穌十字架事件的真正意涵 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十字架常被視為耶穌犧牲的象徵,似乎代表著上主願意為了人類的罪孽而「犧牲」自己聖子。然而,這樣的觀念卻在無形中強化了對上主的恐懼,也讓許多虔誠的信徒在心靈上背負著對罪惡的負擔。《奇蹟課程》指出,真正帶來救贖的並不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而是他的復活,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耶穌基督作為神的羔羊如何為世人承擔罪孽,並提供內心的平安。透過經文約翰福音1:29,我們看到救贖的意義及其對信徒的重要性。文章強調悔改、信靠上帝的信實與公義,並闡述基督的受難如何讓人獲得醫治與心靈的平安,鼓勵讀者深入理解耶穌的救贖工作。
Thumbnail
《馬太福音》4:1-11 提供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詳細敘述,這對研究耶穌的品格和教導具有重要價值。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每個試探的象徵意義進行全面分析,並探討耶穌如何通過引用經文抵抗誘惑。以下是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這段經文記載了耶穌在曠野中受到撒旦的試探,並成功抵抗誘惑的經歷。這段經文的意義在於,耶穌面對誘惑的時候,始終堅守信仰,不屈服於撒旦的試探。這也教導基督徒在面對試探和困難時,應該依靠神的話語和力量。
Thumbnail
《試探耶穌101》是一本深入探討耶穌在曠野中面對試探的神學和實踐意義的書籍。本書詳細分析了耶穌的三次試探,並從中提取出對現代基督徒生活和屬靈爭戰的啟示。作者運用豐富的聖經知識和實例,幫助讀者理解並應用耶穌在面對試探時展示的屬靈原則。
Thumbnail
記得多年前問過夫君羅馬書十章六到八節 為何心理說有誰能升到天去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天上領下來? 為何心理說有誰會下地獄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死裡叫上來? 夫君如此答覆: Since now we live by the faith of Jesus Christ and believe that
Thumbnail
約瑟與耶穌有很多共同點;兩人都如同當時的奴隸價被出賣;兩人都被罪引誘,但都擊退了;兩人都被謊言陷害被誣告,但受苦後被高舉。最重要的共同點是他們都 [饒恕了得罪他們的人],約瑟饒恕了背叛他的兄弟,耶穌也饒恕了將他釘十字架的猶太人,也就是全人類。因此約瑟在聖經的脈絡-救贖史當中,預表了聖經的核心-耶穌基
Thumbnail
復活節已經過了,但這個主題還是值得一談,畢竟我聽到一篇問題不小的講道,所以覺得狀況有點嚴重,應該來記錄一下。 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大事,但耶穌復活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到底哪裡重要了?這一點可是非釐清不可,因為這是基督徒最核心的神學認知,講白一點,如果你搞錯這一點,那你算不算基督徒就有爭議了,因為你連在信
基督的受難是神痛苦的極致展現。 在十字架上,神之子不僅承擔了世人的痛苦, 更深刻地體驗了神對人類罪惡的極度傷痛.......
Thumbnail
「多馬的信心」是憑感官證據而來的信心,是「屬人的信心」。至於耶穌所説:「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指的是亞伯拉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