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之旅(二):初見醫生

2022/07/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他的伶牙俐齒與診所的環境格格不入,滑稽的反差卻令我感到安心,他對自己的醫術充滿信心。
  在精神科醫生與心理輔導之間,我選擇了前者。也許是受到電視劇、電影中心理諮商師的形象荼毒,總是覺得他們會將一切都歸究於童年的成長經歷,而我也發現自己對尋找發病原因的欲望不大,只是想解決生理病徵,正常地生活;相反身邊一些朋友卻對此極度好奇,像偵探急切地列出一堆疑犯,再把罪過推到其中一人身上。
  醫生是在某知名論壇中,眾多網友的推薦的,口碑載道的結果就是很難預約,幸運的是有一位病人取消了預約,我才不用等太久。診所是位於商業大廈的十樓,全層都是各式的診所,從頭到腳的病都能在這裏看,這點讓我如負釋重,起碼在升機降按下十樓的時候,不會有人投來奇異的目光。想在回想起來,我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
  走進診所,護士讓我填寫基本的個人資料,然後坐在沙發上等候。等候的空間只有我一人,咖啡色的木地板,米色的牆和沙發,柔和的澄光照映着牆上密密麻麻的證書和獎狀,診所和諧又平靜,朴實又專業,像一個書法大家隱居的小屋,裏面的時間流淌得更溫暖,彷彿能聞到幻想中的茶香。
  不同於平時的診所,醫生親自開門喚我的名字,他拿出一張白紙,問了我大概的病況,便開始闡述他的治療大計。醫生滔滔不絕,他的伶牙俐齒與診所的環境格格不入,滑稽的反差卻令我感到安心,他對自己的醫術充滿信心,更重要的是,他完全沒有興趣尋根究底,找出我生病的原因。我嘗試總結他的說話:情緒引發生理病徵;病徵又加重了情緒。他會用藥物消除生理病徵,情緒自然得到緩解。之後如有需要,再進行心理輔導。
  在我回到沙發的角落等待取藥時,另一位病人到達診所,那是一位西裝筆挺的年輕男士,他余光掃到角落裏的我,轉頭和護士說了幾句便離開。也許他是不想讓我感到不自在,故意離開;當然也可能是他自己感到不自在而離去。可我更願意相信是前者,我認為精神病人比平常人更敏感,也更溫柔。
  這就是我人生第一次看精神科醫生的經歷。
余漫生
余漫生
一個既想要月亮,也想要六便士的斜槓青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