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日記番外:Childhood means what 】

2022/07/0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童年到底有多長」是一個至今為止,學科與學科之間仍沒有互相妥協的問題。生物醫學可能會認為,童年隨著第二性徵出現而結束;心理學則認為,當人類已經可以用更加「理性」的邏輯來認知、指涉世界時,童年就結束;人類學多半遵從遠古師祖—心理學對童年的定義,但加入了各地不同的文化變因,認為孩童之於其成長環境和照護社會的位置,是「童年究竟多長」的關鍵。

然而學術的外在敘述可以歸納「童年」至怎樣的面目,在我看來還是相當困難。人類的主觀視角對自己的生命經歷握有一定不可撼動的詮釋權,其中一項是,童年具有的潛意識、情緒、甚至神話色彩,可以輕易的干擾以上奠基於所謂理性的社會科學定義。

好比有人遺忘童年、有人憎恨童年、有人懷念童年、有人永遠想停在童年。每個人所看見的幼小的自己有千百種樣子。但無論童年是什麼樣子的,大多數人類始終相信,童年正常的、正確的樣子,應該要是閃閃發光、充滿歡笑、沒有憂愁、人人快樂的伊甸園。這樣的想望某種程度上在後來成為成年人對自我的信仰,因為知道應該要充滿歡笑,所以受傷的童年需要醫治;因為知道應該要沒有憂愁,所以同理心極強的大人盡力為孩子打造不需憂慮的童年小屋。

不過童年畢竟不是靜止不動的斷裂時空,人的童年縱深可以延續至今、橫向可以追溯事件,只是人們的童年異質性極高,有時我甚至會想,當看見一個十六歲的高中生和一個十一歲的國小生在談話時,高中生或許仍在他的童年,和一個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對話。童年與童年之間,很可能相距幾十百萬的光年,不能互相等量。

所以回過頭來問,童年到底什麼時候結束?會結束嗎?童年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如此重視?

Let me begin from far away.

我認識一個案例,姑且稱她叫Crystal。Crystal說,她在六歲時,發生了許多事。那一年她跟著父母搬家,卻沒有太多搬家的印象,但她記得自己騎著時下流行的滑板車,跌破膝蓋跟下巴,再被母親責打的記憶;也記得自己關車門夾到弟弟手,被父親拎起後頸摔到地上,再被賞一巴掌的記憶。

「身體很痛很痛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哭嘛!可是很神奇,當心裡更痛的時候,就不會想哭了。」

「這是為什麼呢?」

「我不太確定欸!但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心在痛的時候,那個痛苦放大了覺知,我看見了在我的痛苦以外,那個造就我痛苦的對象所擁有的悲傷、憤怒、不知所措...等等一切的一切。搞不好就是知道太多了,所以就哭不出來了。」

「嗯...聽起來好可怕喔...」

「為什麼?」

「那讓妳的距離跟造就妳痛苦對象的距離太近了,妳不會混淆嗎?」

「......我不知道,或許吧。」

擁有純淨無瑕的童年記憶是種恩賜,被忘卻的童年記憶也是種照拂,那裡一旦擁有痛苦,痛苦就會篡奪,成為記憶本身,強迫著述說與被述說。

Crystal的故事沒有結束,她說,在那之後一段時間,她忘記了如何說話,也沒有了任何表情和情緒,覺得那種狀態很舒服,好像自己靜止在某個當下。直到某一天,她在外婆家吃飯,坐在最靠近馬路一側的窗戶,聽到一聲彷彿從地心傳來的尖嚎,嚇得她回頭看,接著看見一隻身材中等的黃色土狗被機車輾過,躺在地上,嚎叫著一邊吐著血。

不知道是不是被那聲嚎叫所衝破的, Crystal覺得自己的心臟好像突然出現一個缺口,那個缺口讓原本藏在裡面的東西全部流了出來,她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感到想哭了,趕緊把吃飯的碗抬起,假裝在扒飯一樣遮住臉,筷子不停地擺動製造聲響。

那隻黃狗躺在那裡,吐著血緩慢的斷氣,屋子裡的人說,待會會有警察來的。

六歲的Crystal把眼淚和著米飯吃完,轉過頭跪著搭在窗戶上,她想要走過去,但是她不敢,於是她開始希望輾過狗狗的人回來,向狗狗說對不起,然後帶他去看醫生。

大人們比較理解世界的規則,所以Crystal和狗狗等來的是警察,還有一個麻袋。警察把狗狗從兩隻後腿抓起,狗狗已經不再叫也不再吐血了,它軟軟的滑進了麻袋裡,地上它吐的血也被後來的清洗車洗了乾淨,就這樣什麼都不在了。

「我始終覺得,那隻黃狗可能其實沒有消失,它住進我心裡,填補了當初那個心裡的缺口。」

「什麼意思?」

「以前想不通,後來我慢慢感覺到,只要我像當時一樣,沒有情緒、忘記要哭的時候,那隻黃狗的聲音就會出現,不是嚎叫喔!是用語言告訴我,『好痛啊!像我一樣叫出來吧!』好像它當時的死去只是為了幫我上一課,又或者它用生命幫我換回了什麼。」

「講得好像它是祭品一樣。」

「喔對,真的很像祭品,如果不是它,可能就是我了,或者是很久以後的我。」

Crystal的第一個童年在六歲結束,跟著黃狗一起成為過去,那比所有快樂和幸福的瞬間都印象深刻,以致於「童年」還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她已經有些記憶模糊。
觀者的修煉




後來我想,在Crystal身上,童年和長大是一個相互的概念,就像即使法律規定18歲刑法成人、民法20歲成人,但不是所有人的年歲量尺都是等長一樣,童年是奠基在主觀感受和客觀事件的發生之上。

亦即,即使時間在流逝,年歲在增長,人們也很難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長大、自己是否「成熟」,只有在客觀事件累積到主觀感受察覺「長大了」,童年才會被相應形成,是一個只會被動結束,同時也不斷開始的經歷。

用樂譜形容的話,大概就是休止符號出現前的音符,都叫做童年吧?下一段旋律可能相似可能不相似,可能升可能降,只有休止符號的出現是必然。至於旋律是快樂還是悲傷,前一段後一段是否重複,還是在彈的雙手怎麼進行。


當人被餵養以自身為度,適當情況下的苦難,就能更具有實踐快樂的動力,但超過該適當,成為常態後,人建構出來的價值觀會脫離某條能夠維繫自身生存的準則,反噬自身,或許也是「童年會吃人」一句的由來。

在認同生命存在本身的前提下,觀望童年是否會反噬自身就相當重要,畢竟能夠成為潛意識的情緒錯綜複雜,可能並不只有現有語言能指認的情緒狀態,同時人人的快樂悲傷不盡相通,甚至不能共享同個定義。

於是對自己進行考古,回望童年歷史,其實是為了尋找現在和未來的自己,每個人都是一首還沒寫完的歌。
2017年2月,敦煌丹霞
寓居女子辭典
寓居女子辭典
邁入三十代的普通女子,半路出家的人類學徒、自由寫作者、接案編輯、非主流塔羅師。著迷與旅行及人類的故事,喜歡觀察影視劇裡的深層人生,與名為琥珀的橘貓和千尋的三花貓共居於公寓。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