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的腦霧成因?最新研究:也許和失智症有點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席捲全世界,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已造成全球六百多萬人死亡。然而,染疫康復者是否就只是經歷了和流感或小感冒差不多的感染,康復後就沒事了呢?

為什麼會腦霧?

「Long COVID (長新冠)」這個詞,在台灣疫情爆發之後,漸漸引起了民眾的關心與擔憂。長新冠的諸多症狀之中,腦霧(brain fog)又是其中特別讓民眾焦慮的。已有不少康復者發覺,自己的腦袋似乎變得鈍鈍的,記憶力變差,專注力下滑,明明認得某個人事物,卻一時怎樣也想不起他/它的名字。

明明只是個呼吸道感染,明明已經康復了,怎麼腦袋變不清楚了呢?這會不會恢復?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目前醫學界對於COVID-19導致腦霧的成因並不清楚。根據現有的病理報告,可以得知新冠病毒(SARS-CoV-2)可能透過嗅神經感染腦部。至於腦霧的具體成因,則僅止於推論。醫界提出了一些假說—

病毒直接感染腦部所致
病毒感染引起發炎,而這個發炎反應波及到腦部所致
病毒感染導致腦部的膠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回流異常所致

但這些都有待更多的證據來證實。


raw-image

最新研究:難道「也是」類澱粉蛋白害的?

最近,科學界最著名的自然期刊(Nature)旗下的自然通訊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2022年6月刊登一篇相當有意思的文章。

這篇文章提到,醫界認為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肇因於類澱粉蛋白Amyloid-beta的不正常堆積。而長新冠的腦霧,也有可能是新冠病毒蛋白質,在腦中產生另一種類澱粉蛋白的堆積,進而對腦細胞產生毒性所致

作者分析SARS-CoV-2的蛋白質體(proteome),透過生物資訊學(bioinformatics)去查找其中比較可能發生異常折疊,進一步變成類澱粉蛋白的胜肽片段。最後,作者找出了兩段胜肽,透過各種特殊儀器的反覆檢測,證實它們確實具有自我摺疊成類澱粉蛋白的能力。在顯微鏡底下,也確實呈現出類澱粉蛋白的結構。

而這兩段胜肽各自推疊生成的類澱粉蛋白,在極低濃度下,就會對腦神經元造成毒性。

作者認為,或許就是因為SARS-CoV-2會產生有毒的類澱粉蛋白,才會讓一些染疫者產生腦霧的症狀。

當然,這個發現仍僅限於實驗室的觀察。生物體內是否真的有這些類澱粉蛋白堆積,腦霧患者的腦中是不是真的比較多這些類澱粉蛋白,則有待更多的研究去證實。但這不啻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發現。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醫學界就可以解開腦霧的成因,並進一步發展出相應的療法。

參考文獻:

Charnley, M., Islam, S., Bindra, G.K. et al. Neurotoxic amyloidogenic peptides in the proteome of SARS-COV2: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neurological symptoms in COVID-19. Nat Commun 13, 3387 (202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晉緯醫師|神經學的腦霧大開的沙龍
4會員
4內容數
2025/01/08
普瑞巴林(Lyrica)的副作用讓許多患者卻步,本文將說明其副作用發生的機率與原因,並提供醫師與患者應對之道,包含從低劑量開始服用、調整服用時間或劑量,以及尋求藥師或醫師協助等建議。
Thumbnail
2025/01/08
普瑞巴林(Lyrica)的副作用讓許多患者卻步,本文將說明其副作用發生的機率與原因,並提供醫師與患者應對之道,包含從低劑量開始服用、調整服用時間或劑量,以及尋求藥師或醫師協助等建議。
Thumbnail
2022/12/09
流行音樂天后席琳狄翁(Celine Dion)宣布,自己罹患了百萬人才有一人的罕見疾病–僵硬人症候群(stiff person syndrome,SPS),震驚全球樂迷。 僵硬人症候群是什麼? 如何檢查與治療?
Thumbnail
2022/12/09
流行音樂天后席琳狄翁(Celine Dion)宣布,自己罹患了百萬人才有一人的罕見疾病–僵硬人症候群(stiff person syndrome,SPS),震驚全球樂迷。 僵硬人症候群是什麼? 如何檢查與治療?
Thumbnail
2022/07/24
媒體報導,阿茲海默症的致病機轉研究驚傳造假醜聞,誤導後續研究方向長達16年。 到底發生什麼事? 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於2021年7月21日刊登專文,講述了一個長長的故事…… 難道,多年來作為鎂光燈焦點的類澱粉導致阿茲海默症的主流論點自始至終只是個謊言? 還有股票放空者的意外貢獻
Thumbnail
2022/07/24
媒體報導,阿茲海默症的致病機轉研究驚傳造假醜聞,誤導後續研究方向長達16年。 到底發生什麼事? 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於2021年7月21日刊登專文,講述了一個長長的故事…… 難道,多年來作為鎂光燈焦點的類澱粉導致阿茲海默症的主流論點自始至終只是個謊言? 還有股票放空者的意外貢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最近有一篇重要的失智症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理解失智症。
Thumbnail
最近有一篇重要的失智症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理解失智症。
Thumbnail
內容目錄: 1. 老年失智成因 | 2. 阿茲海默症 | 3. 如何預防失智 | 4. 失智患者的照顧 老年失智是一個神經退化性疾病,在老年化社會裡越來越普遍。是一種大腦和脊髓的神經元结構和功能逐漸喪失的狀態。人們常見到的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小腦萎縮症等,都屬於神經退化性疾病。
Thumbnail
內容目錄: 1. 老年失智成因 | 2. 阿茲海默症 | 3. 如何預防失智 | 4. 失智患者的照顧 老年失智是一個神經退化性疾病,在老年化社會裡越來越普遍。是一種大腦和脊髓的神經元结構和功能逐漸喪失的狀態。人們常見到的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小腦萎縮症等,都屬於神經退化性疾病。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與其病理 在阿茲海默症患者中,腦類神經元多可發現類澱粉蛋白的沉積,因此類澱粉蛋白斑塊的形成,一直被認為是導致阿茲海默的主要原因。然而,近期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某些人儘管大腦有類澱粉斑塊的形成,卻仍保有較為完整的認知功能,這種情況稱為認知韌性。此篇研究簡述MIT研究員對於認知韌性的新發現。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與其病理 在阿茲海默症患者中,腦類神經元多可發現類澱粉蛋白的沉積,因此類澱粉蛋白斑塊的形成,一直被認為是導致阿茲海默的主要原因。然而,近期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某些人儘管大腦有類澱粉斑塊的形成,卻仍保有較為完整的認知功能,這種情況稱為認知韌性。此篇研究簡述MIT研究員對於認知韌性的新發現。
Thumbnail
什麼是認知功能障礙?有你聽過失智症嗎? 失智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讓我用5分鐘提供一些關於認知障礙的小知識吧
Thumbnail
什麼是認知功能障礙?有你聽過失智症嗎? 失智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讓我用5分鐘提供一些關於認知障礙的小知識吧
Thumbnail
你知道阿茲海默症是什麼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的一種,而失智症的特色是記憶力降低、思考困難、行為改變,以及無法順利完成日常活動。此種情況通常在年長者身上會常見許多,但要特別留意是,此現象並非一般的老年老化,而是一種在晚年長輩身上特別需要注意的疾病。
Thumbnail
你知道阿茲海默症是什麼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的一種,而失智症的特色是記憶力降低、思考困難、行為改變,以及無法順利完成日常活動。此種情況通常在年長者身上會常見許多,但要特別留意是,此現象並非一般的老年老化,而是一種在晚年長輩身上特別需要注意的疾病。
Thumbnail
大腦一點一點地退化,無法再以大腦的物質性思考運作著,必須轉變為靈性的思考模式,這必須在自我組織(I Organization)或吾(I)有足夠的發展下,才可能朝向精神性思考的路上,即轉變的過程,是涉及省思、覺察……等類似後設認知的思考運作,也許可以緩解失智所造成的影響,但不是緩解失智本身......
Thumbnail
大腦一點一點地退化,無法再以大腦的物質性思考運作著,必須轉變為靈性的思考模式,這必須在自我組織(I Organization)或吾(I)有足夠的發展下,才可能朝向精神性思考的路上,即轉變的過程,是涉及省思、覺察……等類似後設認知的思考運作,也許可以緩解失智所造成的影響,但不是緩解失智本身......
Thumbnail
了解失智,它可能會因「記性變差、記憶有問題」之現象而產生,以及它的症狀不完全等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併發失智症(稱為PDD)。面對失智者,你可能必須走進失智者的時光隧道、了解藥物有限,親人陪伴愛無盡、考慮用藥或安置等。藥物的幫助有限,現在開始認真看待,從日常生活中預防疾病入侵。
Thumbnail
了解失智,它可能會因「記性變差、記憶有問題」之現象而產生,以及它的症狀不完全等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併發失智症(稱為PDD)。面對失智者,你可能必須走進失智者的時光隧道、了解藥物有限,親人陪伴愛無盡、考慮用藥或安置等。藥物的幫助有限,現在開始認真看待,從日常生活中預防疾病入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