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智學觀點的失智症 - 遠離精神生活的疾病

2022/09/19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Dementia - Dominik Lange on Unsplash
對於這樣的主題,我們必須先從記憶開始談起。為什麼呢?因為失智症的認知表現。我經常為疑似或已失智的患者進行失智評估,即使失智症多變,但仍可從評估清楚知道失智涉及哪些大腦認知功能。大致如下:
1.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
2. 定向感(時間、地點)
3. 注意力與算術能力
4. 語言能力:讀、寫、命名、理解與操作
5. 視覺空間能力
6. 手眼協調畫圖能力
7. 判斷事物與處理問題能力
8. 處理日常生活能力
記憶是大家對失智的主要印象,也是失智核心的部分,但非失智症的全部。在這裡,會聚焦在記憶。
在進入記憶篇章之前,需讓大家對失智有些基礎的了解。以下列出與失智有關的幾種類型與現象:
  1.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佔失智症診斷的 60% – 70%。主要是從記憶退化開始,慢慢出現語言、行為上的不適應,最後臥床。
  2. 血管型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病程與類似AD ,主要是因腦部中風、血液供應不良或動脈硬化等且與高血壓有關。一開始通常是出現執行功能問題,如能夠說出時間地點,但物品命名或仿繪能力變差。
  3. 路易氏體失智症(Lewy Body Disease):與帕金森氏症有關,其早期特徵是人格改變,出現妄想、幻覺,也有記憶下降情形。
  4. 額顳葉失智症(Frontal Temporal Dementia, FTD or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額顳葉病變,導致語言與行為異常,如社交控制差、無法說出完整字句甚至無法說出物品名稱(單詞),也有人格改變的情形。
  5. 帕金森氏症發展成失智(Due to Parkinson's Disease)
  6. 亨丁頓症發展成失智(Due to Huntington's Disease)
  7. 其他:如因腦傷、藥物、愛滋病等疾病引起的失智症狀。
  8. 譫妄:突發性的急性器質性精神障礙,尤其是住院的老年患者較容易發生。是因藥物或營養缺乏所導致暫時性的意識混亂、定向感障礙、注意力變差、幻覺、幻聽等,類似失智症狀。發生譫妄後,有些患者在短期(數小時或數天)內恢復,有些患者會因病情惡化而死亡。
  9. 假性失智:老年憂鬱症可能會表現出類似失智症狀,但兩者也可能共病。
雖然失智分為幾種類型,但類型之間仍有很高的共病或重疊症狀。

以科學角度看記憶

記憶形成歷程,分為三個階段:「編碼(encoding)」、「儲存(storage)」及「檢索(retrieval)」。
  1. 編碼:我們接收外界刺激後必須經過轉換,才能被大腦接受,也就是轉譯成人類懂的訊息,這過程稱之「編碼」。這涉及我們如何接收訊息,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視覺與聽覺編碼。
  2. 儲存:主要分為感官、短期及長期。儲存的深度、維持時間各有不同。
  3. 檢索:將記憶提取前,會先搜尋儲存的記憶,稱為「檢索」。
記憶儲存的方式有:
  1. 短期與長期記憶(包含工作記憶)
  2. 語意與情節記憶
  3. 程序記憶(內隱記憶)
短期記憶:短期記憶是神經連接的暫時性強化,只能維持短時間的記憶印象。
長期記憶:指的是經過數年至數十年後,仍能維持印象的長時間記憶。它沒有儲存容量的限制。
工作記憶:類似短期記憶,但不完全是。它是提取各種記憶,無論短期或長期,動員不同腦部位,透過持續複誦、產生心象、甚至將接收的訊息或記憶加以思考、推理並判斷。
語意記憶:是指一般知識及資訊,不受時空影響。
情節記憶:是指特定的個人主觀經驗,包含事件脈絡、時空背景、對象、情緒、感官、想法等內在狀態,可透過有意識地回想中提取。我們大多可以知道事件何時發生。相反的,我們通常無法描述何時獲得語意記憶。
例如,知道「豬是一種有尾巴及四隻腳的動物」屬於語意記憶,而跟一隻粉紅豬相處的場景則屬於情節記憶。也會出現一種現象,我們知道對方的名字(語意),但不記得在哪裡或何時認識對方(情節),這仍有一種自我意識的連續感。
情節性記憶,使我們可以想像過去。語意記憶是我們已獲得的事實、概念,具結構化,像是文本一樣,因此,語意信息源自累積且濃縮的情節記憶,將時空、感受等主觀意象消除。情節記憶是語意記憶的「地圖」,協助我們可以存放更多記憶與指向。譬如我們會有動物的意象,是彙集聲音、樣貌......等訊息,濃縮成某種動物的詞彙。
程序性記憶,相對自傳性記憶,是缺乏語言的記憶,或稱內隱記憶,譬如開車、彈琴,當一個人做了某一特定身體動作時,便會觸發了這個記憶。如初期失智的長者,他記不起自己有學過琴,但當他坐在鋼琴前,能自然而然彈出一首曲子。跟無意識有關的記憶,也可以說與身體有關的記憶。

以人智學角度看記憶

在之前談人智學看創傷的文章已提及(參考:創傷藏在乙太的記憶之流裡,顯現於十二感官中),但也許有些人未看過那篇文章,我在這邊摘要重述一次。

記憶在哪裡?

我們要從心魂始於回憶,觀於回憶開始說起。
心魂分為感官心魂(sentience soul)、理知心魂(rational soul)、意識心魂(consciousness soul),這三個心魂有著歷程的特質。在感官心魂之前,人類的物質身是軟的、無界線的,如同能量會在彼此間來去,因此記憶是流洩於外的。
  1. 感受心魂:對於外在世界的感受與知覺,包括明瞭自己的喜惡。感受心魂的記憶是有節奏的記憶。現今還可以看到在原始部落的吟唱詩人,用歌聲唱唱頌過往部族歷史,唱頌有一種節奏。他們無法刻意(點狀式)翻閱歷史的某一個段落,必須在有節奏的流動中才能唱出,我們稱其為節奏性記憶。
  2. 理知心魂:對感覺心魂所獲得的感知判斷與理解分析,進而價值判斷。而理知心魂在時間(歷史)之流中,能指出回憶當中哪一個階段,即點狀式或區塊性的記憶,帶有時間序流的特質,相對感受心魂的節奏性記憶,區塊性記憶是逐漸走向固化、濃縮的歷程。
  3. 意識心魂:是指能意識到靈性、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連性、同一性。感覺心魂與理知心魂都與外在有關,意識心魂出自於內在。所以,進一步,呈現一種感受心魂與理智心魂向內及靈性世界(潛/隱意識)向外的交融領域,時間序流的特質逐漸消失,趨於穩定固化單一的記憶,而這樣的記憶隱含著意義。
心魂的記憶歷程類似記憶的形成歷程(編碼、儲存、檢索),也涉及工作記憶的概念,接下來心魂記憶的樣貌,就類似於語意、情節或程序記憶。

在意識心魂當中的記憶是什麼樣貌?

生命河流是一連串不斷從星辰身的外在感官透過視覺的神經系統進來的離斥過程,歷經了感官、理知及意識心魂,透過想像(imagination),再流到外在客觀的內在感官的融合過程,是意志力的過程,亦是感官知覺、記憶圖像與想像的連續交會過程。(如圖:心魂的記憶歷程)
來到意識心魂的深處,自我組織的活動或是隱含著靈性世界的訊息,會去觀照外在感官印象的進入,它是透過乙太身的力量,寫進身體裡,如同血液,根植於肉身之中,記憶的乙太之流(儲存之地)在其中逐漸成形。(註:乙太是記憶的載體)
在感官知覺活動中,記憶在感覺神經系統逐漸形成,如同上方的繁星閃爍。在想像活動中,思考接近於意志,接近血液循環系統,其後延伸至新陳代謝系統,如同下方的海洋、土地。我們透過想像活動,潛入清醒生活的沉睡領域,也就是意志的領域。因此,想像的此刻,在夢境才會出現的靈魂意識亦能在清醒狀態中浮現。
我們也可以說,這就像是宇宙向下(或路西法)與地球向上(或阿里曼)之力,而人類就在其中平衡著,意識到自己在塵世的存在,而記憶隱含著過去(包含前世)、現在、未來。
這是一趟從星辰的解構來到乙太的建構歷程,意志力成了這段歷程的媒介,意識心魂的領域是透過意志力的鍛鍊,逐漸賦予生命片刻的意義。
圖:心魂的記憶歷程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回顧(是一種想像的練習,也可運用榮格的積極想像進行),一種意志力的鍛鍊,來練習意識心魂,如今晚的某一段時間刻意地消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向內感知,慢慢地建構向外的想像世界,想像是從意識心魂出發,可能帶著殘餘的靈性世界訊息,想像具有轉化記憶的力量,但那不是虛假也不是逃避。
上述所說的靈性世界代表著,意識心魂可能與集體潛意識或原型有關,也有人認為與高我有關。
記憶的乙太之流當中所蘊含的內容,它們不完全是客觀感官世界的物質,可能是靈性世界的訊息,逐漸成為精要,即一種濃縮的無形物質。原本鬆散如棉花般的客觀訊息,在主觀與客觀交融、煉金的過程,逐漸硬化為子彈般的堅硬,而精要會在某一刻成為我們能意識到的意義。
意義原本就在記憶的乙太之流存放著,等待我們發現,但它並非是我們主動去尋找而能發現的,就像一種啊哈的經驗,並須在感官的煉金過程中突然地浮現,這樣的意義才有力量及持續性。
在這精要浮現後,想像的圖像需要被消除(取決於對精要的啊哈程度),為我們解放內在空間,如同呼吸器官,容納與釋放,才能無限循環下一次的想像。我認為這說明了一些創傷的情況。
消除,我稱其為遺忘的力量,遺忘某種層面來說,是帶領我們前進的力量。記憶本身可能會成為阻礙的力量,阻礙我們內在視野的自由,讓痛苦記憶停滯,卡在感官知覺或想像的圖像記憶困難消除,失去了呼氣的能力。
根據上述,綜合來說,我們會看到如文本的語意記憶,是逐漸脫離節奏性、生動性的情節記憶,來到區塊化、點狀式的記憶品質。兩者是有順序的歷程,但也如編織般交織在一起。每次新的生命經驗出現,就有可能再次改變語意記憶。但語意記憶又不同於理知心魂的記憶品質,特別是時間序列的特徵。語意記憶,消除了時間性,理知心魂,逐漸濃縮帶有星辰特質的感官感受,但仍保留時間的向度,就像在翻閱歷史文本。
為何理知心魂仍須保留時間性在裡頭?我認為這跟乙太是記憶的載體有關,又或者說記憶要被存放在乙太是有其意義的,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不存放在物質或星辰身?
乙太是具有流動性的,且必須要有一個溝渠的物質性才可能承接這個流動且能持續下去,如同河川,是由水及河床組成的。從古至今,從前世到今世,時間都蘊藏在裡頭。水流看起來紊亂、沒有固定序列,但生命就在每一次的事件發生,逐漸將生命次序穩固下來並等著被發現,因此我認為類似的事件重複發生是必要的,它可能會帶來「發現」與「頓悟」,只是時間及選擇問題。事件不侷限在這一世重複發生,也可能是前世的未竟事宜。在這裡,重複發生指的是事件內容或是其他?

失智症

對記憶有不同觀看角度的基礎後,我們回到失智症上。失智並非是上述全面性的記憶喪失。若將記憶比喻為自我意識的房間,有些房間鎖住,鑰匙也丟了,有些房間鑰匙還留著且經常出入,我們仍保留房間的鑰匙,能開啟某扇門。就像早期失智的症狀相當多變,這樣的個體差異,與每個人一生中經歷哪些認知活動有關,運用哪些心智活動,能保留(護)哪些神經細胞(組織),抵抗神經退化的速度。這就類似用進廢退的概念,時常使用的認知活動,就較能夠進入長期記憶,保留其功能。
譬如作家,涉及語言的神經組織會保留較久,又或者因為神經可塑性的關係,即使語言的神經組織受損,也會因為經常使用語言,其他神經元會協助維持其功能。相反的,很少使用的神經功能,甚至會出現神經修剪現象或較無法抵抗退化。這段話也透露出,若記憶未經過意識心魂的歷程,是很難穩固的,這裡的穩固並非是物理性,而是存在的深度與時間。
如何強化記憶或說保留神經組織,一般來說像是工作記憶的運作,分為兩個方向:
重複性:複誦或持續重複做一件事。
精緻化:分析記憶內容的意義,或分析與其它記憶內容的關聯性,濃縮形成意義。精緻化所產生的記憶,轉成長期記憶的機率會比重複性來得高。這也可能說明了意識心魂其可能的神經科學運作。

人智學的失智觀點

人智學在看失智症,主要是從長短期記憶去看,這是較核心的概念,雖然不夠全面,但仍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短期記憶:我們對記憶表徵的感官知覺,並非是真實的感官知覺,稱其為「抽象的表徵概念」,一開始會先來到短期記憶區塊,若一直停留在短期記憶,就只會形成一種非真實且易遺忘的印象。
  2. 長期記憶:一種長期類似經驗與感官知覺的表徵,紀錄具體事件的記憶。進入到長期記憶是短期的抽象表徵記憶加上類似內隱記憶的感官體驗的記憶,才可能下沉至乙太深處。
進入長期記憶並穩固,需歷經心魂的記憶歷程,感官、理知來到意識,再倒回,如此循環。
我嘗試用一種圖像,雖然這圖像並非完全正確,但能助於大家理解。想像乙太之流是一條有限容量的河流,若都是裝進短期記憶,特別是不重要的、很少用的,如石塊、傾倒的雜物等等,當超過河流的容量時,加上短期記憶沒有自我組織的轉化,就容易阻塞,進而影響到長期記憶的流失或未進入長期記憶。
回顧有助於消除對短期記憶來說是瑣碎、少用的記憶,進而慢慢轉移到長期記憶。睡眠也有類似的消除效果。但年紀越大,所需的睡眠時間越短,使得長者,更要在有限時間裡,更有覺察地使用其思考。該思考是主動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動接收訊息,那只會繼續沉積無用的短期記憶。這讓我想到,曾經去美國參觀人智學的養護中心,長者們的其中一項活動就是大家一起讀一本書,一起討論內容。
這很類似我之前提到的,遺忘是種力量,消除圖像(用進廢退),才可能裝進更多圖像,進而濃縮形成意義,一種精神層面的抽象記憶表徵。濃縮的記憶表徵,僅佔據極小的空間,這裡並非完全是指物理性空間。所以當物質身衰落時,該記憶表徵較慢才會受到影響。
以上,簡單來說,記憶存放在乙太,但記憶存放在乙太的形式是種記憶表徵或是記憶圖像,並非是當時實際發生的也不是當時的感官知覺,而是對記憶表徵的感官知覺。提取存放在乙太的記憶,是透過星辰身向下取出,再透過自我組織轉化。而這記憶會透過語言展現,因此語言能力也涉及記憶的真實性,甚至具有強化記憶的功能。
因為年老退化,乙太(記憶儲存之地)也會跟著衰退、變薄或硬化(也可以想像是種血管硬化或內皮層受損的人智學象徵,血管硬化可能導致血管型失智症),乙太硬化會增加少用的短期記憶的累積,就像乙太之流成了乾枯的河床,記憶沒有了流動。上游乾枯,中下游可能還有水,但時間久了,這條河流也就失去了生命。
乙太或物質的衰退就像是感官逐漸弱化至喪失,如重聽、視力模糊、對身體失去控制(動覺、平衡覺、生命覺、觸覺)、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語言覺、思想覺)、飲食習慣的改變(味覺、嗅覺)甚至出現幻聽、幻覺或妄想等等,這都會使長者感受到不安、恐懼、孤獨甚至被世界孤立,這樣感官經驗的全面性破壞,相信對長者與照顧者都有相當大的困難,對理解自身及對方的困難,即使照顧者理解長者所為,也不免內在波動而失控。
也許罹患失智症的畫家 William Utermohlen (1933-2007),他的自畫像會讓大家更能體會感官扭曲、喪失造成的分裂、孤立及恐懼感。當你看到自己五官漸漸消失時,你會有什麼感受?
以下是他從1995年,連續5年的自畫像(圖:William Utermohlen self-portraits)。
圖:William Utermohlen self-portraits (1995-1996) from http://boicosfinearts.com/exhibitions/william-utermohlen-a-persistence.html
圖:William Utermohlen self-portraits (1997-1999) from http://boicosfinearts.com/exhibitions/william-utermohlen-a-persistence.html
圖:William Utermohlen self-portraits (2000-2001) from http://boicosfinearts.com/exhibitions/william-utermohlen-a-persistence.html
相對來說,乙太弱,此時星辰身看起來就會變得擴大(也可能是真的擴大),星辰身過於強大,更會導致疾病發生。因此,我們人類必須朝向「看似」是路西法的方向去,來阻止精神也被地球化。而嚴重失智,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神被阿里曼化了(註)。
但我說的這概念並非是以二元角度去看,而是在其中的乙太與星辰如何運作,才能在物質與精神之間取得平衡,這也可以說是一種三元概念,所以四體裡隱含著三元的平衡運作。(圖:物質身 – 乙太/星辰 – 自我組織)
路西法與阿里曼的影響,也透露出文明社會的發展,對精神疾病的影響,因此,需要喚醒每個人相信基督力量,以避免側重某一方。基督力量看似是平衡的力量,也是一種更大的第三方力量包裹著路西法與阿里曼。
簡單來說,記憶的形成與喪失,取決於四體如何運作,也取決於文化發展是否著重精神性(圖:阿里曼 – 基督 – 路西法)。
圖:物質身 – 乙太/星辰 – 自我組織(精神化)
圖:阿里曼(硬化) – 基督 – 路西法(分解)
註:阿里曼以唯物主義,奪走並控制人類思想,以防止人類覺察基督就在身邊,避免精神性發展生活型態,某種程度是種對記憶的壓迫與硬化,使記憶成了無意義的死亡狀態。若仍舊在這種舊記憶裡盤旋,而沒有進入意識心魂狀態,可能會落入更加硬化的循環裡。這就給我們一個概念,我們常見到長者養護機構都會帶領懷舊的活動,如何不只是形式上的喚起記憶,能夠將記憶帶往精神化,仰賴照顧者與長者之間的星辰與自我組織的展現。

失智症的科學研究

研究至今,科學研究對失智症仍沒有一致性的證據,也缺乏有效治療的藥物。失智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藥物只能減緩神經細胞衰退或消失,盡量維持神經系統運作效率,無法恢復認知功能。通常當我們發現失智症狀時,在更早以前,大腦已出現類澱粉蛋白堆積或結構改變。
目前研究如下:
  1. β類澱粉蛋白說(amyloid beta / A-beta, Aβ):首名阿茲海默症患者是由德國博士阿茲海默在1906年發現,此後數十年陸續透過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成因可能和腦部的「類澱粉蛋白」沉積有關。在形成類澱粉蛋白的後轉譯修飾功能出現異常,會製造出許多碎片,叫做「β類澱粉蛋白」,這對大腦神經系統,是具有毒性的塊狀物。
    但類澱粉蛋白說仍無法解釋,在沒有失智現象的人口裡,有30%的人大腦類似阿茲海默症的大腦結構。相反的,表現出阿茲海默症的患者中,有25%的人大腦沒有類澱粉蛋白的堆積。
  2. 神經原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說:過度磷酸化的Tau蛋白集合而成的。
  3. 合併說:類澱粉蛋白和α-突觸核蛋白合併出現。α-突觸核蛋白在顯影下看起來是小黑點,通常路易氏體失智症會出現該小黑點,表現出人格或情緒改變,衝動控制變差等。
    β類澱粉蛋白與α-突觸核蛋白,讓大腦看起來充滿無用的團塊或碎片,就像堆積了少用、不重要,沒有經過自我組織轉化的短期記憶。
  4. 神經發炎說:β類澱粉蛋白發生前,神經細胞就開始發炎死亡。也就是當大腦或身體出現發炎反應,發炎因子會持續地刺激大腦的免疫系統,進而造成損害。

修女研究(Nun Study)

我認為該研究非常適合用來說明人智學對失智症的觀點。該研究是想比較健康老人死後的大腦跟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研究指出基因是影響阿茲海默症的重要因素外,生活型態(尤其兒童時期)也有很高的關聯性。
修女對於他們的生活,都會詳細的記載,他們習慣閱讀與討論,大多過著健康型態且心靈富足的規律生活,也不菸不酒。研究發現,有些修女的大腦結構跟阿茲海默症一樣,但認知或行為表現卻沒有明顯的失智現象,頂多是退化造成的正常健忘。
大部分修女,約20幾歲進入修道院,通常會被要求寫一篇自傳。後來研究者也進行神經語言學分析自傳內容,發現語言或思考密度越高者,罹患或表現出阿茲海默症機率較低。當然,這研究也無法直接證明經常使用語言或思考,就比較不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只能說彼此有相關性。
後續的研究也發現,語意記憶(字彙庫)與程序記憶(或情緒記憶),相對其他記憶是較不受老化或失智的影響,若平時有在使用,甚至能夠越來越好。星辰與自我組織相關的記憶狀態,較不受或較慢受乙太衰退的影響。
這研究很符合人智學的記憶觀點,當我們能透過回顧練習,某種程度是種自傳式的想像,讓記憶在感官與意識心魂之間流動,透過星辰身的向下滲透抓取,類似記憶形成的檢索動作,帶進自我組織,就能將記憶帶進靈性世界或讓靈性世界的訊息帶進記憶,讓記憶精神化與固化,這樣就較不受物質身衰弱的影響。
這讓我想到在亞特蘭提斯時代,是以一種精神性思維在運作著,不會因為物質身衰退而受影響。但自從基督降臨之後,人類朝向進化,但仍受地球影響(或是另一角度想是因為地球化即將發生,所以基督選擇在那一刻降臨),物質身一天一天地衰退,必須有個東西來取代其衰退,也就是將礦物性、被分解的物質身(或說是大腦),轉變為精神性的物質身。這樣狀態很像是,我們從世代承載的靈魂(soul)來到地球,因為塵世化太久了,最後要像孩子般帶著好奇的精神(spirit),回到靈性世界。在這樣的觀點,我認為簡單解釋了失智是如何發生、預防或改善。
大腦一點一點地退化,無法再以大腦的物質性思考運作著,必須轉變為靈性(精神性)的思考模式,這必須在自我組織(I Organization)或吾(I)有足夠的發展下,才可能朝向精神性思考的路上,即轉變的過程,是涉及省思、覺察……等類似後設認知的思考運作,也許可以緩解失智所造成的影響,但不是緩解失智本身。
除了精神生活外,若乙太、星辰有足夠且適當的力量,亦能幫助記憶更加穩固,如研究也發現規律運動(可能刺激腦部分泌的神經營養因子,BDNF)能協助預防或延緩失智症。
隨著我們年紀增長,右半腦的退化程度會比左半腦來得嚴重,左半腦較能承受年老導致的神經退化。左半腦大致的功能多是分析、歸納等類似內化、濃縮的功能,這也透漏出意識心魂流動與通透的重要性。

失智照護原則

失智症的英文Dementia。de- 意指遠離、去除、下降 + ment 意指心智 + ia意指病,是一種精神疾病,一種失去心智、精神的狀態,因此,思考如何讓患者回到精神生活,也許是失智照護的方向。
有一荷蘭研究針對失智照護,比較人智學居家照護與傳統居家照護之間是否有差異。Gijsberts 等人(2008)研究,以 the End-of-Life in Dementia scales (EOLD)為評估量表,發現人智學與傳統照護,在護理照護上無明顯差異,但人智學照護在症狀管理與臨終舒適度相較於傳統照護,前者滿意度較高。比較可惜的是,該研究是由照顧者填寫量表,研究結果可能受照顧者主觀影響,但對於照顧方式,仍是我們可以參考的方向。
雖然目前還不可能停止老化的進程,但我們可以用更有品質的方式延緩老化。有品質的方式,並非是表面上看起來的,而是該活動是否真正內化,取決於如何進行精神性活動,這涉及乙太、星辰與自我組織的力量。
  1. 物質:人智學製劑可能預防或改善硬化的有鉛、銅、顛茄、血紅小蘗或薑黃等,人智學護理也有幫助。我這邊將醫學與護理歸類於此並非是針對物質體,而是一種物質進行方式。(以上僅供參考,需由專業人員評估與診斷,且不能替代醫學建議與診斷)
  2. 乙太:除了心的意志力培養,身體意志力培養也有助益,如前面提到運動可預防或延緩失智。繪畫、捏陶、音樂或律動按摩都是跟乙太力很有關的活動。
  3. 星辰:舒緩星辰身,從對情緒或行為的理解、傾聽及調適開始,包含心與身體感受。可以嘗試運用十二感官、優律思美或音樂的活動進行。
  4. 自我組織:並非讓失智患者有該能力,而是照護者本身有該能力更為重要,讓長者處在精神活動的環境裡,逐漸習慣即將回去的靈性世界。也許我們都不知道靈性世界的樣貌,但朝向精神性的生活,是目前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讓長者在精神活動的環境是指當他們無力或意識混亂無法親自進行,我們可以為他們創造如音樂或優律思美的氛圍。
我認為人智學生命史(Biographical work)也許可以涵蓋乙太、星辰與自我組織三層體的工作,若能在生命的每一階段(七年發展論)進行生命史探究(不要等到老年才進行),就是一種精神生活的探究。也因為如此,將生命史工作簡單化、推廣普及化及實踐化,我想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可以嘗試將其儀式化,從打招呼、喝茶、用餐、活動帶領......等等,成為一個可預測的日常,就像對待孩子一樣,讓生活種種成為一種習慣,有助於精神性的錨定。最後,透過長者仍保留的記憶或其他認知功能,思考如何以這為基礎,提高其生活品質,而不僅是增加其不足的部分。提醒,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如在進行像是乙太活動的繪畫(意志),如何在過程中喚起星辰(情感)與自我組織(思考)的力量,才是真正有品質的精神照護。
由此可見人智學對失智或的臨終關懷是非常落實於日常實踐,護理與精神生活的實踐,面對死亡不與其抗爭,只是為回到靈性世界而準備。
我想到幾句話,也許在活動後,可以邀請長者回答:(可自行翻譯成台語)
今天的感覺如何?可以提示可能有哪些感覺
今天哪一項活動(包含人事物)是最有感覺的或讓你有什麼心情?
對今天活動(包含人事物)寫下一句話…...等等
也許你還有更棒的想法,歡迎分享給我。
最後,提醒大家,朝向靈性的精神生活或思考傾向,並非是為了預防失智或其他身心健康問題,而在於物質身依然會衰退,甚至可能有衰退現象也並未顯現出來(如此文中的修女研究),但在通往靈性世界,也許是一種邁向健康的過程。

參考

  1. M. J. H. E. Gijsberts, J. T. van der Steen, M. T. Muller & L. Deliens. (2008). End-of-life with dementia in Dutch antroposofic and traditional nursing homes. Tijdschr Gerontol Geriatr. 39(6):256-64.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K會員
159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