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有願就有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謝謝每次出書,南哥總是大力支持

謝謝每次出書,南哥總是大力支持



其實跟我很熟的老朋友都知道,以前我蠻鐵齒的,「有願就有力」這句話怎樣都不可能從我嘴巴裡跑出來,但是最近我真的相信這句話了,而且是充滿感恩的。

我寫作筆快,專心寫總是可以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一本長篇小說,而且都是超長篇,但因為外務多,在台灣純粹以寫作足以維生的作家並不多,我也不是其中之一,所以總是要接案、演講、教課、兼職等等來維持生活,然後利用時間寫作,常常都很疲憊,但寫作是無法捨棄的事情,也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了。

七月中剛上市的《寒淵》其實相當挑戰人性的極限,如果正在閱讀此文的你已經讀完這本書,就明白我在說什麼,寫作過程中相當掙扎,擔心以家暴為中心的主題會不會不小心污名化家暴受害者?寫作到一半近三分之二的時候,《我們與惡的距離》上檔了,為了避免被干擾一直沒有去看這齣戲,雖然我寫的並不是精神障礙者,但裡面有些議題是相似的,畢竟,社會也走到需要來面對這些重大議題的時候了,不管以戲劇還是以小說,我相信我們這些創作者都是希望可以帶給大家不同的思考角度,重新內省,到底我們要一個怎樣的社會?

這本書耗去我不少的精力與心力,閱讀完的朋友大抵都有很不錯的反應跟回饋,讓我覺得,這本書好像寫對了,這個議題是應該要被呈現出來的,我的許多憂慮在出版之後,在許多人的回饋中得到平靜,但是我真心希望可以有更多人看到這本書、這個議題。

這個議題不是單純的死刑存廢,不是家暴如何譴責,不是面對失落要如何處理與繼續走下去,這本書想要說的是,我們是否,真心地想過,我們要一個怎樣的社會?而我們在這個社會中可以做點什麼?

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個世界做一點事。

七月底的時候,去上南哥的節目,錄音結束的時候,南哥的助理青妹妹一直一直跟南哥說一定要把《寒淵》拍成影集,因為實在太好看了,而且議題實在太重要了。南哥說可以找誰找誰來當導演去提案,他可以擔任監製,但他的困擾在於他要怎樣把21萬字的小說濃縮成90分鐘的劇本?

可愛的青妹妹大叫,是要去公視啦!要拍成影集啦!影集才能完整呈現這本書的意義啦!

於是,青妹妹開始幫忙找導演想要推薦這本書,南哥可能也在思考這件事,我想,這本書應該是寫對了,因為激起了許多的反應。

我們當然很希望這件事可以成,大家也都在努力中,也歡迎正在讀此文的朋友們,可以推薦這本書,或如果有認識的導演們也歡迎引薦。

而這本書才剛上市半個月,按理講,一切都應該要縈繞在這本書上面,但我的心已經有一半飄到下一本書上面了。

下一本小說將回到白色恐怖的書寫,我想要說說另一邊的聲音,另一邊的故事,不同於典型受難者角色的,另一邊的故事。

因為白色恐怖從來就不是一分為二的事件,這幾十年的戒嚴與高壓統治及迫害,是一個複雜的結構,從來就不單純,而我想要說說另一邊的故事,試圖在白色恐怖複雜而龐大的拼圖中,找出許多隱藏其間的小碎片。

如果說2017年底我出版的《向著光飛去》是一種白色恐怖受難者第二代脫繭而出的書寫,那麼當我們這些曾經在苦難中孤獨洄泳的人們從陰影走向了光的那處,過去彷彿在光中的,另一邊的那些人,是否也就像地球自轉一樣地逐漸移動到了陰影之中。

而轉型正義是想要把他們趕到陰影之中嗎?

我想要說說另一邊的故事,因為白色恐怖光譜的兩頭逐漸清晰,可是中間的灰色地帶也需要有人去關注跟理解當年到底是怎麼回事,而他們的後代又有著怎樣的心情跟生活。

當我們逐漸走到光的下面,他們也就可能走進了陰影之中,於是,下一本書我稱之為《光的闇影》,因為不能理解就無法和解,總是要開始走上這步路吧。

是的,我老是在寫那些容易被人罵的議題,但如果我有一支能寫的筆,有一個能說故事的腦,我想要繼續這樣走下去,想要繼續這樣說下去。

但是要找到這些所謂「加害者」的後代,談何容易?當社會的氛圍不能允許他們出現的時候,這些人是隱身的,起碼是我不容易碰到的,特別因為我帶著受難者家屬的身分,更是難上加難。

然而因為想要做的心這麼的強烈,我相信這是另一本該寫的書,該說的議題,於是我試著找人幫忙,感謝一位著力白色恐怖極深的年輕學者,在聽完我想寫書的動機與內容後,立刻幫我邀約了他所認識的,所謂「加害者後代」,這兩天也跟這些年輕人見面訪談,許多內容讓我心酸,後代也受到了家庭莫大的影響,他們,並不快樂,甚至是帶著一種贖罪感地在繼續做著社會運動,想要捍衛台灣這片土地,這個國家。

這些訪談,還有青妹妹跟一些朋友的大力推薦,因為這些議題很重要(我相信也是因為我寫的小說很精彩,哈哈),第一次我相信了有願就有力。因為我想說想做,於是就有這些重要的貴人幫了我一把,一起試著來完成這件事。

以前的我,真的蠻鐵齒的,但現在,我知道,有些事情真的難以言說與解釋,只能謝謝所有人的協助,不管是已完成的《寒淵》,還是正在路上的《光的闇影》,謝謝在這條路上幫我的所有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施又熙的沙龍
16會員
88內容數
施又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8
本文節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 有人說愛情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兩顆寂寞的心相遇。 因為寂寞而相遇相愛並沒有問題,畢竟,我們都不是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會希望有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問題在於,萬一這兩顆寂寞的心相遇之後還是寂寞,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2/28
本文節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 有人說愛情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兩顆寂寞的心相遇。 因為寂寞而相遇相愛並沒有問題,畢竟,我們都不是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會希望有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問題在於,萬一這兩顆寂寞的心相遇之後還是寂寞,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2/23
摘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一書 有時候我會想起芃芃滿月做心導管擴張手術時住在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往事,特別是芃芃斜對角床的小藍莓姊姊以及鄰床的小哥哥。 芃芃從出生後就很少哭,總是笑,即便進到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手上安置了靜脈注射針頭也一樣笑個不停,而且胖胖的,像個福神。
Thumbnail
2023/02/23
摘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一書 有時候我會想起芃芃滿月做心導管擴張手術時住在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往事,特別是芃芃斜對角床的小藍莓姊姊以及鄰床的小哥哥。 芃芃從出生後就很少哭,總是笑,即便進到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手上安置了靜脈注射針頭也一樣笑個不停,而且胖胖的,像個福神。
Thumbnail
2023/02/16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2023/02/16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書作者:黃大米,以豐富的人生經歷闡述且提供讀者新的世界觀,從作者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溫暖的力量。
Thumbnail
本書作者:黃大米,以豐富的人生經歷闡述且提供讀者新的世界觀,從作者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溫暖的力量。
Thumbnail
暢銷作家黃山料日前在本地受訪,其中一段話引發爭議,連台灣衛福部都出面表示拒絕暴力。「假如有一個人他總是對你家暴,你可以抵擋住他的家暴,那麼那個人就是適合你的對象」。黃山料隨後道歉,並解釋百分之百反對家暴,惟表達能力欠佳,文字造詣仍有不足,會好好改進。黃山料再解釋,他的原意是不需追求大家認為美好、健
Thumbnail
暢銷作家黃山料日前在本地受訪,其中一段話引發爭議,連台灣衛福部都出面表示拒絕暴力。「假如有一個人他總是對你家暴,你可以抵擋住他的家暴,那麼那個人就是適合你的對象」。黃山料隨後道歉,並解釋百分之百反對家暴,惟表達能力欠佳,文字造詣仍有不足,會好好改進。黃山料再解釋,他的原意是不需追求大家認為美好、健
Thumbnail
說來有趣,知道張旖容這位作者並非因白色恐怖或社會運動相關議題,而是她開設的臉書粉專「我的玫瑰花」,一個紀錄跨文化伴侶生活事跡的粉專。或許受到已故音樂人作家鄭華娟影響,我從小開始就對跨文化伴侶或夫妻如何相處的文章很有興趣。不過她跟此類型的女作者不太一樣,她把男性伴侶稱為「玫瑰花」,這不太像一般台灣女性
Thumbnail
說來有趣,知道張旖容這位作者並非因白色恐怖或社會運動相關議題,而是她開設的臉書粉專「我的玫瑰花」,一個紀錄跨文化伴侶生活事跡的粉專。或許受到已故音樂人作家鄭華娟影響,我從小開始就對跨文化伴侶或夫妻如何相處的文章很有興趣。不過她跟此類型的女作者不太一樣,她把男性伴侶稱為「玫瑰花」,這不太像一般台灣女性
Thumbnail
唯有體驗過極度的黑暗,才能迎來最美的曙光 在講述「靈魂暗夜」這本書之前,我想先自我揭露,寫下我行過生命幽谷的這段經歷。 我國中時期就被診斷有憂鬱症了,我一直快樂不起來,感覺對人生無望,對自己有很強烈的深惡痛絕,我憎恨著自己。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個靈魂暗夜。 後來出社會後,父母相
Thumbnail
唯有體驗過極度的黑暗,才能迎來最美的曙光 在講述「靈魂暗夜」這本書之前,我想先自我揭露,寫下我行過生命幽谷的這段經歷。 我國中時期就被診斷有憂鬱症了,我一直快樂不起來,感覺對人生無望,對自己有很強烈的深惡痛絕,我憎恨著自己。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個靈魂暗夜。 後來出社會後,父母相
Thumbnail
這本書是《女二》的作者鄧九雲推薦的,在一次參與九雲的新書分享講座時,過程中她所分享的文學作品,這只是其中一本。故事架構在颶風前後十二天的過程,細膩刻劃出一個因母親死於難產的家庭,孩子們彼此依靠,在愛中一起成長。
Thumbnail
這本書是《女二》的作者鄧九雲推薦的,在一次參與九雲的新書分享講座時,過程中她所分享的文學作品,這只是其中一本。故事架構在颶風前後十二天的過程,細膩刻劃出一個因母親死於難產的家庭,孩子們彼此依靠,在愛中一起成長。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我意想不到的小說,故事情節迴盪著痛苦、扭曲、驚愕與絕望。它深入探討了性暴力受害者面臨的困境,並挑戰了對這些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故事融合了懸疑與心理描寫,是一本精彩、鋪陳綿密的小說。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我意想不到的小說,故事情節迴盪著痛苦、扭曲、驚愕與絕望。它深入探討了性暴力受害者面臨的困境,並挑戰了對這些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故事融合了懸疑與心理描寫,是一本精彩、鋪陳綿密的小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