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癮腦學】暴飲為什麼如此危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2/07/11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認知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為什麼我明明沒有醉,卻說我喝太多?」「我只不過是1次喝1手啤酒,這有很嚴重嗎?」如果您曾被人提醒過飲酒問題,卻一直不了解為什麼自己生活的好好的,旁邊的人不停提醒自己減酒,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暴飲到底是甚麼?」以及「為什麼暴飲值得我們重視?」


暴飲到底是甚麼?

「為什麼我明明沒有醉,卻說我喝太多?」

「我只不過是1次喝1手啤酒,這有很嚴重嗎?」

依據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 NIAAA)對「暴飲(Binge Drinking, BD)」的定義,在「2的小時內飲用超過60克酒精酒精」就算是暴飲。這個劑量相當於罐裝啤酒5瓶以上,女生因為酒精耐受性較差,可以略為減少為4瓶以上。

有多少人暴飲?

在美國,暴飲非常常見,在過去1週內曾有暴飲行為者,大致佔美國成年人25%,特別是在18~34歲間的成年人族群,男性為大宗。

而在臺灣,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透過《2018年全國物質使用調查》,調查18,626位受訪者在過去1個月的飲酒史,男性暴飲盛行率是5.30%,女性暴飲盛行率是1.16%,如果將分母限縮為有飲酒行為者,男性暴飲盛行率是17.64%,女性暴飲盛行率是6.88%。

為什麼暴飲值得我們重視?

暴飲,是酒精使用障礙的警訊。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提到BD可能是「酒精使用障礙(Alcohol Use Disorder, AUD)」的一種表現。AUD是一個多元的群體,裡頭包含的不只是一般人想像的酒癮者、酗酒者,也包含頻繁暴飲(Heavy Episodic Drinking, HED)且影響生活功能者、其他更複雜的酒藥混用族群。

不管是西方或是臺灣,飲酒盛行率皆太高,酒精影響的生理疾病與社會經濟損失太沉重,因此吸引許多國家與學者投入研究,試圖尋找出飲酒者在轉變成酒精使用障礙者前,有沒有哪些徵兆是高危險訊號,可以幫助醫師提早發現某些人是高危險族群,可能會進展到AUD。

研究到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暴飲頻率越高、每一次暴飲的飲酒量越多,越容易進展到AUD;其中,暴飲頻率的高低,與家族酒癮史相關。因此,如果自己家族裡(像是父親、母親、兄弟姊妹、內外祖父母等)有酒癮或酗酒史,就要特別小心,即便尚未養成規律性飲酒行為,如果觀察到自己有暴飲行為,就要小心自己未來是否也會越喝越多,越喝越頻繁。

暴飲的生理機轉是甚麼?

影響暴飲發生的生理因素仍在研究中。

透過研究初始沒有濫用物質習慣的14~15歲青少年的休息狀態頭腦功能性連結,科學家發現:青少年腹側紋狀體與其他腦區的連結,影響出現暴飲行為的發展。

其他初步研究發現,暴飲行為的出現,可能與①晝夜節律基因的表現與②來自中央杏仁核的神經化學訊號的調節有關。

與飲酒相關的主要神經化學分子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CRF)」。CRF協助調節頭腦面對壓力的反應,在急性壓力下,會由下視丘分泌,刺激腦下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但現在,科學家與醫師已知道,合成CRF的神經元與CRF作用的受器都不僅存在於下視丘內,壓力反應的調節也牽涉到更多腦區。

中央杏仁核中的GABA神經元上同時有CRF受器,可以稱為CRF神經元。在壓力下或酒癮者身上,中央杏仁核中的CRF濃度較高。酒癮者的中央杏仁核中,也可以觀察到比較高濃度的CRF mRNA。在中央杏仁核中,CRF會刺激GABA神經元釋放GABA。然而,在反覆暴飲後,CRF對中央杏仁核內的GABA釋放影響會降低。

簡單的說,飲酒、暴飲會增加中央杏仁核中CRF的濃度,刺激GABA分泌來調控下游神經元的活動,反覆暴飲後,CRF調節GABA的功能變差,是酒精耐受性的其中一種頭腦生理變化。

這些與暴飲相關的生理研究仍處於非常早期,主要是以動物實驗模型為證據。

不過,科學家與腦科學家已經知道,當人類處在急性壓力下,全身循環系統裡的CRF濃度會增加。

暴飲增加死亡風險

即便未達酒精成癮,暴飲本身就會增加死亡風險。

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酒精,會增加酒精中毒風險、意外事故發生率、車禍發生率、傷人或自殺風險。即便是平安度過酒精中毒期間(可能出現酒精導致的中樞性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心律不整,或是因為嘔吐造成呼吸道阻塞),嚴重的酒精戒斷或與酒精相關的意外事故(車禍、高處跌落、頭部外傷、酒精戒斷性震顫譫妄等)也可能導致死亡。酒精戒斷性震顫性譫妄好發於最後一口酒後48~72小時(臨床實務上1週內都可能出現),死亡率約1~5%。

在COVID-19疫情期間,酒精消耗量大增,在2019~2020兩年間,美國與酒精相關的死亡人數和死亡率增加了25%,與酒精相關的死亡率增幅更超過了全因死亡率的增幅,高達16.6%。

如果想要停止暴飲,我該向誰求助?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分別從臨床研究、動物基礎研究來認識暴飲的影響。

如果您注意到自己有暴飲的情形,試著從現在就開始減酒吧。

如果您一個人真地很難停下來,可以尋找您生活環境社區診所的成癮科專科醫師評估與治療。如果您的身體已經有許多生理問題,建議仍以醫院成癮防治科門診為主,因為有很多生理檢查須要先進行檢查與治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125會員
73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2024/10/03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2023年03月22日臺灣菸害防制法修正施行,全面禁止包含電子煙在內之各式類菸品。但在新聞上,我們仍不時看到電子煙相關的違法或危害案例。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電子煙與尼古丁成癮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2024/10/03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2023年03月22日臺灣菸害防制法修正施行,全面禁止包含電子煙在內之各式類菸品。但在新聞上,我們仍不時看到電子煙相關的違法或危害案例。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電子煙與尼古丁成癮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2024/09/26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評估一個酒癮者的酒癮治療心理狀態時,我們可以分成5個「酒癮階段」。這5個階段彼此沒有階梯似的進步或退步概念,可能彼此轉換與交錯,也呼應到酒癮者對人類心智的影響──「矛盾」與「猶豫不決」。
Thumbnail
2024/09/26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評估一個酒癮者的酒癮治療心理狀態時,我們可以分成5個「酒癮階段」。這5個階段彼此沒有階梯似的進步或退步概念,可能彼此轉換與交錯,也呼應到酒癮者對人類心智的影響──「矛盾」與「猶豫不決」。
Thumbnail
2024/09/19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從2022到2024,酒精暴飲在台灣的盛行率似乎逐漸上升。飲酒氾濫與酒癮問題持續在台灣呈現惡化趨勢。民眾對於酒精飲料對於自身健康的危害依舊輕忽。在身心科相關疾病的治療上,也常見到患者使用酒精飲料來麻醉自己。
Thumbnail
2024/09/19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從2022到2024,酒精暴飲在台灣的盛行率似乎逐漸上升。飲酒氾濫與酒癮問題持續在台灣呈現惡化趨勢。民眾對於酒精飲料對於自身健康的危害依舊輕忽。在身心科相關疾病的治療上,也常見到患者使用酒精飲料來麻醉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寫這一篇倒不是要大家戒酒、完全不喝酒。生活裡本來就有許多事情都會增加一些些風險,例如食物裡的添加劑,鍋子裡的塗層,還有每天接觸到的塑膠微粒。 我們可能在下班後,縱情吃點不太健康的美食,喝些微過量的酒,然後第二天努力運動來抵銷這些不健康的變數。這都很正常。
Thumbnail
寫這一篇倒不是要大家戒酒、完全不喝酒。生活裡本來就有許多事情都會增加一些些風險,例如食物裡的添加劑,鍋子裡的塗層,還有每天接觸到的塑膠微粒。 我們可能在下班後,縱情吃點不太健康的美食,喝些微過量的酒,然後第二天努力運動來抵銷這些不健康的變數。這都很正常。
Thumbnail
醫學實證的正確喝酒法,集結25位愛酒醫師們的智慧。 破除你對酒的舊有觀念。
Thumbnail
醫學實證的正確喝酒法,集結25位愛酒醫師們的智慧。 破除你對酒的舊有觀念。
Thumbnail
「酒」是什麼呢? 酒是一種含有乙醇的飲料,可以通過發酵、蒸餾、加糖等方式製作而成 不同種類的酒有著不同的釀造方法、口感和文化背景。一些常見的酒包括啤酒、葡萄酒、烈酒和米酒等 飲用過量的酒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和行為問題等 因此,建議人們在飲用酒時要適度,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Thumbnail
「酒」是什麼呢? 酒是一種含有乙醇的飲料,可以通過發酵、蒸餾、加糖等方式製作而成 不同種類的酒有著不同的釀造方法、口感和文化背景。一些常見的酒包括啤酒、葡萄酒、烈酒和米酒等 飲用過量的酒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和行為問題等 因此,建議人們在飲用酒時要適度,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為什麼我明明沒有醉,卻說我喝太多?」「我只不過是1次喝1手啤酒,這有很嚴重嗎?」如果您曾被人提醒過飲酒問題,卻一直不了解為什麼自己生活的好好的,旁邊的人不停提醒自己減酒,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暴飲到底是甚麼?」以及「為什麼暴飲值得我們重視?」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為什麼我明明沒有醉,卻說我喝太多?」「我只不過是1次喝1手啤酒,這有很嚴重嗎?」如果您曾被人提醒過飲酒問題,卻一直不了解為什麼自己生活的好好的,旁邊的人不停提醒自己減酒,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暴飲到底是甚麼?」以及「為什麼暴飲值得我們重視?」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飲酒到底能不能預防失智?」在臺灣,許多長輩對飲酒這件事,有著難以撼動的健康迷思。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藉由最近幾年許多酒精與失智症關聯的研究,來看看飲酒對於失智症,到底是有促進效果還是保護效果。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飲酒到底能不能預防失智?」在臺灣,許多長輩對飲酒這件事,有著難以撼動的健康迷思。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藉由最近幾年許多酒精與失智症關聯的研究,來看看飲酒對於失智症,到底是有促進效果還是保護效果。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小酌飲酒對某些族群可能有心血管保護效果,但並非所有族群。同時,小酌飲酒仍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如果同時有飲酒與抽菸習慣者,罹患癌症的風險更高。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不同酒精攝取量對新發癌症的貢獻程度。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小酌飲酒對某些族群可能有心血管保護效果,但並非所有族群。同時,小酌飲酒仍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如果同時有飲酒與抽菸習慣者,罹患癌症的風險更高。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不同酒精攝取量對新發癌症的貢獻程度。
Thumbnail
在〈適度飲酒真的有益健康嗎?〉一文中,我曾和各位分享酒精對健康的影響,其中一個結論是:「只要有喝酒就會傷害神經系統,喝得再少也會傷害,只是傷害比喝多的人輕微一點」。3/4這篇熱騰騰剛出爐的研究,更是清楚提供了具體數字,很值得各位參考。
Thumbnail
在〈適度飲酒真的有益健康嗎?〉一文中,我曾和各位分享酒精對健康的影響,其中一個結論是:「只要有喝酒就會傷害神經系統,喝得再少也會傷害,只是傷害比喝多的人輕微一點」。3/4這篇熱騰騰剛出爐的研究,更是清楚提供了具體數字,很值得各位參考。
Thumbnail
首先要說明,不同於過去「未來殿堂」是和各位分享「單一最新研究結果」,這次我所引用的,是一篇來自資深科普作家John Watson所撰寫的科學報導。值得參考的原因是,文中引述了許多「飲酒與健康」的最新研究結果。
Thumbnail
首先要說明,不同於過去「未來殿堂」是和各位分享「單一最新研究結果」,這次我所引用的,是一篇來自資深科普作家John Watson所撰寫的科學報導。值得參考的原因是,文中引述了許多「飲酒與健康」的最新研究結果。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很多人認為喝酒只要不要喝太多、不要長期喝酒,就不會給身體帶來太大的負擔。然而科學文獻顯示,只要1/4瓶啤酒,酒精就會開始影響我們的腸道通透性,增加身體感染與發炎的風險,並改變了腸腦通道,影響腦部功能。酒癮患者的精神症狀與內科疾病也可能和酒精性腸漏有關!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很多人認為喝酒只要不要喝太多、不要長期喝酒,就不會給身體帶來太大的負擔。然而科學文獻顯示,只要1/4瓶啤酒,酒精就會開始影響我們的腸道通透性,增加身體感染與發炎的風險,並改變了腸腦通道,影響腦部功能。酒癮患者的精神症狀與內科疾病也可能和酒精性腸漏有關!
Thumbnail
酒癮是一種對喝酒上癮的狀態,人們無法停止喝酒並對此感到渴望。這種情況可能對身體、學業和家庭生活產生負面影響。酒癮是一個需要關注和幫助的問題,但戒酒並不簡單,就像停止吃喜歡的零食一樣困難。然而,透過理解酒癮的成因、了解喝酒帶來的影響,人們可以努力戒酒並達到更健康、快樂的生活。
Thumbnail
酒癮是一種對喝酒上癮的狀態,人們無法停止喝酒並對此感到渴望。這種情況可能對身體、學業和家庭生活產生負面影響。酒癮是一個需要關注和幫助的問題,但戒酒並不簡單,就像停止吃喜歡的零食一樣困難。然而,透過理解酒癮的成因、了解喝酒帶來的影響,人們可以努力戒酒並達到更健康、快樂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