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泡泡,41)

在參與課程前,我不認識又熙姐,是在社交平台上看見課程訊息,沒有太多思考就加入的。當時的我婚姻岌岌可危,任何可以幫助我不要落入漩渦的可能,都是當下的救命草。在此之前,原生家庭的關係,影響著我的人生、感情、婚姻,我能了解,但無法自行梳理並找出方式與之平安的共生。

我們總會輕忽,人的思考與習慣,會大大的限制看事情的角度,所以光依靠自己透過閱讀、與人對話,都不能完整的解決問題,如若我們選擇的出發點,其實已經從一個被篩選過的角度,甚至,也被自己下意識地迴避掉重要、正確,但未曾接觸過的選項。那某些真正重要的答案,很可能就藏在那個選項裡。因為,人往往不是不知道哪條路是正確的,而是有種種的理由與機遇,擔誤了我們踏上那條路的機會。

又熙姐的課程,提供的就是一種很溫暖堅定的陪伴,帶領你去慢慢梳理那些,你以為你知道,但卻沒有真的看清的道路。在每個徬徨與無助的時刻給你一點勇氣,鼓勵你拿出求生與求善的動機,慢慢的清理那些看得見的阻礙,與沒看見的盲點。

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是一場最近的遠颺。對自己誠實,對已發生的一切釋然,往往沒有想像中的輕巧。你會需要有人協助你,去找出那條被各種情緒、歷史遮蓋的荒野小路,也會需要有人陪伴你,點亮一盞腳前燈,能安全的一步一步,走向正確的道路。

關於認識自己與人生,你可以選擇一個不孤單的方式。一如當初的我,慌亂的來到又熙姐的教室,勇敢地出發去探索那些既有問題的其他解方,在我不安、苦痛的衝撞問題與情緒結節時,有另一個心靈的家可以安放自己。

祝福每個能看到這段文字的你,勇敢的面對與處理問題,追尋那個你值得擁有的美好人生,開始嘗試,永遠是最好的投資。幸福,是有意識的思考、選擇和行動,用你的雙手與心力,全力的為自己的幸福人生啟航,與更好的自己相遇。

=============================

今天跟泡泡聊起以前上課的事情,她大笑說幾年前還哭著跟我說無法自己一個人,可是現在她卻超級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初相見時才三十出頭,上完課展開新生活,一眨眼,竟然已經41,大驚。

但是看見她在社交平台上活躍分享自己的生活與工作成就,心裡總是暖暖的,還記得當時大哭的女孩,現在,是個獨立自主愛自己的成熟女性,真是太好了。有機會可以陪伴學員走過人生中的苦難與困擾,是做為助人工作的一份榮幸,因為信任,所以才能接受陪伴,因為願意,所以才能一起走向想望的未來。

想要瞭解自己,想要走向更 #愛自己、更疼惜自己的未來,不妨一起花一些時間,利用書寫的方式來重整自己。你所為自己努力的這些時間,未來,你會知道一點都不可惜,而且,是非常值得的。

raw-image

講師:施又熙 作家/行動社工師

raw-image
raw-image

課程裡,利用八週的時間來討論我們與 #原生家庭 的關係,甚至是來自這些關係所產生的 #創傷,還有父母如何影響我們的 #愛情#人際關係,釐清我們的 #家庭系統,思考那些所謂的 #家族宿命 如何改變,以及我們到底需不需要 #和解,這一切都沒有一定要怎麼做,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一起想清楚,再決定要怎麼做,而不是聽別人說應該怎麼做。

raw-image

對於課程與時間有任何疑問,歡迎來訊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施又熙的沙龍
16會員
88內容數
施又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8
本文節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 有人說愛情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兩顆寂寞的心相遇。 因為寂寞而相遇相愛並沒有問題,畢竟,我們都不是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會希望有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問題在於,萬一這兩顆寂寞的心相遇之後還是寂寞,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2/28
本文節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 有人說愛情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兩顆寂寞的心相遇。 因為寂寞而相遇相愛並沒有問題,畢竟,我們都不是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會希望有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問題在於,萬一這兩顆寂寞的心相遇之後還是寂寞,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2/23
摘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一書 有時候我會想起芃芃滿月做心導管擴張手術時住在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往事,特別是芃芃斜對角床的小藍莓姊姊以及鄰床的小哥哥。 芃芃從出生後就很少哭,總是笑,即便進到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手上安置了靜脈注射針頭也一樣笑個不停,而且胖胖的,像個福神。
Thumbnail
2023/02/23
摘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一書 有時候我會想起芃芃滿月做心導管擴張手術時住在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往事,特別是芃芃斜對角床的小藍莓姊姊以及鄰床的小哥哥。 芃芃從出生後就很少哭,總是笑,即便進到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手上安置了靜脈注射針頭也一樣笑個不停,而且胖胖的,像個福神。
Thumbnail
2023/02/16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2023/02/16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樣地先來個生活分享
Thumbnail
一樣地先來個生活分享
Thumbnail
2019年10月13日, 天氣晴, 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那天我們協議和平分開。 為了彌補妳失去女兒的痛苦, 家裡給了妳一筆錢, 事後我再幫妳多付一年的房租, 讓妳安心休養身體。 當時人生一團糟。 心碎了一地。 在市面上十幾二十間情感教學機構中, 我比較無數次, 下了決定選了五四愛情學苑, 來派特這裡
Thumbnail
2019年10月13日, 天氣晴, 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那天我們協議和平分開。 為了彌補妳失去女兒的痛苦, 家裡給了妳一筆錢, 事後我再幫妳多付一年的房租, 讓妳安心休養身體。 當時人生一團糟。 心碎了一地。 在市面上十幾二十間情感教學機構中, 我比較無數次, 下了決定選了五四愛情學苑, 來派特這裡
Thumbnail
2/13(一) 第二十六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二) 上堂課我選擇的是;「生氣」 回溯後找到小時候常生氣的點, 不完全是老師連坐法的懲罰, 而是在那個充滿傳統體制下, 感受不自由以及無法表達的自己。 我大膽跟我的母親回溯這事, 她吿訴我當時的生命歷程, 我才明白她當時的狀態 以及和我的狀態之下
Thumbnail
2/13(一) 第二十六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二) 上堂課我選擇的是;「生氣」 回溯後找到小時候常生氣的點, 不完全是老師連坐法的懲罰, 而是在那個充滿傳統體制下, 感受不自由以及無法表達的自己。 我大膽跟我的母親回溯這事, 她吿訴我當時的生命歷程, 我才明白她當時的狀態 以及和我的狀態之下
Thumbnail
這個月的課程很特別,是從財富的角度去帶入內心的自己。是一堂會讓自己臉腫得像包子一樣的課程。會一直不斷的打臉自己哈哈哈~ 你有想過這輩子你想要甚麼嗎?我想要有個幸福快樂的家庭,有能力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有個前輩跟我說:做人不要像大樓一樣,只有自己好;要像大樹學習,自己強大到可以庇蔭他人。 代筆說到人
Thumbnail
這個月的課程很特別,是從財富的角度去帶入內心的自己。是一堂會讓自己臉腫得像包子一樣的課程。會一直不斷的打臉自己哈哈哈~ 你有想過這輩子你想要甚麼嗎?我想要有個幸福快樂的家庭,有能力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有個前輩跟我說:做人不要像大樓一樣,只有自己好;要像大樹學習,自己強大到可以庇蔭他人。 代筆說到人
Thumbnail
(泡泡,41) 在參與課程前,我不認識又熙姐,是在社交平台上看見課程訊息,沒有太多思考就加入的。當時的我婚姻岌岌可危,任何可以幫助我不要落入漩渦的可能,都是當下的救命草。在此之前,原生家庭的關係,影響著我的人生、感情、婚姻,我能了解,但無法自行梳理並找出方式與之平安的共生。
Thumbnail
(泡泡,41) 在參與課程前,我不認識又熙姐,是在社交平台上看見課程訊息,沒有太多思考就加入的。當時的我婚姻岌岌可危,任何可以幫助我不要落入漩渦的可能,都是當下的救命草。在此之前,原生家庭的關係,影響著我的人生、感情、婚姻,我能了解,但無法自行梳理並找出方式與之平安的共生。
Thumbnail
(艾莉,39) 在這裡,可以盡情的說話,偶爾跟老師說說笑笑,或是卸下心防的大哭,這一連串的過程,現在回想起來都是會會心一笑的。透過別的角度看自己,用理解陪伴自己走過這個過程。這是一段了解自己的旅行,課前的文字書寫,課堂中的討論,自覺能力的養成,漸漸的累積成一種習慣,讓自己慢慢的變好。
Thumbnail
(艾莉,39) 在這裡,可以盡情的說話,偶爾跟老師說說笑笑,或是卸下心防的大哭,這一連串的過程,現在回想起來都是會會心一笑的。透過別的角度看自己,用理解陪伴自己走過這個過程。這是一段了解自己的旅行,課前的文字書寫,課堂中的討論,自覺能力的養成,漸漸的累積成一種習慣,讓自己慢慢的變好。
Thumbnail
(黃琳達,38) ============================= 一直都記得那天,應邀到某處演講,人不多,因為是一場機構的內部演講,但是大家都那麼聚精會神,那麼專注。演講結束,因為主辦人有準備兩本我的書要送給現場的人,於是我邀請兩位分享自己的故事便可以獲得我的書。 我很感動。
Thumbnail
(黃琳達,38) ============================= 一直都記得那天,應邀到某處演講,人不多,因為是一場機構的內部演講,但是大家都那麼聚精會神,那麼專注。演講結束,因為主辦人有準備兩本我的書要送給現場的人,於是我邀請兩位分享自己的故事便可以獲得我的書。 我很感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