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家人是甚麽? 或許就是在吵吵鬧鬧和各種生活瑣碎事堆積而成,回首過來,已是千絲萬縷的關係。
夢境裡出現的身影,剪不斷理還亂,所以,在我的心底裡,他們是甚麽樣的存在?
怎樣才可以說清楚我心裡的感覺? 我真正要梳理的是甚麽? 不像戲劇有跌岩起伏的劇情,而是在各種平淡如水芝麻綠豆的小事中相處。
可是,愈積愈多就是真正的考驗。因為,感情就是在不斷地累積、磨損,直至打磨成圓石的過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0會員
4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30之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像很久沒踏自行車一樣,一踏上就會記得的身體記憶,就是現在沖煮意式咖啡的感覺吧。 熟能生巧,但我想達到的是又快又好又準。希望未來會掌握到意式咖啡的沖煮技巧。
在咖啡店賣的咖啡,和在酒店賣的咖啡,你覺得會差多少錢?差三塊錢(以港元計算)。 但是,那差價是不是值得,真的是感官。 50一杯咖啡是不是貴,39元是不是便宜,或許要看這杯咖啡包含的東西。 定價,更多的是帶給顧客的心裡感覺。
我以為我可以,但原來我不行。想著最近心情穩定了,於是想搬多點東西到貨倉,但結果搬到去倉時,就因為又熱又累,弄得自己疲憊不堪。 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去到哪裡,或許只有做了才知道吧。是的,我現在的狀況是不合適做太多,但又總是想做更多。 要了解自己的上限,才會知道怎樣完成目標。
Doctor Shopping,是今天去見另一個門診時學到的名詞,指的是因為有病,於是四處去看醫生,但因為治療方法可能有衝突而做成患者的混亂。 不想藥石亂投,但資源的分配令到大家都會在不同時間接受治療,結果又好像有點藥石亂投。 問題就在於,每個人都不知道那裡才是起點,不得不在不同機構奔波。
以前工作上總是會不停加工作,但總是忘了要拒絕別人,要學會減法。一直不懂學會拒絕別人,是因為無法接受到其他人的情緒,也不好意思說不。 寫感受日記的習慣,最重要是令我明白到身上到底背負了多少工作,還有是要如何去拒絕一些不在自己範圍,集中處理自己要做的事先。 寫多少字不重要,重點是傳遞最重要的信息。
敬業與樂業 是小時候課本上的一篇文章。小時候只是死背教科書上的指引,是否真的懂文章上所寫卻不是。 不甚了了。 敬,敬他自己的職業,不以自己的職業為恥。 樂,自得其樂,他是真的享受才會鑽研技術。 是的,我們不應該以薪水去衡量一個人的職業貴賤。 但願有一天我也可以。
就像很久沒踏自行車一樣,一踏上就會記得的身體記憶,就是現在沖煮意式咖啡的感覺吧。 熟能生巧,但我想達到的是又快又好又準。希望未來會掌握到意式咖啡的沖煮技巧。
在咖啡店賣的咖啡,和在酒店賣的咖啡,你覺得會差多少錢?差三塊錢(以港元計算)。 但是,那差價是不是值得,真的是感官。 50一杯咖啡是不是貴,39元是不是便宜,或許要看這杯咖啡包含的東西。 定價,更多的是帶給顧客的心裡感覺。
我以為我可以,但原來我不行。想著最近心情穩定了,於是想搬多點東西到貨倉,但結果搬到去倉時,就因為又熱又累,弄得自己疲憊不堪。 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去到哪裡,或許只有做了才知道吧。是的,我現在的狀況是不合適做太多,但又總是想做更多。 要了解自己的上限,才會知道怎樣完成目標。
Doctor Shopping,是今天去見另一個門診時學到的名詞,指的是因為有病,於是四處去看醫生,但因為治療方法可能有衝突而做成患者的混亂。 不想藥石亂投,但資源的分配令到大家都會在不同時間接受治療,結果又好像有點藥石亂投。 問題就在於,每個人都不知道那裡才是起點,不得不在不同機構奔波。
以前工作上總是會不停加工作,但總是忘了要拒絕別人,要學會減法。一直不懂學會拒絕別人,是因為無法接受到其他人的情緒,也不好意思說不。 寫感受日記的習慣,最重要是令我明白到身上到底背負了多少工作,還有是要如何去拒絕一些不在自己範圍,集中處理自己要做的事先。 寫多少字不重要,重點是傳遞最重要的信息。
敬業與樂業 是小時候課本上的一篇文章。小時候只是死背教科書上的指引,是否真的懂文章上所寫卻不是。 不甚了了。 敬,敬他自己的職業,不以自己的職業為恥。 樂,自得其樂,他是真的享受才會鑽研技術。 是的,我們不應該以薪水去衡量一個人的職業貴賤。 但願有一天我也可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我與家人的相處中,總是伴隨著情感的波動和緊張的氛圍。生活經歷使我逐漸感受到,重建與家人的情感連結並非易事,但卻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其實最近生活很充實,但內心一直有種說不出的累。 之前因為“生病”的關係,家人都要一直照顧我陪伴我,但我自己也能感覺得到他們的情緒,還有他們不是我當事人根本無法理解我的那種煩。 因為“生病”的關係,和很多人際關係也散掉了,如此我才能真正得看見自己、陪伴自己。現在我好多了,偶爾會和家人出門,但也就我
我不確定提起這話題 是好自由應答 亦或是對有些人來說是沈重的 我想我是屬於後者吧 在外順風順水意氣風發的我 提到家人便成了無聲的呢喃 在未有任何預兆之下談及此話題 真的是來個措手不及 但因為我的反應 從逃避反感到願意提及些微 我想這就是這幾年我緩慢的調整與進步吧 先前的生活都是
Thumbnail
明白 對自己和原生家庭關係這幾年似乎更加膠著,過往自己依循他們所希望樣子成長與生活,前幾年走入找尋自己的路,參加各式療癒、認識自我相關工作坊,發現原來從小到大有好多話、好多情緒都沒有說出口和看見,過往風平浪靜的日子也只是...
我和父母、太太、孩子的心情故事   緣起   我自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因此對於家人總有著許多的關心,不管被認為是理所當然,還是多此一舉,抑或呵護備至,對我而言,那都是一種情緒的直覺反射。   我更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因此對於與家人的互動總有著多一點的感受,不管對方如何的解讀,還是如何的規勸,
Thumbnail
每一天的生活中,無一不是繞著因與緣在發生,尤其跟家人相處,行住坐臥都在一起,那份緣結得很深邃,代表恩怨情仇很深刻。所以生活中,與我們相處融洽,一眼就很喜歡的人,必定曾經彼此施恩施慧。而那些與我們老是格格不入,一眼就不對盤的人,必定曾經互害互憎,雖然肉體的記憶不見了,但是潛意識裡曾經刻劃的舊恨一件都忘
親戚在家庭聚會中關心你的感情狀況,常會介紹「合適的人選」,但這種熱心有時讓人倍感壓力和困惑。他們往往忽略你的個性和需求,過度干涉讓你失去生活掌控感。與其被動接受,不如坦誠溝通,擴大交友圈,主動掌握自己的感情生活。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家人是一輩子有血緣關係的人,有人曾說,「家人」是最難相處的一種關係,一來是:基於血緣的連結,家人關係通常很難說斷就斷,我們無法選擇誰是我們的家人,所以一旦這個關係成立了,彼此很難不受影響。 人一出生就會先認識父母 兄弟姊妹 親戚 而越來越大以後 才有了朋友 伴侶 老師 同學 同事 競爭對手等等關
Thumbnail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廖瞇與弟弟滌的對話過程,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再次與父親和母親對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深入挖掘。通過書寫,作者細膩處理了家人之間最難以解開的謎題,並療癒自己與家人的心靈困境。這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讀者將在堆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裡,見證他人的家庭現實,並與之產生共鳴。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我與家人的相處中,總是伴隨著情感的波動和緊張的氛圍。生活經歷使我逐漸感受到,重建與家人的情感連結並非易事,但卻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其實最近生活很充實,但內心一直有種說不出的累。 之前因為“生病”的關係,家人都要一直照顧我陪伴我,但我自己也能感覺得到他們的情緒,還有他們不是我當事人根本無法理解我的那種煩。 因為“生病”的關係,和很多人際關係也散掉了,如此我才能真正得看見自己、陪伴自己。現在我好多了,偶爾會和家人出門,但也就我
我不確定提起這話題 是好自由應答 亦或是對有些人來說是沈重的 我想我是屬於後者吧 在外順風順水意氣風發的我 提到家人便成了無聲的呢喃 在未有任何預兆之下談及此話題 真的是來個措手不及 但因為我的反應 從逃避反感到願意提及些微 我想這就是這幾年我緩慢的調整與進步吧 先前的生活都是
Thumbnail
明白 對自己和原生家庭關係這幾年似乎更加膠著,過往自己依循他們所希望樣子成長與生活,前幾年走入找尋自己的路,參加各式療癒、認識自我相關工作坊,發現原來從小到大有好多話、好多情緒都沒有說出口和看見,過往風平浪靜的日子也只是...
我和父母、太太、孩子的心情故事   緣起   我自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因此對於家人總有著許多的關心,不管被認為是理所當然,還是多此一舉,抑或呵護備至,對我而言,那都是一種情緒的直覺反射。   我更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因此對於與家人的互動總有著多一點的感受,不管對方如何的解讀,還是如何的規勸,
Thumbnail
每一天的生活中,無一不是繞著因與緣在發生,尤其跟家人相處,行住坐臥都在一起,那份緣結得很深邃,代表恩怨情仇很深刻。所以生活中,與我們相處融洽,一眼就很喜歡的人,必定曾經彼此施恩施慧。而那些與我們老是格格不入,一眼就不對盤的人,必定曾經互害互憎,雖然肉體的記憶不見了,但是潛意識裡曾經刻劃的舊恨一件都忘
親戚在家庭聚會中關心你的感情狀況,常會介紹「合適的人選」,但這種熱心有時讓人倍感壓力和困惑。他們往往忽略你的個性和需求,過度干涉讓你失去生活掌控感。與其被動接受,不如坦誠溝通,擴大交友圈,主動掌握自己的感情生活。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家人是一輩子有血緣關係的人,有人曾說,「家人」是最難相處的一種關係,一來是:基於血緣的連結,家人關係通常很難說斷就斷,我們無法選擇誰是我們的家人,所以一旦這個關係成立了,彼此很難不受影響。 人一出生就會先認識父母 兄弟姊妹 親戚 而越來越大以後 才有了朋友 伴侶 老師 同學 同事 競爭對手等等關
Thumbnail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廖瞇與弟弟滌的對話過程,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再次與父親和母親對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深入挖掘。通過書寫,作者細膩處理了家人之間最難以解開的謎題,並療癒自己與家人的心靈困境。這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讀者將在堆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裡,見證他人的家庭現實,並與之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