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紀錄】#01 在媽媽離開之後 — 讀小川糸《永遠的院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閱讀《永遠的院子》過程中,腦中一直不停出現詩人王小苗收錄於詩集《邪惡的純真》中的一首詩<媽媽教會我>:

媽媽教會我穿鞋

媽媽教會我走路

媽媽教會我寫字

媽媽教會我數數

媽媽教會我坐火車

媽媽教會我看地圖

媽媽教會我迷路時不怕問路

媽媽教會我跌倒時不只會哭

媽媽教會我上市場

媽媽教會我炒菜燉肉

媽媽教會我和朋友相處

媽媽教會我愛一個人要捨得付出

媽媽教會我專注地做想做的事

媽媽教會我獨立地過想過的生活

媽媽教會我 每一種 離開她的方式

*附註:《媽媽教會我》這首詩,已由陳建騏譜曲,徐佳瑩演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bvtaasghs

這首詩簡單卻深刻的譜出媽媽這個角色之於我的絕對性,是世界太新,事物還沒有名字,媽媽拉著我的手指頭去認識。《永遠的院子》正是以小女孩「永遠」的視角寫出媽媽如何為她建構出全世界之後斷然離開的故事。

raw-image

永遠看不見,日常生活完全仰賴媽媽,對於時間的概念只能透過聽覺與嗅覺。一天開始於烏鶇合唱團的歌聲,而固定每週三送來物資的「歐德先生」出現時就代表一週過去了,媽媽種在院子裡的植物們散發的香氣則為永遠定義了四季。

永遠深愛著媽媽,理所當然認為要跟媽媽兩人永遠待在家裡。直到某日媽媽需要外出工作維持家計,母女的生活開始出現裂縫。畢竟永遠沒有外出的概念,世界於她,並無裡外之分。十歲生日那天初次被媽媽帶出門,永遠甚至沒有鞋子可穿,只能讓媽媽抱著走。而當媽媽外出工作,為了讓永遠單獨在家時能持續深睡,媽媽餵食永遠「睡美人藥」。即便媽媽在家,也不再為永遠做飯,而是經常昏睡好幾天,更會突然地情緒失控,虐打永遠。家裡食物越來越少,環境也益發髒亂,最終某天,媽媽不告而別,永遠至此陷入完全的黑暗。

被媽媽不准離開房子的禁令內化,永遠始終不敢開門求救,單獨一人在堆滿垃圾的房子裡忍受漫無邊際的飢餓,過著無人知曉的生活,長達數年,直到某天地震—一片天搖地動之後,媽媽仍然沒有出現,一直到此刻,永遠才決心要離開媽媽。

raw-image

當日的震央就在永遠的內心。地震在小說裡作為一個可見的外力,強勢為永遠開啟新的人生,實是作者小川糸特有的善意。現實生活中陷入失落沮喪的我們也許更難擁有這猶如神諭的一刻。

走出垃圾屋之後如何建立日常生活成了關鍵。因為一直處於飢餓狀態,永遠抓到食物就往嘴裡塞,不管份量大小;長時間沒有走路,雙腳缺少足弓支撐,永遠得開始鍛鍊肌肉,培養體力。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事,永遠都得費力學習。而在這段「重生」的過程中,永遠儘管會想起媽媽,敘事口吻仍維持一貫的平穩,並未夾雜埋怨、怪罪媽媽的心情;反而是為自己和媽媽找到了消弭彼此創傷的理由:「媽媽沒有親手害我失明,我的失明不是媽媽害的—明白這兩項事實不僅解放了我,想必也能解放媽媽。」(頁146) 讀者不難發現,相對於描寫被媽媽拋棄而產生憤恨的情緒,小川糸更聚焦在永遠努力生活的軌跡;字裡行間,小川糸並未以永遠的視角怨懟媽媽的離棄,而是隱約透露媽媽也有她的苦衷。隱匿在此一敘事的背後也許是更深的叩問—失職的母親是否有愛自己孩子的能力,或說資格? 不同於《獅子的點心》勾勒出溫暖療癒的獅子家園,陪伴臨終之人度過餘生,小川糸在《永遠的院子》裡以骯髒的垃圾屋、尿布的臭味、腐爛的食物等種種生活的困頓與難堪,大膽的拋出對於母愛的質疑。

raw-image

在社福機構裡,永遠(Towa)改名為十和子(Towako),並開始與導盲犬喬伊一起生活。當日子緩緩步上軌道,永遠決定回到和媽媽一起生活的房子。在媽媽為永遠打造的院子裡,永遠發自內心感謝所有樹木:「謝謝你們,那時候多虧有你們陪在我身邊。」(頁150) 垃圾屋是小說裡愛與創傷的象徵,而永遠決定回到修繕過後的家,重新生活,是否代表已經接受媽媽的不告而別。當時的垃圾屋與此刻清香的院子形成強烈對比,愛與創傷一體兩面,永遠回到事故現場,重置受過傷的自己,才能開啟小說後半段,步入日常,與不同人建立連結,不管是短暫愛過的男友或是暖心的鄰居魔里。小說至此,小川糸重拾輕盈逗趣的筆觸,述說永遠如何一步步表達人生的自主權,「獨立地過想過的生活」。

而鄰居魔里與其媽媽之間糾結的關係,湊巧扮演了永遠的對照組,展演出另一種母愛的模樣。年輕的魔里為了逃離媽媽的掌控,遠嫁國外,年長時感受到媽媽的好,決定回家,卻同時得承擔長照的辛苦。魔里的日常主軸即是照顧媽媽,時間被零碎的切割,只有在照顧媽媽的空檔才能稍作喘息,這樣的壓力再次讓魔里想逃。一直到媽媽離世,魔里來到永遠的房子,放聲大哭,將母女之間難以言說的情感透過眼淚,慢慢釋放。永遠與魔里對於母愛的追求與失落,小川糸並未給出標準答案,反而將對於母愛質疑的錨,拋回自身:無論是永遠與魔里,媽媽的在與不在,都不能定義愛,那愛的表現最終都得回到自己身上,透過日常實踐。就像王小苗的詩《媽媽教會我》的最後一句所說:如同媽媽教會我/每一種/離開她的方式。所愛之人的離開,不管哪一種方式,都是單向的暴力,而如何接受失去,在媽媽離開之後重拾自己的生活,大概才是小川糸想透過《永遠的院子》傳達的核心訊息。

小說最後,呼應開頭媽媽唸詩給永遠聽的橋段,透過詩句,永遠了解到媽媽是愛著她的,與此同時,她更了解到自己是多麼的想好好繼續體驗這個世界:「我雖然看不見,卻能感受到這個世界。世上還隱藏了許多美好的事物,所以我想用自己的嬌小手掌,溫柔愛護這些事物。這就是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只要我活著,夜晚的星空就會持續誕生專屬我的星座。」

raw-image


🐧 歡迎追蹤企鵝圖書館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eer_toshok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eer |企鵝圖書館
14會員
67內容數
我想為你推薦一本書。
2025/04/01
銀座四寶堂文具店的續作,這次的五篇故事都好好看!比起第一集,人物敘事更飽滿,每個短篇都銜接的很流暢,閱讀情緒完全沒有被打斷,每個來到四寶堂的客人與文具之間的回憶,讀來一樣溫熱,讓人感動。
2025/04/01
銀座四寶堂文具店的續作,這次的五篇故事都好好看!比起第一集,人物敘事更飽滿,每個短篇都銜接的很流暢,閱讀情緒完全沒有被打斷,每個來到四寶堂的客人與文具之間的回憶,讀來一樣溫熱,讓人感動。
2025/04/01
畫家李翰祖的名聲無人不知,他坐擁名聲與金錢,還有堪稱完美的妻子,不只幫他打點生活大小事,還包辦他的畫作相關經紀。然而就在他44歲的生日隔天,妻子失蹤了,只留下一本神秘的小說手稿。
Thumbnail
2025/04/01
畫家李翰祖的名聲無人不知,他坐擁名聲與金錢,還有堪稱完美的妻子,不只幫他打點生活大小事,還包辦他的畫作相關經紀。然而就在他44歲的生日隔天,妻子失蹤了,只留下一本神秘的小說手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讀完了。這首詩很輕,像兒歌。也有點重,因為是媽媽在重拾她作為一個小女孩應得的。一位不識字的母親,在成為大人很久很久以後,在成為媽媽很久很久以後,才終於可以被允許做兒童。
Thumbnail
讀完了。這首詩很輕,像兒歌。也有點重,因為是媽媽在重拾她作為一個小女孩應得的。一位不識字的母親,在成為大人很久很久以後,在成為媽媽很久很久以後,才終於可以被允許做兒童。
Thumbnail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奇蹟。活著,真是件了不起的事呢!
Thumbnail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奇蹟。活著,真是件了不起的事呢!
Thumbnail
親愛的媽媽,妳好嗎? 不知道此刻的妳落入了誰家? 或是某個幸福而沒有任何病痛、沒有任何牽掛的殿堂,每當我走到櫻花樹下,都會思念妳,甚至我在低落時、解離時,會像個五歲小孩不停的呼喊妳,曾經好幾度我怨妳,為什麼要給我生命,為什麼妳一生下我,便將我拋棄,小時候的記憶中,我想忘記的,是妳曾經試圖拋棄我,將我
Thumbnail
親愛的媽媽,妳好嗎? 不知道此刻的妳落入了誰家? 或是某個幸福而沒有任何病痛、沒有任何牽掛的殿堂,每當我走到櫻花樹下,都會思念妳,甚至我在低落時、解離時,會像個五歲小孩不停的呼喊妳,曾經好幾度我怨妳,為什麼要給我生命,為什麼妳一生下我,便將我拋棄,小時候的記憶中,我想忘記的,是妳曾經試圖拋棄我,將我
Thumbnail
作者: 小川 系 譯者:  陳令嫻 出版日期: 2022/04 出版社:遠流 「得到的愈少 便覺得擁有的已經夠多」 這是我所感受到主角 永遠 貫徹的信念 我想心靈富足就是用手邊僅有的最少資源 體會所有的美好吧!
Thumbnail
作者: 小川 系 譯者:  陳令嫻 出版日期: 2022/04 出版社:遠流 「得到的愈少 便覺得擁有的已經夠多」 這是我所感受到主角 永遠 貫徹的信念 我想心靈富足就是用手邊僅有的最少資源 體會所有的美好吧!
Thumbnail
王小苗《媽媽教會我》 媽媽教會我愛一個人要捨得付出 媽媽教會我專注地做想做的事 媽媽教會我獨立地過想過的生活 媽媽教會我 每一種 離開她的方式
Thumbnail
王小苗《媽媽教會我》 媽媽教會我愛一個人要捨得付出 媽媽教會我專注地做想做的事 媽媽教會我獨立地過想過的生活 媽媽教會我 每一種 離開她的方式
Thumbnail
轉來了後,阿媽會載上細漢的我佮小弟去 kám-á-tiàm,阮逐擺攏選玻璃罐的「Oligo」,有當時仔阮會想講莫閣啉仝款的,毋過踅 kám-á-tiàm 一輾了,猶是一人提一罐玻璃罐的「Oligo」。阿媽總是笑講:我早就知影矣,恁兩个 hòonn!彼當陣才知,毋免問、毋免講就予人早就知影實在足幸福呢
Thumbnail
轉來了後,阿媽會載上細漢的我佮小弟去 kám-á-tiàm,阮逐擺攏選玻璃罐的「Oligo」,有當時仔阮會想講莫閣啉仝款的,毋過踅 kám-á-tiàm 一輾了,猶是一人提一罐玻璃罐的「Oligo」。阿媽總是笑講:我早就知影矣,恁兩个 hòonn!彼當陣才知,毋免問、毋免講就予人早就知影實在足幸福呢
Thumbnail
媽媽教會我,每一種離開她的方式。 完美的理想母親並不存在,但能成為的是一個快樂的自己,該求援的時候求援,能交付好工具的家事就交付(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等⋯)再怎麼省錢也要偶爾款待自己,快樂的媽媽絕對是孩子們最需要的媽媽,而不是一味犧牲自己的媽媽。
Thumbnail
媽媽教會我,每一種離開她的方式。 完美的理想母親並不存在,但能成為的是一個快樂的自己,該求援的時候求援,能交付好工具的家事就交付(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等⋯)再怎麼省錢也要偶爾款待自己,快樂的媽媽絕對是孩子們最需要的媽媽,而不是一味犧牲自己的媽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