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看人生|《向巴黎夫人學品味》書摘與實踐

更新於 2022/07/2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Madame Chic的20堂優雅生活課

《向巴黎夫人學品味》書摘與實踐/書籍封面/圖源:陳穩

選書動機

我從小就對巴黎這個浪漫又神秘的城市充滿好奇,雖未曾到訪歐洲,依然期盼自己有著相當的品味與格調。大約是我的中學時期,《向巴黎夫人學品味》出版了!內容講述一位美國少女在法國的寄宿家庭的所見所學。現在的我早已將書中的建議應用於生活,也隨著年齡的增加有了自己的見解。

第一章 飲食與運動

吃零食不時尚

想要進食時必須懂得分辨飢餓與嘴饞,盡可能選擇優質的零食(例如我很喜歡堅果、麥片、果乾等)。
另外,我想要成為更加有生活質感的動機並不是時尚,而是更好、更有魅力、更令自己喜歡的自己。

杜絕零食的空間設計

我父親非常喜歡吃零食,我們家的零食從放滿舊家的大型塑膠整理箱到現在的酒櫃,但我卻沒有吃零食的習慣。
我想,這不是因為空間設計,而是我的身體比較敏感。若在不對的時間(例如午後或深夜)進食,身體並不會感到滿足,反而有點消化困擾、或精神不濟。
除了作者提到的少買零食、不要放在唾手可得的位置,考慮身體狀況與時間或許也是一個方法。

別邊走邊吃

這是我的小學的校規,當時我只知道學校常常有貴賓來,師長覺得不好看。
書中只有強調必須專心進食,我想可以補充不專心進食的壞處:對於飲食的分量無法掌握,容易吃太多。

專心品嚐珍饈

認真看待餐點,將用餐視為重要的行程,就會吃得更有滋味、更講究,自然也會更健康,且有所節制。

運動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例行公事)

在日常安排運動機會:整理與打掃環境、爬樓梯、步行去購物。
正面看待自己的身材:作者提到法國夫人從未批評自己的身材,而美國人卻時常開口閉口就嫌自己胖。我想,這是以友愛、善待身體立足,積極發展健康身心。

第二章 時尚與美容

精品衣櫥

把不合身、不常穿或質料差的衣服清出,只留下實穿又符合形象的理想衣櫥。
衣服評估提問:有在穿嗎?還喜歡嗎?合身或修身嗎?符合年紀或身分嗎?
Steve Jobs famously wore the same black turtleneck, blue jeans and New Balance sneakers every day. Steve also understood that he had a finite capacity of brainpower to make well thought out decisions.
我想起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曾表示「把選擇衣服的時間用在工作上」。即使沒有將服裝簡化到只剩一套,精簡衣櫃也可以幫助我更有效率的裝扮,並確保穿上適合的衣服。
現在的「快時尚」更勝以往,我從不購買廉價、品質差的衣服,即使我的社群網站上的照片衣服的重複率高一點也無所謂。這麼做除了不易讓褪色衣物殘害好衣服,也更加舒適、環保。

掌握最適合自己的風格

觀察法國女人的日常穿搭後,我發現她們很有個人風格。就夫人而言,她的品味典雅保守,喀什米爾毛衣、A字裙和平底鞋或低跟鞋是她的招牌裝扮,她這樣穿看起來舒適又自然。
以我而言,先了解身形、身高,才可能加以彰顯優勢,同時,也根據想要呈現的形象選擇適合的裝扮。符合理想自我的外型,也是成就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途徑。

完美妝容與肌膚保養

我喜歡到咖啡廳點一杯牛奶咖啡,坐好幾個小時盯著人來人往。.......但我同樣喜歡看法國女人,因為她們的妝自然到若有似無;她們的臉頰上有天然的光澤,眼睛深邃,而嘴唇通常是美麗的大地色。
作者強調自然簡單的妝容之外,保養身體相當關鍵。
  1. 多喝水,少喝飲料。
  2. 保持熱情,也適時放鬆身心
  3. 按摩
  4. 注意防曬

無時無刻儀容得體

  1. 第一印象:整潔。
  2. 好東西不要束之高閣:避免捨不得穿的心態。
  3. 不要縱容自己邋遢:丟掉破損、不好看的衣服吧!
(以台灣而言,我很常看到領口洗到荷葉邊和褪色的棉質衣物。)

實踐女性魅力的藝術

凡是能讓一個女人感覺更漂亮自信的東西,都有助於增添女人味。
不同文化下對女性的審美觀各有不同,我僅就我在法國的觀察而言。......女人只要靠天賦的本錢,加上恰到好處的修飾就很漂亮。
  1. 儀態:儀態可以看出人的自信、自律和吸引力。
  2. 香水:從喜歡的調性開始,找到獨特的香味名片。
  3. 指甲:建議乾淨整潔為主,也可搭配透明、中性色調指甲油。
  4. 頭髮:簡單、柔順、飄逸。
  5. 適可而止的女人味:過度的裝扮會喧賓奪主。飾品貴精不貴多。
  6. 無形的女人味:自信、幽默感、勇於冒險的心。

第三章 美好生活

《向巴黎夫人學品味》書摘與實踐/我的第一幅(數字)油畫/圖源:陳穩

用好東西

  1. 留好東西:不要想著「好東西省著以後用」。例如:每一頓飯都可以用上好的餐具,而不是只在特殊節慶拿出精美瓷器。
  2. 挑選精品,量力而出:當個聰明的消費者,在經濟能力範圍內買最好的東西。
  3. 培養好品味:用最佳態度和好東西,以高標準看待自己和用品。

得體生活

  1. 盡可能認真看待生活裡的大小事,日子會過得更好。
  2. 培養藝文愛好,如音樂、美術、歷史、語言等。
  3. 利用新詞彙豐富溝通表達能力。
  4. 思考正經生活的意義。

環境整潔

  1. 整理居家環境,不自欺欺人。可以運用瑣碎的時間進行整理。
  2. 設法解決收納問題,但不要在儲物空間隨意堆滿東西。
  3. 不亂買東西。
  4. 規律生活,物歸原位。
家母是位「斷捨離整理高手」,從我年幼時,就常常聽她說:「私人用品不可以佔用公共空間」、「物歸原位」、「東西收進櫃子裡」。

藝文活動

融入藝文生活:音樂、戲劇、電影、展覽等。
我有幾位愛好藝文活動的女性友人,每次聚餐都會聽到她們熱情的分享和討論近期的展覽、地下樂團、甚至文學創作。在我心目中,她們就是博學、知性,又具有女性魅力的典範之一。

神祕氣質

法國人習慣不談自己的私事,就連對熟人也不說,遑論陌生人。
我在思考,亞洲民族愛好討論私事,會不會是從小被母親當作素材在三姑六婆之間高談闊論,習慣了沒有隱私的生活,長大後也自然成為這樣的性格?
沉默沒什麼不好,有時候反而很珍貴。除非你不自在,別人才會跟著不自在。
  1. 智者慎於言:不要交淺言深。
  2. 習慣沉默的空檔:不只是沒有話題的漫長沉默,還有語句之間的停頓。
  3. 聊什麼好:哲學、藝術、時事、電影、書籍等。
  4. 傾訴私事的時機:以少數的摯友為對象,但也不要當成情緒垃圾桶。
  5. 不要喪失自我:不要為了取悅別人而改變自己。

待客之道

  1. 自信、熱情、從容的招待賓客。
  2. 做拿手菜。簡單而美味的餐點,勝過良莠不齊的大餐。
  3. 出錯時保持冷靜、幽默以對。
我想到白先勇的作品〈永遠的尹雪豔〉中
尹雪艷是一個最稱職的主人。每一位客人,不分尊卑老幼,她都招呼得妥妥貼貼。一進到尹公館,坐在客廳中那些鋪滿黑絲面椅墊的沙發上,大家都有一種賓至如歸,樂不思蜀的親切之感。
加上其他文中提及的線索,其描寫的主人待客之道,顯然是源於自身魅力、自信、八面玲瓏、冷靜從容。

滋養心靈與單純快樂

法國人相當看重一個人的智識,他們喜歡聽別人說話,並期望對方說的話切合要旨、有趣且精闢。
快樂看似簡單又重複,卻也能日復一日樂此不疲。
我們每一天都免不了要做一些無聊的事情,與其心不甘情不願妄想逃脫,還不如從中挖掘出樂趣。
  1. 不論順境或逆境,永遠保持樂觀和幽默感。
  2. 放慢生活步調,不要來去匆匆。活在當下,自然不錯過任何風景。

同類型文章推薦
閱讀看人生|《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精選、呼應及心得
靈魂演員樹木希林的人生語錄精選。所謂的幸福並非「時常在那裡」,而是要「靠自己去發覺」。
閱讀看人生|《ROLAND: 我, 和我以外的》羅蘭金句思考
「我希望永遠都當最喜歡的自己!」日本第一男公關羅蘭的第一本著作。以心態、處事加以分類,一窺實體化的驕傲與自信。

avatar-img
150會員
190內容數
進入一間咖啡廳,落地窗外時晴時雨,在寧靜的空間歇息、思考人生。 看似簡單的理論可能具有延伸道理;看似平凡的關係也能藏著深切領悟,我們一起在生活探索、了解自我、尋找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穩生活恆穩人生 的其他內容
靈魂演員樹木希林的人生語錄精選。所謂的幸福並非「時常在那裡」,而是要「靠自己去發覺」。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人生中大多數的陰霾,都是因為,我們擋住了自己的陽光。認識並療癒內在陰鬱小孩(偽裝、完美主義、成癮行為......),照顧陽光小孩,進而好好愛。
分析自我狀態(應然/實然、自信/自卑或偏執等),認識特殊心態,金句選集。
「我希望永遠都當最喜歡的自己!」日本第一男公關羅蘭的第一本著作。以心態、處事加以分類,一窺實體化的驕傲與自信。
「當你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我們才能真正合作。」學習自我覺察、了解心理狀態、探討心理地位。
靈魂演員樹木希林的人生語錄精選。所謂的幸福並非「時常在那裡」,而是要「靠自己去發覺」。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人生中大多數的陰霾,都是因為,我們擋住了自己的陽光。認識並療癒內在陰鬱小孩(偽裝、完美主義、成癮行為......),照顧陽光小孩,進而好好愛。
分析自我狀態(應然/實然、自信/自卑或偏執等),認識特殊心態,金句選集。
「我希望永遠都當最喜歡的自己!」日本第一男公關羅蘭的第一本著作。以心態、處事加以分類,一窺實體化的驕傲與自信。
「當你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我們才能真正合作。」學習自我覺察、了解心理狀態、探討心理地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友達限定 #127】找到我們的人生第二條路😆,原來對方是這樣看自己?😯|《布蘭達&維尼布得布説私密達》Video Podcast EP15 Video podcast片段: 完整正片開始~ 你熟讀了自己的使用說明書了嗎?🤣
Thumbnail
這本書的標題真的下得超讚,簡直是直擊靈魂深處阿。我想應該很多人在職場的磨難中都有自己問過這個問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努力也很有才華,但老闆就是只能看到哪幾個人?到底為什麼?我想大家要的不是老闆一視同仁,大家要的應該是:「我如何成為老闆最喜歡的那個人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這本書能給我們甚麼解。
Thumbnail
這篇內容精華重點:一個是 Open AI 執行長分享了一篇「希望有人早點告訴他的幾件事」,從過來人的角度分享他年輕時會希望有人告訴他的事情,很有啟發,還有一部影片是我認為人生必看 TED 的演講,叫脆弱的力量,告訴我們與脆弱相處的方法跟重要性。
Thumbnail
我很喜歡一句話:你真的懂做每件事的「道理」嗎?多數人往往只注重「理」,想用方法論速成,執著於「怎麼做到」,覺得自己努力了卻沒有任何進步,為什麼?試想,我們會說人講的「頭頭是道」,不會說「頭頭是理」,因為真正聰明的人是反過來先追求「道」,用宏觀的視野掌握底層邏輯。
Thumbnail
似乎是因為登山的風氣開始盛行,關於山、自然環境的書籍,能見度感覺也越來越高,而在2022年出版的作品當中,《走進布農的山》這本由臺灣黑熊研究人員郭彥仁(郭熊)初試啼聲的作品,藉由結合原民文化,想必也吸引了不少兩者同時都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被譽為六年級世代最會說故事的小說家許榮哲,擁有臺大生工所與東華創英所雙碩士,跨界的經歷與思維,讓他的小說總有精彩的邏輯推理,與多元的敘事風貌。
Thumbnail
「做做社會」引發社會、人生觀及價值觀負向循環 生產者「過度生產」讓職場及社會變成壓力鍋 消費者「過度消費」反映內心不安 用聽吸收筆記,請點連結:https://player.soundon.fm/p/8f9a30e1-8c62-4f72-b0f5-5366030d3c45
歡迎來到【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專題,這次要分享日本諮商心理師石原加受子的著作《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才是自己的》(とにかく優位に立ちたい人),一起學習在生活中如何不被別人不被牽著走。 對付佔有慾、物慾、權力慾旺盛的腦幹型人,由於這種人習慣自導自演展示優越性,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責怪自己、也不獨自承受」。
Thumbnail
它讓我想起很小的時候,因為喜歡聽人說故事,而開始愛上電影、影像故事的感覺。 一部真實、自由、帶幽默和浪漫,卻同時犀利而殘酷地反映現實的電影,它的迷人之處不在劇情架構,凌駕於其上的,反而是真實的生活樣態和社會狀況。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友達限定 #127】找到我們的人生第二條路😆,原來對方是這樣看自己?😯|《布蘭達&維尼布得布説私密達》Video Podcast EP15 Video podcast片段: 完整正片開始~ 你熟讀了自己的使用說明書了嗎?🤣
Thumbnail
這本書的標題真的下得超讚,簡直是直擊靈魂深處阿。我想應該很多人在職場的磨難中都有自己問過這個問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努力也很有才華,但老闆就是只能看到哪幾個人?到底為什麼?我想大家要的不是老闆一視同仁,大家要的應該是:「我如何成為老闆最喜歡的那個人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這本書能給我們甚麼解。
Thumbnail
這篇內容精華重點:一個是 Open AI 執行長分享了一篇「希望有人早點告訴他的幾件事」,從過來人的角度分享他年輕時會希望有人告訴他的事情,很有啟發,還有一部影片是我認為人生必看 TED 的演講,叫脆弱的力量,告訴我們與脆弱相處的方法跟重要性。
Thumbnail
我很喜歡一句話:你真的懂做每件事的「道理」嗎?多數人往往只注重「理」,想用方法論速成,執著於「怎麼做到」,覺得自己努力了卻沒有任何進步,為什麼?試想,我們會說人講的「頭頭是道」,不會說「頭頭是理」,因為真正聰明的人是反過來先追求「道」,用宏觀的視野掌握底層邏輯。
Thumbnail
似乎是因為登山的風氣開始盛行,關於山、自然環境的書籍,能見度感覺也越來越高,而在2022年出版的作品當中,《走進布農的山》這本由臺灣黑熊研究人員郭彥仁(郭熊)初試啼聲的作品,藉由結合原民文化,想必也吸引了不少兩者同時都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被譽為六年級世代最會說故事的小說家許榮哲,擁有臺大生工所與東華創英所雙碩士,跨界的經歷與思維,讓他的小說總有精彩的邏輯推理,與多元的敘事風貌。
Thumbnail
「做做社會」引發社會、人生觀及價值觀負向循環 生產者「過度生產」讓職場及社會變成壓力鍋 消費者「過度消費」反映內心不安 用聽吸收筆記,請點連結:https://player.soundon.fm/p/8f9a30e1-8c62-4f72-b0f5-5366030d3c45
歡迎來到【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專題,這次要分享日本諮商心理師石原加受子的著作《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才是自己的》(とにかく優位に立ちたい人),一起學習在生活中如何不被別人不被牽著走。 對付佔有慾、物慾、權力慾旺盛的腦幹型人,由於這種人習慣自導自演展示優越性,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責怪自己、也不獨自承受」。
Thumbnail
它讓我想起很小的時候,因為喜歡聽人說故事,而開始愛上電影、影像故事的感覺。 一部真實、自由、帶幽默和浪漫,卻同時犀利而殘酷地反映現實的電影,它的迷人之處不在劇情架構,凌駕於其上的,反而是真實的生活樣態和社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