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賴來聊聊|如何自己處理落枕的問題?

2022/07/3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落枕可以自己處理嗎?

其實落枕以後是不建議自己處理的,因為處理的方向不對,就很容易拖太久或二次傷害。但有些情況自己處理,反而可以加快恢復的進度。
所以小賴就要來聊一下,究竟怎樣的狀況適合自己處理,以及處理的流程,讓大家在家自己試試看吧!
如果你還沒看過上一篇文,建議你先跳回去,才能更了解產生落枕的原因喔。

怎樣的狀況適合自己處理?

就如第一篇文所說,單純肌肉發炎引發的落枕,比較屬於可以自己試試看的範圍,除此之外小賴一律建議看復健科,或是直接找物理治療師評估處理。

如何判斷肌肉是否有發炎?

如果是肌肉發炎引發的落枕,你通常會在背部、胸椎、頸部附近的肌肉找到肌痛點,當你輕輕按壓肌肉的痛點以後,再重新轉動脖子時,你應該會發現按壓的位置有痛感,同時頸部的活動度會暫時增加。
(如果符合以上的狀況,就表示你找到發炎的肌肉拉!)
記得,按壓肌肉時避免過度用力,避免造成二次傷害,這也是小賴不推薦直接推拿或一般按摩的原因,因為大部分按摩的服務人員不具有相關經驗,認為痛就是有效,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過度用力按壓肌肉,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

放鬆發炎的肌肉

找到疼痛的源頭後,我們可以輕輕的按壓來放鬆緊繃的肌肉,通常脖子會變得比較舒服,但記得,除了力道要控制以外,也不建議在一天內進行大量的按摩,按的太多也是會讓肌肉受傷的。
按摩按太多,肌肉一樣會受傷
如果在簡單得嘗試過後沒有找到源頭,小賴就建議直接尋求專業的人員處理拉。

只吃肌肉鬆弛劑是不對的!

雖然小賴比較建議找「物理治療師」進行評估和處理,但在台灣的法規上,你需要先到骨科或復健診所掛號做檢查,再拿診斷證明到專門的物理治療所預約。
通常你在骨科和復健診所,醫生會開消炎藥、肌肉鬆弛劑,或是讓你做一些吊脖子之類的儀器治療,但這些作法通常都沒效,因為我們需要經過觸診和動作評估,結合X光片等影像資料,才能準確的判斷落枕的原因。
精準的判斷出狀況,才能知道究竟該怎麼處理問題,但目前有許多西醫並不是這樣做的,也間接的浪費了客戶許多時間而沒有恢復。
小賴自己就碰過有學生落枕超過一個月都沒好,但看醫生也只是不斷的給消炎藥和肌肉鬆弛劑,如果可以針對問題處理,通常一週內都會恢復的很好喔!

落枕的處理方式

除了幫學生判斷狀況以外,小賴自己落枕過幾次,剛好每次的狀況都不太一樣,我自己也曾經因為頸椎的小面關節卡住而落枕,當時是請物理治療師處理。
但除了一次跟骨頭有關的經驗以外,大多數落枕都與肌肉有關,而我的處理方式也都和前面分享的雷同,這邊就按照步驟,完整的再整理一遍給大家。

1. 檢查是否有緊繃的肌肉

上背部、肩胛骨附近的肌肉,以及頸部的肌肉緊繃發炎,都有可能會導致落枕。落枕時,我通常會直接按壓背部、頸部後方、頸部側面的肌肉,來看看有沒有緊繃、疼痛的點。

2. 確認肌肉與落枕的關聯性

輕輕按壓有激痛點的肌肉,並嘗試活動脖子,看是否能暫時增加無痛的活動範圍。
如果無痛的動作範圍可以暫時增加,且在活動時,被按壓的肌肉痛感會增加,那就表示你找到引發落枕的肌肉了。
(落枕時有可能會有多處肌肉同時發炎,如果找不到痛點,或處理後沒有改善,建議盡快找專業人員檢查。)

3. 適度放鬆肌肉,加快恢復

因肌肉發炎引起的落枕,可以藉由輕度的按摩來加快肌肉恢復,但這時不建議大量、大力的按摩,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所以也不建議隨便找推拿處理喔!)

4. 替肌肉減壓的方法

在肌肉發炎疼痛的過程中,疼痛是必經的過程,這時你只要動的角度稍微多一點,就一定會產生疼痛。
為了讓肌肉更快恢復,盡可能減少使用絕對是恢復最快的方式,因此我們有兩種方式可以達到目標。
(1) 肌貼
使用肌貼,貼住受傷的肌肉,肌貼有輔助肌肉發力的效果,能夠讓受傷的肌肉用更少的力氣來完成動作,讓肌肉恢復的更快。
你可以在藥局或網購商城購買肌貼、運動貼布,並參考網路上的教學影片自己試試看,如果有興趣的話,市面上也有專門在教肌貼使用的課程可以參考。
(2) 找到無痛的動作範圍
落枕時,因疼痛影響到活動範圍是必經的過程,盡可能讓自己在不痛的範圍裡活動,避免引發疼痛,除了對恢復有幫助以外,也可以減少大腦的神經系統對疼痛訊號的敏感度。

5. 增加無痛的動作範圍

在幾天的恢復後,無痛的活動範圍就會慢慢增加,保持在不痛的範圍內,適當的活動、伸展,挑戰不同的動作角度,也能夠再次刺激肌肉的血液循環,幫助恢復,受傷時完全不動,反而會讓恢復期拉得更久。

總結

落枕後的恢復處理方式,和下背痛、膝蓋痛等等現象的處理方式幾乎都有雷同之處,如果不小心碰到了,掌握一些基本的處理手法就非常重要了!
這次落枕到現在,剛好經過了一週的時間,我照著文章內介紹的方式替自己處理,大概也恢復了七成以上了,剛好趁著自己這次落枕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讓有需要的人更快找回健康的脖子。
有其他運動相關的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我再找時間跟大家分享囉~
(歡迎你追蹤我的IG關注我的運動生活。)

相關肌群示意圖

小賴 | 健身教練
小賴 | 健身教練
從工程師轉職為健身教練,曾跑遍全台北各大健身房,目前累積教學經歷5年以上(包含飛輪教學經驗5年、重量訓練教學4年、團體肌力訓練教學4年),持續的學習運動知識,用自己的觀點和你分享我在運動以及生活上的學習經驗,學會認識自己、也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