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父親節的尷尬:基督徒把家庭偶像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與非基督徒,論述套路有可能都一樣

社科小常識:無論是保守或進步思想,都有自相矛盾的可能

應用小撇步:在網路時代,更迫切需要反「宣傳」

基督徒也拜偶像?

很久以前我在網路上收看了兩個講座,我把講座內容記錄,用戲劇化的方式改編、表達出來。教會舉辦的貞潔運動講座,以「戀愛教室」名義舉行,對象是教會的青少年(「戀愛」才能提升出席率)。主講來賓是教會中人人稱羨的陳媽媽。在教會把結婚生養「偶像化」的氣氛之下,陳媽媽絕對屬於人生勝利組:大學時代(才敢)初戀,畢業後跟初戀男友結婚;丈夫比她大幾歲,是大學教授;因為保養得宜,完全看不出已經五十出頭,與長女逛街時更常被以為是姊妹。她有「模範媽媽」的美名,主要是因為生了六個小孩,教友們都認為她很得神的賜福。

基督徒的戀愛觀

陳媽媽拿著麥克風,自信淡定,對台下的青少年說:「阿姨當年在戀愛方面就像一張白紙,沒有預備好。相反,陳叔叔當時很認真與我交往,讀很多關於戀愛交友的屬靈書籍,又帶我去跟他的傳道人見面,由傳道人守望、代禱。我們慢慢預備好自己,神也帶領我們關係進展,認定對方就是神說好要給我們的那位,到我畢業後就結婚了。」

我不是教訓你…….

由於是貞潔運動講座,傳道人在問答環節,搶先提出婚前性行為問題「助攻」。陳媽媽很有默契地,遲疑兩秒之後說:「哎唷這個問題!不過我已經是六個孩子的媽了,沒什麼好尷尬的了。我們當時都年輕,當然會面對性的欲望、婚前性行為的試探,但我們按照聖經的教導,參考傳道人給我們男女的界線,把最好的留給跟我們走到最後的那一位。到結婚後,我們真的很享受神賜給我們性的禮物。孩子們,我告訴你,阿姨不是說你一定要像我那樣,我只是跟大家分享,跟從神、得到祝福的方法而已。」

走在前線的工作者

至於另一個講座,是性教育師資訓練。講員黃小姐,是一位專精於性教育和兒童少年保護的社工師。黃小姐一襲筆挺的襯衫、長褲,頭上一把俐落的短髮,身體散發出一陣凌厲的古龍水味道。她一開場就親切但強勢地要求:「拜託不要叫我『黃小姐』,這是什麼時代啊,叫『小姐』。大家叫我『吐司』就好了。」

左翼的標準話術

吐司魅力爆表,一人站在教室最亮眼的位置,是小英和博恩的混合體(雖然兩人都有點過氣)。在講座期間,她多次倡議「反禁忌、反宣傳、反洗腦」。她提到好幾宗#MeToo、為情自殘、墮胎失救等憾事,都源於社會對於性別和情欲的禁忌。這些禁忌源於父權、異性戀,以及保守宗教人士這三者的霸權,透過家庭、學校、宗教團體的宣傳,在過去威權機器的推動下,這種壓迫性的意識型態已經把幾代人洗腦了。她倡議逆向操作,把性別和情欲那多元和流動的特質,放在性小眾的個別脈絡中,用生命故事、個人見證來感化大眾,扭轉他們的看法,達致「反禁忌、反宣傳、反洗腦」的目的。

宗教躺著也中槍

吐司還要求每個出席者,向大家分享自己第一次情欲啟蒙經驗。大家都愣住了。她大概感覺到困窘的空氣,想為大家壯膽說:「拜託,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敢積極看待,不好好地為自己的情欲命名,你要怎樣教青少年?」吐司就像戰場上的狙擊手,把子彈裝入槍膛,瞄準保守宗教人士:「大家看到,有沒有,宗教的宣傳、洗腦的徹底。你們來跟我一起反禁忌、反宣傳、反洗腦就對啦。」

幸福公式的落空

雖然教會的陳媽媽和吐司社工所表達的是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但她們的立論卻如出一轍:提出一條排他的、必然的,以及可預測的公式。陳媽媽列出婚前守貞、持續禱告、閱讀屬靈書籍、傳道人對關係認同、以婚姻為目標的交往等元素,組合成為一條美滿生活、得神賜福的公式。「只要你……,神就會賜福你,讓你……」之類的公式,讓一些清心等候「神說好的那一位」的基督徒感到挫敗。這些滿心期待,認真跟著公式生活的基督徒,在教會婚禮、家庭主日等場合,心裡只能有點不平衡地祝福別人,因為殘酷的現實是(純屬虛構):神很賜福那個浪子回頭的渣男,讓他找到一個貞潔又顏值高的好姐妹;神又很賜福那個當年嗑藥不來聚會的壞女孩,讓她交到台積電工程師男友,男友來得及在婚禮前一週受洗(完勝!)。可是這些乖乖牌基督徒信奉這條幸福公式已經十年、二十年,逝去的光陰和機會化為不能挽回的沉沒成本(sunk cost)。為了合理化自己的過去,他們只好對這公式更深信不疑,把等候幸福號碼牌的過程,解讀為神的時間未到、神給自己的考驗、自己信心不足等,這可能是心理學上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反洗腦的洗腦

至於情欲達人吐司的論述,根本是自相矛盾的經典示範。她標榜「反禁忌、反宣傳、反洗腦」,但同時卻在建立另一種禁忌、宣傳,以及洗腦。她把守貞、性別角色、異性戀一夫一妻制度等基督教價值觀,標籤為二十一世紀罪大惡極的禁忌;利用高超的修辭、不留痕跡的心理暗示,和嫻熟的團體輔導技巧,宣傳她的一套有關性別和情欲的觀念。當大家聽得如痴如醉,其實已經被她灌輸一些大家原本審慎看待甚至質疑的想法了(近乎洗腦)。

「宣傳」的歷史

「宣傳」原本是很正面的。這個詞的英文propaganda源自拉丁文propagare,是一個有關耕作的動詞:把植物的嫩枝割下來,栽進土裡,以培植新的植物。Propaganda發展成現代「宣傳」的含義,則歸功於十七世紀初成立的天主教傳信部(Sacra 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用propaganda來組成這個部門的名稱,指涉到福音未及的地方宣教。由於納粹德國和蘇聯當局,透過宣傳來操控人民思想、蠱惑人民心智,「宣傳」自二十世紀以來就變得負面,定義為藉著語言、文字的媒介,誘導別人對某些事物抱持肯定或否定的看法。

決定論思考:還有自由嗎?

按照以上定義,吐司那「反宣傳」的宣傳,跟陳媽媽的幸福公式一樣,都示範了一套排他的、必然的,以及可預測的公式,即「只要……,就會……」:「只要」把性別和情欲那多元和流動的特質,放在性小眾的個別脈絡中,用生命故事、個人見證來感化大眾,「就會」扭轉他們的看法。兩者所宣傳的公式,都受到決定論影響,把基督徒的幸福生活和成功的性啟蒙宣傳,類比為把球甩到半空那樣(物理因果律)。這個觀點帶來兩種威脅。首先是在神學上,否定了基督教人論當中,人作為有自由意志的受造物;另一個威脅是在實踐上,削弱我們對於自己自由意志的信心和運用自由意志的動機。下回開始,我會用心靈哲學的觀點來解釋為什麼。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SoundOn版https://player.soundon.fm/p/kkyim

Apple版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17953348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禱告系列
54會員
133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教會要告訴年輕男子:他們有一個女人要找,有一處花園要進去,有一個家庭要撫養,有一艘方舟要建造,有一塊土地要征服,有通往天堂的梯子要建造,還有生命中可怕的災難要用真理堅定地面對,要全心全意地去愛,且無所畏懼。
Thumbnail
教會要告訴年輕男子:他們有一個女人要找,有一處花園要進去,有一個家庭要撫養,有一艘方舟要建造,有一塊土地要征服,有通往天堂的梯子要建造,還有生命中可怕的災難要用真理堅定地面對,要全心全意地去愛,且無所畏懼。
Thumbnail
前言:雯青小組已經進行二次讀書會,讀的是AWRC(亞洲婦女資源中心)將iGi期刊的文章,選錄已譯成中文的篇章,集結成小書《活出上主形象的喜樂》。此次閱讀的章節為小書中的〈我與《照上主形象》、ÁWRC、女性解放神學之路〉。
Thumbnail
前言:雯青小組已經進行二次讀書會,讀的是AWRC(亞洲婦女資源中心)將iGi期刊的文章,選錄已譯成中文的篇章,集結成小書《活出上主形象的喜樂》。此次閱讀的章節為小書中的〈我與《照上主形象》、ÁWRC、女性解放神學之路〉。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與非基督徒,論述套路有可能都一樣 社科小常識:無論是保守或進步思想,都有自相矛盾的可能 應用小撇步:在網路時代,更迫切需要反「宣傳」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與非基督徒,論述套路有可能都一樣 社科小常識:無論是保守或進步思想,都有自相矛盾的可能 應用小撇步:在網路時代,更迫切需要反「宣傳」
Thumbnail
黃嘉千的離婚事件漸漸過去了,雖然之前沒有特別注意,但印象中她是在教會及基督教圈子裡很活躍的藝人之一。寫文章前,稍微上網看了相關報導,看完她的見證,好像稍微可以理解她的苦,看到她陳言自己是問題比較多的一方,看到她為要做到教會所提倡的「順服」,掙扎反省,我相信,「離婚」這一步對她來說絕對不是容易的一步,
Thumbnail
黃嘉千的離婚事件漸漸過去了,雖然之前沒有特別注意,但印象中她是在教會及基督教圈子裡很活躍的藝人之一。寫文章前,稍微上網看了相關報導,看完她的見證,好像稍微可以理解她的苦,看到她陳言自己是問題比較多的一方,看到她為要做到教會所提倡的「順服」,掙扎反省,我相信,「離婚」這一步對她來說絕對不是容易的一步,
Thumbnail
福音101-037 基督徒婚前性行為OK嗎?! 作者: 兆鴻老師 GaryWang 2020 啟動幸福人生的密碼:阿爸父為你設計的精品人生 作者:王兆鴻 https://blog.xuite.net/masterenglish2018/twblog/589317424 -
Thumbnail
福音101-037 基督徒婚前性行為OK嗎?! 作者: 兆鴻老師 GaryWang 2020 啟動幸福人生的密碼:阿爸父為你設計的精品人生 作者:王兆鴻 https://blog.xuite.net/masterenglish2018/twblog/589317424 -
Thumbnail
人互助出於同感,所以道德基於感情。非基督徒幫助了基督徒,有些受惠的基督徒不但不感恩,還把一切說成「神的安排」。不但因抹殺感情,抹殺抉擇的主體,因而抹殺了道德;而且遏制良心,自戕人性,為害可大可小。 筆者從個人感受、道德立場、社會效應等方面着眼,不願意幫助某些基督徒。
Thumbnail
人互助出於同感,所以道德基於感情。非基督徒幫助了基督徒,有些受惠的基督徒不但不感恩,還把一切說成「神的安排」。不但因抹殺感情,抹殺抉擇的主體,因而抹殺了道德;而且遏制良心,自戕人性,為害可大可小。 筆者從個人感受、道德立場、社會效應等方面着眼,不願意幫助某些基督徒。
Thumbnail
       一位盡責的母親應該細心觀察:情竇初開的女兒,對於哪一類型的男孩或男士,最易「怦然心動」,以及對象到底接受過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教育幾乎主導了一個人的道德感和責任感的養成。
Thumbnail
       一位盡責的母親應該細心觀察:情竇初開的女兒,對於哪一類型的男孩或男士,最易「怦然心動」,以及對象到底接受過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教育幾乎主導了一個人的道德感和責任感的養成。
Thumbnail
昨天出席了深水埗一間教會的主日崇拜,崇拜講題是「基督教與兩性平等」,講員是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香港人性文化學會主席關啟文博士。我十分期待,因為兩性平等一直都是我很關心的議題。 我自己返教會有大概有10年,聽過很多場道,但講「兩性平等」的講題似乎真的是第一次聽。 這次的講道,關博
Thumbnail
昨天出席了深水埗一間教會的主日崇拜,崇拜講題是「基督教與兩性平等」,講員是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香港人性文化學會主席關啟文博士。我十分期待,因為兩性平等一直都是我很關心的議題。 我自己返教會有大概有10年,聽過很多場道,但講「兩性平等」的講題似乎真的是第一次聽。 這次的講道,關博
Thumbnail
怎樣教養孩子,是所有父母的難題,信徒、非信徒都一樣。但是生活環境是否崇尚宗教,包括親人的宗教信仰、居住的社區、子女就讀的學校,對不信的人影響很大。
Thumbnail
怎樣教養孩子,是所有父母的難題,信徒、非信徒都一樣。但是生活環境是否崇尚宗教,包括親人的宗教信仰、居住的社區、子女就讀的學校,對不信的人影響很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