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開發的黃金圈理論 Why-How-What|EP4

更新於 2022/07/3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一篇《如何蒐集利害關係人需求,決定產品開發方向|EP3》提到在從彙整產品需求,到決定產品開發順序的流程,接著我將繼續以一個產品專員的角色,來記錄產品開發的關鍵決策點,這篇會包含 (1) Why 為什麼我們要做這個產品、(2) How 我們要透過什麼方式傳達價值、(3) What 我們要透過什麼功能達到目標。
以下產品需求的舉例,會使用我服務的群眾集資平台為例。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 對於產品開發、產品規劃、產品管理、產品策略有興趣的朋友。
圖片來源:商業思維學院《產品經理學程》

一、Why 為什麼我們要做這個產品

在接收到外部產品需求時,常常會收到各種對產品的期待與想像,例如產品型專案的客戶希望有更方便的購物車、更隱密的隱藏賣場,又或是社會議題型專案,希望有每月定期定額的客製化扣款、更客製化的加購商品流程。
上述需求有些會跟我們(產品經理 PM 們)制定的 Roadmap 類似,但更多是 Roadmap 以外的需求,通常是為了滿足當下單一客戶的許願,因此身為產品決策端,就需要時時檢視:
我們是否要做這個功能?我們為什麼要做?跟 Roadmap 方向是否一致?Roadmap 是否要調整?這個功能做的好處是什麼?不做會有什麼壞處?
因為目前平台剛成立一年,變動較大,產品方向有時每一季就會微調,連帶原先規劃的 Roadmap 方向,開發順序也要跟著調整,因此在評估產品需求時,也要確認:
這是少數客戶的需求還是多數客戶?市場的客戶需求是否有更動?
以我現在的狀況,在評估產品需求的階段一直都佔工作不少時間,因為不只是要「確定需求方的最終想解決的問題」,同時也要確認「此功能做與不做的影響層面」,特別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全站式功能,例如修改報表欄位、修改訂單資料檢視欄位、修改查詢功能,這些都會影響到平台上所有的使用者,包含公司內成員、客戶、甚至贊助者。
小結,在初期的 Why,針對一個產品開發與否,我會先確認:
  1. 真實問題:該需求最終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2. 替代方案:現在是否有替代方案可解決?如果沒有,為什麼其他功能無法先替代?
  3. 影響層面:該需求會影響到的層面深度?例如下單流程不順暢、無法有效管理售出數量?
  4. 需求比例:該需求是多數客戶都有抱怨過的痛點?還是因應少數客戶的特殊情境?
  5. 功能效益:若成功開發完,具體而言可以為客戶、公司帶來什麼價值?與更多類似的客戶簽約?提高客戶營業額?

二、How 我們要透過什麼方式傳達價值

有了第一大點的 Why,接著就要來說明如何執行,以我擔任客戶成功專員的輔導經驗,很多團隊都期待產品開發可以解決所有事,因此很多客戶只要遇到專案操作問題,第一時間都會說「請你們的工程師幫我寫一個 code 來解決」、「這個只要工程師改一個按鈕就可以解決」。
但實際上,工程師不可能幫每個客戶製作專屬的功能,正常平台營運下,應該是先用現有功能來解決客戶問題,除非遇到大客戶、或是發現平台本身就存在的 bug,不然都不應該隨時呼叫工程師協助。
在黃金圈的 How,我的思考脈絡是:
  1. 解決方式:除了工程解,有沒有其他解法?像是工人智慧、人力拆解、與其他 Google 雲端工具協作。
  2. 利弊權衡:使用非工程解的方式,是否會讓結帳不順?或是操作流程可被接受?
  3. 需求多寡:若少量專案才有的需求,用人工拆解還可以負擔,但若很多客戶都有相似問題,就有可能是系統本身需要優化。
  4. 開發方向:若上述評估完,真的需要請工程師寫 code 來解決,那就準備進到評估階段,確認要製作什麼功能來解決問題。

三、What 我們要透過什麼功能達到目標

思考完 Why、How,最後才是 What,在我過往產品規劃的經驗,有時因為前面思考不周,導致最後想出來的 What 過於突兀,想開發的實際功能跟 Why、How 無法串連起來,導致跟需求方來回溝通多時。
因此在決定 What 時,仍需要不斷跟需求方保持良好溝通管道,時時確認方向是否是對方需要的。
在黃金圈最外層的 What,我的協作方式是:
  1. 定期檢核:在最初的需求盤點,產品經理開始畫 wireframe,都需要與需求方確認方向,特別在 wireframe,其實就能確認想像的功能和規劃的畫面是否一致。
  2. 多方訪談:除了原本的需求方,若功能會牽涉到多方利害關係人,也要確認是否會影響到。
  3. 時程規劃:因為每一季/月都會有功能順序的調換,因此在開發階段,仍需要向原需求方確認期望的時程,確認是否需要提前,或是可以延後。

四、總結

這篇主要也是記錄我在判斷一個功能到底要不要開發的 Why-How-What 流程,剛好套用商業思維學院有提到的黃金圈理論,其實也滿符合現在工作中的流程。
接下來我預計會再分享關於開發的數據判斷、系統性規劃等心路歷程。
如對這系列有興趣,也可以觀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一篇《訂定產品策略的難點,拆解團隊分歧點|EP2》提到在決定產品方向時,常遇到的內部爭執點,接著我將會以一個產品專員的角色,來記錄收到產品需求時,決定開發與否的思考環節,這篇會包含 (1) 產品需求彙整、(2) 產品願景梳理、(3) 產品開發排序。
上一篇《產品管理的首要任務,重視每位利害關係人》提到各種利害關係人的應對,這篇將接續分析這些利害關係人會如何影響產品策略、產品定位,包含,包含 (1) 產品定位、(2) 產品開發目的、(3) 產品需求順序。
在群眾集資平台除了擔任平台顧問,同時也協助產品開發管理,因此這系列文章將會整理我在產品管理所學到的教訓,以及在跨部門溝通的收穫,這篇會先著重在 (1) 利害關係人怎麼協調 (2) 重視但不忽視。
最近在研究各項產品、APP 的使用者旅程、產品開發,剛好看到 Hahow 好學校推出 APP 版本,因此想以一個學員身分,紀錄我在使用 Hahow APP 的狀況,像是操作過程中的困惑,或是遇到的難點。(我在電腦版已購課數為 12 堂)
上一篇《訂定產品策略的難點,拆解團隊分歧點|EP2》提到在決定產品方向時,常遇到的內部爭執點,接著我將會以一個產品專員的角色,來記錄收到產品需求時,決定開發與否的思考環節,這篇會包含 (1) 產品需求彙整、(2) 產品願景梳理、(3) 產品開發排序。
上一篇《產品管理的首要任務,重視每位利害關係人》提到各種利害關係人的應對,這篇將接續分析這些利害關係人會如何影響產品策略、產品定位,包含,包含 (1) 產品定位、(2) 產品開發目的、(3) 產品需求順序。
在群眾集資平台除了擔任平台顧問,同時也協助產品開發管理,因此這系列文章將會整理我在產品管理所學到的教訓,以及在跨部門溝通的收穫,這篇會先著重在 (1) 利害關係人怎麼協調 (2) 重視但不忽視。
最近在研究各項產品、APP 的使用者旅程、產品開發,剛好看到 Hahow 好學校推出 APP 版本,因此想以一個學員身分,紀錄我在使用 Hahow APP 的狀況,像是操作過程中的困惑,或是遇到的難點。(我在電腦版已購課數為 12 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Hi 我是 VK~ 這期來介紹 iPod 之父 Tony Fadell 的書《Build: An Unorthodox Guide to Making Things Worth Making》。除了介紹 Tony Fadell 是誰?他職涯歷程如何影響他在往後的產品開發?以及,他對於打造產品的想像
Thumbnail
專案中常被用來分析並改善工作流程的「SIPOC模型法」,我覺得也非常適合於產品設計中,用來作為分析、理解使用者情境(User Scenarios)或 UI 操作流程的工具,拿來用於設計擬真的教育遊戲也適合喔!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迅速發展,AI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影響,不管是在資料整合、報告製作,還是製圖、效果圖生成,AI能為我們省下繁瑣無趣的工作,另一方面能幫助整體工作的完整度更高。與此同時,身為設計師、產品開發或設計新鮮人是否對於職業生涯的規劃感到疑惑?這邊我們整理前輩們的歷程,總結出生涯四階段,如果你對於生
在現代的科技世界中,產品開發變得日益複雜而具有挑戰性。從健身角度來討論 1.目標設定:從健身目標到產品目標 2.定期的執行: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3. 追蹤和評估:從健身日誌到產品進度 4. 修正和調整:改變以應對挑戰 5. 成果的累積:效率的增長
對許多人來說,「陌生業務開發」這個名詞將另眾人畏懼,並且在有些科技產業公司,有些工程師甚至認為為何他們要有陌生開發的功能。 但它實際上是新產品開發最為重要的前期工作。透過仔細的陌生業務開發,可以為新產品奠定成功的基礎。
Thumbnail
參加曼陀號 PM 組第二次的月會的活動心得, 這次的主題是 PRD 的撰寫,PRD 的全文是 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是每個產品經理工作中最常接觸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常聽人說,PM要處理的事包山包海,還真的所言不假,舉凡老闆、業務、行銷、工程師、設計師,甚至財務法務,通通都得是你的老相好。 對產品團隊來說,一個好的PM有三大核心價值,包括商業敏銳度、開發技術,以及使用者體驗。
Thumbnail
Andy是一家硬體公司的PM,公司一年要跑30多個案子,案子的大小狀況不一,有些是內部的開發計畫,有些是與客戶合作的開發項目。 身為一個PM,Andy最困擾的是手上的案子永遠都有狀況,成本不達標、產品功能不到位、設計出來的樣品高階主管不喜歡、案子總是因為各種狀況而延誤又延誤,雖然每位成員都看似很努力
Thumbnail
​ 沉香樹千年以來一直是人類種植的高級樹種,全世界種植沉香國家並不多,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沉香木是珍貴的香料,中國俗語有謂「一兩沉香一兩金」之說,屏東縣佳冬鄉的沉香王農業開發公司成功創新開發了沉香相關產品,成為台灣沉香業界的一個傳奇。 沉香王農業開發公司相關資訊:: ​ 屏東縣佳冬鄉玉光村中山路5-4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Hi 我是 VK~ 這期來介紹 iPod 之父 Tony Fadell 的書《Build: An Unorthodox Guide to Making Things Worth Making》。除了介紹 Tony Fadell 是誰?他職涯歷程如何影響他在往後的產品開發?以及,他對於打造產品的想像
Thumbnail
專案中常被用來分析並改善工作流程的「SIPOC模型法」,我覺得也非常適合於產品設計中,用來作為分析、理解使用者情境(User Scenarios)或 UI 操作流程的工具,拿來用於設計擬真的教育遊戲也適合喔!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迅速發展,AI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影響,不管是在資料整合、報告製作,還是製圖、效果圖生成,AI能為我們省下繁瑣無趣的工作,另一方面能幫助整體工作的完整度更高。與此同時,身為設計師、產品開發或設計新鮮人是否對於職業生涯的規劃感到疑惑?這邊我們整理前輩們的歷程,總結出生涯四階段,如果你對於生
在現代的科技世界中,產品開發變得日益複雜而具有挑戰性。從健身角度來討論 1.目標設定:從健身目標到產品目標 2.定期的執行: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3. 追蹤和評估:從健身日誌到產品進度 4. 修正和調整:改變以應對挑戰 5. 成果的累積:效率的增長
對許多人來說,「陌生業務開發」這個名詞將另眾人畏懼,並且在有些科技產業公司,有些工程師甚至認為為何他們要有陌生開發的功能。 但它實際上是新產品開發最為重要的前期工作。透過仔細的陌生業務開發,可以為新產品奠定成功的基礎。
Thumbnail
參加曼陀號 PM 組第二次的月會的活動心得, 這次的主題是 PRD 的撰寫,PRD 的全文是 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是每個產品經理工作中最常接觸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常聽人說,PM要處理的事包山包海,還真的所言不假,舉凡老闆、業務、行銷、工程師、設計師,甚至財務法務,通通都得是你的老相好。 對產品團隊來說,一個好的PM有三大核心價值,包括商業敏銳度、開發技術,以及使用者體驗。
Thumbnail
Andy是一家硬體公司的PM,公司一年要跑30多個案子,案子的大小狀況不一,有些是內部的開發計畫,有些是與客戶合作的開發項目。 身為一個PM,Andy最困擾的是手上的案子永遠都有狀況,成本不達標、產品功能不到位、設計出來的樣品高階主管不喜歡、案子總是因為各種狀況而延誤又延誤,雖然每位成員都看似很努力
Thumbnail
​ 沉香樹千年以來一直是人類種植的高級樹種,全世界種植沉香國家並不多,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沉香木是珍貴的香料,中國俗語有謂「一兩沉香一兩金」之說,屏東縣佳冬鄉的沉香王農業開發公司成功創新開發了沉香相關產品,成為台灣沉香業界的一個傳奇。 沉香王農業開發公司相關資訊:: ​ 屏東縣佳冬鄉玉光村中山路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