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語漢字要不要?(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語到底是欲用啥物字來寫?是教會兮羅馬字,抑是漢字較好咧?

前一陣子,關於台語書寫的未來,是要使用全羅馬字嗎(白話字或台羅也是爭執點之一)?漢字是否應該從台語消失?在同溫層引起不少討論,筆者很微不足道地參與在其中。只因當時寫在臉書的論點一直都斷斷續續,直到今日才想起是時候要整理了。

自身背景的闡述

因為有許多台語人認為台語學愈久、愈高階,對於在書寫上使用漢字還是羅馬字的態度會有所差異。所以這裡先交代筆者的背景供參考:

· 父母、四個阿公阿媽對談都是講台語的,但都沒聽過、也沒接觸過台語文。

· 小時候是阿媽用台語帶大的,但進入教育體制之後,有十幾年幾乎不講台語,直到近兩年才開始找回母語。

· 自學台羅拼音(不太用白話字)與漢字中,尚未嘗試過任何台語檢定。

鹿港十宜樓

鹿港十宜樓

自身立場的闡述

關於台語未來是否要全面廢除漢字,我的論點一向都不是完全從語言學的角度看待。更多時候,我更傾向從文化建構的方向切入。畢竟,語言不僅僅是溝通工具,更是文化的傳承。

目前,個人是反對台語全羅化。與其說是反對全面廢除台語漢字,不如說去漢字派的許多論點並不足以說服我

但是,我完全認同台語要從羅馬拼音開始學起,畢竟有保留發音的需求。正式、高階、文藝性、宗教性的書寫應以漢文,漢羅折衷式的書寫可以再討論。

或,若台灣能有一套自創的拼讀寫系統,不是羅馬字,而是類似韓國的諺文或是日本的假名,則是最理想的狀態。不過目前要實行應該有困難,也有點不切實際。

漢字不是中國字

像前文一直強調的,許多台灣人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都不知不覺被中國所定義,即使是台獨份子或台語人也難以避免(相關閱讀:『脫中入亞』的台灣文化)。把漢字直接等於中華文化,就是其中一例。

這個論述最直接的反例,就是東亞的大國日本,一個使用漢字頻率很高的國家。但日本並非中國,甚至歷史上從來不受中國統治,本身還是當代漢學研究的翹楚。

而台灣使用漢字的時間點,也並非是從中華民國據台才開始的。早在之前,影響台灣文化甚鉅的近代日本帝國和古典清帝國,就都是『漢文系統』的傳播者,即使統治者本身都不是漢人。

古早以移民為主角的台灣社會,其本身就存在使用漢字、漢文的文化背景。漢字早在中華民國據台之前,就已經是我們日常文化的一部份。廟宇的匾額楹聯、宗教科儀所用的符咒,乃至我們的姓名,在在都是記載祝福與文化意義的漢字。我不認為羅馬字符在文化層面,有辦法完全取代漢字在台灣社會的地位

嘉義城隍廟

嘉義城隍廟

直接學英文就好,幹嘛先學台語

將台語全面羅馬字化,或許講起來很牽強,但總讓筆者有一種雙語政策的既視感。有些KOL會把學習台語文的優點,和說一口發音標準的好英文、very international綁在一起。

實務上,這種說法非常奇怪,甚至是自欺欺人。已經欲死欲死的台語,完全和方便實用沾不上邊。別說英語,華語都能輕輕鬆鬆輾壓這類論述。如果要方便好用,幹嘛再花時間再去學一套拼音,直接學英語不就好了嗎?實現這個論點的,就是讓許多台語人詬病的『雙語政策』。

拆白講,真正會來學台語的人,都具備一定程度的教育素養和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想要方便好用的話,我直接就衝第三、第四外語,而不是慢吞吞地咬牙在下班後學台羅拼音。

排除華語的同時,卻也沒有撿起台語的主體性,僅僅是將台語以很功利主義的方式,像蘭花一樣,重新綁在另一個強勢外語的大樹上而已
墾丁情人灘,拍攝台灣古裝劇斯卡羅的地點。

墾丁情人灘,拍攝台灣古裝劇斯卡羅的地點。

羅馬字也是殖民的語言

回到歷史,檢視羅馬文(白話字)被創建的過程:傳教士們的背後,何嘗不是站著一個個新舊帝國的列強?

許多人看到當今歐美又白又嫩、好進步好棒棒,卻忘了他們也是殖民者,亞美非都曾是他們的禁臠。當年的列強們不但不是民主國家,還很兇殘地掠奪當地原住民,更是許多文化、文明毀壞的兇手。

我們的思想,真的徹頭徹尾地脫離被殖民了嗎?今日歐美國家的優越感與資源,乃至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秩序』,何嘗不是建立在過去壓迫亞美非人民之上呢?我們看到了現在的結果,卻忽略過去的種種不太美好的演進。

又因美國至今仍然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全球霸權,在台灣的地緣政治上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台灣作為美國的『邊陲』),讓我們誤以為說英語、使用羅馬字符就是全球化。

有無可能,那其實只是另一種相對中國,溫和而漸進式的文化殖民?羅馬字在台灣的文化意義,不可否認地就是和現代英語霸權綁在一起的,不是嗎?

筆者在大學時期也一直以為美國就是一切,也曾不顧一切地想往美國發展。但當德語在因緣際會變成更流利的外語、又於當地留學幾年後便發現:殖民台灣人的,華語並非唯一,英語也不惶多讓(當然,也不只台灣,整片東亞幾乎都是美帝的附庸)。

這也是為何蔡政府推行雙語政策會令人感到格外悲哀,因為華語/漢字、英語/羅馬字都是殖民台灣的語言。對筆者而言:

脫離華語殖民,我成為台灣人;脫離英語霸權,我則成為亞洲人脫離華殖,我不再是中國人;但這不代表,我要再去順應另一個系統的文化殖民

(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故鄉留學生
41會員
47內容數
關於台灣文化,我們一直認為:『台灣保留博大精深的傳統中華文化精隨』、『只有原住民文化能代表台灣』、『台灣沒有文化』等等,真的是這樣嗎?面對中國不間斷地文化統戰,許多台派並不是特別關心文化這一塊;或是就算關心了,也鮮少有人能提出『跳脫中華』的論述系統。這裡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台派一個思考自身文化窗口。
故鄉留學生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為什麼台灣人要講台語?這裡用小學數學和英文解釋給你聽!筆者身為海外留學生,最常面對的現實:講中語,就是被當成中國人;講台語,則是否認前者的最好、最快的方式。以語言區隔來強調台灣和中國兩岸衝突的本質,對於許多曾經的民族國家會更好同理:那不只是政治體制的差異,還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無理霸凌。
Thumbnail
2024/11/18
為什麼台灣人要講台語?這裡用小學數學和英文解釋給你聽!筆者身為海外留學生,最常面對的現實:講中語,就是被當成中國人;講台語,則是否認前者的最好、最快的方式。以語言區隔來強調台灣和中國兩岸衝突的本質,對於許多曾經的民族國家會更好同理:那不只是政治體制的差異,還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無理霸凌。
Thumbnail
2024/02/23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2024/02/23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2023/06/09
你知道愛玉是台灣的特有亞種嗎?愛玉的學名甚至是日治時期的學者,以台語來命名的。
Thumbnail
2023/06/09
你知道愛玉是台灣的特有亞種嗎?愛玉的學名甚至是日治時期的學者,以台語來命名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Thumbnail
其實,漢字與羅馬字之爭一直都存在,一直有人拿這個在吵,不管是支持那一方或者反對那一方。 在這邊表達一點個人意見。 我們先討論現狀好了: 目前絕大多數國人都看得懂漢字 目前大多數國人對漢字的理解是以北京化發音方式進行 目前台灣母語,大多已經有成熟羅馬拼音的系統 都說是「注音」了。 這就是符號的用處。
Thumbnail
其實,漢字與羅馬字之爭一直都存在,一直有人拿這個在吵,不管是支持那一方或者反對那一方。 在這邊表達一點個人意見。 我們先討論現狀好了: 目前絕大多數國人都看得懂漢字 目前大多數國人對漢字的理解是以北京化發音方式進行 目前台灣母語,大多已經有成熟羅馬拼音的系統 都說是「注音」了。 這就是符號的用處。
Thumbnail
作者舉了一個很趣味的例子。早年日本人的姓名大多只用漢字,因此有時候需要附上平假名幫助他人讀出正確的讀音。萬一在交換名片時,上面只寫漢字,就得問人:「請問您的名字怎麼念?」以免當眾出醜。這種奇特的現象,大概只會出現在日本這個國家了。
Thumbnail
作者舉了一個很趣味的例子。早年日本人的姓名大多只用漢字,因此有時候需要附上平假名幫助他人讀出正確的讀音。萬一在交換名片時,上面只寫漢字,就得問人:「請問您的名字怎麼念?」以免當眾出醜。這種奇特的現象,大概只會出現在日本這個國家了。
Thumbnail
1 學校的母語課,不只學「講」母語爾爾,猶有學寫字、羅馬拼音佮文化。 我的囝仔細漢時, 我共 "人因"in 講台語, 我足無閒, 定定袂記得講, "人因"in 真緊大漢, 只會曉講一點仔. 我感覺足遺憾。 2 有人講:「這馬攏國際化,毋免學台語啊!學台語無路用。」 「國際化」毋是按呢講喔! 3
Thumbnail
1 學校的母語課,不只學「講」母語爾爾,猶有學寫字、羅馬拼音佮文化。 我的囝仔細漢時, 我共 "人因"in 講台語, 我足無閒, 定定袂記得講, "人因"in 真緊大漢, 只會曉講一點仔. 我感覺足遺憾。 2 有人講:「這馬攏國際化,毋免學台語啊!學台語無路用。」 「國際化」毋是按呢講喔! 3
Thumbnail
台語傳統採用羅馬拼音,一種文獻資料較多的《教會羅馬拼音》,也叫做白話字! 另一種是為了打字方便採用的《教育部調整後的羅馬拼音》! 這兩種拼音在小學階段教授本土語言時,碰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會跟英文音標發音搞混! 另外,也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另一個比較少為人知道的是方音注音符號,採用既有的傳統注音
Thumbnail
台語傳統採用羅馬拼音,一種文獻資料較多的《教會羅馬拼音》,也叫做白話字! 另一種是為了打字方便採用的《教育部調整後的羅馬拼音》! 這兩種拼音在小學階段教授本土語言時,碰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會跟英文音標發音搞混! 另外,也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另一個比較少為人知道的是方音注音符號,採用既有的傳統注音
Thumbnail
台語有音無字?是耶?非耶? 目前台語文書寫,以漢羅拼音為「妥協」的書寫方式,一方面存音,一方面保義!對於有爭議的音,多以羅馬拼音書寫!那麼,要解決"這些無字音"的問題,一個是要努力尋找丟失的漢字,另一個就是要採用訓讀字,這是「方音」往「書面字」靠攏的現實面作法!台語俗諺,【西瓜偎大ping5】(旁
Thumbnail
台語有音無字?是耶?非耶? 目前台語文書寫,以漢羅拼音為「妥協」的書寫方式,一方面存音,一方面保義!對於有爭議的音,多以羅馬拼音書寫!那麼,要解決"這些無字音"的問題,一個是要努力尋找丟失的漢字,另一個就是要採用訓讀字,這是「方音」往「書面字」靠攏的現實面作法!台語俗諺,【西瓜偎大ping5】(旁
Thumbnail
台語漢文,又稱文讀音、讀書音、讀冊音、孔子正或孔子白,是台語在誦讀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等漢文經史子集時專用的讀音,台語【文白異讀】顯著,須研究傳統詩以保存文讀音
Thumbnail
台語漢文,又稱文讀音、讀書音、讀冊音、孔子正或孔子白,是台語在誦讀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等漢文經史子集時專用的讀音,台語【文白異讀】顯著,須研究傳統詩以保存文讀音
Thumbnail
【台文漢字版】 最近對「學寫台文」閣有新ê想法。  先講結論:這leh階段,我想欲寫三種語言:台文漢字、台文羅馬字、華語。 我知影,對無特別去學台語文ê朋友來講,著算講平常時會曉講台語,若拄著有人寫台文个時陣,嘛是罕得有人看有,甚至看甲真痛苦。  「使人感覺痛苦」抑是「使人看著台文著來跳過」毋是我
Thumbnail
【台文漢字版】 最近對「學寫台文」閣有新ê想法。  先講結論:這leh階段,我想欲寫三種語言:台文漢字、台文羅馬字、華語。 我知影,對無特別去學台語文ê朋友來講,著算講平常時會曉講台語,若拄著有人寫台文个時陣,嘛是罕得有人看有,甚至看甲真痛苦。  「使人感覺痛苦」抑是「使人看著台文著來跳過」毋是我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些「相對」年輕的朋友,尤其是媽媽們,很努力在學台語的書寫,並且要落實母語家庭政策,實在是讓人雀躍。台灣各語群的母語受華語法西斯踳踏良久矣,台語因為使用人口最多,對於語言流失也最漫不經心;等到哪天說台語不再被罰錢而是得到獎勵、加分、補助款的時候,那個時候再來哀嚎,大概也無力回天了。 我們這一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些「相對」年輕的朋友,尤其是媽媽們,很努力在學台語的書寫,並且要落實母語家庭政策,實在是讓人雀躍。台灣各語群的母語受華語法西斯踳踏良久矣,台語因為使用人口最多,對於語言流失也最漫不經心;等到哪天說台語不再被罰錢而是得到獎勵、加分、補助款的時候,那個時候再來哀嚎,大概也無力回天了。 我們這一
Thumbnail
把台語的音調以某種符號呈現,覺得似乎限縮了台語在情感表達上的張力。講精確點,拉到個人層面來說,以一種「比較有溫度」的方法來接觸台語,是我比較習慣的方式..
Thumbnail
把台語的音調以某種符號呈現,覺得似乎限縮了台語在情感表達上的張力。講精確點,拉到個人層面來說,以一種「比較有溫度」的方法來接觸台語,是我比較習慣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