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說故事#10- 為什麼我們該帶孩子去聽音樂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媽媽,那位高高的、坐在前面彈低音吉他的哥哥好帥喔! 我以後也要和他一樣!」
8月8號父親節晚上,我帶著 8歲的Jensen還有他92歲的外公,全家去聽了米可吉他室內樂團巡迴音樂會的台北場,Jensen 邊聽演奏邊在座位上和我咬著耳朵 。
這並不是我們今年第一場參加的音樂會,但是卻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古典吉他。看著舞台上指揮時彷彿在施展魔法的創辦人趙校長,帶領著一群平均年齡15到20歲出頭的年輕人表演,不只是最高最帥的那位哥哥,所有人表演時專注的神情都是如此的優雅、自信與迷人,除了演奏水準超出預期外,挑選曲目的平易近人,讓我們全家跨90歲的年齡層都被感動了。
米可吉他淬鍊全省巡迴音樂會 (照片由米可吉他授權)
雖然Jensen在現場總是像條蟲不能安靜地待在座位上,令我神經緊繃,但是這些狀況都不會阻擋我一次又一次的帶他去欣賞音樂會。
為什麼?
做為一名母親,一名資深音樂學習者,也曾經在國外接受過奧福兒童音樂師資認證的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五個我覺得重要的理由,為什麼我們應該帶孩子去聽音樂會。
  1. 讓孩子理解什麼是音樂
什麼是音樂? 音樂不僅僅是平日在Spotify上聽的好聽的歌曲,或是我們努力賺錢讓孩子去學習的才藝課。
音樂除了是聲音所組成的藝術外,它和聲音的不同是它的創作來自於“人心”,是由一個人的心情抒發而創造的聲音去帶領另一個人或是一群人表演,進而引起共鳴而撼動更多人心的呈現。這叫做音樂,它有創作、演奏和聆聽三個重要的過程。
在日常,大部分的孩子只有接觸非實體的聆聽,就算是學樂器的孩子能夠做到演奏,但是大多數也只是獨奏。
觀賞一場實境音樂會,可以帶給孩子欣賞和聆聽極致演奏的體驗,即使曲目可能是古典非原創,但是它的編曲、樂器配置以及整體樂團的服裝、排列,都是經過設計和為觀眾完美聆聽的需求而重新創造的。如果沒有坐在音樂會的現場,是很難理解,音樂產生的過程有多麼的偉大,一個音樂團體合諧一致的呈現是多麼的有感染力,有時候孩子對音樂的興趣甚至會因為參加一場音樂會而被啟蒙。
2. 觀賞音樂表演能激勵孩子
如果孩子已經在學樂器,定期的帶他去聽音樂會可以刺激他在日常的練習更努力,因為他將意識到所有在台上成功的演出,都是經由不斷的磨練而累積的結果。
如果只是像Jensen一樣被舞台上很帥的哥哥的演奏與神情打動,那麼像這種「我以後也要和他一樣帥」的可愛心態,也會形成一種模仿的目標,成為日後想要站上舞台的願景和動力,伴隨著他整個成長時期。
3. 學習社交技巧與禮儀
為了參加音樂會,我們會提醒孩子注意服裝、儀態、還有在音樂廳的舉止。孩子也有機會可以透過觀察全場專注聆聽的群體氛圍,什麼時候該安靜、什麼時候該鼓掌,而模仿學習。當然,家長難免擔心孩子不受控,但是習慣是需要接觸經驗才能堆疊,越害怕越無法開始。
另外,不同於在學校與在才藝班的環境,這是孩子接觸跨年齡與不同族群人士的難得場合,也可藉此訓練孩子應對、進退的社交能力。
4. 聽音樂能促進身心健康
聽音樂可以調節壓力、釋放情緒、降低疼痛與血壓...等等好處不用多說,尤其當我們感知音樂的時候幾乎大腦的每個部位都會發生的作用,而根據專家指出,聽音樂的人比不常聽音樂的人壽命會更長約5~10年。
英國一間專門研究以觀賞音樂表演激發孩童成長的機構( Apollo Music Projects) 在它2021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
  •   超過82%的孩子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觀賞音樂表演後有著正向的反饋
  •   超過70%的老師回報他的學生因為參加的這項研究計畫而明顯的對音樂或其他領域的學習與技巧有所啟發與改善
尤其是對像Jensen這樣有ADHD注意力缺失症的孩子,聆聽音樂除了能帶來愉悅的感受,幫助釋放多巴胺,也能更有效的協調他的非認知注意力系統,而達到訓練專注力的提升。
5. 創造全家共同的回憶
孩子成長回憶的創造,其實不是只靠著手機裡的相機功能,它必須伴隨著與家人一起,還有身體感官所接收的其他的訊息來印記在腦海裡,這個訊息可能是特殊的香氣、或是令人大開眼界的視覺效應,還有可能是幾首優美別具意義的歌曲。
全家一起聆聽音樂會,是一場同時擁有了視覺與聽覺的美好饗宴,這樣的記憶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在他未來任何需要的時刻,不時的回放翻閱,而支持著他的成長。當然,不只是孩子,這樣的回憶,也將支持著父母的一生。
昨天晚上回家時,一股幸福的氛圍就這樣瀰漫在我們的車子哩,大家興奮的交換著對聆聽不同曲目的意見,還有當然是繼續的討論著那位Jensen喜歡的哥哥,他在台上彈奏吉他時不凡的氣勢。
聽完了這五個理由,請問你有沒有信心也帶著家裡的小怪獸下次一起去聽音樂會呢?
如果害怕和古典音樂的距離太過遙遠,那麼分享一下就在這周末8月13日即將在高雄衛武營演出的米可吉他今年巡迴最終場,將會是您全家輕鬆入門古典音樂的好選擇喔!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41內容數
凱西是一位從小總考前三名,但從國中起腦袋就不喜歡待在教室裡的孩子。高中時歷經補考、留級、轉學、重考、再重考...到懷疑人生,在大家都以為 "完蛋了"的時候,她的人生居然在異地重新找到出口。 凱西後來成為母親,細細回想,當年或許不是學校、老師、父母或自己不好,因為每個人都想 "為我好"。 但是"我" 到底是誰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西看世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任何一個曾經與貓、狗或其他動物共同生活的人都能證實,與動物達成某種意識上的溝通是有可能的。 你是不是還記得在某一次半夜傷心的時候,你家的貓咪像是覺察到你情緒的變化,跳上了床,依偎在你的枕邊,望著你止不住的淚水,圓圓的頭探過來向你呼了幾口的熱氣,然後再用他麻麻略帶刺的舌頭舔一舔你的臉呢?
「媽媽,我想養隻貓!」 樓下的百元剪髮店,不知道什麼時候搬到馬路斜對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間貓飼料用品店。想養貓這回事,Jensen 講了一年,一開始我推說還要幫它特別去買食物和清貓砂,很麻煩,但是當貓飼料用品店出現在我們眼前,好像這個藉口也不太好用了。 你家的貓也是這樣被哀求所以開始養的嗎?
如果你是一位父母親,坐飛機,遇到亂流缺氧的緊急情況時,氧氣面罩掉下來,你會先替自己戴上氧氣面罩,再幫忙孩子,還是不管自己先救孩子? 大多數時,我們都會忘了先救自己,因為如果先救自己,就好像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但是如果你不把注意力先拉回到自己身上,往往不到15秒,你可能就昏迷,而孩子也無法得救。
我曾經有一段自己覺得很丟臉的經歷,國小二年級的那年暑假,開學前我沒有寫完暑假作業,然後媽媽居然在開學日就直接把我帶到另一所學校。當時我以為,因為我沒有完成暑假作業很丟臉,所以媽媽讓我轉學,這個記憶其實困擾我多年。 幾十年後輪到我做母親,為了讓自己有ADHD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轍,於是我想了許多辦法。
「媽媽,天花板那裡有爺爺在看我!」 「媽媽,衣櫥裡有怪獸!」 農曆七月到了,這裡分享五個幫助孩子安穩入眠的睡前靜心小儀式,這些都是我家孩子喜歡的儀式,也要他自己信服進行才能持續。 你家也有比較敏感的孩子嗎? 不要懷疑自己的直覺,但是也不要忽視這可能是孩子透過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
這裡要討論的敏感,不是孩子有易過敏體質的敏感,而是農曆七月要到了的那種敏感。老一輩的人常說,年紀小的孩子體質較純淨,天眼還沒關,所以比較能感受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像是來自其他次元的訪客,或是遇到一些靈異事件。 你家也有孩子有敏感體質嗎? 讓我分享一次我的孩子瀕臨靈魂出竅的經驗...
任何一個曾經與貓、狗或其他動物共同生活的人都能證實,與動物達成某種意識上的溝通是有可能的。 你是不是還記得在某一次半夜傷心的時候,你家的貓咪像是覺察到你情緒的變化,跳上了床,依偎在你的枕邊,望著你止不住的淚水,圓圓的頭探過來向你呼了幾口的熱氣,然後再用他麻麻略帶刺的舌頭舔一舔你的臉呢?
「媽媽,我想養隻貓!」 樓下的百元剪髮店,不知道什麼時候搬到馬路斜對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間貓飼料用品店。想養貓這回事,Jensen 講了一年,一開始我推說還要幫它特別去買食物和清貓砂,很麻煩,但是當貓飼料用品店出現在我們眼前,好像這個藉口也不太好用了。 你家的貓也是這樣被哀求所以開始養的嗎?
如果你是一位父母親,坐飛機,遇到亂流缺氧的緊急情況時,氧氣面罩掉下來,你會先替自己戴上氧氣面罩,再幫忙孩子,還是不管自己先救孩子? 大多數時,我們都會忘了先救自己,因為如果先救自己,就好像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但是如果你不把注意力先拉回到自己身上,往往不到15秒,你可能就昏迷,而孩子也無法得救。
我曾經有一段自己覺得很丟臉的經歷,國小二年級的那年暑假,開學前我沒有寫完暑假作業,然後媽媽居然在開學日就直接把我帶到另一所學校。當時我以為,因為我沒有完成暑假作業很丟臉,所以媽媽讓我轉學,這個記憶其實困擾我多年。 幾十年後輪到我做母親,為了讓自己有ADHD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轍,於是我想了許多辦法。
「媽媽,天花板那裡有爺爺在看我!」 「媽媽,衣櫥裡有怪獸!」 農曆七月到了,這裡分享五個幫助孩子安穩入眠的睡前靜心小儀式,這些都是我家孩子喜歡的儀式,也要他自己信服進行才能持續。 你家也有比較敏感的孩子嗎? 不要懷疑自己的直覺,但是也不要忽視這可能是孩子透過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
這裡要討論的敏感,不是孩子有易過敏體質的敏感,而是農曆七月要到了的那種敏感。老一輩的人常說,年紀小的孩子體質較純淨,天眼還沒關,所以比較能感受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像是來自其他次元的訪客,或是遇到一些靈異事件。 你家也有孩子有敏感體質嗎? 讓我分享一次我的孩子瀕臨靈魂出竅的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音樂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適合的兒童歌曲不僅可以帶來無盡的歡樂,還能促進語言發展、提高認知能力和增強親子關係。本文將推薦一些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優秀兒童歌曲,幫助家長為孩子挑選最合適的音樂伴侶。 兒童歌曲以簡單易懂的歌詞和愉快的旋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是啟發
Thumbnail
兒童音樂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充滿了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旋律與節奏。無論是輕快的兒歌、動感的舞曲,還是溫柔的搖籃曲,兒童音樂不僅僅是娛樂,更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本文將介紹兒童音樂的類型、益處及如何選擇最適合孩子的音樂,讓我們一起探索兒童音樂的奇妙世界。
Thumbnail
學音樂要學一輩子,不要只學一陣子。從《小姐不熙娣》釋出的精華版標題:「被媽強迫學大提琴好無奈?不喜歡的表情超明顯小S笑翻!」,可知該集節目有明顯節目效果導向。學樂器僅三五年,但音樂性靈需要一輩子培養。 不要只求得獎,不然會失去自我。
Thumbnail
當孩子展開才藝學習時,音樂、特別是鋼琴往往是第一個被考慮的項目。音樂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多不勝數,文章探討了音樂學習對智力開發、專心注意力、耐心受挫的培養、超強的記憶力和協調能力的幫助。海笛樂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擁有豐富的專業師資及多元化的課程,滿足不同愛樂人士的需求。
Thumbnail
每個情緒的出現,都是我們理解與靠近自己的時候。藉由最近很紅的藝人讓孩子學才藝事件,來跟自己的情緒對話,透過理解而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當我傳一些音樂給鋼琴學生家長時,往往收到:「孩子聽不懂啦!」之類的回覆,所以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回想過去,我們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時我們音樂老師蔡老師播放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的序曲給我們聽,並告訴我們卡門的故事,當時我們也都沒有學過什麼音樂,僅是靠老師的描述及對音樂的想像,我們就有感
Thumbnail
小甫剛到兩歲,我就為他想音樂啟蒙班的事情。培養幼兒一向少不得音樂,甚麽搖籃曲、童謠、兒歌等等常伴耳邊,啟蒙樂器例如沙鎚、搖鼓、鋼片琴之類的也算是必備的玩具,Youtube上的音樂資源也相當豐富。不過,我仍然堅持要安排他嘗試一下音樂啟蒙班,讓他自小做有系統的音樂根基訓練和培養對音樂和藝術的鑑賞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音樂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適合的兒童歌曲不僅可以帶來無盡的歡樂,還能促進語言發展、提高認知能力和增強親子關係。本文將推薦一些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優秀兒童歌曲,幫助家長為孩子挑選最合適的音樂伴侶。 兒童歌曲以簡單易懂的歌詞和愉快的旋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是啟發
Thumbnail
兒童音樂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充滿了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旋律與節奏。無論是輕快的兒歌、動感的舞曲,還是溫柔的搖籃曲,兒童音樂不僅僅是娛樂,更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本文將介紹兒童音樂的類型、益處及如何選擇最適合孩子的音樂,讓我們一起探索兒童音樂的奇妙世界。
Thumbnail
學音樂要學一輩子,不要只學一陣子。從《小姐不熙娣》釋出的精華版標題:「被媽強迫學大提琴好無奈?不喜歡的表情超明顯小S笑翻!」,可知該集節目有明顯節目效果導向。學樂器僅三五年,但音樂性靈需要一輩子培養。 不要只求得獎,不然會失去自我。
Thumbnail
當孩子展開才藝學習時,音樂、特別是鋼琴往往是第一個被考慮的項目。音樂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多不勝數,文章探討了音樂學習對智力開發、專心注意力、耐心受挫的培養、超強的記憶力和協調能力的幫助。海笛樂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擁有豐富的專業師資及多元化的課程,滿足不同愛樂人士的需求。
Thumbnail
每個情緒的出現,都是我們理解與靠近自己的時候。藉由最近很紅的藝人讓孩子學才藝事件,來跟自己的情緒對話,透過理解而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當我傳一些音樂給鋼琴學生家長時,往往收到:「孩子聽不懂啦!」之類的回覆,所以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回想過去,我們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時我們音樂老師蔡老師播放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的序曲給我們聽,並告訴我們卡門的故事,當時我們也都沒有學過什麼音樂,僅是靠老師的描述及對音樂的想像,我們就有感
Thumbnail
小甫剛到兩歲,我就為他想音樂啟蒙班的事情。培養幼兒一向少不得音樂,甚麽搖籃曲、童謠、兒歌等等常伴耳邊,啟蒙樂器例如沙鎚、搖鼓、鋼片琴之類的也算是必備的玩具,Youtube上的音樂資源也相當豐富。不過,我仍然堅持要安排他嘗試一下音樂啟蒙班,讓他自小做有系統的音樂根基訓練和培養對音樂和藝術的鑑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