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中,令眾家長印象深刻的,常是櫃子上各式各樣吸引孩子們一再把玩,藉由重複操作來促進學習的教具。七八月在小手天堂親子共學村規劃下,進行了兩場線上的蒙特梭利主題分享活動,其中一場特別聚焦在家可以進行的蒙式教育活動,得到了其中一類回饋是:「哇!老師你教具好多啊。」
先要再次聲明,講座中我也提到了,想要在家進行或融入蒙特梭利式的教育方法,重點要先放在核心理念,包含對孩子發展的認識、對環境與成人自己的預備,而不是在於部置琳瑯滿目的教具。許多蒙特梭利學校使用的教具,其實也不適合買回家使用。當天的分享如果用到了教具,多半是學齡前孩子常見到的玩具類型、手工DIY或在家實際使用的現成物品,應用蒙特梭利教育理論來實際運用。
如何跟隨孩子(follow the child),了解和觀察孩子成長需求和發展階段,以協助孩子成為獨立的生命體,遠比教具教材更為重要。
然而,多年心理諮商與教育的背景,養成了我在生活中不斷反思與調整的習慣。這個回饋讓我思考,是否講座中分享的活動太偏重教具了呢?或是待過教育現場的我,看什麼都是教材與教具,但對新手爸媽來說,這樣的資訊太多也太快了?
這裡想特別強調幾個爸媽們方便進行,不需要額外花錢的活動。當家裡什麼教具都沒有的時候,蒙式教養依然可以從此刻開始。
跟孩子多聊天
各位爸爸媽媽們喜歡聊天嗎?熟悉的聲音不只給寶寶帶來安全感,給予足夠的聽覺輸入,也是未來孩子語言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呢!有時候因為寶寶太小,可能成人覺得不知道該和孩子聊什麼。挑一本喜歡的繪本,可以ㄧ起讀、一起看看圖片(成人可以敘述給孩子聽)。沒有繪本也可以的呦,跟孩子分享一下今日發生的事,就算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對於寶寶來說可是新鮮事!
親近大自然
家附近的公園與綠地是放風好所在,讓孩子有足夠空間發展粗大動作,如果可能的話,貼近更天然的自然環境與景觀,孩子有更多機會觀察與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態,除了經驗到人工無法營造出的自然之美,也從近距離與動植物接觸的過程,從自然界汲取知識與感官經驗。
鼓勵各種感官探索活動
根據蒙特梭利博士的觀察,學齡前孩子敏感期之一,包含了感官敏銳度的培養。前述接近大自然也有如此好處,即使只在家裡,也可以利用家中的物品(比方說市場買回來的各種蔬果香料),讓孩子在安全的狀態下,有機會聞一聞、嚐一嚐,進行體驗與比較。
從模仿做家事精熟動作能力
幼兒喜歡模仿成人做的事,同時也是粗大動作進入精細動作發展的重要階段。蒙特梭利博士也觀察到這個現象,因此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會看到許多適合孩子尺寸的家具與工具,讓他們練習日常生活所需各種動作能力。如果家裡能為孩子挪出這類空間當然很理想,沒有的話,也可以從一塊一小抹布跟一些水開始,當爸媽擦桌子時,孩子也可以擦擦自己眼前的餐椅桌面。
因為帶孩子自學的機會,而認識並進一步學習蒙特梭利教育理念。這期間發覺,要將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養中,有時不如一個蒙特梭利學校做好環境的整體規劃來得容易,但可惜並非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進入到蒙梭的教育環境。
更進一步想,每個孩子跟家庭都是獨特的,沒有哪一個教育系統是絕對地最好,無論哪一種,都需要爸媽願意一起在教養過程中成長。如果覺得蒙特梭利教育方式很適合自己的孩子,我們持續學習、持續改變。
生命很長,教養的道路很遠,允許自己與孩子找到適合的速度與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