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間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是必要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妳們覺得:我和媽媽彼此相愛,對妳們來說是重要的嗎?」我突發奇想地向女兒們發問。

只見女兒們同時抬起頭來,雙雙帶著「還用問嗎?」的表情看向我,很有默契地給出「當然啊!」的回答;聽到這個答案的我,開心地用「我也是這樣想捏!」接住她們的回應。

只是,這個問題,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幾天後,我們一家四口南下去看望太太的阿爸和阿娘。

又因為高二的大女兒要拍攝一部以「舊世代的性別刻板印象」為主題的紀錄片,並且邀請外公和外婆成為受訪者;於是,我和太太為了讓紀錄片的畫面可以更加豐富,刻意地找出許多老照片,讓原本較生硬的訪談,轉變成自然的日常對話。

過程中,我們找到好幾張結婚照。

那些滾著花邊的黑白老照片裡,一張是阿爸身穿西裝,站在穿著白色婚紗、坐在椅子上的阿娘身旁,另一張則是阿娘的獨照;照片裡的他們,臉上帶著一抹淡淡的笑容。

那些照片,其實是在阿爸和阿娘結婚之後才去補拍的;時間點,並不是一般人認為的「結婚之前」,那個象徵著「新人正處於濃情蜜意的階段,滿懷著憧憬和喜悅在預備婚禮,然後先行去拍婚紗照」的時間點。

當時的阿娘,芳齡十九;突然在某一天就被告知「三天後要出嫁」,而且是嫁給從來沒有說過話、只見過寥寥幾面的人。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消息,讓還是個大女孩的阿娘,躲起來哭了好久。

從來沒聽過這些故事的我,一邊聽、一邊努力地去想像她當時的心情;畢竟,十九歲的時候,我還只是一名大學生,根本不可能會去思考結婚、生子、和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共度一生⋯⋯等等的事情。

揣度著阿娘可能會有的心情:對於進入新的家庭感到害怕,但是卻需要硬著頭皮堅強起來?對於「丈夫」感到困惑,但是應該要去信任和支持?再看看照片裡的阿娘,那抹淡淡的笑容,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雲淡風輕。

「妳們知道嗎?他從來都沒有說過『我愛妳』!」阿娘拿著結婚照,沒好氣地說道。

阿娘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身體稍稍背對著阿爸,臉則是轉過來、朝著我和太太;而這句話,看似是在對我和太太說,但是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知道,這句話其實是說給坐在一旁的阿爸聽的。

於是,我和太太很自然地將眼神投向阿爸,但是他頭也不抬地繼續翻找著照片,一秒⋯⋯二秒⋯⋯過去,絲毫沒有要做出反應的意思;我和太太也不好要求阿爸做出回應,只好讓這個話題悄然過去。

過了一會兒,我們又找到幾張老照片。

其中一張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阿娘騎在一台摩托車上,英姿颯爽。那台摩托車像是大台的野狼125,需要打擋、需要跨坐,無法向現代摩托車那樣,讓使用者可以舒適地坐上去;但是,阿娘有一股駕馭了野獸的氣勢,臉上滿是得意的笑容。

「結婚之後,他曾經跟我說:如果早知道妳會變胖,我就不娶妳了!」阿娘看著照片裡苗條的自己,幽幽地說。

只是,這一次,阿娘的身體和臉,不再側向我和太太這一邊,而是藉著放下照片的動作,轉過去阿爸那一邊;但是,阿爸一樣沒有要接話⋯⋯這個話題,又悄無聲息地流過去。

而一直在旁邊聽我們聊天的小女兒,先行拿了車鑰匙,跑到停在院子裡的車子裡休息;隨後,我和太太也覺得差不多到了該告退的時候,便驅車返回民宿。

「外公會不會真的不愛外婆啊?」小女兒激動地問。

上車後,伴著鄉下的黑暗與寂靜,我正打算安靜一下,坐在後座、原本以為已經進入休眠狀態的小女兒突然說話;而且,她的語氣裡帶著震驚和不可置信,讓我和太太不禁進入她的脈絡去思考:因媒妁之言進入婚姻的阿爸和阿娘,相愛嗎?

「相愛吧!」太太想了想之後,這樣說道;但口氣聽起來有點遲疑。

「如果是我,我應該會趕快澄清!說一些『那是以前的想法啦!』、『愛啦!哪次不愛?』⋯⋯之類的話,對吧?」我試著站在「丈夫」的視角,發表意見。

「對啊!外公可以澄清啊!」小女兒又補了一槍。

關於「阿爸和阿娘彼此相愛嗎?」,我們沒有辦法在各自闡述自己的論點之後,就簡單明瞭地得出結論;因為,不可否認的,的確是有一些疑點。

此外,我也發現:「我和太太彼此相愛」對女兒們來說是無庸置疑的;有了這個基礎,她們才可以認知到這件事情對她們的重要性。


又過了幾天,阿娘因為開刀,要住院幾天。

我和太太再次驅車前往醫院;雖然因為疫情的緣故,無法陪病、探病,但我們還是想要在阿娘在進出醫院和開刀房的時候,可以感受到被關心、被在乎;此外,也陪伴在開刀房外等待的阿爸。

開刀的那一天,在阿娘進入開刀房的報到區之後,阿爸一直處在戒備狀態。

開刀房的家屬等待區,以報到區的大門來分界,有左、右二區;但是,只有右邊那區有「顯示病人名字和開刀進度」的螢幕。一開始,我們三人因為右邊那區完全沒有空位,於是坐在了左邊這區;為了讓阿爸可以知道進度,我一直跑去觀看螢幕和回報進度。

只是,每次回報進度,阿爸都會問「那邊有座位嗎?」;問到第三次,他終於聽到「只有一個座位」的回覆,然後便頭也不回地徑直走到右邊那區⋯⋯甚至,在螢幕正前方的座位空出來的時候,第一時間坐過去;並且在「第二排、一樣可以直接看到螢幕,並且比較舒服的沙發椅」空出來的時候,仍然堅持要坐在螢幕正前方。

就這樣,阿爸直挺挺地坐在螢幕正前方的塑膠硬椅子上,一動也不動。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一個小時⋯⋯二個小時⋯⋯來到中午用餐時間,我看了看阿爸只喝了半瓶的水,便要太太去詢問阿爸想吃什麼午餐;只見他還是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用手勢推辭。

三個小時⋯⋯我幫自己和太太買了地瓜和茶葉蛋果腹。四個小時⋯⋯阿爸耐不住焦急地站起身子,想要去找護理師;在太太代為詢問後,得知阿娘已經進入縫合傷口的最後階段,阿爸這才原地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

五個小時⋯⋯阿娘終於離開開刀房、來到恢復室,雖然還需要待在裡面、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確認術後狀態,但總算是完成「開刀」這件事情了;此時,阿爸的肩膀明顯放鬆下來,面對「吃點東西,等一下才有體力照顧阿娘」的提醒,這才點頭答應。

又一個小時過去,我們終於聽到恢復室護理師大聲喊出的「○○○(阿娘名字)的家屬」,只見阿爸反射性地站起來,用最快的速度衝過去,連裝有重要物品的包包都不顧地跑到阿娘身邊;然後,耳朵在聽醫護人員的囑咐,眼睛則是看著阿娘⋯⋯跟著病床一起進到電梯裡的時候,眼神和手都溫柔地輕撫阿娘的臉。

「我想:我爸是愛我媽的!」回程的車上,太太這樣跟我說。

「我也這樣覺得!身體是不會騙人的,這樣和妳爸待了一整天⋯⋯一開始,他是很緊繃的,一直到妳媽開刀完、進到恢復室才願意吃東西;我想:這些都是『他愛她』的證據!」我一邊應和,一邊牽起太太的手。

這個肯定,對於「身為阿爸和阿娘的女兒」的我的太太來說,是一顆大大的定心丸;但是,與之相對,我反而開始變得不安。

因為,換我開始思考:我的父親和母親是相愛的嗎?


身為生理女性,我在八、九歲的時候,發生了〈父親咬了我的胸口和大腿內側〉的事情;從此之後,我和父親之間的距離,從原本的親近,變成了無法再拉近的疏遠。

而母親和父親之間的距離,因為母親是專門防治家庭暴力的社工,對於父親做出這樣的事情,非常不諒解,以及事件之後,徹底從我的教養中抽開,還有父親並沒有與母親一起承擔家庭開銷⋯⋯種種的負面情緒,讓他們之間的裂縫,變成鴻溝。

然而,同時身為父親和母親的孩子的我,有被拉扯的感覺。

基於受傷的感受,我能理解母親對父親的失望;但是,即使我的父親對我做出這樣的事,我還是沒有恨惡他,甚至還會抱著「父親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事?」的想法,試圖地想要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然後化解可能會有的誤會。

想要理解母親和父親的我,內心充滿矛盾⋯⋯選邊站,是否比較容易?

隨著成為家長、研讀許多教養書籍,我看見:對於小孩來說,認同、理解家長的想法和意願是很自然的;但是,當家長和家長之間的想法出現重大歧異的時候,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當孩子要疲於理解父親、母親各自不同的想法,以及按照這些想法來作出行動、決定的時候,就沒有時間、精力來好好地傾聽和整理自己,也就無法在重要時刻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無法練習做決定,就無法練習負責任,人生就會有很多徬徨無助的時刻。

我懂了!
我內心的矛盾,來自於父親和母親之間的不和諧,而非來自於「我」本身。

過去,我忙著理解他們的想法,卻忘記理解自己的想法⋯⋯我愛我的母親,但我也同時因為「她因為忙著厭惡父親而忘了照顧我」而難過;我愛我的父親,但我也因為「他自認為被誤會,卻從來不澄清」而有被拒於千里之外的痛苦。

整理至此,我想:「我和太太彼此相愛」對女兒們來說是重要的,是因為我們之間的愛,會讓我們願意理解彼此,而這樣的願意便會讓關係裡的張力降到最低;這樣一來,因為家長間的親密關係角力場的不存在,女兒們便不需要將心力花在協助我們維持關係。

此外,我與太太也會在教養上尋求共識,並且將關乎於「女兒們」的事情,在雙方都充分表達「過去的經驗」和「得出的結論」之後,一起傾聽和理解她們的想法,並且以支持的態度將最終的決定權交給她們⋯⋯以「我和太太的愛」為基礎,女兒們可以安心地專注在自己的學習和成長上。

我想:家長之間的愛,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必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琦琦/心秩序療癒師的沙龍
143會員
126內容數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2023/11/13
前陣子,我跟著同樣也是療癒的太太,踏入負離子健康衣物的事業。 因為這份事業是直銷,所以我的心裡面不由得還是有一些疙瘩;這個從年輕時就卡卡的地方,在過了十五年之後,依然存在;只是,這一次不一樣,我感覺現在的自己,因著超過十二年、上萬次的療癒所鍛鍊出來的內在力量,即將迎來面對和化解的時刻。 不過,我還是
Thumbnail
2023/11/13
前陣子,我跟著同樣也是療癒的太太,踏入負離子健康衣物的事業。 因為這份事業是直銷,所以我的心裡面不由得還是有一些疙瘩;這個從年輕時就卡卡的地方,在過了十五年之後,依然存在;只是,這一次不一樣,我感覺現在的自己,因著超過十二年、上萬次的療癒所鍛鍊出來的內在力量,即將迎來面對和化解的時刻。 不過,我還是
Thumbnail
2023/10/23
九月,我一邊讀《喚醒老虎》,一邊將書裡面的內容應用在生活和人際互動裡,並且與我和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一起歸納出來的【心秩序・療癒❺步驟】進行整合。 於是,我辨識出「動物本能(戰鬥-逃跑-僵硬)之中會形成創傷的凍僵反應」的速度提升非常多,也因著不再抗拒、逃避而能順流地進入無助和慌張之中,並且給自己充足
Thumbnail
2023/10/23
九月,我一邊讀《喚醒老虎》,一邊將書裡面的內容應用在生活和人際互動裡,並且與我和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一起歸納出來的【心秩序・療癒❺步驟】進行整合。 於是,我辨識出「動物本能(戰鬥-逃跑-僵硬)之中會形成創傷的凍僵反應」的速度提升非常多,也因著不再抗拒、逃避而能順流地進入無助和慌張之中,並且給自己充足
Thumbnail
2023/10/16
那日,肩推讓我的右手出現電流感。為了不讓身體受傷而不斷修正動作的行為,讓我發現:為了讓身體變得強壯而有的不適感,會讓我更投入地精進動作模式;這種狀態,就像讓內在更強大而引起的不舒服一樣,當我順勢地使用被它攫取的專注力時,就能有效地在生命課題上成長。 心理層面的不適感,其實是生命課題的小鈴鐺呀!
Thumbnail
2023/10/16
那日,肩推讓我的右手出現電流感。為了不讓身體受傷而不斷修正動作的行為,讓我發現:為了讓身體變得強壯而有的不適感,會讓我更投入地精進動作模式;這種狀態,就像讓內在更強大而引起的不舒服一樣,當我順勢地使用被它攫取的專注力時,就能有效地在生命課題上成長。 心理層面的不適感,其實是生命課題的小鈴鐺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媽媽,你喜歡爸爸那一點啊?」我問。 媽媽總笑笑的說:「不知道耶!結婚後發現房子其實是哥哥的,車子是妹妹的,而他什麼都沒有!」
Thumbnail
「媽媽,你喜歡爸爸那一點啊?」我問。 媽媽總笑笑的說:「不知道耶!結婚後發現房子其實是哥哥的,車子是妹妹的,而他什麼都沒有!」
Thumbnail
這一路走來風風雨雨, 瘋瘋癲癲, 打怪又闖關, 最近兒子青春了! 問了我很多跟黑皮爸的相遇過程, 這個真的不好說, 因為我完全顛覆他們的想像, 於是, 我答應我的兒子, 要每天畫個圖文來告訴他們我的傳奇故事, 就這樣, 開始誕生了我的第一幅小小圖, 事情這是這樣的... 從小我生長在一個大家庭, 上
Thumbnail
這一路走來風風雨雨, 瘋瘋癲癲, 打怪又闖關, 最近兒子青春了! 問了我很多跟黑皮爸的相遇過程, 這個真的不好說, 因為我完全顛覆他們的想像, 於是, 我答應我的兒子, 要每天畫個圖文來告訴他們我的傳奇故事, 就這樣, 開始誕生了我的第一幅小小圖, 事情這是這樣的... 從小我生長在一個大家庭, 上
Thumbnail
我很喜歡一個嬸嬸。 媽媽自從嫁給爸爸之後, 等於就是把自己奉獻給夫家, 所以爸爸的朋友圈就是媽媽的朋友圈, 而這個嬸嬸就是媽媽少女時代的好朋友。 嬸嬸後來生了一男一女, 以前有跟她的小孩吃過幾次飯, 當時就覺得他們長得好特別、漂亮呀, 怎麼看起來那麼白呀?我也好想要白白的喔! 當時年紀小也不曉得為什
Thumbnail
我很喜歡一個嬸嬸。 媽媽自從嫁給爸爸之後, 等於就是把自己奉獻給夫家, 所以爸爸的朋友圈就是媽媽的朋友圈, 而這個嬸嬸就是媽媽少女時代的好朋友。 嬸嬸後來生了一男一女, 以前有跟她的小孩吃過幾次飯, 當時就覺得他們長得好特別、漂亮呀, 怎麼看起來那麼白呀?我也好想要白白的喔! 當時年紀小也不曉得為什
Thumbnail
「妳們會吵架嗎?」太太的阿娘,岔開話題地問我;只是,她那意味深長的表情,不僅是已經知道答案,還有一股對我的佩服。 。 去年(二〇二二年)年初,太太的阿爸和阿娘,因為住了四十多年的老公寓終於開始都市更新,於是從新北市搬到南部的枋寮;而住在新竹的我們一家四口,卻與他們變得更加靠近⋯⋯更得到了本來不敢奢望
Thumbnail
「妳們會吵架嗎?」太太的阿娘,岔開話題地問我;只是,她那意味深長的表情,不僅是已經知道答案,還有一股對我的佩服。 。 去年(二〇二二年)年初,太太的阿爸和阿娘,因為住了四十多年的老公寓終於開始都市更新,於是從新北市搬到南部的枋寮;而住在新竹的我們一家四口,卻與他們變得更加靠近⋯⋯更得到了本來不敢奢望
Thumbnail
#DreamCatcher Dear J, 我家,就一般,普通。 不會說大情大愛的話,不會細緻呵護彼此。 父母就是希望孩子學業成績好,不要讓他們擔心,意思也就是不要拿沒必要的事情煩他們。 我的母親,婚前婚後兩個樣。 婚前時髦又懂裝扮,很是美麗,聽說是外公家那村裡的一枝花。 婚後樸實無華,洗手作羹湯,
Thumbnail
#DreamCatcher Dear J, 我家,就一般,普通。 不會說大情大愛的話,不會細緻呵護彼此。 父母就是希望孩子學業成績好,不要讓他們擔心,意思也就是不要拿沒必要的事情煩他們。 我的母親,婚前婚後兩個樣。 婚前時髦又懂裝扮,很是美麗,聽說是外公家那村裡的一枝花。 婚後樸實無華,洗手作羹湯,
Thumbnail
「妳們覺得:我和媽媽彼此相愛,對妳們來說是重要的嗎?」我突發奇想地向女兒們發問。 只見女兒們同時抬起頭來,雙雙帶著「還用問嗎?」的表情看向我,很有默契地給出「當然啊!」的回答;聽到這個答案的我,開心地用「我也是這樣想捏!」接住她們的回應。 而這個問題,卻沒有我想像中簡單。
Thumbnail
「妳們覺得:我和媽媽彼此相愛,對妳們來說是重要的嗎?」我突發奇想地向女兒們發問。 只見女兒們同時抬起頭來,雙雙帶著「還用問嗎?」的表情看向我,很有默契地給出「當然啊!」的回答;聽到這個答案的我,開心地用「我也是這樣想捏!」接住她們的回應。 而這個問題,卻沒有我想像中簡單。
Thumbnail
照片中是二十歲穿著歐式新娘禮服的妳,妳獨照的側臉,是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觀禮的人們都說這是他們這輩子見過最美的新娘子,這也不是客套話。從小,大家都說妳天生有著新娘的鵝蛋臉,新娘子理當是最適合妳的角色。
Thumbnail
照片中是二十歲穿著歐式新娘禮服的妳,妳獨照的側臉,是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觀禮的人們都說這是他們這輩子見過最美的新娘子,這也不是客套話。從小,大家都說妳天生有著新娘的鵝蛋臉,新娘子理當是最適合妳的角色。
Thumbnail
我看著她邁出第一步,她搖搖晃晃地走向我,午後的陽光彷彿被此刻感動,而變得溫柔,不再那麼曬人。「爸爸!」她奶聲奶氣說出第一句話,我高興地點頭,「對,爸爸」我指著自己,認同她的叫喚,老婆一邊攝影一邊抱怨自己不是第一個女兒呼叫的人,我抱起女兒,像是為了炫耀,我鼓勵她再多說幾次爸爸。
Thumbnail
我看著她邁出第一步,她搖搖晃晃地走向我,午後的陽光彷彿被此刻感動,而變得溫柔,不再那麼曬人。「爸爸!」她奶聲奶氣說出第一句話,我高興地點頭,「對,爸爸」我指著自己,認同她的叫喚,老婆一邊攝影一邊抱怨自己不是第一個女兒呼叫的人,我抱起女兒,像是為了炫耀,我鼓勵她再多說幾次爸爸。
Thumbnail
2。我們家沒「嫁」女兒,你們家也沒「娶」喔!他們是「結婚」。 孩子們長大了,各自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組織小家庭,這個小家庭要成立成什麼樣子?如何運作?是他們2個人的事情,我不會有意見;如果需要我幫忙的話,就開口,我在能力做得到的範圍內會幫忙。
Thumbnail
2。我們家沒「嫁」女兒,你們家也沒「娶」喔!他們是「結婚」。 孩子們長大了,各自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組織小家庭,這個小家庭要成立成什麼樣子?如何運作?是他們2個人的事情,我不會有意見;如果需要我幫忙的話,就開口,我在能力做得到的範圍內會幫忙。
Thumbnail
昨天讀了一本名為「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的書,作者雖然寫的都是食物與食記,但字裡行間充滿著濃濃的情感,食物連結著作者母親與外婆還有大家族的情感,母親節看這本書意外的合拍。母親拿著一落整理出來的黑白照片,說著關於照片後那些關於她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昨天讀了一本名為「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的書,作者雖然寫的都是食物與食記,但字裡行間充滿著濃濃的情感,食物連結著作者母親與外婆還有大家族的情感,母親節看這本書意外的合拍。母親拿著一落整理出來的黑白照片,說著關於照片後那些關於她的青春回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