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練場上與場下-05評審老師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評審老師先不要!

————05評審老師————

演員在場上,可以「指導」另一位演員嗎?

這件事或許很難講

先問問你們有沒有聽過一則父子騎驢的小故事

(沒聽過可以自行google呦)

眾人七嘴八舌地對父子進行各種評論、丟出各種見解與意見

突然間,那對父子手腳都不知該往哪擺、好像做什麼都不對了

-

好長一段時間,我在排練場上、場下,就是處於那對父子的狀態
每個路過的人,都能評上個一兩句

剛開始我每句都聽、覺得要廣納建議
然而搞到最後,我連自己是誰、做什麼才好都失去準則了

後來,我遇到另一種「給予建議」的方式,卻相反的令人舒服許多
才發現,原來兩者差在「動機」的不同

一是路過不負責任的隨性動動嘴巴,透過此舉來彰顯及滿足自我
二是真心想為對方解惑,希望雙方一起解決問題

兩者不同的動機,產生非常不同的影響與感受

你我都需留心,在開口前確認自己的動機是什麼?

-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演員在場上,到底能不能「指導」另一位演員?

我認為,那要在確定自己所給的是否能夠正中對方所需、或對那場戲真的有幫助的情況條件下,也許會較為恰當。或者你是超級前輩,你開了金口與對方分享超級資深經驗,那麼這樣其實是一種傳承傳授的美意。或者,對方有開口求救。

不過你我真的確定自己的建議能幫助對方符合導演要的嗎?

甚至,自身能力真的足夠給予對方精準協助嗎?

否則嚴重的話只是打亂他人罷了!

不如在場上先演好自己的角色

這也是演員在場上的首要任務與本分對吧

-

好為人師、得意忘形,通常會相伴出現
然後背後動機更是會慢慢浮現,顯化成各種行為

-

當太多非導演/演員教練的人告訴你「該怎麼演」,例如這裡的語調應該要怎樣、那裡的反應要怎樣、怎麼樣從這裡走過去那裡⋯

腦中可能亂哄哄一片,最後我才明瞭:

同一個角色、同一句台詞,不同演員會有不同詮釋方式

否則表演就是千篇一律

那麼多人演過梵谷、哈姆雷特、小龍女、林黛玉⋯等角色

每個演員詮釋出來的樣貌難道都一模一樣嗎?

有導演/編劇/演員創造出來的樣子
觀眾眼中想像的樣子
但沒有「絕對正確」的樣子

所以記得相信自己,做足演員功課,並且密切與導演、演員教練溝通

跟評審老師說聲:「先不要!」

-I’m Angi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午安,行光合作用的雲的沙龍
6會員
50內容數
我是演員,意云。我思故我寫,於意云何? 分享自己在學戲、表演路上的點點滴滴。戲劇即生活,以演員的視角看待世界,書寫戲劇路上的生活風景☁️
2023/02/06
當狂風暴雨停止將浪翻攪不已,海上又會是另一種風景 而隨著本被揚起的雜質的沈澱,水中景象也才會逐漸透徹清晰 從海面上到水下,此時觀看的又是另一種更全面、更嶄新的視野 對人,對角色,對演員本身皆是如此
Thumbnail
2023/02/06
當狂風暴雨停止將浪翻攪不已,海上又會是另一種風景 而隨著本被揚起的雜質的沈澱,水中景象也才會逐漸透徹清晰 從海面上到水下,此時觀看的又是另一種更全面、更嶄新的視野 對人,對角色,對演員本身皆是如此
Thumbnail
2023/02/06
有多少表演者在選擇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和身邊的人有過爭執呢? 多多少少是有的吧 「演員是孤獨的」 我認為有些時刻確實是的
Thumbnail
2023/02/06
有多少表演者在選擇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和身邊的人有過爭執呢? 多多少少是有的吧 「演員是孤獨的」 我認為有些時刻確實是的
Thumbnail
2022/09/15
藝術大多是迷人的,而人有時是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08隱形戰場———— 誠如我在 00總述 那篇提到過的:「表演者面對的不只有表演藝術與技巧,還有人人人,還有自己的真實生活」 前面幾篇我用了隱晦的方式提及某些情況,我只能說到哪都有人,你是避不開的!不是有句話這麼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Thumbnail
2022/09/15
藝術大多是迷人的,而人有時是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08隱形戰場———— 誠如我在 00總述 那篇提到過的:「表演者面對的不只有表演藝術與技巧,還有人人人,還有自己的真實生活」 前面幾篇我用了隱晦的方式提及某些情況,我只能說到哪都有人,你是避不開的!不是有句話這麼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0619助理紀錄聖希整理分享: 課程的最後一堂課是學員們的呈現。在課前,我已經先看過學員們的排練,觀察到他們在面對角色時的狀態與氣場,與前幾堂課相比有了顯著的變化。雖然一開始可能感受不到明顯的效果,但其實在肢體的使用、情感的表達以及想像力的運用方面,學員們都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提升。
Thumbnail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0619助理紀錄聖希整理分享: 課程的最後一堂課是學員們的呈現。在課前,我已經先看過學員們的排練,觀察到他們在面對角色時的狀態與氣場,與前幾堂課相比有了顯著的變化。雖然一開始可能感受不到明顯的效果,但其實在肢體的使用、情感的表達以及想像力的運用方面,學員們都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提升。
Thumbnail
為期三個月的進階表演課,課後我都會寫 心得備註,在戲劇創作上得到聖希老師不少啟發,在表演藝術上也在學員們毫 無保留的努力下,獲得諸多不同的視野角度。像個演員般去感受困難和挑戰, 這都是對慣於發號施令的編導來說,極為珍貴和必要的養份——你必須好好趴 下去在泥濘中打滾,才能體會和演員站在同個陣線的感覺。
Thumbnail
為期三個月的進階表演課,課後我都會寫 心得備註,在戲劇創作上得到聖希老師不少啟發,在表演藝術上也在學員們毫 無保留的努力下,獲得諸多不同的視野角度。像個演員般去感受困難和挑戰, 這都是對慣於發號施令的編導來說,極為珍貴和必要的養份——你必須好好趴 下去在泥濘中打滾,才能體會和演員站在同個陣線的感覺。
Thumbnail
表演課對導演而言,就像是一座創意的煉金爐。在這裡,他們不僅能提升作品品質,更能在現實的限制下堅持創作理想,避免留下遺憾。這種經歷讓導演能夠更精準地與演員溝通,用恰當的話語點亮演員內心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角色的靈魂。
Thumbnail
表演課對導演而言,就像是一座創意的煉金爐。在這裡,他們不僅能提升作品品質,更能在現實的限制下堅持創作理想,避免留下遺憾。這種經歷讓導演能夠更精準地與演員溝通,用恰當的話語點亮演員內心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角色的靈魂。
Thumbnail
某師帶著某生到辦公室,找到某生的導師。 某師對導師說:「導師,他在班上干擾上課,而且對我很沒禮貌。那我就把他交給你了。」 某師離開。 導師接著對某生說:「你又這樣了,我上次已經跟你說過,再犯一次,我就是請家長到校,並記過處份。」 生:「可以聽我解釋一下嗎?」 師:「我不聽,你不用說。沒
Thumbnail
某師帶著某生到辦公室,找到某生的導師。 某師對導師說:「導師,他在班上干擾上課,而且對我很沒禮貌。那我就把他交給你了。」 某師離開。 導師接著對某生說:「你又這樣了,我上次已經跟你說過,再犯一次,我就是請家長到校,並記過處份。」 生:「可以聽我解釋一下嗎?」 師:「我不聽,你不用說。沒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和教練在孩子運動生涯中的角色轉換,以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的橋段為例。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雙重關係的可能性,並提供了父母身兼數職的情況下,如何適應不同角色和關係的建議。文章關鍵字:父母、教練、雙重關係、運動生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和教練在孩子運動生涯中的角色轉換,以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的橋段為例。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雙重關係的可能性,並提供了父母身兼數職的情況下,如何適應不同角色和關係的建議。文章關鍵字:父母、教練、雙重關係、運動生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