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視筆尖下的世界,化作文字的信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生活中會讓各位感到窒息的事情,是能夠做什麼?還是不能做什麼呢?

一、呼吸般的身體本能

生命中的哪項事物,已經成為如同呼吸似的存在呢?
  就讀升學為主的國、高中,每天考試是家常便飯,從早自習考到晚餐前一秒亦不稀奇,每週黏貼在聯絡簿的成績單,總像在挑戰一張A4紙的最大利用空間,學校為不同時段、頻率的考試設立名目,種類豐富且繁多,沒能獨立取名的考試一律稱為小考,英文單字或國文默寫甚至不能稱作考試,沒有發考卷的時候,一張廢紙拿出來便能開始作答。
  考試陪我們度過每年的重要時節—元宵節、春節、情人節、清明節、母親節、端午節、父親節、中秋節、教師節、雙十節、萬聖節、聖誕節和寒暑假(還有生日),要是看到我們沒在考試,那必定在準備考試的過程。筆者偶爾會和朋友開玩笑:「現在考試對我們來說,就像『呼吸』一樣欸。」當時對於考試的認知,已經化作一種類似「本能」的存在,隨時都必須進入思考狀態,提前準備下個考試,用最少的時間寫/對答案,確實檢討每處問題及複習,然後無限循環下去……
  進入大學後,可以更自由地安排時間和活動,交友、社團、打工、戀愛、興趣等等,校園日常不再只有考試,而是多了許多體驗人生的機會。生活的樣貌也從單調的選擇題,變成充斥無限可能的申論題。在這段閃閃發光的青春旅程中,筆者將自己託付給名為「文字」的長流。它接替考試的位置,就此踏上一段「創作即呼吸」的路途。
深淵底下究竟埋藏著絕望,或是尋常未能發現的寶藏呢?

二、無止盡的欲望深淵

可不可以,不只是這樣?
  在不斷構築文字世界的歷程,筆者深刻領悟到自己的思考邏輯極其斷裂,不僅是蒐集的材料零散,就連組織完整句子、文章脈絡都很困難,更不用說建造一個「完整」的作品世界觀。不過,羅馬也不是一天造成的。也許不知道何為創作基礎,卻能從經驗中汲取知識和靈感。從想寫的、能寫的開始,不斷地把分散的點連成線,又把一條一條線畫成面,也許對自身創作能力產生過無數懷疑,然而眼前完整成篇的作品正是打臉自己的最好證據。
  筆者曾天真地想過——自己這一生,只要完成三部小說就好。三部的內容主旨分別描寫友情、愛情和親情的人生觀,然而這個念頭隨著創作日子的累積而逐漸瓦解。真的只想寫這些東西嗎?對其他事物都沒有興趣嗎?寫小說很開心,可是寫日記也很好玩呀?編歌、傳簡訊、寫劇本的形式都很有趣不是嗎?可不可以加入英文詩詞來創作?能不能融入日本的傳說內容當材料?
  在描寫人物方面,疑問更有如洪水般衝擊筆者的內心。可不可以不只從女性的觀點出發?多說一點男性的意見?女性可不可以喜歡女性?男性間的交情能不能不只是純友誼?這個角色可不可以是受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角色的專長可以讓他幫助別人,但是否也因為這個專長遭人厭惡?有太多太多的「可不可以不只是這樣?」浮現,即便只是依循著問號造成的坑洞一一填滿,不知不覺回過頭,便會恍然注意背後耕耘出一塊小小的土地。儘管面積不大,卻能提供足夠營養讓作物成長。
即使外在的肉體為種種限制束縛,也能擁有自由的心靈。
大概不找個東西沉醉就活不下去吧,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肯尼.阿卡曼
  這句台詞出自動畫《進擊的巨人》第三季第10話,從觀賞的當下至今,筆者依然深深為這名角色和其故事撼動,更親身感受到話中反映的真實。在眾多可以傳達心聲的媒介中,筆者看似抓住文字,實則是被文字綑綁。無論目光、思想或行為都受影響,就算為此疲憊不堪仍然甘之如飴。
  人類是貪心的,創作者當然也是貪心的,只是把欲望的重點放在成長上,似乎就比較能為大眾接受,也有更多可能去奉獻自己的力量。創作的路途既孤獨又漫長,無窮盡追求目標的道路,並非人人能夠忍受,然而創作者可以為了那個「不做似乎就呼吸不過來」的事物,接受許多常人不能忍的考驗。不過,強烈的欲望會化作毒藥,創作欲也可能讓一個正常人變成瘋子。
  筆者認為追求極限之人,會成為社會大眾眼中的瘋子是必然的,但即使表現不「正常」,也未必代表他們不幸福。人們會因愛而癡狂,這些堅持也許盲目、不切實際,好像投注許多心力都看不到結果,其中的精神卻十分可敬,大部分人對於一件事物的熱情,常常會隨著時間消磨殆盡,然而這些沉醉的熱愛卻違反了常理,構築出不一樣的價值觀。世界之所以能呈現出多元的模樣,便是因為很多人在日積月累地創造新事物、打破舊有的常規,勇敢地表達不同的聲音
屬於自己的聲音,僅有自己能夠傳遞。

三、自在地往前邁進吧

  沒有圖畫的耀眼色彩、沒有影片的絢麗效果,更無歌曲的動聽旋律,文字應是最能稱作「樸實」的載體,卻也讓人可以更加無礙地發揮想像力,它給予筆者無數次強烈的感受與衝擊,毅然決然拾起文字這樣工具,想將自己內心最深刻、最真摯的話語傳達給周遭的人們,並且在還能動筆的時候,持續不斷地寫下去。
※昨天讀了深邃月光的〈身為一個作家應有的自覺(上)〉以及〈身為一個作家應有的自覺(下)〉兩篇文章,覺得持續寫作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無論對於熱愛寫作,或是想要更加瞭解自己的人們皆然,祝福各位讀者都能順利朝向目標邁進~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2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此篇為響應【第二宇宙,由你定義!】徵文活動的作品,原本想以習慣的中文字進行創作,實際下筆時腦海忽然浮現許多英文單字。任性的筆者便依著這些靈感,決定改以英文呈現內容,還請不習慣閱讀英文的讀者多多見諒!
一個真誠的笑容、一則溫暖的訊息、一次愉快的出遊,使得兩個陌生人在這些互動的歲月慢慢成為彼此的朋友、伴侶,甚至是親密的家人。生活裡無可取代的寶貴回憶,往往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最初是透過肉蟻小姐認識《方格子》網站,儘管知道裡面充斥無法言喻的文章寶藏,卻沒有立刻跳進這個匯集各種有趣作品和豐富知識的地方。因為比較習慣在FB和IG閱覽肉蟻小姐的圖文創作,當時決定有經濟能力後再進來支持。在2021年7月正式成為方格子會員,也嘗試7月底發表第一篇文章…
   上次介紹核心概念和表現手法,本篇要來簡單分析角色以及心得紀錄。對於喜歡《牧羊少年》故事的讀者而言,這本書就是一個珍貴的寶藏。有太多喜歡的句子,便藉由穿插在讀後感的說明來分享。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文書名為《O Alquimista》,意為「煉金術士」)全書分為第一部、第二部和終場。故事講述一名出生在農人家庭的男孩聖狄雅各(Santiago),渴望旅行而決心成為牧羊人。領著羊群的他到某座廢棄教堂過夜,夢見一個關於寶藏的夢……
  曾聽朋友說,要做出好看的「日常」作品很難。大部分作品裡,「日常」普遍被歸類為一種風格或元素。不過,筆者認為「日常」可以是更加複雜、無法明確解釋的抽象概念。日常代表著「生活型態」,可以包含飲食、青春、職場、戀愛、旅遊、奇談、宗教等題材。
  此篇為響應【第二宇宙,由你定義!】徵文活動的作品,原本想以習慣的中文字進行創作,實際下筆時腦海忽然浮現許多英文單字。任性的筆者便依著這些靈感,決定改以英文呈現內容,還請不習慣閱讀英文的讀者多多見諒!
一個真誠的笑容、一則溫暖的訊息、一次愉快的出遊,使得兩個陌生人在這些互動的歲月慢慢成為彼此的朋友、伴侶,甚至是親密的家人。生活裡無可取代的寶貴回憶,往往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最初是透過肉蟻小姐認識《方格子》網站,儘管知道裡面充斥無法言喻的文章寶藏,卻沒有立刻跳進這個匯集各種有趣作品和豐富知識的地方。因為比較習慣在FB和IG閱覽肉蟻小姐的圖文創作,當時決定有經濟能力後再進來支持。在2021年7月正式成為方格子會員,也嘗試7月底發表第一篇文章…
   上次介紹核心概念和表現手法,本篇要來簡單分析角色以及心得紀錄。對於喜歡《牧羊少年》故事的讀者而言,這本書就是一個珍貴的寶藏。有太多喜歡的句子,便藉由穿插在讀後感的說明來分享。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文書名為《O Alquimista》,意為「煉金術士」)全書分為第一部、第二部和終場。故事講述一名出生在農人家庭的男孩聖狄雅各(Santiago),渴望旅行而決心成為牧羊人。領著羊群的他到某座廢棄教堂過夜,夢見一個關於寶藏的夢……
  曾聽朋友說,要做出好看的「日常」作品很難。大部分作品裡,「日常」普遍被歸類為一種風格或元素。不過,筆者認為「日常」可以是更加複雜、無法明確解釋的抽象概念。日常代表著「生活型態」,可以包含飲食、青春、職場、戀愛、旅遊、奇談、宗教等題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眨眼一年,又是放榜時候。   為求安慰考生,人們常說:「文憑試不能定義你的人生。」我同意。可是,文憑試是一把尺,嘗試衡量一個人的能力——既然如此,文憑試本來就是「嘗試定義」一個人。   這把尺如何不公,社會早有公論,小弟不再重複。即便大學如何政治正確,說「我們收生會考慮其他因素」……
Thumbnail
理科的外表下有一個寫作魂,寫作魂中,詩、散文、小說鼎立著,原先勢力不相上下,但隨著壓力的增加,時間的不足。詩與散文的力量也變得強大。小說則被埋在最深層之處,許久未見陽光。 高中的時間是緊湊的,這也是我遲遲沒有構思小說的緣故。 寫自己的日常生活,由於都是真實發生的,所以寫起來不用思索,便能行雲
Thumbnail
學生時期,不算是個愛讀書的人,有趣的是,大學可以自主選課時,超修了學分外,也跨修它系的課。 如果給予學生時期的自己自主權,可以一頭栽進自己喜歡的領域,可以自由表達需求,可以去嘗試各式各樣的課程,去體驗自己的喜歡或擅長的技能是什麼。 學生時期一直不懂背多分的意義, (現在想想,根本是...
Thumbnail
【測字人生(2)】   有時批閱學生的作文時,我也在做著測字的工作,只是更複雜了些,因為學生可能無所求,也無所困惑,只是迷迷茫的跟著大家上學、考試、玩耍,但是我們偶爾能在他們的字裡行間找到他們內心的脆弱,教育真的是良心事業,因為如果沒有良心,會做得很輕鬆,但是如果有良心,大概一生都會奉獻在裡面了。
要死的不是我們,而是考試
學習即自由 在學時期,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 所有的學習都來自外在世界的推動。我們為了工作、為了收入,被逼選擇讀些什麼。 出來工作後,一切都不同了。 「學習」變成了一個選項。 我們不再說「需要」學習,而是「想要」學習。我們擁有學習任何一種知識的自由。 如果你仍然覺得:「不是啊,我仍被逼著學
很羨慕那些能很早就確立目標,定方向的人。而我的個性卻是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應該是那種很被動的生命方式。學生時的作文課,最怕自我發揮,教授如果給個題目,無論是抒情、時評、道德、科技、宗教、哲學,下筆就來,好壞不管。但是沒有題目?兩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想要寫什麼? 行到水窮處,自有雲起時。看水看雲也是
Thumbnail
若說人生就是兜兜轉轉數不盡的交叉路口,決定高中和大學的大考就是對於我們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個交叉點。然而,國中時期很「混」的我似乎沒有什麼立場站在會考的角度來撰寫,因此我就先來談談學測。
一切的跌跌撞撞不會是永恆,看到自己的努力與進步,練習用較為輕鬆的心態應對壓力與緊湊,是給自己的小挑戰,祝福我在接下來的人生旅程中得到滿滿的收穫。
Thumbnail
2024,我又重新開始了寫作,為什麼是又呢?因為這次我想通了,看開了,不再被自己想像中的世俗周遭給影響,要用寫作來闡述我的想法,釐清我的思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眨眼一年,又是放榜時候。   為求安慰考生,人們常說:「文憑試不能定義你的人生。」我同意。可是,文憑試是一把尺,嘗試衡量一個人的能力——既然如此,文憑試本來就是「嘗試定義」一個人。   這把尺如何不公,社會早有公論,小弟不再重複。即便大學如何政治正確,說「我們收生會考慮其他因素」……
Thumbnail
理科的外表下有一個寫作魂,寫作魂中,詩、散文、小說鼎立著,原先勢力不相上下,但隨著壓力的增加,時間的不足。詩與散文的力量也變得強大。小說則被埋在最深層之處,許久未見陽光。 高中的時間是緊湊的,這也是我遲遲沒有構思小說的緣故。 寫自己的日常生活,由於都是真實發生的,所以寫起來不用思索,便能行雲
Thumbnail
學生時期,不算是個愛讀書的人,有趣的是,大學可以自主選課時,超修了學分外,也跨修它系的課。 如果給予學生時期的自己自主權,可以一頭栽進自己喜歡的領域,可以自由表達需求,可以去嘗試各式各樣的課程,去體驗自己的喜歡或擅長的技能是什麼。 學生時期一直不懂背多分的意義, (現在想想,根本是...
Thumbnail
【測字人生(2)】   有時批閱學生的作文時,我也在做著測字的工作,只是更複雜了些,因為學生可能無所求,也無所困惑,只是迷迷茫的跟著大家上學、考試、玩耍,但是我們偶爾能在他們的字裡行間找到他們內心的脆弱,教育真的是良心事業,因為如果沒有良心,會做得很輕鬆,但是如果有良心,大概一生都會奉獻在裡面了。
要死的不是我們,而是考試
學習即自由 在學時期,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 所有的學習都來自外在世界的推動。我們為了工作、為了收入,被逼選擇讀些什麼。 出來工作後,一切都不同了。 「學習」變成了一個選項。 我們不再說「需要」學習,而是「想要」學習。我們擁有學習任何一種知識的自由。 如果你仍然覺得:「不是啊,我仍被逼著學
很羨慕那些能很早就確立目標,定方向的人。而我的個性卻是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應該是那種很被動的生命方式。學生時的作文課,最怕自我發揮,教授如果給個題目,無論是抒情、時評、道德、科技、宗教、哲學,下筆就來,好壞不管。但是沒有題目?兩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想要寫什麼? 行到水窮處,自有雲起時。看水看雲也是
Thumbnail
若說人生就是兜兜轉轉數不盡的交叉路口,決定高中和大學的大考就是對於我們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個交叉點。然而,國中時期很「混」的我似乎沒有什麼立場站在會考的角度來撰寫,因此我就先來談談學測。
一切的跌跌撞撞不會是永恆,看到自己的努力與進步,練習用較為輕鬆的心態應對壓力與緊湊,是給自己的小挑戰,祝福我在接下來的人生旅程中得到滿滿的收穫。
Thumbnail
2024,我又重新開始了寫作,為什麼是又呢?因為這次我想通了,看開了,不再被自己想像中的世俗周遭給影響,要用寫作來闡述我的想法,釐清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