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08/29

個管:「後來我跟OOO兒子連繫,他只要回診心臟科,拿慢籤領藥,所以神內部分應該就是沒有要看了」
我:「不過依我們的經驗…奶奶不處理神內的話,我怕看護很難待得長久,因為她的混亂狀況沒有穩定…照顧的人會受不了…但也只能這樣了…唉」
個管:「畢竟也不是兒子自己顧,他應該不懂那種感覺,看護開始有跟他哀的話他才會知道」

因為上次服務員陪同就醫後,醫生建議做更多的檢查,當時兒子就拒絕了…
我知道說再多都沒用。
就像那天對D大吼的那樣:「今天就算是全世界最厲害的醫生,家屬說不要看就是不要看,你又能怎麼辦?阿嬤有辦法自己一個人到醫院嗎?現在預約了檢查又如何?家屬就不願意讓她檢查和就醫!」
我明知D是好心的,也許我也是吼給自己聽的,因為我也預知結果了。

還是請個管再和家屬確認意向,(畢竟我們也只是偶爾支援陪同就醫)
今天個管給了回應...

這是我始終無法明白的,
想一想會想流淚的…

我們的教育,怎麼教出這樣的大人。
我們的教育,怎麼從沒教會長輩先愛自己、照顧好自己、規劃好自己...
他們老了,老得無力為自己爭取什麼,
連說想檢查知道自己怎麼了,都會被當成:她失智了,不要聽她亂講話。

這一代的繁榮,是他們那代拼下來的。
他們值得更好的照顧,可是怎麼這麼難...

ps.已有下一代的中生代,請去了解成人監護、病人自主權利法吧!(醫療委任代理人、監護宣告、輔助宣告等)可以保障你的老年生活。


#失控的照護
照顧線下難以言說的黑暗面,就用「失控的照護」吧!
社會需要正能量,但黑暗面如果能翻轉,也有機會變光明的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s. Care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Ms. Car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6
寂寞有聲音嗎? 每個人發出的聲響不同, 可能比蚊子振翅的馨音還小, 可能比狒狒拍胸的聲音還大, 要有點洞悉力用心才聽的見。
2023/08/06
寂寞有聲音嗎? 每個人發出的聲響不同, 可能比蚊子振翅的馨音還小, 可能比狒狒拍胸的聲音還大, 要有點洞悉力用心才聽的見。
2022/09/20
阿公狀況越來越差,失去身體自主,然後是靈魂... 空洞的眼神不是直視這個窗景,就是盯著天花板,取決於床90°還是30°... 藍天、綠樹在你眼裡是不是都蒙上一層灰... 你還有其他選擇的,而不是放棄... 我們很努力,可是追不上你消逝的動力...
Thumbnail
2022/09/20
阿公狀況越來越差,失去身體自主,然後是靈魂... 空洞的眼神不是直視這個窗景,就是盯著天花板,取決於床90°還是30°... 藍天、綠樹在你眼裡是不是都蒙上一層灰... 你還有其他選擇的,而不是放棄... 我們很努力,可是追不上你消逝的動力...
Thumbnail
2022/08/31
看得出她的心疼,而後說出的這句話動人而深情: 「我常跟他說,可以的話就自己吐出來,吐在我的衣服上、身上,甚至臉上也沒關係」,眼神堅定、語意憐惜而愛滿溢。
2022/08/31
看得出她的心疼,而後說出的這句話動人而深情: 「我常跟他說,可以的話就自己吐出來,吐在我的衣服上、身上,甚至臉上也沒關係」,眼神堅定、語意憐惜而愛滿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心理師,醫生說我媽失智了,這怎麼可能呢?她到現在還每天唸我之前去美國沒讓她跟的事情,時間一到就吵著要吃飯,失智的人怎麼可能這麼精明!」年前母親突然變得精神恍惚,嚇得她趕緊帶媽媽去看醫生,後來媽媽的狀況逐漸穩定,她一時半刻接受不了醫師的診斷,難以面對高齡七十歲的老媽媽大腦已經退化的事實。
Thumbnail
「心理師,醫生說我媽失智了,這怎麼可能呢?她到現在還每天唸我之前去美國沒讓她跟的事情,時間一到就吵著要吃飯,失智的人怎麼可能這麼精明!」年前母親突然變得精神恍惚,嚇得她趕緊帶媽媽去看醫生,後來媽媽的狀況逐漸穩定,她一時半刻接受不了醫師的診斷,難以面對高齡七十歲的老媽媽大腦已經退化的事實。
Thumbnail
從小我就在照顧周遭的人。 那種照顧不是一般的定義,而是我總是在接收現場所有的能量,並且試圖平衡現場的狀況。我不會一定要去做什麼角色,而是總是去填補那個缺乏的角色。 需要有人說真話時我會變成說真話的角色,需要有人破壞和諧假象的時候我會變成那個人。要有人當和事佬的時候我就會變成那個和事佬,要有人帶氣氛我
Thumbnail
從小我就在照顧周遭的人。 那種照顧不是一般的定義,而是我總是在接收現場所有的能量,並且試圖平衡現場的狀況。我不會一定要去做什麼角色,而是總是去填補那個缺乏的角色。 需要有人說真話時我會變成說真話的角色,需要有人破壞和諧假象的時候我會變成那個人。要有人當和事佬的時候我就會變成那個和事佬,要有人帶氣氛我
Thumbnail
前陣子,我收到私訊,來者開宗明義地表示:想要學習〔療癒〕,因為想要擁有照顧自身情緒的能力;對於這樣的明確,我感到很開心,因為一直以來的書寫和分享,都在強調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在我反問「為什麼會想要擁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卻意外碰觸到了對方需要療癒的地方。
Thumbnail
前陣子,我收到私訊,來者開宗明義地表示:想要學習〔療癒〕,因為想要擁有照顧自身情緒的能力;對於這樣的明確,我感到很開心,因為一直以來的書寫和分享,都在強調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在我反問「為什麼會想要擁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卻意外碰觸到了對方需要療癒的地方。
Thumbnail
老化不是終點,是失去一切的開始,直到你失去生命前的那一刻它都伴隨著,但即使這一切無法改變,逐漸失去掌控身體的主導權這件事仍是日常,但看待這一切,接受並轉念的心,也因此讓我相信沒有無法克服的困境,一切只在一個轉念之間。
Thumbnail
老化不是終點,是失去一切的開始,直到你失去生命前的那一刻它都伴隨著,但即使這一切無法改變,逐漸失去掌控身體的主導權這件事仍是日常,但看待這一切,接受並轉念的心,也因此讓我相信沒有無法克服的困境,一切只在一個轉念之間。
Thumbnail
★一天到晚把「我不想活了」掛在嘴邊。東西壞了不丟、又愛撿東西回家,說「將來可能會用到」,卻是十幾年沒動到。總是說這裡痛那裡痛,要帶她去看醫生她又不要,就算看了醫生又不乖乖吃藥。明明說「隨便、你決定」,卻一路批評,抱怨不停…你是不是經常在想,天呀,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呀?
Thumbnail
★一天到晚把「我不想活了」掛在嘴邊。東西壞了不丟、又愛撿東西回家,說「將來可能會用到」,卻是十幾年沒動到。總是說這裡痛那裡痛,要帶她去看醫生她又不要,就算看了醫生又不乖乖吃藥。明明說「隨便、你決定」,卻一路批評,抱怨不停…你是不是經常在想,天呀,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呀?
Thumbnail
最近似乎成了媽媽鄰居口中「不孝的女兒」。 起因是媽媽在中庭跌倒,擦傷手臂;又因為沒吃飯,餓暈了,所以精神不太好。社區主委叫了救護車,還奪命追魂call,把我從台北找回去處理。先說結論,媽媽無大事,但我受夠了。 我真的太疲倦了,太累了,我真的受夠了。 誰不希望父母有個美好的老年?我盡力了。
Thumbnail
最近似乎成了媽媽鄰居口中「不孝的女兒」。 起因是媽媽在中庭跌倒,擦傷手臂;又因為沒吃飯,餓暈了,所以精神不太好。社區主委叫了救護車,還奪命追魂call,把我從台北找回去處理。先說結論,媽媽無大事,但我受夠了。 我真的太疲倦了,太累了,我真的受夠了。 誰不希望父母有個美好的老年?我盡力了。
Thumbnail
夜間打疫苗,照理要留置觀察20~30分鐘,診所只我一個病人,想是醫生怕我太無聊,低著頭對我說,過兩週來打流感疫苗,然後他抬眼看了我一下,又說,雖還沒滿六十歲,但是應該自費打肺炎疫苗。我諾諾地說好。 因為這樣,醫生與我談到兩個故事。 故事一: 故事二:
Thumbnail
夜間打疫苗,照理要留置觀察20~30分鐘,診所只我一個病人,想是醫生怕我太無聊,低著頭對我說,過兩週來打流感疫苗,然後他抬眼看了我一下,又說,雖還沒滿六十歲,但是應該自費打肺炎疫苗。我諾諾地說好。 因為這樣,醫生與我談到兩個故事。 故事一: 故事二:
Thumbnail
「你還年輕,路很長,那個人看起來就不正常。未來遇到很誇張的病人,不要講話,等他離開了事情就也離開了,一切都會回到正常。你還年輕,你會懂得。」「你就當作今天的時光,沒有出現過這個人
Thumbnail
「你還年輕,路很長,那個人看起來就不正常。未來遇到很誇張的病人,不要講話,等他離開了事情就也離開了,一切都會回到正常。你還年輕,你會懂得。」「你就當作今天的時光,沒有出現過這個人
Thumbnail
每次跟親戚談到照顧這件事的時候,每次都會讓我感覺跟他們活在一個沒有交集的世界,而最終都會淪為「該做而沒有做」的是非辨證。似乎我們對於照顧這件事,是可以轉讓跟交易的
Thumbnail
每次跟親戚談到照顧這件事的時候,每次都會讓我感覺跟他們活在一個沒有交集的世界,而最終都會淪為「該做而沒有做」的是非辨證。似乎我們對於照顧這件事,是可以轉讓跟交易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