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凍格陵蘭:現在進行式 (上)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 / 葛望平
此刻,身處北極,望向世界遺產伊盧利薩特Ilulissat冰峽灣,無邊無際的壯麗雪白,冷冽的氣溫,啜飲著手沖咖啡,我難掩內心的震撼激動,人類僅是大地萬物中的滄海一粟。
2021年8月14日凌晨,北極落下有史以來的第一場大雨,高達70億噸的雨量已足以作為水力發電,內心深知該是付出行動的時刻了。2022年是二十週年,我毅然捨棄華麗的慶祝,回歸創業初心,率領團隊於7月16日開啟「解凍格陵蘭」氣候變遷計畫的見證之旅。
圖/伊盧利薩特冰峽灣。圖片由歐萊德提供

格陵蘭的冰蓋冰川每秒正以一萬噸冰融水速度流入大海

7月18日,我們前往羅素冰川Russell Glacier,這裡是北極熊美麗的家鄉,寧靜壯闊,仿若世界天堂。令人屏息的美景背後,冰川卻悄然地冰裂融化中。曾接待過教宗、達賴喇嘛、美國副總統高爾等的當地嚮導Adam Lyberth 沈重地說:這裡昨天才發生過崩落,就一天而已,冰川已向後退縮了30公尺。接著又指向冰川後方的綠頭山頂,那裡在五年前還是白色的,但現在已經看不到冰了。
或許你覺得北極距離遙遠,大自然的巨變與我們無關,但在7月22日我們抵達北極站超過百年歷史的科研中心,在此奉獻超過30年的中心主任Dr. Morten告訴我們,格陵蘭融冰對世界氣候的影響,已超乎你我想像。因為,過往厚實的白雪可以將日照反射回去,「反照率」得以維持地表冰層,隨著暖化,當海冰融化進入海洋,至少有七成的熱量會被海水吸收,造成地球均溫加速上升。倘若格陵蘭全面冰融,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約六公尺,許多低窪地區肯定淹沒,氣候難民將會加速倍增。
延伸閱讀

身穿短袖,29.9度C熱爆北極圈

此時的地球,猶如一顆燃燒不停的火球。世界各地熱浪不斷,山林野火肆虐,瑞士義大利的冰川嘎然崩落等,就在7月24日當我們在康葛路莎Kangerlussuaq候機時,身上的薄長袖已穿不住,拿出溫度計一看,竟高達29.9度,大家驚呼連連。
根據研究,只要北極氣溫上升2攝氏度,蚊子成年後存活和出現的概率將增加50%以上。當北極成群的巨蚊直襲我們而來時,氣候變遷的反應現象已是如影隨形,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了。
圖/左圖為關於氣候變遷,打開窗戶就可以看得見(伊盧利薩特飯店)、右圖為29.9度C的北極。圖片皆由歐萊德提供

「關於氣候變遷,你打開窗戶就看得見…」

坐在伊盧利薩特Ilulissat飯店房間的一角,喝著咖啡,欣賞窗外的點點浮冰,原本應是世外桃源般地享受,我卻有著難以言喻的複雜心情。曾經,格陵蘭住民以為小時候看見的冰山會如同山一般永遠存在,如今卻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戶戶打開窗戶就可以看見浮冰。
訪問格陵蘭前總理Kleist當天,正下著大雨,他說:「在格陵蘭連續下這麼大的雨是極其罕見的。關於氣候變遷,你打開窗戶就看得見。」當雨下得越多,冰融速度就越快,我們親眼看見,因暖化現象造成永凍土層融化,地質鬆軟下陷導致房屋傾斜,居民無論是用原始方式以石塊堆疊去填補墊高或是在地底六米之處灌注冷卻液,以凝結泥土層,都是為了暫時穩住房屋居住的安全。
圖/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與格陵蘭前總理Kleist合影。圖片由歐萊德提供

5000隻被安樂死的雪橇犬

2019年6月14日,格陵蘭一場「不尋常融冰」造成一片汪洋,雪橇狗被迫涉水穿過峽灣,一張「末日水上飄」的照片震撼全球。北極圈內的工作犬,主要是負責運輸與狩獵工作,然而隨著格陵蘭冰封期大幅縮短與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增加,雪橇犬的需求大幅減少,因此伊盧利薩特Ilulissat當地嚮導告訴我們,原本島上還有約8000隻的工作犬,雖著時代與氣候變遷,如今需求只剩3000隻,其他5000隻工作犬因為無法在惡劣環境之下獨立生存,也只能協助安樂死,如此生命的消逝讓人不勝唏噓。
圖/美麗的北極棉。圖片由歐萊德提供

北極苔原上的明亮珍珠

解凍格陵蘭計畫已進行一半,一幕幕的北極實景為我們揭開氣候變遷對人類與自然生態不可逆的劇烈影響,KISS格陵蘭國際科學支持中心研究氣候與地球科學的Steffensen教授於訪談中指出,科學預測的價值,在於提供政策上的調整或是商業模式的改變,我們應該更著重在如何去調適應對,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與使用更節能的設備與產品。
我深信,人類的良善,必會在面臨氣候變遷困境時,願意改變去付出,展現生命力的強大韌性,就猶如在北極冰封雪地的轉角處,我們驚鴻瞥見一大片的北極棉花海,為了繁衍,北極棉種子頂端長出細絲,組成小絨球來保護自己免受凍傷,借助了風的力量來播撒種子,奮力著,生根發芽…
(未完待續)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歐萊德創辦人/董事長暨執行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普信(男/女)的心理學解釋 ~ 鄧寧-克魯格效應「無知比知識更常孕育自信。(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出自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著的《人類起源》(The Descent of Man)一書中。
Thumbnail
avatar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考』
2024-04-05
【台北防水推薦】屋頂防水 隔熱一次搞定 解決問題要雙重屋頂防水 隔熱一次搞定 解決問題要雙重 屋頂空間長時間受到日曬雨淋 不僅容易導致室內溫度飆升 一旦原有防水層老化失效 還可能導致頂樓漏水 所以要找專業有品質的防水工程 一次解決您的雙重問題! 1.建議將屋頂防水與隔熱一起執行 理想的施工順序是 將隔熱工程安排在防水工程
Thumbnail
avatar
銓治工程
2024-03-16
電動床專業指南:挑選、價格與實用性完整詳解!當我們思考床鋪選購時,電動床已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選擇。這種床具有功能多樣,特別適合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或康復的人。接下來我們將探討如何挑選適合你的電動床,提供實用的指南,並解析價格結構,了解更多關於它的一切。
Thumbnail
avatar
Davinci
2023-11-07
從《解凍格陵蘭》思考永續旅遊與地方創生「今日格陵蘭,會是明日的所有國家,它正替所有地區承擔第一線氣候暖化所面臨的衝擊。」 歐萊德攜手聯合報、願景工程基金會遠征格陵蘭考察,化為一部警世用的紀錄片《解凍格陵蘭》。裡面提到氣候變遷的衝擊與好處,而我則反思了具有高碳排的觀光旅遊,是否也能更永續?
Thumbnail
avatar
曾令懷/懷仔
2023-08-22
CMoney的Allmoneyrise(被抓包改名Allmoney)請閣下解釋一下「小號」的定義,人在做天在看!本蛙留言版,每天都有「情緒性」發言,整天哭爹喊娘,漲了150%,下跌30%也能虧損,推薦價位說不算,請問你那加50%還是賺,也就是你追高50%還是賺,怎麼搞到還是賠。 這就是鬧了一整年「KENNY」,又悄悄復活了,看到了吧~ 就是有「偽君子」自己養小號,長期騷擾霸凌其他作者,天天哭被小號霸凌。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3-07-13
「解凍格陵蘭」採訪計畫 獲RE100、世界氣候基金會支持 歷經23天旅程,採訪團於8月7日下午平安返台。RE100主席Sam Kimmins在推特發文祝賀:「很開心看見歐萊德採訪團隊完成格陵蘭旅程,歷經長途跋涉後平安歸國。」他也表示,格陵蘭採訪團帶回的影像及報導是很好的溝通素材,能夠喚起社會大眾的環境意識,這是RE100與其策略聯盟夥伴樂見的事。
Thumbnail
avatar
O'right 歐萊德
2022-08-16
#解凍格陵蘭日記​ 浮冰就在眼前浮冰就在眼前🧊 獨自坐在窗邊,熱茶溫暖著手心,窗外的景色滿是漂浮於海上、純淨的琉璃藍浮冰。我們認為的「看見天堂」,已是格陵蘭島上居民的日常風景。
Thumbnail
avatar
O'right 歐萊德
2022-07-27
▍格陵蘭遠征隊 蓄勢待發🙌​ 今年,歐萊德不忘環境教育使命,以「解凍格陵蘭」為計畫名稱,將實地走訪北極,拍攝氣候變遷環保紀錄片,同時也邀請在台灣同樣重視氣候議題的聯合報系與願景工程基金會共同倡議,前往極地帶回所知所見跟我們的解決方案。​ 歐萊德與你一起讓世界變好​🌏 #歐萊德 #零碳 #永續 #解凍格陵蘭 #北極
Thumbnail
avatar
O'right 歐萊德
2022-07-27
\解凍格陵蘭每日直擊/​嚮導Adam Lyberth是格陵蘭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是長期帶團觀賞羅素冰川行程的資深嚮導,也是長期用空拍機紀錄羅素冰川崩落的攝影師。他是一位揹著底片相機,非常親切可愛的老先生。「這裡昨天才發生過崩落。」他秀出昨天同一位置錄下的冰山崩落影像,和我們分享羅素冰川的過去到現在,並指著冰川後方的綠色山頭,
Thumbnail
avatar
O'right 歐萊德
2022-07-27
「Egret II Mini 介紹解析:在可翻轉螢幕的豪華框體裡遇見歌仔戲台前的台灣格鬥家」影片腳本繼 SNK、SEGA 之後,老牌遊戲廠商 Taito 也推出了桌上型迷你框體主機「Egret II Mini」,Egret II Mini 不但在硬體層面達到了迷你框體主機界的全新高度,在軟體陣容上,也有不少佳作,更包含了台灣玩家都該認識的傳說級遊戲!?
Thumbnail
avatar
低分少年
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