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講座講者時,如何和主辦單位溝通|EP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目前服務的群眾集資平台約一年半,很幸運代表公司對外分享 3 場《群眾集資概要》講座,這篇會從講者的角度,紀錄我與主辦單位的溝通細節,包含 (1) 講者真實需求、(2) 講座現場簡報、(3) 講座事後收尾。

一、講者真實需求

在近期半年內,演講主題包含《群眾集資概要》、《群眾集資行銷與策略》、《群眾集資概要與問卷製作》,一開始接洽到主辦單位,我會先了解:

  1. 參加者預計會是誰:活動參加者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先邀講者,再廣發活動訊息讓別人報名,第二種是已經確定參加者背景、以及講座主題,純粹邀請適合的講者來分享;因此我通常會先確認這次講座是哪一種。
  2. 參加者的期待、或主辦單位的期待:接續上一題,若尚未有人報名,我會先確認主辦單位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若已經有人報名,則會事前跟主辦單位索取聽眾的期待或報名問卷,以利製作相對應的簡報。
  3. 講座後續的作業:因為我目前出去分享的講座不是單純講座,而是公司合作的講座,差異是後者會希望演講完讓聽眾來提案或繳交企畫書,因此事前都要跟主辦單位確認是否要引導聽眾寫企劃書,或是我需不需要幫忙出作業。
  4. 演講位置:目前分享的 3 場,有 2 場線上、1 場線下,線上的話則是事前確認好會議室連結,線下則是確認地點、交通方式、接待人員即可。
  5. 回饋問卷:因為我會想調查大家的心得,因此我會跟主辦單位詢問最後的問卷是否可以由我發,並在演講時跟大家說有填問卷的人才會獲得簡報。

二、講座現場簡報

以現場的簡報,我分成前(開場)、中(確認聽眾狀況)、後(結尾 QA)來記錄我的進行方式。

(一)開場簡報

在簡報開場,除了個人介紹之外,我會先說明本次講座的大綱、以及互動默契。

在互動默契這裡,因為我習慣統問統答,因此幾乎都是用 Slido 匿名提問工具。

(二)確認聽眾狀況

另外線上講座時,因為家裡有雙螢幕,我習慣操作雙螢幕,一個螢幕看簡報,另一個螢幕看視訊畫面、聊天室,確認大家的狀況,通常我會:

  1. 確認是否有人反應講太快、或講不清楚:調整自己的講話速度
  2. 確認是否有人提問:引導他們到 Slido 統一留言,才不會訊息被洗掉

如果是線下講座,則是每分每秒都在注意台下狀況,滑手機的比率、抬頭的狀況,隨時調整語調起伏、速度、內容。

(三)結尾 QA

在簡報的每一章節我都會放小結論,在簡報最後會再放一個總結,讓大家回顧今天的重點。

此外,由於之前辦講座的經驗,大家習慣都默默聽,除非有主持人很會 cue,不然大家不太會提問題,因此我當講者時都會自備常見問題給大家,在簡報最後面放大約 20 題群眾集資 FAQ,萬一現場一陣安靜時,至少我還有備案可以分享。

但很幸運目前的 3 場問問題都相當踴躍,最後這 20 題大約只講了幾題。


三、講座事後收尾

在講座的事後,因為簡報是我直接寄信給有填回饋表單的人,因此講座收尾會是:

  1. 寄簡報:將簡報整理完寄出,並在信件簡介公司及後續聯繫方式。
  2. 確認領據:向主辦單位確認講者領據簽屬方式。
  3. 主辦單位感謝信:向主辦單位的窗口,透過 LINE、信件,表達正式的感謝。
  4. 內部回報:向公司內部回報講座狀況,以及回饋表單狀況。
  5. 檔案歸檔:將這次的演講簡報歸檔到公司雲端,以利未來其他人若要演講可以參考使用。

以上非常簡略從講者角度來紀錄講座狀況,由於目前才 3 場,經驗尚不是很充足,後續如還有其他講座經歷再陸續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家惟 Evan Chang的沙龍
106會員
182內容數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2024/04/07
社團招生活動怎麼規劃?招生時程怎麼安排?要如何掌握招生的風險控管?這篇彙整我過往的活動加上行銷的經歷,以電商的「行銷漏斗-曝光互動轉換」和「活動誘因公式」來規劃招生計畫。
Thumbnail
2024/04/07
社團招生活動怎麼規劃?招生時程怎麼安排?要如何掌握招生的風險控管?這篇彙整我過往的活動加上行銷的經歷,以電商的「行銷漏斗-曝光互動轉換」和「活動誘因公式」來規劃招生計畫。
Thumbnail
2022/10/27
近期參與了不少社群,有的是原本都透過 Discord、電子報來交流,後來舉辦線下活動,有的是長期就經營線下社群,有的是透過定期課程凝聚的社群,這篇想記錄我在各自社群看到的共通點:記憶、意義、回憶。
Thumbnail
2022/10/27
近期參與了不少社群,有的是原本都透過 Discord、電子報來交流,後來舉辦線下活動,有的是長期就經營線下社群,有的是透過定期課程凝聚的社群,這篇想記錄我在各自社群看到的共通點:記憶、意義、回憶。
Thumbnail
2022/10/15
最近剛好陸續參加幾場線下社群活動,回想過往自己在辦講座的時光,也發現每個單位對於一場活動的精緻度標準都不同,因此這篇想記錄一下我看到的幾個活動企劃細節,包含主持人、場地、參加者聯繫。
Thumbnail
2022/10/15
最近剛好陸續參加幾場線下社群活動,回想過往自己在辦講座的時光,也發現每個單位對於一場活動的精緻度標準都不同,因此這篇想記錄一下我看到的幾個活動企劃細節,包含主持人、場地、參加者聯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 2021 年開始我陸續獲得講座授課的機會。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商業授課的經驗嚴重不足。這讓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講座授課,擁有直面市場的能力?答案是「舉辦個人讀書會」。經過 1 年的努力我看到的成果是:天!我真的靠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動手實作賺到 NT.72,450 的業外收入。
Thumbnail
從 2021 年開始我陸續獲得講座授課的機會。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商業授課的經驗嚴重不足。這讓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講座授課,擁有直面市場的能力?答案是「舉辦個人讀書會」。經過 1 年的努力我看到的成果是:天!我真的靠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動手實作賺到 NT.72,450 的業外收入。
Thumbnail
在目前服務的群眾集資平台約一年半,很幸運代表公司對外分享 3 場《群眾集資概要》講座,這篇會從講者的角度,紀錄我與主辦單位的溝通細節,包含 (1) 講者真實需求、(2) 講座現場簡報、(3) 講座事後收尾。
Thumbnail
在目前服務的群眾集資平台約一年半,很幸運代表公司對外分享 3 場《群眾集資概要》講座,這篇會從講者的角度,紀錄我與主辦單位的溝通細節,包含 (1) 講者真實需求、(2) 講座現場簡報、(3) 講座事後收尾。
Thumbnail
▋你憑什麼覺得發一次文就會有人報名? 昨晚的生日禮物,是參加治華老師的快閃線上讀書會,導讀哪本書呢? 當然就是這本我覺得式講師必讀攻略的《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 短短一小時的分享,帶給我很多提醒與反思,也算是下半年重點的調整項目之一 一、關於講師課程宣傳文 依照主題來分,就可分為 1、客觀因素
Thumbnail
▋你憑什麼覺得發一次文就會有人報名? 昨晚的生日禮物,是參加治華老師的快閃線上讀書會,導讀哪本書呢? 當然就是這本我覺得式講師必讀攻略的《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 短短一小時的分享,帶給我很多提醒與反思,也算是下半年重點的調整項目之一 一、關於講師課程宣傳文 依照主題來分,就可分為 1、客觀因素
Thumbnail
群眾集資專員該具備什麼能力?本篇會列舉我在工作中觀察到、自己也正在積極培養的溝通技巧,分成「對外的客戶溝通」、「對內的跨部門溝通」兩大面向,順便回顧我自己的職涯成長歷程。
Thumbnail
群眾集資專員該具備什麼能力?本篇會列舉我在工作中觀察到、自己也正在積極培養的溝通技巧,分成「對外的客戶溝通」、「對內的跨部門溝通」兩大面向,順便回顧我自己的職涯成長歷程。
Thumbnail
某日,友人邀我參加一個類似座談會的東西。
Thumbnail
某日,友人邀我參加一個類似座談會的東西。
Thumbnail
簡報進入尾聲時,通常會開放現場聽眾發問,而這段 Q&A 時間約占整場簡報總長的25%。透過 Q&A 時間,簡報者除了可進一步解釋先前投影片中無法說明的細節外,也可藉機了解聽眾對於簡報內容的理解程度。 預先「自問自答」,強記關鍵數字 由於 Q&A 時間通常是採開放式問答,所以在做準備時,不妨先預備幾個
Thumbnail
簡報進入尾聲時,通常會開放現場聽眾發問,而這段 Q&A 時間約占整場簡報總長的25%。透過 Q&A 時間,簡報者除了可進一步解釋先前投影片中無法說明的細節外,也可藉機了解聽眾對於簡報內容的理解程度。 預先「自問自答」,強記關鍵數字 由於 Q&A 時間通常是採開放式問答,所以在做準備時,不妨先預備幾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