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筆記第十章】蔬食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無意間聽到學員們的對話
A:你好厲害啊!把分配到的菜畦都種滿,和老師多要一畦也種滿了!
B:我這陣子一直去逛菜苗行,採買各式品項的菜苗,還有直播類的香菜、胡蘿蔔種子,已經種到不知道要種什麼了!
A:這樣你們全家就有吃不完的菜耶!不過如果同時採收的話,一次吃的完嗎?
文昌老師似乎聽到學員們心中的困擾,今天就來聊聊家庭菜園「計劃性種植」。如果把蔬菜類成長期分為短期以及長期。短期指種下之後大約45天至120天採收,那麼可以先以兩週內食用的量分批種植,假設一家四口來算,每天煮兩餐會需要用到1~2種短期葉菜類,那麼就要種下60~120株菜苗,不過還要考慮到天氣以及蟲害鳥害的干擾,要隨時做調整;長期蔬菜類以及辛香類大致上也是依照這樣的方法,來做計劃性種植。
如果真的不小心種太多,收成後無法馬上吃完,那該怎麼辦呢?除了分送親朋好友之外,是不是能和當地支持小農餐廳做配合,縮短食物里程數,又能讓更多人吃到在地新鮮蔬菜,一想到這裡,腦海立刻浮現「一簞食- 蔬食x生活」,深溝村蔬食餐廳的首選!
一簞食的老闆李哲維,喜歡料理進而慢慢接觸到蔬食,摒棄市面上的加工素料,使用在地新鮮友善蔬菜,出餐的時候會分享食材來源、農夫種植方式,甚至於教客人如何挑選當季食材,品嚐到食物真正的好滋味,從短暫介紹中傳達飲食以及開啟五感的觀念
哲維說:「宜蘭是一座很慢的城市,所以可以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享受生活以及接觸多方面事物,累積生命不同感受,也是發想新菜色的動力之一。」;有機會到宜蘭不妨來趟蔬食之旅,在老穀倉改建的用餐氛圍之下,讓人靜心打開味蕾,享用主人家用心準備的在地風土餐點,或許還會遇見提供一簞食稻米或者蔬菜的種植農夫呢!
撰文攝影 陳慧鈞
編輯 宋若甄
慢島生活 Island Time
Service@islandtime.tw
宜蘭縣員山鄉尚深路84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會員
42內容數
慢島生活自2021年春天開辦慢島學堂 為嚮往鄉村生活的人們 開一條更寬廣平坦的路 留一條更可追尋的路 學堂筆記紀錄這個入門過程的點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慢島生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願意花一天的時間,搭車從台北到宜蘭學種菜,起心動念是什麼呢?從W學員幫自己的菜畦取名為「田 ME ME」,大約略知一二。 就像下午要參訪的康富友善農場,主人家康富厚老師曾經說:「菜園裡選擇種的菜色,都是依照老婆愛吃的菜類來做規劃」,農場氛圍充滿著愛與能量。
移居到宜蘭幾年之後,才慢慢適應綿綿細雨的冬日氣候,在下雨天需要外出巡視菜園,最速配的裝備,則是一套雨衣褲搭配長筒雨鞋,外加一頂斗笠帽,就像在地老農一般。 如果說,宜蘭水稻田除了生產優質稻米之外,赤殼茭白筍則是我心目中第二順位的代表作物,在盛產的季節裡,美虹廚房風土料理會選用赤殼茭白筍作為本日主角。
老師先用除草機把菜畦上的草割平之後,接著發動小牛奔馳在菜畦上,來回一趟之後,草的根部被捲起來,土壤也被打鬆了,學員們輪流實習如何操作,靠著雙手左右輕輕晃動,讓小牛持續前進翻耕,如果太用力壓的話,反而會在原地深翻不好操控,老師提點要「借力使力不靠蠻力!」
一直耳聞陳榮昌阿公有自己獨門的種菜絕活兒,今天終於有機會和蔬菜班學員們,跟著阿公的腳步走在深溝村,沿著水田小路彎進菜園裡。進到菜園,第一眼看到的是地瓜葉,阿公和大家解釋,吃地瓜和吃地瓜葉的品種是不同的,種植管理的方式也不同,眼前是吃地瓜品種,說完阿公馬上挖出一條大地瓜!
秋天,是蓮藕的盛產期,蔬菜班課程安排半天讓學員們體驗當藕農。 穿著青蛙裝,雙腿泡在泥水裡的專任講師鄭永昇,示範用高壓水柱沖開水面下的泥塊,讓田土變成細軟鬆動後,再用雙手探索泥水裡,把完整一節一節的蓮藕挖出來;學員們著上青蛙裝,一組人馬負責沖水,另一組則是負責挖蓮藕,大家分工合作。
學員喬提到:「自己曾經從忙碌的職場,退回到只過著為自己準備三餐的樸實生活,一步一步地用食物療癒自己,在嘗試動手做梅干菜的過程中,從採買鮮綠色的芥菜,用鹽巴醃漬後看經過時間發酵之後接著晾在陽台,接受陽光的洗禮,水份一點一滴的消失,慢慢轉化一股美妙的香氣,原來這就是手工的滋味!」
願意花一天的時間,搭車從台北到宜蘭學種菜,起心動念是什麼呢?從W學員幫自己的菜畦取名為「田 ME ME」,大約略知一二。 就像下午要參訪的康富友善農場,主人家康富厚老師曾經說:「菜園裡選擇種的菜色,都是依照老婆愛吃的菜類來做規劃」,農場氛圍充滿著愛與能量。
移居到宜蘭幾年之後,才慢慢適應綿綿細雨的冬日氣候,在下雨天需要外出巡視菜園,最速配的裝備,則是一套雨衣褲搭配長筒雨鞋,外加一頂斗笠帽,就像在地老農一般。 如果說,宜蘭水稻田除了生產優質稻米之外,赤殼茭白筍則是我心目中第二順位的代表作物,在盛產的季節裡,美虹廚房風土料理會選用赤殼茭白筍作為本日主角。
老師先用除草機把菜畦上的草割平之後,接著發動小牛奔馳在菜畦上,來回一趟之後,草的根部被捲起來,土壤也被打鬆了,學員們輪流實習如何操作,靠著雙手左右輕輕晃動,讓小牛持續前進翻耕,如果太用力壓的話,反而會在原地深翻不好操控,老師提點要「借力使力不靠蠻力!」
一直耳聞陳榮昌阿公有自己獨門的種菜絕活兒,今天終於有機會和蔬菜班學員們,跟著阿公的腳步走在深溝村,沿著水田小路彎進菜園裡。進到菜園,第一眼看到的是地瓜葉,阿公和大家解釋,吃地瓜和吃地瓜葉的品種是不同的,種植管理的方式也不同,眼前是吃地瓜品種,說完阿公馬上挖出一條大地瓜!
秋天,是蓮藕的盛產期,蔬菜班課程安排半天讓學員們體驗當藕農。 穿著青蛙裝,雙腿泡在泥水裡的專任講師鄭永昇,示範用高壓水柱沖開水面下的泥塊,讓田土變成細軟鬆動後,再用雙手探索泥水裡,把完整一節一節的蓮藕挖出來;學員們著上青蛙裝,一組人馬負責沖水,另一組則是負責挖蓮藕,大家分工合作。
學員喬提到:「自己曾經從忙碌的職場,退回到只過著為自己準備三餐的樸實生活,一步一步地用食物療癒自己,在嘗試動手做梅干菜的過程中,從採買鮮綠色的芥菜,用鹽巴醃漬後看經過時間發酵之後接著晾在陽台,接受陽光的洗禮,水份一點一滴的消失,慢慢轉化一股美妙的香氣,原來這就是手工的滋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三月返回尼爾森,鍋子裡鮮甜的甜玉米,正等我享用;桌上擺著所愛的蒜頭、紫色的蜜李、葡萄、桃子、無花果與好幾盤番茄,簡直是豐年祭。然而今年尼爾森夏日,遭逢嚴酷的乾旱,不知他費了多少時間、心力去照顧這些植物呢。回顧這一年種菜的激情,不知耀旭有何感受?當春天來臨,當他再度返回尼爾森,會有另外一番計畫嗎?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藺草的奇妙冒險正式開始   首先是關於藺草種植地的選擇。藺草的種植僅分布在通苑、大甲地區,外婆說,種植藺草需要較屬於沙質的水田,栽種方式和平時常見的水稻有點類似,種植幼苗就是如同插秧一般調整間隔,將幼株插入水田………
Thumbnail
洋蔥也是台灣重要的農作物之一,主要在高雄、屏東、台南、嘉義種植。其中,高雄的大寮與林園,以及屏東恆春的洋蔥都是有名的。林園還有洋蔥節,大概都是在年初舉辦。 洋蔥一代大約需要一至兩年,所以育種相當耗時,最近有科學家發展出新科技,加速洋蔥的育種速度!
Thumbnail
平常有吃蔬食的習慣嗎?我們都知道吃蔬食有許多的好處,但是因為飲食習慣的關係,我還沒有辦法到完全蔬食的階段,所以我自己是取採每周至少一餐蔬食的方式。 在養成蔬食的習慣時,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蔬食的料理,還好里仁有推出一系列的加熱即食料理包,讓我在養成蔬食習慣時,可以利用簡單加熱的方式享受美好的蔬食時光
Thumbnail
每每看到戶外迎向陽光花開燦爛的日日春,總想著家裡也來種上一盆,但每次從花巿買回來都種不了多久即枯萎,我發現這種不易照顧的盆栽裡面,都會放很多的稻穀殼,不知是太巧合還是怎麼回事,就算買回來放蔭涼處幾週再換掉盆土也一樣,沒幾個月就不行了,整株枯萎。 這是唯一一盆很難得存活超過一年的植栽,也是花巿買的,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Thumbnail
哇嗚!豌豆實在是CP值很高的自耕食入門植物! 自從2/14種下種子,今天已經是採收第三次,幾乎三、四天採收一次,每次看到又長出一定的量時,心裡都非常地感動!謝謝植物們帶給我的豐盛和滋養~💖 而且豌豆苗可以生吃,適合我這種不擅廚藝的人,今天午餐是將馬鈴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一個菜園 剛離開村落沒多遠,就看到一個菜園。這個菜園子裡滿是各式各樣的蔬菜。菜畦不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而是彎彎曲曲的。彎曲的菜畦有些動態的感覺。不知道怎麼的,菜畦的走道都擠滿了水。可能是一下子排不出去,所以停留在走道上。四處散落著塑膠桶和各式各樣的水缸。前面的菜棚子用的是紅色的布棚遮蓋。這個顏色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三月返回尼爾森,鍋子裡鮮甜的甜玉米,正等我享用;桌上擺著所愛的蒜頭、紫色的蜜李、葡萄、桃子、無花果與好幾盤番茄,簡直是豐年祭。然而今年尼爾森夏日,遭逢嚴酷的乾旱,不知他費了多少時間、心力去照顧這些植物呢。回顧這一年種菜的激情,不知耀旭有何感受?當春天來臨,當他再度返回尼爾森,會有另外一番計畫嗎?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藺草的奇妙冒險正式開始   首先是關於藺草種植地的選擇。藺草的種植僅分布在通苑、大甲地區,外婆說,種植藺草需要較屬於沙質的水田,栽種方式和平時常見的水稻有點類似,種植幼苗就是如同插秧一般調整間隔,將幼株插入水田………
Thumbnail
洋蔥也是台灣重要的農作物之一,主要在高雄、屏東、台南、嘉義種植。其中,高雄的大寮與林園,以及屏東恆春的洋蔥都是有名的。林園還有洋蔥節,大概都是在年初舉辦。 洋蔥一代大約需要一至兩年,所以育種相當耗時,最近有科學家發展出新科技,加速洋蔥的育種速度!
Thumbnail
平常有吃蔬食的習慣嗎?我們都知道吃蔬食有許多的好處,但是因為飲食習慣的關係,我還沒有辦法到完全蔬食的階段,所以我自己是取採每周至少一餐蔬食的方式。 在養成蔬食的習慣時,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蔬食的料理,還好里仁有推出一系列的加熱即食料理包,讓我在養成蔬食習慣時,可以利用簡單加熱的方式享受美好的蔬食時光
Thumbnail
每每看到戶外迎向陽光花開燦爛的日日春,總想著家裡也來種上一盆,但每次從花巿買回來都種不了多久即枯萎,我發現這種不易照顧的盆栽裡面,都會放很多的稻穀殼,不知是太巧合還是怎麼回事,就算買回來放蔭涼處幾週再換掉盆土也一樣,沒幾個月就不行了,整株枯萎。 這是唯一一盆很難得存活超過一年的植栽,也是花巿買的,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Thumbnail
哇嗚!豌豆實在是CP值很高的自耕食入門植物! 自從2/14種下種子,今天已經是採收第三次,幾乎三、四天採收一次,每次看到又長出一定的量時,心裡都非常地感動!謝謝植物們帶給我的豐盛和滋養~💖 而且豌豆苗可以生吃,適合我這種不擅廚藝的人,今天午餐是將馬鈴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一個菜園 剛離開村落沒多遠,就看到一個菜園。這個菜園子裡滿是各式各樣的蔬菜。菜畦不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而是彎彎曲曲的。彎曲的菜畦有些動態的感覺。不知道怎麼的,菜畦的走道都擠滿了水。可能是一下子排不出去,所以停留在走道上。四處散落著塑膠桶和各式各樣的水缸。前面的菜棚子用的是紅色的布棚遮蓋。這個顏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