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經濟學/Netflix回歸本質,還是見風轉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Netflix宣布將跨足電商市場,開設線上商店販售影集商品了。幾個月前,這個美國最大的OTT平台,訂閱數比分析師預測少了兩百萬,股價重挫8.8%,如今竟決心轉戰電商,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如同蘋果有果粉,Netflix也有一群Netflix粉。當市場討論起OTT前景堪憂,這群Netflix粉總是勇往直前,搖起護衛的旗幟,高聲吶喊線上串流平台的美好,並重複聲明公司一直以來都將自己定位在「數據公司」,而非「內容供應商」,長年虧損是因為要優化系統,讓系統能更了解會員的偏好,有利於未來拓展市場。虧損確是不爭的事實,Netflix直到今天才決心改弦易轍,實行數據公司的商業模型,不知道是真的要回歸本質,還是只是頑強抵抗?
市場運作的機制,讓數據公司大賺資本財,除了商品的實際收益,就屬美國特高的「本夢比」了。撇開Netflix,來談談同為數據公司的亞馬遜(Amazon)。即使連續虧損20年,如今亞馬遜總市值已經超過1.7兆美元,在這期間,它做了三件事情:一、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書店;二、成為最大的綜合網絡零售商;三、提供會員娛樂、醫療、物流到雲端的服務。
就在今年5月,服務品項再加值,亞馬遜收購了「米高梅影視」──擁有4,000部電影、1.7萬小時電視節目的所有權,而這只不過是亞馬遜龐大數位王國的一環而已。今年4月,券商分析師Jefferies指出,亞馬遜股價在三年後能達成70%的漲幅,這意味其總市值接近3兆美元。這樣有前景的數據公司,在高營收之外,還賺得滿滿的資本財。
快滿100歲的迪士尼,同樣推出OTT服務的Disney+。畢竟坐擁百年的影視歷史,迪士尼在內容供應上短期間還不至於入不敷出,究其商業模式,公主王子的夢幻和大量的可愛角色,賺進了大把由智慧財產權IP(Intellectual property)衍生的收益,畢竟每個人的童年都一定有一樣迪士尼的周邊商品吧!冰雪奇緣艾莎公主的保溫瓶還是史迪奇玩偶家家可見,而世界各地的迪士尼樂園,早已是大人與小孩唯一指定的樂土。
反觀Netflix作為「數據公司」,近十年提供的主要產品是影視內容,卻忽略內容產業核心的IP財,今日黃粱夢醒,才賣起了影集的周邊商品,是否為時已晚?而之前影視投資虧損的大洞還沒補,又要開啟電商的扉頁,有多少人願意繼續投資這間「數據公司」,而不瞻前顧後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98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薇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Netflix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成績亮眼,皆高於分析師的預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疫情在國外趨緩,其分析師也下修了預估新增的訂閱人數,這一季表現雖高於預期,但新增訂閱數只有上一季的五成。Netflix也宣布了未來的產品布局,除了電子商城,目前討論最熱烈的就屬遊戲內容建置了。
台灣的疫情逐漸控制,大街恢復了熙來攘往,復甦經濟的振興券聲浪不斷,怎麼發?發給誰?如何用?只要跟振興券扯到關係的新聞,一眨眼就能躍上熱搜排行。 近期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振興券使用範圍排除電商,難不成是在懲罰數位轉型的店家嗎? 我認為這樣的認知是偏差的,它忽略了實體與數位經濟的境況與典範移轉。
因應環境永續發展、氣候變遷和能源衰竭問題,電動車議題延燒全球,國內外大小廠紛紛投入電動車身、底盤、車用軟體、電池等相關部件。特斯拉作為電動車開發先驅,從2003年創立至今,一度瀕臨破產,但如今終於媳婦熬成婆,股價三級跳,其核心原因究竟是什麼?
電視上某個談話者吸引了我的目光,提到印度神童當年預言2020年世界會歷經毀滅性災難,而同樣的預言也見於推背圖與地母經,有趣的是,他再加碼最近星象逆行,預測這波災難持續到11月。 但在Web1.0的情境下做Web2.0的角色扮演,就卡在中間成了Web 1.5了。 這樣的情勢也可以說是與時俱進。
2020堪稱Podcast元年,每個月都有幾百甚至千檔節目上線,教學課程和小撇步隨處可見;然而一年過去了,線上的節目總數沒有大幅度的增加,新節目只是彌補了「斷更」(中斷更新)節目的缺席──台灣的Podcast產業是時候升級到2.0了。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Netflix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成績亮眼,皆高於分析師的預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疫情在國外趨緩,其分析師也下修了預估新增的訂閱人數,這一季表現雖高於預期,但新增訂閱數只有上一季的五成。Netflix也宣布了未來的產品布局,除了電子商城,目前討論最熱烈的就屬遊戲內容建置了。
台灣的疫情逐漸控制,大街恢復了熙來攘往,復甦經濟的振興券聲浪不斷,怎麼發?發給誰?如何用?只要跟振興券扯到關係的新聞,一眨眼就能躍上熱搜排行。 近期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振興券使用範圍排除電商,難不成是在懲罰數位轉型的店家嗎? 我認為這樣的認知是偏差的,它忽略了實體與數位經濟的境況與典範移轉。
因應環境永續發展、氣候變遷和能源衰竭問題,電動車議題延燒全球,國內外大小廠紛紛投入電動車身、底盤、車用軟體、電池等相關部件。特斯拉作為電動車開發先驅,從2003年創立至今,一度瀕臨破產,但如今終於媳婦熬成婆,股價三級跳,其核心原因究竟是什麼?
電視上某個談話者吸引了我的目光,提到印度神童當年預言2020年世界會歷經毀滅性災難,而同樣的預言也見於推背圖與地母經,有趣的是,他再加碼最近星象逆行,預測這波災難持續到11月。 但在Web1.0的情境下做Web2.0的角色扮演,就卡在中間成了Web 1.5了。 這樣的情勢也可以說是與時俱進。
2020堪稱Podcast元年,每個月都有幾百甚至千檔節目上線,教學課程和小撇步隨處可見;然而一年過去了,線上的節目總數沒有大幅度的增加,新節目只是彌補了「斷更」(中斷更新)節目的缺席──台灣的Podcast產業是時候升級到2.0了。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pple TV+ 的片庫將登入成為 Amazon Prime Video 的加值服務項目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010 →報導摘錄→ Amazon:「我們是 Amazon,我們的目標是為很多人提供很多東西。所以這代表了我們覆蓋了各種領域,因為正如我所說,全球有數億消費
Thumbnail
你知道嗎~平時我在看的NETFLIX影集,其實也脫離不了AWS雲端服務!?。 Netflix 是全球最大的線上串流媒體平台之一,擁有數以千計的影集和電影,能夠即時播放到世界各地的觀眾手中。而支撐這一切運行的關鍵技術之一,Amazon Web Services(AWS)。
Thumbnail
▌Netflix 會像 Spotify 那樣成為所有藝人的平台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626 ■ 獨立電影也必須想辦法變成事件型電影 作為目前美國獨立電影的龍頭之一,Neon 的主管在一場論壇上解釋了獨立電影目前的處境。降低前往電影院的頻率之後,觀眾變得比過去更加精挑
Thumbnail
Netflix公布24年第1 季財務報表,淨增加了933萬付費會員,高於預期,總用戶來到了2.696億戶,成長了16%;收入增加14.8%來到93.7億美元,優於市場共識的92.8億美元,但是公司宣布25年開始將不再提供訂戶數據及每位用戶營收(ARM),股價當天應聲重挫,以下就來看看本季財報表現。
Thumbnail
Netflix Q1成績揭曉 財務數據亮眼 營收同比成長14.8%到93.7億美元,好於公司指引的92.4億和市場預期的92.7億。稀釋後EPS5.28,同比大幅成長83%,好於指引的$4.49 和市場預期的$4.51。但其實仔細一看,發現有一次性非營業收益影響(1.3億美元債務未實現匯
Thumbnail
串流影音巨頭網飛 Netflix,正式發布了 2024 年第一季的財報,無論是在營收或者是獲利,都交出亮眼表現,擊敗了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預期。不過,或許是市場原本的期待太高,財報公布後的盤後股價卻不漲反跌 – 別忘了,過去一年網飛的股價幾乎快翻了一倍。究竟,網飛這次的財報的本質如何呢......
Thumbnail
Netflix 公佈 23 年第 4 季財務報表,總用戶達到了 2.6 億戶,成長了 12.8%;收入增加 12.5% 來到 88.3 億美元,而營業利益率也表現亮眼。文章涵蓋公司營收數據、訂戶、展望、策略、電話會議等方面,透過著重位觀察公司的未來展望,營收增長趨勢以及公司的市場地位和市場適應能力。
Thumbnail
串流影音王者網飛 Netflix,在外界給予高度預期下,正式發表了其 2023 第四季的財報,繳出了相當亮眼的成績單。不只營收超越了市場共識,訂戶增長也大幅超越了原本的華爾街預期。而這樣的成績單,也讓網飛的股價在財報發布後的盤後,大漲了超過 8%......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pple TV+ 的片庫將登入成為 Amazon Prime Video 的加值服務項目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010 →報導摘錄→ Amazon:「我們是 Amazon,我們的目標是為很多人提供很多東西。所以這代表了我們覆蓋了各種領域,因為正如我所說,全球有數億消費
Thumbnail
你知道嗎~平時我在看的NETFLIX影集,其實也脫離不了AWS雲端服務!?。 Netflix 是全球最大的線上串流媒體平台之一,擁有數以千計的影集和電影,能夠即時播放到世界各地的觀眾手中。而支撐這一切運行的關鍵技術之一,Amazon Web Services(AWS)。
Thumbnail
▌Netflix 會像 Spotify 那樣成為所有藝人的平台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626 ■ 獨立電影也必須想辦法變成事件型電影 作為目前美國獨立電影的龍頭之一,Neon 的主管在一場論壇上解釋了獨立電影目前的處境。降低前往電影院的頻率之後,觀眾變得比過去更加精挑
Thumbnail
Netflix公布24年第1 季財務報表,淨增加了933萬付費會員,高於預期,總用戶來到了2.696億戶,成長了16%;收入增加14.8%來到93.7億美元,優於市場共識的92.8億美元,但是公司宣布25年開始將不再提供訂戶數據及每位用戶營收(ARM),股價當天應聲重挫,以下就來看看本季財報表現。
Thumbnail
Netflix Q1成績揭曉 財務數據亮眼 營收同比成長14.8%到93.7億美元,好於公司指引的92.4億和市場預期的92.7億。稀釋後EPS5.28,同比大幅成長83%,好於指引的$4.49 和市場預期的$4.51。但其實仔細一看,發現有一次性非營業收益影響(1.3億美元債務未實現匯
Thumbnail
串流影音巨頭網飛 Netflix,正式發布了 2024 年第一季的財報,無論是在營收或者是獲利,都交出亮眼表現,擊敗了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預期。不過,或許是市場原本的期待太高,財報公布後的盤後股價卻不漲反跌 – 別忘了,過去一年網飛的股價幾乎快翻了一倍。究竟,網飛這次的財報的本質如何呢......
Thumbnail
Netflix 公佈 23 年第 4 季財務報表,總用戶達到了 2.6 億戶,成長了 12.8%;收入增加 12.5% 來到 88.3 億美元,而營業利益率也表現亮眼。文章涵蓋公司營收數據、訂戶、展望、策略、電話會議等方面,透過著重位觀察公司的未來展望,營收增長趨勢以及公司的市場地位和市場適應能力。
Thumbnail
串流影音王者網飛 Netflix,在外界給予高度預期下,正式發表了其 2023 第四季的財報,繳出了相當亮眼的成績單。不只營收超越了市場共識,訂戶增長也大幅超越了原本的華爾街預期。而這樣的成績單,也讓網飛的股價在財報發布後的盤後,大漲了超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