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經濟學/虛實經濟的天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的疫情逐漸控制,大街恢復了熙來攘往,復甦經濟的振興券聲浪不斷,怎麼發?發給誰?如何用?只要跟振興券扯到關係的新聞,一眨眼就能躍上熱搜排行。
近期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振興券使用範圍排除電商,難不成是在懲罰數位轉型的店家嗎?
我認為這樣的認知是偏差的,它忽略了實體與數位經濟的境況與典範移轉。
怎麼說呢?其一,過去用來衡量國內經濟的指標,多是大盤指數和街上人潮,但那是適用於實體經濟的度量衡;台灣歷經三個月微封城,街上空無一人,股票大盤卻屢創歷史新高,若舊制新用,該如何解釋台灣的經濟現狀呢?
疫情發生後,實體經濟式微,帶動了虛擬經濟成長,各式電子商城攀高了前所未有的業績,不難理解,從發生交易的情境、在家上班的WFH或是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全是虛擬經濟的主場,從一個相反的趨勢就可以輕易看出,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典範已然移轉,鐵律生鏽;若以過去的標準審視現在的世界,容易誤判情勢,解讀錯誤,扭曲政府的美意。
其二,該如何定義「懲罰數位轉型的店家」這回事呢?
大部分數位轉型的店家只是多了線上購物的服務,實際店面仍營業的不在少數,生產一樣的東西,只是多一個通路販賣,也是投資未來的一種形式。
反觀,只有實體通路的營業場所,才是遭受新冠疫情打擊最嚴重的一群,而發放振興券的初衷,本就該促進「實體世界」的經濟活動吧?
還記得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政府為振興經濟,祭出3,600元人人有獎的消費券,那時智慧型手機沒有今日這般普及,也沒有大量的虛擬通路分食實體經濟,滿街都是提著大包小包的人潮,這就是實體經濟發達的真實與美好。
從小到大,不論是求學還是職場,社團還是家庭,人是需要與群體交流的生物。為了控制疫情,我們忍耐暫時壓抑實體經濟的發展,街上沒有人潮,停辦聚會活動,疫情後我們急迫需要的是群體的溫暖,站在避免喪失人情與國家活力的基礎下,振興券贊助實體經濟的發展,才是完全正確的方向。
岌岌可危的,才給予幫助。政府毋需於數位經濟錦上添花,而該於實體經濟雪中送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97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薇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應環境永續發展、氣候變遷和能源衰竭問題,電動車議題延燒全球,國內外大小廠紛紛投入電動車身、底盤、車用軟體、電池等相關部件。特斯拉作為電動車開發先驅,從2003年創立至今,一度瀕臨破產,但如今終於媳婦熬成婆,股價三級跳,其核心原因究竟是什麼?
電視上某個談話者吸引了我的目光,提到印度神童當年預言2020年世界會歷經毀滅性災難,而同樣的預言也見於推背圖與地母經,有趣的是,他再加碼最近星象逆行,預測這波災難持續到11月。 但在Web1.0的情境下做Web2.0的角色扮演,就卡在中間成了Web 1.5了。 這樣的情勢也可以說是與時俱進。
2020堪稱Podcast元年,每個月都有幾百甚至千檔節目上線,教學課程和小撇步隨處可見;然而一年過去了,線上的節目總數沒有大幅度的增加,新節目只是彌補了「斷更」(中斷更新)節目的缺席──台灣的Podcast產業是時候升級到2.0了。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瀏覽網頁時,不時會跳出如何經營品牌、提升品牌行銷力的廣告,也有許多廠商熱情私訊,禮貌詢問我是否需要品牌行銷,這不禁讓我思考:數位世界真的有「品牌」的概念嗎? 核心原因是競爭者太多。Web2.0打開了自媒體大門,自架網站並非難事,品牌競爭無遠弗屆,更超越時代的限制。
回顧2021年的數位科技新寵——聲音社群媒體ClubHouse、非同質化代幣NFT、元宇宙(Metaverse)等,確實引燃了一片火樹銀花;至於2022年,它們又將如何左右數位科技的發展呢? 追逐元宇宙成為顯學 次世代網路應用興起
因應環境永續發展、氣候變遷和能源衰竭問題,電動車議題延燒全球,國內外大小廠紛紛投入電動車身、底盤、車用軟體、電池等相關部件。特斯拉作為電動車開發先驅,從2003年創立至今,一度瀕臨破產,但如今終於媳婦熬成婆,股價三級跳,其核心原因究竟是什麼?
電視上某個談話者吸引了我的目光,提到印度神童當年預言2020年世界會歷經毀滅性災難,而同樣的預言也見於推背圖與地母經,有趣的是,他再加碼最近星象逆行,預測這波災難持續到11月。 但在Web1.0的情境下做Web2.0的角色扮演,就卡在中間成了Web 1.5了。 這樣的情勢也可以說是與時俱進。
2020堪稱Podcast元年,每個月都有幾百甚至千檔節目上線,教學課程和小撇步隨處可見;然而一年過去了,線上的節目總數沒有大幅度的增加,新節目只是彌補了「斷更」(中斷更新)節目的缺席──台灣的Podcast產業是時候升級到2.0了。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瀏覽網頁時,不時會跳出如何經營品牌、提升品牌行銷力的廣告,也有許多廠商熱情私訊,禮貌詢問我是否需要品牌行銷,這不禁讓我思考:數位世界真的有「品牌」的概念嗎? 核心原因是競爭者太多。Web2.0打開了自媒體大門,自架網站並非難事,品牌競爭無遠弗屆,更超越時代的限制。
回顧2021年的數位科技新寵——聲音社群媒體ClubHouse、非同質化代幣NFT、元宇宙(Metaverse)等,確實引燃了一片火樹銀花;至於2022年,它們又將如何左右數位科技的發展呢? 追逐元宇宙成為顯學 次世代網路應用興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財經專家遊庭皓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多普通人尋求財富的非一般性管道,本文探討了改變價值判斷標準以及參與資本主義遊戲兩種思考方向。
【記者許家源/臺北報導】 近年來,許多在地店家面臨經營困境,原物料上漲、人事成本增加、電價上揚,甚至有10299間台北市商號及公司倒閉。為了照顧弱勢民眾,促進經濟發展,臺北市議員徐立信推出「愛心艾馨消費劵」活動。 每戶面額600元的消費劵,讓民眾自由選擇在地店家消費,一方面幫助弱勢,一方面促進經
Thumbnail
依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在2024年最新發表的調查統計,台灣TOP 10綜合電商平台合計流量自2020Q4(疫情最高峰時)大幅增長19.2%後,已連續3年陷入衰退。2023Q4於2022Q4年減2.9%的基數上再度下跌12.7%。持續下滑的流量走勢除了反映出電商產業於疫情紅利風口期結束的警訊外,也意味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
Thumbnail
牴觸不是說要違背經濟學法則,而是要認清市場的前提,公平與信任。如果台灣今天開放市場的對象,完全不遵守這個規則,則我們有必要為了賺那些快錢,犧牲掉國民以及累積的技術?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財經專家遊庭皓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多普通人尋求財富的非一般性管道,本文探討了改變價值判斷標準以及參與資本主義遊戲兩種思考方向。
【記者許家源/臺北報導】 近年來,許多在地店家面臨經營困境,原物料上漲、人事成本增加、電價上揚,甚至有10299間台北市商號及公司倒閉。為了照顧弱勢民眾,促進經濟發展,臺北市議員徐立信推出「愛心艾馨消費劵」活動。 每戶面額600元的消費劵,讓民眾自由選擇在地店家消費,一方面幫助弱勢,一方面促進經
Thumbnail
依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在2024年最新發表的調查統計,台灣TOP 10綜合電商平台合計流量自2020Q4(疫情最高峰時)大幅增長19.2%後,已連續3年陷入衰退。2023Q4於2022Q4年減2.9%的基數上再度下跌12.7%。持續下滑的流量走勢除了反映出電商產業於疫情紅利風口期結束的警訊外,也意味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
Thumbnail
牴觸不是說要違背經濟學法則,而是要認清市場的前提,公平與信任。如果台灣今天開放市場的對象,完全不遵守這個規則,則我們有必要為了賺那些快錢,犧牲掉國民以及累積的技術?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