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隨筆:《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KT-avatar-img
發佈於KT看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這本書

raw-image


深度探討《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許多概念,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具實踐性!


 《被討厭的勇氣》是為了讓讀者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綜觀阿德勒思想,也就是宛如「地圖」般的一本書。另一方面,本書則是為了能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人生的「指南針」,意即讓我們知道如何朝著前作所提示的目標前進,也可說是行動方針。——岸見一郎


《被討厭的勇氣》論及人生中的多項課題,其核心的關鍵提問可說是:「該怎麼做,人才能獲得自由?」相對於此,本書所要探究的問題則是:「該怎麼做,人才能變得幸福?」——古賀史健


  • 還未看過這本書第一集的人建議從第一本開始讀喔!兩集是有連貫性的。
    本書用兩個虛構主角(一個哲學家和一個年輕人)的訪談形式進行阿德勒哲學思想的反駁與深入探討,《被討厭的勇氣》和《被討厭的勇氣2》主角都是這兩個人。


關鍵tips&觀點

  • 人要對自己的「自立」負責,幫助受教者自立即是教育的意義。
  • 否定賞罰教育,否定縱向關係,接受別人原本的樣子;不可以稱讚,因為稱讚會惹來競爭,同樣也會阻礙孩子的自立。
  • 憤怒或責罵是為低廉的溝通成本,表達憤怒是一種選擇。
  • 否定認同需求,因其妨礙各人的自立性,認同是永無止境的。
  • 個人在社會上生活所必須直接面對的課題,稱為「人生的任務」,分別是工作、交友與愛
  • 愛是基於個人意願的力量,由空無一物開始建構而成,並不是純真又自然的作用產物,是為「與常識對立的反命題」。
  • 否定命中注定的愛,反對命定論。
  • 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所有的幸福也都是人際關係的幸福。
  • 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可是維持單純卻很困難,因為平凡無奇的日子就是考驗。真正受到考驗的,是持續走下去的勇氣。


喜歡的句子

  • 孩子們為了追求認同而得了肺病,整個人都凍僵了。
  • 活著的人會胃痛、會流血!您總是看著理想中的大衛在談論人類!
  • 總是拿自己與他人比較、試圖凸顯彼此的「不同」,說穿了不過就是欺瞞他人、對自己撒謊的生活方式。
  • 我們都是為了離別才相遇,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所有人際關係與邂逅中,一心一意不斷朝著「最美好的離別」去努力。


感想

  • 本書提到的「彌賽亞情節」——也就是藉由拯救他人來讓自己獲救——讓我想到一部以尼特族主題的動畫《歡迎來到NHK》裡面的女主角。
  • 第一集即開始反常理的思考方式十分有意思,第二集也不例外。章節中間會放插圖頁,最後一章插圖是「人群」,意味著讀完此書的阿德勒哲學後進入混沌雜處的人群中開啟自己的人生,就看自己怎麼做了。


為什麼突然來寫這本出版已久大家熟知的書?

因為即將過農曆年,也就我的整理節慶時間到了!想把這本賣二手讓它循環幫助(?)更多人,所以在這裡記下我自己的小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T的沙龍
12會員
53內容數
這裡是我的自我改造實驗區。改造包含「精神」、「生活」與「外表」。
K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作者是日本人阿俺(日文名:なにおれ),原本是個上班族後辭職經營部落格副業,雖然沒有原本的工作賺得多錢,但阿俺和妻子用少少的生活費用創造富足的生活!每一天都過的用心滿足。
Thumbnail
2025/03/20
作者是日本人阿俺(日文名:なにおれ),原本是個上班族後辭職經營部落格副業,雖然沒有原本的工作賺得多錢,但阿俺和妻子用少少的生活費用創造富足的生活!每一天都過的用心滿足。
Thumbnail
2025/03/19
這本書中提出的核心觀念是「不執著」,透過培養對外界事物的包容心與內心的穩定,來提升生活的平衡與幸福感。 本作為暢銷書《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續集,承接上一本的寫作模式:整理各種應對人生個面向的重點金句來闡述更多可以應用生活的「禪練習」。
Thumbnail
2025/03/19
這本書中提出的核心觀念是「不執著」,透過培養對外界事物的包容心與內心的穩定,來提升生活的平衡與幸福感。 本作為暢銷書《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續集,承接上一本的寫作模式:整理各種應對人生個面向的重點金句來闡述更多可以應用生活的「禪練習」。
Thumbnail
2024/02/04
不心動就丟掉!讓自己周圍都充滿心動的物品! 第一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主要是在打破以往整理術的迷思,建立正確的整理心態,提倡「先完成『丟掉』這個動作」。第二集就是教你「丟掉不心動的物品之後,如何創造理想的居家空間和心動的生活」。
Thumbnail
2024/02/04
不心動就丟掉!讓自己周圍都充滿心動的物品! 第一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主要是在打破以往整理術的迷思,建立正確的整理心態,提倡「先完成『丟掉』這個動作」。第二集就是教你「丟掉不心動的物品之後,如何創造理想的居家空間和心動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對自己實際的行動力和控制力,有充分的認知,就能設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目標與計劃。這本書比較不像手把手教你操作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陪你整理心態、訓練思維的指南書。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對自己實際的行動力和控制力,有充分的認知,就能設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目標與計劃。這本書比較不像手把手教你操作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陪你整理心態、訓練思維的指南書。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艾爾文在生命中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並提出瞭如何為自己做出更好選擇、過好每一天生活以及接納自己的建議。文章充滿正能量,鼓舞人心,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艾爾文在生命中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並提出瞭如何為自己做出更好選擇、過好每一天生活以及接納自己的建議。文章充滿正能量,鼓舞人心,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Thumbnail
“當你開始踏上旅程,路就會自己展開。希望翻開此本書的你,也同時展開了內在成就探尋之旅。願我們終將來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圓滿之境!”   終於來看這本好書-內在成就-成為你真正想成為的人 作者:愛瑞克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隔了幾個月終於接續先前的內在原力與原力效應來到內在成就這本,與前兩
Thumbnail
“當你開始踏上旅程,路就會自己展開。希望翻開此本書的你,也同時展開了內在成就探尋之旅。願我們終將來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圓滿之境!”   終於來看這本好書-內在成就-成為你真正想成為的人 作者:愛瑞克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隔了幾個月終於接續先前的內在原力與原力效應來到內在成就這本,與前兩
Thumbnail
挫折逆轉勝一書中探討瞭如何面對困境,具體介紹了認知、行動和意志三個關鍵修煉,以及如何改變觀點、分辨可控事項等心理技巧。藉由適當的觀點,可以幫助讀者在困難中尋找到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Thumbnail
挫折逆轉勝一書中探討瞭如何面對困境,具體介紹了認知、行動和意志三個關鍵修煉,以及如何改變觀點、分辨可控事項等心理技巧。藉由適當的觀點,可以幫助讀者在困難中尋找到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Thumbnail
《大膽行動》是一本兼顧數十年研究、教學及臨床實踐、作者自己親身體驗的生命故事所彙整出來的實踐書。作者盧安納.馬奇斯博士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每個人在面對挑戰時,不被心理迴避所癱瘓,大膽行動!
Thumbnail
《大膽行動》是一本兼顧數十年研究、教學及臨床實踐、作者自己親身體驗的生命故事所彙整出來的實踐書。作者盧安納.馬奇斯博士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每個人在面對挑戰時,不被心理迴避所癱瘓,大膽行動!
Thumbnail
最近收編了這本書,原本是在圖書館發現這本書,想要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沒想到卻先療愈了自己。 當初唸到一半時,還一度懷疑是本宗教書籍,看了作者簡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希望藉此鼓勵那些徬徨的讀者:別害怕,觀察、傾聽、繼續前行。 長到這麼大,我總是也一直是摸索著走甚麼路和該怎麼走, 用世俗的眼光來
Thumbnail
最近收編了這本書,原本是在圖書館發現這本書,想要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沒想到卻先療愈了自己。 當初唸到一半時,還一度懷疑是本宗教書籍,看了作者簡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希望藉此鼓勵那些徬徨的讀者:別害怕,觀察、傾聽、繼續前行。 長到這麼大,我總是也一直是摸索著走甚麼路和該怎麼走, 用世俗的眼光來
Thumbnail
本書架構 簡評 本書以『收穫心態』和『落差心態』瞭解自己與理想的距離,看完這本書,感受非常深刻。尤其『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差異。覺察到自己的落差心態,並從中認知到正確衡量心態的方式。並非用未來來衡量自己,而是由過去的事實來衡量自己的進步。這種想法,是基於認知到現有手上的東西,然後不要花過多時
Thumbnail
本書架構 簡評 本書以『收穫心態』和『落差心態』瞭解自己與理想的距離,看完這本書,感受非常深刻。尤其『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差異。覺察到自己的落差心態,並從中認知到正確衡量心態的方式。並非用未來來衡量自己,而是由過去的事實來衡量自己的進步。這種想法,是基於認知到現有手上的東西,然後不要花過多時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的心理學書籍,透過對話的形式探討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是以一位青年和一位哲學家之間的對話形式展開,透過五個夜晚的深入交談,揭示了許多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自我成長和幸福的深刻見解。對我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次心靈的啟發,更是一次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的心理學書籍,透過對話的形式探討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是以一位青年和一位哲學家之間的對話形式展開,透過五個夜晚的深入交談,揭示了許多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自我成長和幸福的深刻見解。對我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次心靈的啟發,更是一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