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持續上卻佩格西—《廣論》毗缽舍那達界格西—宗義寶鬘、圆焰堪姆—《中观总义》等課程,其內容已經偏向細節探討,也開始反思這些內容,那部分對生活有產生影響,如果對沒接觸佛法的人而言,那些內容能產生幫助?
另外也推薦扎西老師翻譯或開設的課程(前兩課程皆由扎西老師翻譯)。

佛法淺述

佛法的目的

斷除煩惱、解脫輪迴。

方法

「空見得解脫,餘修即為此。」只有空正見能達到解脫,其餘一切修持都是為了獲得空正見。方便與智慧,方便是為了達成智慧,六度中的五度都是為了智慧度,如沒有智慧攝持,其餘方便依舊是輪迴的因。
面對煩惱有調服與斷除兩種方法,例如不淨觀、白骨觀、慈心觀只能暫時調服煩惱,只有空正見能斷除煩惱,斷除俱生我執。

空正見、無我慧

無我:
  • 破除常、一、自主的我。
  • 破除諦實有。
  • 破除自性有。
緣起—依他而起:
  • 依著因緣而生起。
  • 自續派—依著支分而形成的法。
  • 應成派—依著分別假立而形成的法。

理路

辯經理路很接近集合學的概念,例如:現前知的定義是「已離分別且不錯亂的明知」
經部宗:
  • 現前知≡已離分別∧不錯亂的∧明知
  • 量≡新的∧不欺誑的∧明知
  • 現量≡現前知∧量≡已離分別∧不錯亂的∧新的∧不欺誑的∧明知
唯識宗:
  • 現量≡已離分別∧新的∧依堅固之習氣所生的∧明知
而不同宗義課本所安立的定義也有所差異,但了解同一名相,在不同宗義中的定義,對於了解經論,或別人是以什麼宗義的角度在論述,是非常有幫助的鑰匙。

佛法反思

輪迴

  • 佛法建立在輪迴成立之基礎上,而輪迴建立在身與心的續流是不同的基礎上,也就是物質的因是物質,意識的因是意識,但意識存在嗎?
  • 渦蟲、海星有意識嗎?如果有,那分裂後的個體是怎麼產生意識的?在分裂的過程哪個時間點產生第二個意識?
  • 如何判斷某物是有意識的?那些是有情?狗有意識嗎?蚊子呢?草履蟲呢?單細胞生物呢?
  • 證成輪迴的四個理路,應該只有回憶先行較能說服一般科學論證的人,但同樣用理路,有人會輪迴不一定周遍每個人,那輪迴只能依靠相信嗎?
  • 佛法認為人生是苦,而苦苦、壞苦的所依是行苦,也就是說如果輪迴不存在,那自殺是解決苦諦的最佳方式,直接達成無餘涅槃(以究竟三乘觀點),也就是說輪迴反而成為活下去的理由,但這是否成為卡繆所謂的哲學性自殺:在繼續肉體生命的同時,給生活設置了一個希望,比如傳統的基督教信仰或者是其他帶有神聖色彩的目的,用逃遁的方式來躲避生命的荒誕和人生的無意義感。

業果

業,未造不會遇、已造不失壞,如果是必定的結果,那是否會落入宿命論、決定論?就像蝴蝶效應: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但決定蝴蝶輕拍翅膀的果,又是由過去的事件為因所導致。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行為,是由過去的所有事件所導致,並不存在變化的可能性,世界時間線只有一條,任何事只能必然發生。

就像牛頓運動定律能算出未來的某時間點的結果,如果宇宙定律真的被找出來,那也就表示未來是決定的、可計算的,那可能得出:
  1. 宇宙是真實的,未來像劇本一樣是固定的,人沒有意識
  2. 宇宙是虛擬的、可計算的,人有意識的可能
例如如果大數據預測準確率達到九成,那有可能:
  1. 沒有達到十成是因為數據資料給的不夠多,如果不只透過網路紀錄資料,還加上身體每天接受到的資料紀錄分析,如能達成必然一致的預測結果時,人則是機械性的、無意識的。
  2. 其餘一成是意識參與而造成的預測偏移。

理路

理論不一定等於現實,例如集合學裡的理髮師悖論,但也可能理論推導出的結果可能是現實,例如1+2+....+∞=-1/12

唯識、中觀問難

  • 每個人看一瓶水都是不同的,那是代表有很多瓶水嗎?
    以這問題,提問者已預設「其他人」不是由習氣產生,也就是推論到最後,宇宙其實可能只有一個人,其他人是由習氣所產生,就像其他所有人、事、物都只是電影影像,只有一個人在看,並自言自語以為能跟影像互動,雖然唯識應該不承認此觀點,但也不能排除這觀點的可能性。
  • 夢中殺人算犯戒嗎?
    以這問題,提問者已預設現實不是夢境,如果在夢中殺人,那在夢中的確犯戒,醒來回到現實則不算,但怎麼確認現實不是另一層夢境呢?
  • 名言有,勝義無。以中觀應成而言,承認世俗一切存在,但在勝義中無自性,有點像網頁上看得到圖片,但切到網頁原始碼則只能看到程式語言,看不到圖片,雖然以這個觀點可以接近最自洽的解釋佛經,但下部宗也會認為加上簡別是超譯佛經,而其他派也會有「柱子不以柱子空,而以其上實成空。」的問難。

存而不論

「存而不論」,意即對一切可疑之事予以擱置,存而不論,不作判斷。
現象學的存而不論其步驟如下:
  1. 擱置自然態度,將自然態度所設定的自然世界,即在我面前立即呈顯的外在世界,以及我的意識均予以擱置,放入括弧。
  2. 中止判斷,對一切存在於時空之中的事實存有既不加以否定,也不作任何判斷。
  3. 排除自然之知;既然中止對自然世界的判斷,也就不再接受任何自然科學之知,只能將這些知識放入括弧。
  4. 轉而採取現象學態度,一面澄清自我意識,一面直觀事物本質。此時在排除經驗因素後剩餘不可再排除的純粹意識或意識在其自身,即所謂現象學的殘留。

很多事情,如果問到「法爾如是」,也就是預設值為何是預設時,懷疑預設本身,雖然重要,但從另一層面而言也不重要,例如認為感知的一切為真,但感知所使用的感官本身會有問題嗎?狗眼、人眼、昆蟲複眼中哪個感知是客觀的?最終沒有絕對客觀只有相對客觀,但對可以看、可以使用眼睛而言並不重要,或許佛法理論的探討雖重要,但在佛法有用的層面而言則不重要,也許輪迴只是讓人活下去的幌子,涅槃只是讓人產生目標意義的動力,也不能排除這可能性,引個語錄作為總結。
「懷疑所有事和相信所有事是兩個同樣方便的解答,兩者都免除了反思的必要。」—亨利·龐加萊
avatar-img
101會員
450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散步,隨著雙腳的節奏,好似一條時間續流,過去、現在、未來,隨著身體移動穿進空間,同時空間也從身旁流過,就像看著對向列車向後行駛,卻感覺自己向前,隨著移動,留下時空的軌跡,走路靜心。
以前閒暇時喜歡走走郊山、騎騎單車,疫情後想減少搭乘大眾交通,遂開始以散步取而代之,而常走的公司田溪畔下游,整治後人潮也比以往多些,於是規劃了私房的散步小徑。
開宗明義,工作的目的是賺錢,如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追求理想抱負、自我實現、創造社會價值,那叫做興趣。
最近台海局勢緊張,但在生活中卻無感,這或許意味著知識分子的沒落,如果粗略分成執政者、知識分子、百姓三者,當執政者與百姓不起衝突,那知識分子的批判則將曲高和寡,以百姓觀點而言,只要日子過得去,就算執政者貪污舞弊,也只是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對於知識分子的理想改革與批判,也只會覺得事不關己或當八點檔。
散步,隨著雙腳的節奏,好似一條時間續流,過去、現在、未來,隨著身體移動穿進空間,同時空間也從身旁流過,就像看著對向列車向後行駛,卻感覺自己向前,隨著移動,留下時空的軌跡,走路靜心。
以前閒暇時喜歡走走郊山、騎騎單車,疫情後想減少搭乘大眾交通,遂開始以散步取而代之,而常走的公司田溪畔下游,整治後人潮也比以往多些,於是規劃了私房的散步小徑。
開宗明義,工作的目的是賺錢,如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追求理想抱負、自我實現、創造社會價值,那叫做興趣。
最近台海局勢緊張,但在生活中卻無感,這或許意味著知識分子的沒落,如果粗略分成執政者、知識分子、百姓三者,當執政者與百姓不起衝突,那知識分子的批判則將曲高和寡,以百姓觀點而言,只要日子過得去,就算執政者貪污舞弊,也只是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對於知識分子的理想改革與批判,也只會覺得事不關己或當八點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多生累劫的因因果果,在世間法很多的學問、學說沒有交代甚至沒有去觸及,如何去解決?人的心性要保護它的純潔,只要是正確良善的宗教,很多跟佛法相應之處,但是最究竟的問題是在佛法中得到答案。什麼答案?生生死死,不斷地六道輪迴,不斷投生到很多的境界,比如投到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境界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輪迴」與「煩惱」之間有何關係呢?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多生累劫的因因果果,在世間法很多的學問、學說沒有交代甚至沒有去觸及,如何去解決?人的心性要保護它的純潔,只要是正確良善的宗教,很多跟佛法相應之處,但是最究竟的問題是在佛法中得到答案。什麼答案?生生死死,不斷地六道輪迴,不斷投生到很多的境界,比如投到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境界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輪迴」與「煩惱」之間有何關係呢?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