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矛盾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來來來,各位家長來檢測一下你中了下列多少項矛盾題:

一、 想孩子快高長大,卻不想他們長大得太快,快得令人措手不及,轉眼已獨立起來,多令人懷念小時候的孩子,只是時光一去不復返。

二、 想孩子飛得高走得遠,勇敢開闖美好人生,但又怕孩子飛得太高、走得太遠,最終對自己不屑一顧。

三、 想孩子多才多藝,卻不過問孩子的意願,也沒好好發掘孩子的天份和興趣,只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功課忙,還要應付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當中有多少是孩子真心想學,有多少是家長覺得有需要學?

四、 想孩子聽教聽話,又怕他們太聽話會失去自我,對甚麼事也唯命是從,面對傷害也不敢拒絕,最終保護不了自己。

五、 想孩子能言善辯,但又覺得他們駁嘴是大逆不道。

六、 想孩子擁有愉快童年,卻沒有提供足夠的玩樂時間。孩子需要玩樂,遊戲跟學習一樣重要,但為了應付學業,孩子每天只能溫習、做功課,玩樂變成奢侈的期望。

七、 想跟孩子親密無間,無所不談,卻從不認真看待孩子的心事,或對他們的想法妄加批判,久而久之孩子拒絕再向家長吐露心事。

八、 想孩子多閱讀圖書,自己卻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閱讀過(喂,看手機不算閱讀啊)。

九、 想孩子吃得多吃得快,又怕他們長得太胖,體重一發不可收拾。

十、 想孩子身體健康,卻老是心軟讓他們吃零食、喝汽水。

十一、 想孩子學會輸得起,心裏卻暗暗渴望孩子一輩子只贏不輸。

十二、 明明知道每個孩子也獨一無二,但總忍不住拿孩子跟其他小孩作比較。互相比拼較量也許是社會上不成文的共識,家長卻沒必要參與比較遊戲。孩子做得好不好是自己的事,任何比較也是多餘而無益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淑淇的沙龍
107會員
834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梁淑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7
泰國電影《金孫爆富攻略》中,主角以為只要成為外婆心中的第一名便能分得遺產,於是拼命討好她爭取表現,動機不單純,當然瞞不過外婆雙眼,然而,這並沒有影響她分配遺產的決定。 電影中,主角一直想知道外婆心中的第一位是誰,我一直疑惑,為什麼要爭排名呢?尤其是密不可分的家人,平白無事根本不會分誰更重要。父親和
Thumbnail
2025/05/07
泰國電影《金孫爆富攻略》中,主角以為只要成為外婆心中的第一名便能分得遺產,於是拼命討好她爭取表現,動機不單純,當然瞞不過外婆雙眼,然而,這並沒有影響她分配遺產的決定。 電影中,主角一直想知道外婆心中的第一位是誰,我一直疑惑,為什麼要爭排名呢?尤其是密不可分的家人,平白無事根本不會分誰更重要。父親和
Thumbnail
2025/04/30
我們的身體不斷經歷輸入與輸出的循環,慢慢長成現在的樣子。 生活同樣每天都在輸入和輸出。輸入很簡單,閱讀一篇文章,聽一首歌,瀏覽一下新聞,甚至跟人聊天都是一種輸入。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吸收外來資訊,經過轉化在腦海中形成念頭,有些念頭一閃而過,有些念頭不斷演化,發展出改變一生的想法。當然,所有想法必須
Thumbnail
2025/04/30
我們的身體不斷經歷輸入與輸出的循環,慢慢長成現在的樣子。 生活同樣每天都在輸入和輸出。輸入很簡單,閱讀一篇文章,聽一首歌,瀏覽一下新聞,甚至跟人聊天都是一種輸入。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吸收外來資訊,經過轉化在腦海中形成念頭,有些念頭一閃而過,有些念頭不斷演化,發展出改變一生的想法。當然,所有想法必須
Thumbnail
2025/04/29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Thumbnail
2025/04/29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我反骨一下】我們家小孩就是讀第一志願,「我就是想送孩子進第一志願」啊!!反駁一下,上一篇文章的「自我看法」。真的很矛盾!! . 雖然許多人認為教育改革應該集中在老師和家長的觀念轉變上,但反對意見認為,第一志願的價值和家長的選擇不應被簡單地否定。事實上,沒有家長不想將孩子送往第一志願
Thumbnail
【自我反骨一下】我們家小孩就是讀第一志願,「我就是想送孩子進第一志願」啊!!反駁一下,上一篇文章的「自我看法」。真的很矛盾!! . 雖然許多人認為教育改革應該集中在老師和家長的觀念轉變上,但反對意見認為,第一志願的價值和家長的選擇不應被簡單地否定。事實上,沒有家長不想將孩子送往第一志願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Thumbnail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