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認為我不夠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秋節回老公的老家,和一個嫁去雲林的好朋友碰面聊天,講到她的大女兒,時常惹她生氣,而她心裡也明白,她的憤怒僅只是因為在女兒身上看到了自己個性中不好的那一面,而點燃了對自己的情緒。
她看了很多教養書,也有心要改變這樣的反應模式,可是常會忘記,情緒一來就先發作,她開玩笑地對我說:我應該刺青在我的手上,這樣才比較不會忘記。我認真的幫她想,她要刺什麼在手上提醒自己不要發這麼大的脾氣呢?
我想了一陣,跟她說:我知道你要刺什麼在手上了,你需要的就是這三個字-愛自己。
她有點驚訝,怎麼不是什麼溫柔堅定啦、不打罵啦,而是"愛自己"呢?
我說,當妳在小孩身上看到的是自己個性中不好的那一部分而生氣時,其實妳在氣的是妳自己,在排斥的是妳自己的那一部分。但其實可以接納自己的每一部分,不管好或不好,都是妳自己,不用評判自己,接受就好。
朋友笑了,眼眶有點紅,但小孩老公都在,我知道她不想在這時候哭出來,我開始開玩笑的說,哎呀刺在手上生氣的時候哪裡會記得看,應該刺在小孩臉上,寫個"不要對我太兇",這樣看著小孩想罵人的時候才會記得不要太兇嘛。她真的笑出來了,我們還開始研究應該做個頭帶戴起來可能比較方便,還能隨時換句子之類的。總之,這個話題就夾帶在玩笑中過去了。
後來聽了朋友講述更多無理的焦慮,她的小孩一個大班,一個不到兩歲,她就在想應該要在巷口開個全家,這樣她就可以完全不擔心她的小孩未來要做什麼了。還有她說她很怕有一天小孩回來跟她說以後想唸高職學美容美髮,她真的覺得這樣她的臉皮掛不住,還補了一句:我知道我就是膚淺的台北人!可是我真的沒辦法不這樣想!
我了解我的朋友不是那種用外在條件評斷別人的人,她也不曾比較我的小孩或是用我的小孩的表現來評斷我的好壞,但是很奇怪的,她會用這樣的標準來評價自己。
我想,這一切的原因或許就在於她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吧!
作為一個媽媽自己不夠好,作為一個成人自己不夠好,最核心的是:作為自己,自己不夠好。
我替她感到心疼,而她不是我周圍唯一一個這樣想自己的人!
不知道為什麼,周圍的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心中經常會出現自責、自我批評的聲音,或許跟從小被罵、被批評有關,或許也跟自我的高標準有關。但我看著她們在生活中如此努力,不論是否有世俗認可的成就,維持住一家大小的生活,自己還沒累倒、病倒,就已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還要時常面對心裡自責的聲音,是真的讓人很不捨。
或許我比較阿Q一點,總想著活到這個年紀,人已經不會壞到哪裡去了,就挑選讓自己舒適寬心的觀點吧。現在我們就算驕傲自滿也不會誇張到哪裡去了,實在不需要繼續選擇責怪自己的聲音。
我跟朋友在訊息裡面說,我在工作中看了很多對親子,發現孩子的好是父母有培養,孩子的壞是他的個性,畢竟人性本懶,孩子又還未成熟,真的不是父母出了什麼問題。換言之,孩子的好是自己的功勞,孩子的壞是他還沒成熟,希望我朋友能多肯定自己一點。
然而這段話並不能準確的表達我對"父母如何影響孩子"這件事的想法,畢竟只是為了讓朋友寬心罷了。我真正的想法是:父母需要先了解孩子,然後在專長上面做培養,在弱點上面調整,讓孩子有獨立的能力,並且適當的喜愛自己,差不多就完成父母的任務了。
我想,或許現代父母需要先學習的是"肯定自己夠好",才能真正教會孩子喜愛自己。畢竟自責的習慣一定不會只對自己,它也有可能對著孩子發作,而讓孩子也承接了"一出狀況就責怪"的習慣,無形之中造成的影響,恐怕父母就真的難辭其咎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16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n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陣子的閱讀主題是個體心理學的個體化之路,讀了第五本用個體化心理學的觀點解讀故事與傳說、一本童話分析、一本永恆少年探討,感覺自己開始比較能掌握運用這個觀點的能力了。
最近發生的一些瑣事但很有感覺,記錄一下
學弟邀請我去看他的即興劇演出,我想是因為我送學弟一個貓頭鷹毛球,還有不時的關心他,讓他願意讓我更進一步看到他的其他東西,我很珍惜這個邀請,就和老公一起去了。 我發現我很欣賞的是這種"有頭腦的搞笑",就像拐一個彎的笑話才是高明,在那個當下如何馬上想到拐彎,我真的非常佩服他們。
這次兄妹倆確診隔離事件,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幾乎要成為我的寫作小題目了~
學弟推薦我看黑鏡系列,他說裡面充滿著人性的黑暗面,他看兩集就受不了了沒有繼續看,但推薦我可以去看一下。 我看了第一季的前兩集,感想倒是和學弟不太一樣。
這陣子的閱讀主題是個體心理學的個體化之路,讀了第五本用個體化心理學的觀點解讀故事與傳說、一本童話分析、一本永恆少年探討,感覺自己開始比較能掌握運用這個觀點的能力了。
最近發生的一些瑣事但很有感覺,記錄一下
學弟邀請我去看他的即興劇演出,我想是因為我送學弟一個貓頭鷹毛球,還有不時的關心他,讓他願意讓我更進一步看到他的其他東西,我很珍惜這個邀請,就和老公一起去了。 我發現我很欣賞的是這種"有頭腦的搞笑",就像拐一個彎的笑話才是高明,在那個當下如何馬上想到拐彎,我真的非常佩服他們。
這次兄妹倆確診隔離事件,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幾乎要成為我的寫作小題目了~
學弟推薦我看黑鏡系列,他說裡面充滿著人性的黑暗面,他看兩集就受不了了沒有繼續看,但推薦我可以去看一下。 我看了第一季的前兩集,感想倒是和學弟不太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現在有點低落 我還是走不出媽媽的陰影,還是好希望可以得到她的認可 我從小到大只要看到同學媽媽看女兒的驕傲眼神,都好羨慕,我媽永遠都是用鄙視的眼神看著我,怎麼做都達不到她的標準。 我以為我已經可以不在意了,但其實還是很容易受影響 最糟糕的是,我發現我會複製貼上這行為,小孩的各項表現都不差,但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現在有點低落 我還是走不出媽媽的陰影,還是好希望可以得到她的認可 我從小到大只要看到同學媽媽看女兒的驕傲眼神,都好羨慕,我媽永遠都是用鄙視的眼神看著我,怎麼做都達不到她的標準。 我以為我已經可以不在意了,但其實還是很容易受影響 最糟糕的是,我發現我會複製貼上這行為,小孩的各項表現都不差,但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