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經過朋友幫我分析我的問題後,我又更認識了自己,困擾了我二個多月的低潮期,也終於熬過了。
這一次的經歷讓我發現:有很多問題並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以為的,你以為你的問題是C,但其實是因為A事件造成B反應而引起的C問題。所以當一直在處理C問題時,根本無法解決問題,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找出起源點A事件。
我是一個行動力偏強的人,當我做好計劃後,決大部份都能完成目標,但我也是一個腦筋很死,應變能力很弱,很容易當機的人,一旦計劃生變我就困住了,開始慌亂、無措,一直往死裡鑽,直到被別人提點,找到自己卡在哪裡我才能再爬出來,而且找到問題點後恢復的速度也極快,不需要緩衝期,前二天還在每天失眠哭泣,現在又是一尾活龍了。
我想,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特性,所以理財規劃師這個目標才會特別吸引我吧!我就是一個非常需要事先做好規劃的人,對事情要有方向感、掌控感我才能走得穩,走得踏實。
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原本還在擔心自己狀況不好會無法好好學習,就在開放報名培訓的這一天我的問題也迎刃而解,感謝老天的安排讓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多想朝這個方向走下去,也感謝這次陪伴我、開導我的朋友,因為有你們我才能重新步入正軌,期待我們一起在理財規劃這個區塊發光發熱,幫助更多人!
avatar-img
3會員
22內容數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面對不受控的孩子,為求方便求快,用高壓的方式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高壓的方式卻會帶來傷害,其中影響深遠的傷害就是言語暴力:侮辱、貶低、情緒勒索…。言語暴力不會有傷口,但會帶來更嚴重的創傷。 怎麼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接納與支持呢?平日練習好好說話,讓親子關係更緊密,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夢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然而今年暑假我又再一次崩潰了,從一開始慢慢累積到現在,雖然很努力在調適,但負面情緒常常會一直無限放大,有時候很努力掙扎,有時脆弱到不想爬出來,知道自己不該一直想那些負面的事,但卻不想打斷亂想的念頭讓自己更負面。
隨著暑假的日子越來越短,最近我的低潮也越來越強😭,三年前那種痛苦的感覺似乎又襲捲而來。不同的是,以前自己在鑽牛角尖的時候,別人提點我我還會反駁認為自己沒有,這一次很清楚自己陷入死胡同裡,心裡很想出去,但就是出不去的感覺讓我更是崩潰啊!那是一種拼命掙扎,卻又游不上岸,游到無力、很無助的感覺。
以前的我非常自卑,覺得自己沒有專長,什麼事都做不好,是一個很差勁的人,所以一直過得很痛苦,不知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因此在感情世界裡找依靠,找存在感,為了感情付出了所有,想從中找到自己活著的價值。 不要再以為委屈能求全了,一個無法尊重你想法的人,真的值得你低聲下氣的委屈嗎?
缺點,真的都不好嗎?我想說:「不!要看你用什麼角度去看它。」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缺點,而缺點,正常說法就是一種短處,欠缺、不完美的地方。 但有沒有可能其實它也會帶給你一些正面的幫助呢? 以前我從沒想過這問題,直到今年跟一些人提到過往經驗,才越來越強化我的想法。
文圖:宮西達也 譯:劉康儀 這是一本關於小男孩與媽媽內心想法的書,描述從早到晚男孩與媽媽發生的事情及內心想法。 早上媽媽對男孩說:「快點起床!不要再賴床了!」男孩心裡想:「如果媽媽能一邊緊抱著我,一邊溫柔的說:「早安啊!」我啊,就會更喜歡媽媽了。」。
今天挖掘了一根卡在心裡二年多的刺,曾經讓我很痛苦,也曾經壓抑過,隨著自己的成長慢慢的不痛了,但偶爾還是會隱隱發作,雖然不太痛,但就是不舒服,最終鼓起勇氣去求證回顧當時的狀況。
然而今年暑假我又再一次崩潰了,從一開始慢慢累積到現在,雖然很努力在調適,但負面情緒常常會一直無限放大,有時候很努力掙扎,有時脆弱到不想爬出來,知道自己不該一直想那些負面的事,但卻不想打斷亂想的念頭讓自己更負面。
隨著暑假的日子越來越短,最近我的低潮也越來越強😭,三年前那種痛苦的感覺似乎又襲捲而來。不同的是,以前自己在鑽牛角尖的時候,別人提點我我還會反駁認為自己沒有,這一次很清楚自己陷入死胡同裡,心裡很想出去,但就是出不去的感覺讓我更是崩潰啊!那是一種拼命掙扎,卻又游不上岸,游到無力、很無助的感覺。
以前的我非常自卑,覺得自己沒有專長,什麼事都做不好,是一個很差勁的人,所以一直過得很痛苦,不知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因此在感情世界裡找依靠,找存在感,為了感情付出了所有,想從中找到自己活著的價值。 不要再以為委屈能求全了,一個無法尊重你想法的人,真的值得你低聲下氣的委屈嗎?
缺點,真的都不好嗎?我想說:「不!要看你用什麼角度去看它。」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缺點,而缺點,正常說法就是一種短處,欠缺、不完美的地方。 但有沒有可能其實它也會帶給你一些正面的幫助呢? 以前我從沒想過這問題,直到今年跟一些人提到過往經驗,才越來越強化我的想法。
文圖:宮西達也 譯:劉康儀 這是一本關於小男孩與媽媽內心想法的書,描述從早到晚男孩與媽媽發生的事情及內心想法。 早上媽媽對男孩說:「快點起床!不要再賴床了!」男孩心裡想:「如果媽媽能一邊緊抱著我,一邊溫柔的說:「早安啊!」我啊,就會更喜歡媽媽了。」。
今天挖掘了一根卡在心裡二年多的刺,曾經讓我很痛苦,也曾經壓抑過,隨著自己的成長慢慢的不痛了,但偶爾還是會隱隱發作,雖然不太痛,但就是不舒服,最終鼓起勇氣去求證回顧當時的狀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由於我天性敏感容易想太多卻又不作為,造成現在所說的內耗人士,導致書讀不進去,和朋友在一起也都在檢討自己,玩不開,容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自己想了好久好久,也會因為自己說出去的話而懊惱至少一天,這讓我變得說話小心,與人的距離有種模糊的界線。 於是我對心靈成長類的話題特別感興趣,而且不僅僅是雞湯,還要實際
Thumbnail
我是個做事很沒有效率的人,我很糟糕。我不想讓自己再卡進某種迴圈裡,那樣實在太愚蠢了。行動、行動、再行動,必須割捨斷除過往的習氣。我太容易分心了,真糟糕。狀態時而清醒,時而迷糊,尤其隨著年齡漸長,這種無力感加深,這讓我有些著急。 總覺得,自己年幼時錯過好多學習經歷,我再次不明白自己是誰了?但是,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知道自己只需要付出行動並且堅持下去就好,但幾乎每一年,我都會再度陷入困惑與迷惘,好像非得要有個老公以外的人來明確告訴我,我的能力並不差只是我把自己看得太微不足道了,以及我該如何去落實,我的行動。 怎麼會找上 Life coach? Life coach 是什麼? 在對談
如果你生活上的問題太多,你的內心會先把一些問題埋起來,假裝沒有看到,但當你解決掉一些問題後,就會將你之前埋起來的問題挖出來,要你去解決之前沒有解決的問題。   我是一個工程師,我有一張工作清單,清單上若是只有一、二個工作,我就會很輕鬆,但工作變成四至五個時,我就開始有壓力了,但若這工作都有時限,
Thumbnail
最近,處於一個思緒很混亂、跳躍的狀態,明明在做一件事,會突然想到,去做另一件事,又或是思考著這件事,想到其他的點,思緒被拉走後,就一去不復返了~~ 最後,該做的事情,很容易沒做完做好,想的事情,沒一件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框架
很羨慕那些能很早就確立目標,定方向的人。而我的個性卻是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應該是那種很被動的生命方式。學生時的作文課,最怕自我發揮,教授如果給個題目,無論是抒情、時評、道德、科技、宗教、哲學,下筆就來,好壞不管。但是沒有題目?兩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想要寫什麼? 行到水窮處,自有雲起時。看水看雲也是
Thumbnail
最近我在想,我為什麼老是很糾結凡事都要講理,凡事都要照規定才能做事,糾結自己寫文章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工作上的煩惱。然後陷入糾結不知道如何面對,不斷的原地踏步一般。 後來我想想好像是來自害怕失敗的壓力,怕犯錯,就好比我最近一直納悶,為什麼店家食物不好吃要被新聞報導被各方人馬批評很嚴重,當事人可能
Thumbnail
當有自主能力處事後,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但遇到瓶頸,可說是到束手無策,這時你會以什麼方式態度面對,關係你的潛在個性。 選項1:看書找答案 選項2:請教別人 選項3:隨緣等待時機 選項4:先放空再重新整理思緒自行判斷決策 選項1: 這跟成長過程有很大關係,習慣自行找尋答案,是獨立性自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由於我天性敏感容易想太多卻又不作為,造成現在所說的內耗人士,導致書讀不進去,和朋友在一起也都在檢討自己,玩不開,容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自己想了好久好久,也會因為自己說出去的話而懊惱至少一天,這讓我變得說話小心,與人的距離有種模糊的界線。 於是我對心靈成長類的話題特別感興趣,而且不僅僅是雞湯,還要實際
Thumbnail
我是個做事很沒有效率的人,我很糟糕。我不想讓自己再卡進某種迴圈裡,那樣實在太愚蠢了。行動、行動、再行動,必須割捨斷除過往的習氣。我太容易分心了,真糟糕。狀態時而清醒,時而迷糊,尤其隨著年齡漸長,這種無力感加深,這讓我有些著急。 總覺得,自己年幼時錯過好多學習經歷,我再次不明白自己是誰了?但是,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知道自己只需要付出行動並且堅持下去就好,但幾乎每一年,我都會再度陷入困惑與迷惘,好像非得要有個老公以外的人來明確告訴我,我的能力並不差只是我把自己看得太微不足道了,以及我該如何去落實,我的行動。 怎麼會找上 Life coach? Life coach 是什麼? 在對談
如果你生活上的問題太多,你的內心會先把一些問題埋起來,假裝沒有看到,但當你解決掉一些問題後,就會將你之前埋起來的問題挖出來,要你去解決之前沒有解決的問題。   我是一個工程師,我有一張工作清單,清單上若是只有一、二個工作,我就會很輕鬆,但工作變成四至五個時,我就開始有壓力了,但若這工作都有時限,
Thumbnail
最近,處於一個思緒很混亂、跳躍的狀態,明明在做一件事,會突然想到,去做另一件事,又或是思考著這件事,想到其他的點,思緒被拉走後,就一去不復返了~~ 最後,該做的事情,很容易沒做完做好,想的事情,沒一件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框架
很羨慕那些能很早就確立目標,定方向的人。而我的個性卻是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應該是那種很被動的生命方式。學生時的作文課,最怕自我發揮,教授如果給個題目,無論是抒情、時評、道德、科技、宗教、哲學,下筆就來,好壞不管。但是沒有題目?兩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想要寫什麼? 行到水窮處,自有雲起時。看水看雲也是
Thumbnail
最近我在想,我為什麼老是很糾結凡事都要講理,凡事都要照規定才能做事,糾結自己寫文章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工作上的煩惱。然後陷入糾結不知道如何面對,不斷的原地踏步一般。 後來我想想好像是來自害怕失敗的壓力,怕犯錯,就好比我最近一直納悶,為什麼店家食物不好吃要被新聞報導被各方人馬批評很嚴重,當事人可能
Thumbnail
當有自主能力處事後,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但遇到瓶頸,可說是到束手無策,這時你會以什麼方式態度面對,關係你的潛在個性。 選項1:看書找答案 選項2:請教別人 選項3:隨緣等待時機 選項4:先放空再重新整理思緒自行判斷決策 選項1: 這跟成長過程有很大關係,習慣自行找尋答案,是獨立性自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