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解剖學(二)肩帶肌肉
avatar-img
CY L.

射箭解剖學(二)肩帶肌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一篇簡單介紹了肩膊關節和肩膊的各種活動。這一篇我們來認識一下令肩膊關節活動起來的肩帶肌肉。


肌肉的兩端經肌腱分別連接關節兩邊的骨骼,有些更會橫跨一個以上的關節。當肌肉收縮,牽引骨骼,就能改變關節的夾角或令骨骼旋轉。

以下列表和附圖,按身體區域分類,列出肩關節的肌肉、骨骼的連接點和發動時產生的動作。

raw-image
raw-image

肩膊的外在肌肉

肩膊的外在肌肉在人體背面,始於軀幹,附著於鎖骨、肩胛骨和肱骨,大致可分為兩層:淺層(斜方肌、背闊肌)和深層(提肩胛肌、大小菱形肌)。

斜方肌

斜方肌

背闊肌(背面)

背闊肌(背面)

背闊肌(正面)

背闊肌(正面)

提肩胛肌、大小菱形肌

提肩胛肌、大小菱形肌

肩膊的外在肌肉

肩膊的外在肌肉

注:

  1. 肩胛後縮又叫夾背/收肩胛/肩胛縮向脊骨。

肩膊的內在肌肉

肩膊的內在肌肉起自肩胛骨和鎖骨,附著肱骨,包括三角肌、大圓肌和四條旋轉肌群:棘上肌、棘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其中旋轉肌群又稱肩袖,具有穩定肩關節的作用,很多肩部傷患都是因為旋轉肌群出問題所致。

三角肌(正面)

三角肌(正面)

三角肌(背面)

三角肌(背面)

大圓肌和旋轉肌群

大圓肌和旋轉肌群

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

肩膊的內在肌肉

肩膊的內在肌肉

注:

  1. 旋轉肌群的四條肌肉和肌腱,由肩胛骨連接到肱骨頭,如䄂口一樣包覆住肩關節,將肱骨頭穩固在肩臼的淺窩中,確保關節活動時不會脫骹。

胸區肌肉

胸區肌肉大致位於前胸,以及肋廓和肩胛骨之間,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鋸肌和鎖骨下肌。

胸大肌

胸大肌

胸小肌和鎖骨下肌

胸小肌和鎖骨下肌

前鋸肌中

前鋸肌中

前鋸肌(側面)

前鋸肌(側面)

胸區肌肉

胸區肌肉

注:

  1. 唯一能將持弓手臂推向靶的肌肉

其他肌肉

射箭還會用到一些上臂、前臂和頸項的肌肉。

上臂的肌肉

上臂的肌肉

肱三頭肌

肱三頭肌

旋後肌

旋後肌


胸鎖乳突肌

胸鎖乳突肌

上臂、前臂和頸項的肌肉

上臂、前臂和頸項的肌肉

下一篇我們會看看以上這些肌肉,在射箭過程中何時會運用到。



圖片來源:
Anatomy Info
ShoulderDoc
TeachMeAnatomy
Wikipedia

(本文同步發表在 Medium

avatar-img
CY L.
36會員
106內容數
射箭學習筆記,不定期分享弓箭射藝的小知識和學習心得。內容從射箭運動到傳統射藝,涵蓋技巧、科學、競技、歷史、文化等等射箭的不同層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Y L. 的其他內容
配箭的基本原理(一)簡述了箭的重量(質量)、橈度、箭羽與箭的飛行動態的關係,其中重量和橈度是較決定性,且與弓力和拉距密切相關的因素。
能量殘留、目標射程、箭的重心、穿透力
射箭時箭的飛行軌跡與動態,依從力學法則,除了射手的動作,亦取決於弓和箭的物理量。配箭就是按物理量選擇與弓適配的箭。箭的飛行動態,主要有三方面: 拋物線軌跡(彈道) 擺動與回彈 旋轉
配箭的基本原理(一)簡述了箭的重量(質量)、橈度、箭羽與箭的飛行動態的關係,其中重量和橈度是較決定性,且與弓力和拉距密切相關的因素。
能量殘留、目標射程、箭的重心、穿透力
射箭時箭的飛行軌跡與動態,依從力學法則,除了射手的動作,亦取決於弓和箭的物理量。配箭就是按物理量選擇與弓適配的箭。箭的飛行動態,主要有三方面: 拋物線軌跡(彈道) 擺動與回彈 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