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給地方創生團隊的3大提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地方創生自2019元年起已邁入第4年,如今地方創生在台灣各地已經開始遍地開花、未艾方興。
站在會計師的角度,想跟大家提醒 3 件事,希望能幫助大家在地方創生路上走的更穩更遠。
🔸何謂地方創生,可參考:地方創生懶人包

1.現金流

現金流之於一個組織,就如同血液之於人體一般,是生存不可或缺的要素,許多團隊多倚賴政府補助,一旦補助結束或中斷,後續可能會面臨無以為繼的窘境。因此我們務必好好規劃商業模式,確保以後的收入來源,談錢雖然俗氣,但很實際。

2.稅務/法律合規

雖然不建議太早就養一群專業的夢幻管理團隊,因為這樣固定開銷太高。但至少要有認識的會計師、律師可以諮詢、協助,避免在成長過程中誤觸法網,而付出沉重代價。

3.股權集中

「攘外必先安內」,公司股權是經營命脈,通常建議初期盡量集中,避免大幅釋出股權,以免股東間對於經營方向發生歧見,衍生糾紛,讓我們焦頭爛額,無法專注在地方創生的推動上。
註:至於為什麼不建議釋出股權,可參考拙作之討論:限制員工權利新股(RSA)規劃8大眉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出生到死亡,很多事情背後都有「稅」的影子。出社會工作後有個人綜所稅,開公司創業則會遇到營業稅、營利事業所得稅。買房子也有房屋稅及地價稅等。等到退休交棒時,贈與稅及遺產稅也是必經之路。因此,如何合法節稅是一門必修的學分,才不會誤觸稅網,補稅又加罰,賠了夫人又折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文連結 終於,好友J已經決定好了公司名稱、營業項目及設立地址,也準備好了錢錢(資本額),可以開始跑公司設立流程了。 一、公司設立流程 STEP1 公司名稱及營業項目預查 確認喜歡的公司名稱是否已經被人捷足先登了,最好準備 3-5 個候補名單。 收到預查核定書後,就正式確定公司名稱囉,並可保留 6
1.前言 為了獎勵繼承人繼承農地後,能夠繼續作農業使用,故遺產稅及贈與稅法中,都設計有農地免稅的優惠。 此外,農地若農用,可符合課徵田賦規定,又田賦目前停徵,與課徵地價稅之一般土地相較,可視為免徵地價稅。 但若因資產保全之目的,將農地規劃自益信託,是否會影響上述免稅待遇呢? 2.農地免遺產稅規定
扣繳義務人有望修正為營利事業本身 1.現行規定 現行扣繳義務人的規定,規範在所得稅法第89條: 我們可以發現,扣繳義務人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不是營利事業本身,而是一個人📷營利事業負責人 因此若違反扣繳義務,處罰的責任就會是由「營利事業負責人」來承擔! 2.實際案例 3.本次預計修法 4.修法進度
「我該不該開公司?」 「什麼時候該開公司?」 這是身邊有想要創業的朋友,常常會問我的問題 1.我該不該開公司? 多年老友J傳來訊息,下個月J打算離開服務多年的公司,準備以多年的產業經驗,自己跳出來接顧問案,因此頭一個想到我,想瞭解一下他需要開一家公司還是行號來經營他的顧問事業呢? 3.觀察與發現
1.前情提要 最近看到上面這篇北區國稅局臉書,突然想起前年遇到的一組諮詢海外所得的客人。 這組客人是事務所附近的銀行介紹, 來諮詢的原因是因為收到國稅局的補稅通知書,要補繳近100萬的稅。 仔細瞭解之下,原來是因為有跟金融機構買一些海外理財商品(基金之類的), 2.客戶主張 3.其他常見錯誤
執業多年來,在跟客戶討論到員工獎酬工具時,一直有一個大哉問,就是:中小企業究竟適不適合規劃讓員工入股? A.因為非公發公司股票沒有流通性,員工入股後,缺少獲利了結的出場機制 B.員工入股的激勵效果,不會比即時發放獎金來得好 C.未來想要將股份收回時,若勞資雙方感情有裂痕,將徒生困擾 2.法源依據
原文連結 終於,好友J已經決定好了公司名稱、營業項目及設立地址,也準備好了錢錢(資本額),可以開始跑公司設立流程了。 一、公司設立流程 STEP1 公司名稱及營業項目預查 確認喜歡的公司名稱是否已經被人捷足先登了,最好準備 3-5 個候補名單。 收到預查核定書後,就正式確定公司名稱囉,並可保留 6
1.前言 為了獎勵繼承人繼承農地後,能夠繼續作農業使用,故遺產稅及贈與稅法中,都設計有農地免稅的優惠。 此外,農地若農用,可符合課徵田賦規定,又田賦目前停徵,與課徵地價稅之一般土地相較,可視為免徵地價稅。 但若因資產保全之目的,將農地規劃自益信託,是否會影響上述免稅待遇呢? 2.農地免遺產稅規定
扣繳義務人有望修正為營利事業本身 1.現行規定 現行扣繳義務人的規定,規範在所得稅法第89條: 我們可以發現,扣繳義務人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不是營利事業本身,而是一個人📷營利事業負責人 因此若違反扣繳義務,處罰的責任就會是由「營利事業負責人」來承擔! 2.實際案例 3.本次預計修法 4.修法進度
「我該不該開公司?」 「什麼時候該開公司?」 這是身邊有想要創業的朋友,常常會問我的問題 1.我該不該開公司? 多年老友J傳來訊息,下個月J打算離開服務多年的公司,準備以多年的產業經驗,自己跳出來接顧問案,因此頭一個想到我,想瞭解一下他需要開一家公司還是行號來經營他的顧問事業呢? 3.觀察與發現
1.前情提要 最近看到上面這篇北區國稅局臉書,突然想起前年遇到的一組諮詢海外所得的客人。 這組客人是事務所附近的銀行介紹, 來諮詢的原因是因為收到國稅局的補稅通知書,要補繳近100萬的稅。 仔細瞭解之下,原來是因為有跟金融機構買一些海外理財商品(基金之類的), 2.客戶主張 3.其他常見錯誤
執業多年來,在跟客戶討論到員工獎酬工具時,一直有一個大哉問,就是:中小企業究竟適不適合規劃讓員工入股? A.因為非公發公司股票沒有流通性,員工入股後,缺少獲利了結的出場機制 B.員工入股的激勵效果,不會比即時發放獎金來得好 C.未來想要將股份收回時,若勞資雙方感情有裂痕,將徒生困擾 2.法源依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記帳,瞭解自己的每月開銷,改善自己的消費習慣,進而達成降低不必要支出的目的。風險管理以防止生活受到無法承受的衝擊。開源節流理念是贏得理財自由的基礎。在職訓練網提供多元課程,勞工朋友們可多加利用,提升自身實力。
Thumbnail
1. 「財務自由的秘密:了解被動收入的基本概念」 被動收入是一種不需要持續勞動就能獲得的收入,通常源自於先前的投資或創建的資產。這篇文章介紹了被動收入的重要性及其常見來源,如股息、租金和版稅收入,並提供了建立被動收入的初步建議。成功案例如台灣的王立銘,通過多元化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詳細資料:建立
Thumbnail
本篇回顧臺南「好客室」講座,分享創業家在財務、產品、行銷和夥伴管理上的關鍵觀點。講座中,探討了損益表的重要性、產品管理的核心理念、有效行銷的關鍵,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訴求了個人品牌建立和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2.1開源與節流 要有錢,如果不是上一輩留下來的,基本上就是要靠你自己,要有錢,不外乎:   開源:增加更多的收入 - 加薪、跳槽、創業、斜槓、兼差、中樂透、投資   節流:降低開銷 - 把花的錢分為需要和想要       2.2節流   很多書會提到節流的方法,有一個很有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員工認股,是新創事業長期留才、規劃報酬的常用技巧;透過員工認股的制度,可讓持有股份的同仁,與公司的成長休戚與共,除了能讓員工享有公司獲利成長下的股利,獲得薪資報酬以外的回饋,也可能讓員工懷抱著未來公司上市(櫃)的夢想,願意多給公司一些成長的時間、期待的空間。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要扛KPI的也是鄉鎮市區公所,有關鄉鎮市區內的分區規劃、凝聚居民共識、尋找在地特色、號召居民參與、促進異業合作、建立共用平台、協助對外推廣、尋求中央資源....都是鄉鎮市區公所該做的事,而遺憾的是,台灣的368鄉鎮市區公所在地方創生幾乎都變成了隱形人,沒有角色、也找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記帳,瞭解自己的每月開銷,改善自己的消費習慣,進而達成降低不必要支出的目的。風險管理以防止生活受到無法承受的衝擊。開源節流理念是贏得理財自由的基礎。在職訓練網提供多元課程,勞工朋友們可多加利用,提升自身實力。
Thumbnail
1. 「財務自由的秘密:了解被動收入的基本概念」 被動收入是一種不需要持續勞動就能獲得的收入,通常源自於先前的投資或創建的資產。這篇文章介紹了被動收入的重要性及其常見來源,如股息、租金和版稅收入,並提供了建立被動收入的初步建議。成功案例如台灣的王立銘,通過多元化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詳細資料:建立
Thumbnail
本篇回顧臺南「好客室」講座,分享創業家在財務、產品、行銷和夥伴管理上的關鍵觀點。講座中,探討了損益表的重要性、產品管理的核心理念、有效行銷的關鍵,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訴求了個人品牌建立和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2.1開源與節流 要有錢,如果不是上一輩留下來的,基本上就是要靠你自己,要有錢,不外乎:   開源:增加更多的收入 - 加薪、跳槽、創業、斜槓、兼差、中樂透、投資   節流:降低開銷 - 把花的錢分為需要和想要       2.2節流   很多書會提到節流的方法,有一個很有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員工認股,是新創事業長期留才、規劃報酬的常用技巧;透過員工認股的制度,可讓持有股份的同仁,與公司的成長休戚與共,除了能讓員工享有公司獲利成長下的股利,獲得薪資報酬以外的回饋,也可能讓員工懷抱著未來公司上市(櫃)的夢想,願意多給公司一些成長的時間、期待的空間。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要扛KPI的也是鄉鎮市區公所,有關鄉鎮市區內的分區規劃、凝聚居民共識、尋找在地特色、號召居民參與、促進異業合作、建立共用平台、協助對外推廣、尋求中央資源....都是鄉鎮市區公所該做的事,而遺憾的是,台灣的368鄉鎮市區公所在地方創生幾乎都變成了隱形人,沒有角色、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