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隨便關心別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實說我真的不太喜歡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人來問我「還好嗎?」「需要聊聊嗎」那種「關心意味滿滿」的關心,我覺得那種關心既矯情又讓人有負擔。(但「還好嗎」用在關心身體健康時就不會有這種感覺)

我並不認為每一種關心都等於愛,有些關心只是要表達「我有關心你喔!」「我是好人喔!」「我有履行朋友義務喔!」的應付又政治正確的刷存在感式的問候。

因為這種關心讓除了心情不好的人增加了更多的負擔(因為太政治正確不能抱怨所以讓人更煩躁),更不會因為被這樣問了就想跟你講自己發生了什麼事,反而會因為要去想辦法滿足你想當好棒棒的人的慾望而更煩。

明明真相是你也不怎麼在乎我的感受,我他媽的還要說謝謝,真是趕羚羊。我不說謝謝又變成我不懂感恩,真他媽的什麼世界耶。

因為帶有這種「因為我有表示了,所以你應該要覺得我是很棒的人,或我很愛你」能量的人時常也只是想要別人需要他,或只是喜歡那種當好人、想給人建議(或覺得自己過得比你好)的優越姿態,其實根本不在乎心情不好的人到底需要什麼。

但因為太政治正確了,如果你感受到這種討人厭的優越能量還不能明說,對方也絕對不會承認。真的會更悶,也難怪憂鬱症的人越來越多。因為現在科技太發達,不負責任地為了表演好人給人增加政治正確負擔的人也更多了。

很多人以為心情不好的人理所當然就是需要幫助跟建議,覺得表達心情不好就等於在求助。也只會用這種態度在面對現在經歷低潮的人,真的非常令人討厭。講難聽一點跟情緒勒索其實非常類似,但更難察覺跟拒絕。

(這種人在身心靈、宗教領域異常多,我也有很愛看到我心情不好就來給建議還一副要我感恩姿態的「修行人」粉絲,真他媽的讓人不爽,真的是修到只剩優越感。)

雖然每個人喜歡被關心的方式不同,但至少在我人生經驗中,那種真正有讓我心情變好的關心,無非以下幾種:

1 直接跟我的心情共鳴的人

2 讓我直接轉移注意力的

3 或用一種像「你今天吃什麼」的正常態度在問我發生的事

4純粹聽而試圖理解發生的事、我的感受但不給建議跟價值判斷

而我從來沒有因為被那種「我來讓妳趕快好起來」的「關心」而開心過,不知道是我比較雞歪還是其實很多人都跟我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任性救贖》
33.5K會員
472內容數
以前是文飛(Dana),而她已經不在了。 現在就只是嬋娜。
《任性救贖》的其他內容
2023/12/30
人離不開會忘不掉的絕不是某一個特定的人,而是這個人所代表的意義,是那個人曾經帶給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沒有人是不能被取代的,因為物質是虛的,而精神則是主觀而非客觀的。所以當你的對象有個無法忘記的人,你可以評估看看你到底有多少愛人的能力與餘裕。 如果你只是想談談戀愛,想要感受小情小愛,不是想給另
Thumbnail
2023/12/30
人離不開會忘不掉的絕不是某一個特定的人,而是這個人所代表的意義,是那個人曾經帶給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沒有人是不能被取代的,因為物質是虛的,而精神則是主觀而非客觀的。所以當你的對象有個無法忘記的人,你可以評估看看你到底有多少愛人的能力與餘裕。 如果你只是想談談戀愛,想要感受小情小愛,不是想給另
Thumbnail
2023/12/19
我認為男女之間有純友誼,但要看對象。 如果你對一個異性真的生理上有抗拒,那你們就有純友誼。但如果你對一個異性沒有抗拒,那你們之間就算只是友誼,也會多多少少有點男女之間的情愫在,但這充其量只是情「愫」,而不會發展成「情感」。 我覺得我還蠻喜歡男女之間的那一點點非純友誼的互動,例如當對方願意主動
Thumbnail
2023/12/19
我認為男女之間有純友誼,但要看對象。 如果你對一個異性真的生理上有抗拒,那你們就有純友誼。但如果你對一個異性沒有抗拒,那你們之間就算只是友誼,也會多多少少有點男女之間的情愫在,但這充其量只是情「愫」,而不會發展成「情感」。 我覺得我還蠻喜歡男女之間的那一點點非純友誼的互動,例如當對方願意主動
Thumbnail
2023/12/08
最近真的覺得自己在感情裡長大了,很多事情學會不去較真。 最近也接觸了一些人看到他們處理感情的方式,讓我更鮮明的看見自己的進步。我現在覺得是否可以維持好一段關係,在於妳願意為對方做出多少的讓步。 然而我並不覺得這種讓步叫做犧牲,而是妳願意為對方的快樂去承擔的一些代價,而妳自己所得到的就是對方的開心
Thumbnail
2023/12/08
最近真的覺得自己在感情裡長大了,很多事情學會不去較真。 最近也接觸了一些人看到他們處理感情的方式,讓我更鮮明的看見自己的進步。我現在覺得是否可以維持好一段關係,在於妳願意為對方做出多少的讓步。 然而我並不覺得這種讓步叫做犧牲,而是妳願意為對方的快樂去承擔的一些代價,而妳自己所得到的就是對方的開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很久以前,我也曾經做過這件事,當時我的督導告訴我,問這件事只是為了讓問的人心安而已,而不是真正的關心對方。這件事讓當時的我感到驚嚇;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很習以為常的問候,是一種問的人自以為是的自私(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Thumbnail
很久以前,我也曾經做過這件事,當時我的督導告訴我,問這件事只是為了讓問的人心安而已,而不是真正的關心對方。這件事讓當時的我感到驚嚇;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很習以為常的問候,是一種問的人自以為是的自私(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Thumbnail
老實說我真的不太喜歡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人來問我「還好嗎?」「需要聊聊嗎」那種「關心意味滿滿」的關心,我覺得那種關心既矯情又讓人有負擔。(但「還好嗎」用在關心身體健康時就不會有這種感覺) 我並不認為每一種關心都等於愛,有些關心只是要表達「我有關心你喔!」「我是好人喔!」「我有履行朋友義務喔!」的應付
Thumbnail
老實說我真的不太喜歡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人來問我「還好嗎?」「需要聊聊嗎」那種「關心意味滿滿」的關心,我覺得那種關心既矯情又讓人有負擔。(但「還好嗎」用在關心身體健康時就不會有這種感覺) 我並不認為每一種關心都等於愛,有些關心只是要表達「我有關心你喔!」「我是好人喔!」「我有履行朋友義務喔!」的應付
Thumbnail
補充一下我上一篇說的「不純粹」的情感交流,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不喜歡被別人關心,想一想覺得大概是我覺得絕大多數的關心都參雜著某種東西,並且藉由這個「超級政治正確」的行動來掩蓋這些東西。我最常感覺到的幾種:
Thumbnail
補充一下我上一篇說的「不純粹」的情感交流,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不喜歡被別人關心,想一想覺得大概是我覺得絕大多數的關心都參雜著某種東西,並且藉由這個「超級政治正確」的行動來掩蓋這些東西。我最常感覺到的幾種:
Thumbnail
「我真的很討厭他,“可是”他的身世好可憐..算了,不跟他計較了。」想必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對吧? 也就是面對真的讓你感到不悅的人,卻因為害怕面對衝突而總幫對方找合適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不要予以責怪。 但這樣做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會讓自己有好的感受嗎?我到底該怎麼做呢? 讓我與你分享~
Thumbnail
「我真的很討厭他,“可是”他的身世好可憐..算了,不跟他計較了。」想必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對吧? 也就是面對真的讓你感到不悅的人,卻因為害怕面對衝突而總幫對方找合適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不要予以責怪。 但這樣做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會讓自己有好的感受嗎?我到底該怎麼做呢? 讓我與你分享~
Thumbnail
  有那麼一個時刻,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我,也沒有人願意是主動關心自己的,也因此在那個虛情假意的社群中,要示弱自己,成了一種壓力,每當聽到有人說「加油」的時候,總覺得我好像不該悲傷、不該難過,只想給大家一種樂觀、開朗、獨立的自己,也因此低潮文章在那,似乎成了一種討拍文,但非我所想,逐漸,我不敢多贅
Thumbnail
  有那麼一個時刻,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我,也沒有人願意是主動關心自己的,也因此在那個虛情假意的社群中,要示弱自己,成了一種壓力,每當聽到有人說「加油」的時候,總覺得我好像不該悲傷、不該難過,只想給大家一種樂觀、開朗、獨立的自己,也因此低潮文章在那,似乎成了一種討拍文,但非我所想,逐漸,我不敢多贅
Thumbnail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Thumbnail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Thumbnail
我們只是去「看見」, 需要被我們「看見」的。 然後 放掉 它。 你也有平靜的好心情, 偶爾被打亂的時候嗎? 他人的負面情緒或抱怨 真的都與我們無關嗎? 有時候, 我們對於他人的抱怨會有感覺 即便抱怨的不是我們... 卻也認為他們打擾了我們的平靜 而感到煩躁不悅。 試著去問問自己內在
Thumbnail
我們只是去「看見」, 需要被我們「看見」的。 然後 放掉 它。 你也有平靜的好心情, 偶爾被打亂的時候嗎? 他人的負面情緒或抱怨 真的都與我們無關嗎? 有時候, 我們對於他人的抱怨會有感覺 即便抱怨的不是我們... 卻也認為他們打擾了我們的平靜 而感到煩躁不悅。 試著去問問自己內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