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知道一個人不好時,請不要問「你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很久以前,我也曾經做過這件事,當時我的督導告訴我,問這件事只是為了讓問的人心安而已,而不是真正的關心對方。這件事讓當時的我感到驚嚇;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很習以為常的問候,是一種問的人自以為是的自私(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後來我愈來愈可以體會督導說的這種「讓自己感到心安」的問候;明知道對方剛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工作…是要對方回答什麼呢?好像對方回答了「我很好」,才是問的人想聽到的答案、和可以接受的答案,也能達到「自己要關心到對方」的目的了。但如果對方回答的是「我不好」,問的人準備好承受這個答案嗎?其實大多數的人承受不起。事實上對方的不幸,是我們沒有辦法幫其解決或減輕的,但大家不喜歡這種無力感。

而被問的人,通常會基於一種「體貼」,而說「我很好」,所以陷入應該被關心的人反而要多一層負擔、去關心問候這件事的人。

對需要這樣問的人,因為這種不幸遭遇的重量,也轉移到了問的人身上,所以想盡快卸責的方式,就是透過當事人的「保證」,來讓這個重量不見,告訴自己這個世界還是如常、空氣一樣清新、世界一樣美好。

當身邊的人遭遇了不幸的事,如喪親,這種悲傷,最悲傷的是,這個世界沒有一個角落可以承受我的悲傷。所以,如果真的想關心,就抱在一起哭,告訴對方,我也和你一樣,如果你需要的時候,我在。

足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廚房裡的薇琪心理師的沙龍
6會員
11內容數
對心理健康現場的觀察和想法,也許有點批判,說一點檯面上大家「不好說」的事實。
2024/12/10
這部影集在剛出來時我看過前幾部,當時的我只覺得醫生們的性關係好亂,好像值班室是很好隨時有性愛的地方(?),之後因為人生的變動,我就再也回不去看劇的時光。 時光冉冉, 現今再看,我已進入了歸類為醫事人員的專業。 看著實習醫生們,在學習專業和自己的人生中掙扎,突然很有共鳴了起來; 一次次手術的見
2024/12/10
這部影集在剛出來時我看過前幾部,當時的我只覺得醫生們的性關係好亂,好像值班室是很好隨時有性愛的地方(?),之後因為人生的變動,我就再也回不去看劇的時光。 時光冉冉, 現今再看,我已進入了歸類為醫事人員的專業。 看著實習醫生們,在學習專業和自己的人生中掙扎,突然很有共鳴了起來; 一次次手術的見
2024/04/19
黃子佼的事件引起了許多討論,曾經受創的童年是個存在的事實,而未處理的創傷可能對心理造成永久性影響。這種現象在許多家庭和社會事件中出現,未處理的創傷更可能代代相傳。
Thumbnail
2024/04/19
黃子佼的事件引起了許多討論,曾經受創的童年是個存在的事實,而未處理的創傷可能對心理造成永久性影響。這種現象在許多家庭和社會事件中出現,未處理的創傷更可能代代相傳。
Thumbnail
2023/10/11
這四天連假,你做了什麼呢? 細細回想起來,才發現好像有一些視之為日常,但卻是可以細細品嘗、讓人感到幸福的來源。
Thumbnail
2023/10/11
這四天連假,你做了什麼呢? 細細回想起來,才發現好像有一些視之為日常,但卻是可以細細品嘗、讓人感到幸福的來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無論對方是有意還是無意,你覺得被冒犯就是被冒犯,你覺得不開心就是不開心,在你糾結是否自己太敏感時,對方有在乎你是否因他受傷嗎?
Thumbnail
無論對方是有意還是無意,你覺得被冒犯就是被冒犯,你覺得不開心就是不開心,在你糾結是否自己太敏感時,對方有在乎你是否因他受傷嗎?
Thumbnail
🎙️ 前言 我們在碰見別人遭遇不好的事情,像是生重病甚至寵物、親友離世時,經常會習慣性的做出「安慰」的舉動,可能簡單的是說一下「節哀」、或告訴對方想訴苦可以找自己等等的。一般來說,進行安慰的目的,應該是希望經歷困難的人能好受一點。但我們真的需要安慰嗎?怎麼樣做才能真正的安慰人?
Thumbnail
🎙️ 前言 我們在碰見別人遭遇不好的事情,像是生重病甚至寵物、親友離世時,經常會習慣性的做出「安慰」的舉動,可能簡單的是說一下「節哀」、或告訴對方想訴苦可以找自己等等的。一般來說,進行安慰的目的,應該是希望經歷困難的人能好受一點。但我們真的需要安慰嗎?怎麼樣做才能真正的安慰人?
Thumbnail
很久以前,我也曾經做過這件事,當時我的督導告訴我,問這件事只是為了讓問的人心安而已,而不是真正的關心對方。這件事讓當時的我感到驚嚇;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很習以為常的問候,是一種問的人自以為是的自私(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Thumbnail
很久以前,我也曾經做過這件事,當時我的督導告訴我,問這件事只是為了讓問的人心安而已,而不是真正的關心對方。這件事讓當時的我感到驚嚇;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很習以為常的問候,是一種問的人自以為是的自私(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Thumbnail
因為不經意的一句話,那個人就消失了。沒有解釋、沒有緣由。你回想事情的經過,猜想大概是你沒有給予對方需要的安慰。 因為這樣開始責怪自己,怎麼連別人的心都看不懂,為何沒有適時的提供對方需要的理解及安慰。 你有這些想法,是不是代表這也是你內心的渴望?因為你也得不到,所以感同身受,認為自己應該有責任滿足
Thumbnail
因為不經意的一句話,那個人就消失了。沒有解釋、沒有緣由。你回想事情的經過,猜想大概是你沒有給予對方需要的安慰。 因為這樣開始責怪自己,怎麼連別人的心都看不懂,為何沒有適時的提供對方需要的理解及安慰。 你有這些想法,是不是代表這也是你內心的渴望?因為你也得不到,所以感同身受,認為自己應該有責任滿足
Thumbnail
許多時候,他人對我的關切並不在於我好不好,而是想要探聽些什麼而已。特別是那些,在過去我都把她們都當作是朋友的人。 有的時候呢,甚至會因為對方曾經是我的上級,或者是長輩,那種突如其來的關切總難免帶著「高高在上」的姿態。 曾經,有個前同事這麼問我,同時露出一種類似於關切和擔憂的神情……
Thumbnail
許多時候,他人對我的關切並不在於我好不好,而是想要探聽些什麼而已。特別是那些,在過去我都把她們都當作是朋友的人。 有的時候呢,甚至會因為對方曾經是我的上級,或者是長輩,那種突如其來的關切總難免帶著「高高在上」的姿態。 曾經,有個前同事這麼問我,同時露出一種類似於關切和擔憂的神情……
Thumbnail
老實說我真的不太喜歡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人來問我「還好嗎?」「需要聊聊嗎」那種「關心意味滿滿」的關心,我覺得那種關心既矯情又讓人有負擔。(但「還好嗎」用在關心身體健康時就不會有這種感覺) 我並不認為每一種關心都等於愛,有些關心只是要表達「我有關心你喔!」「我是好人喔!」「我有履行朋友義務喔!」的應付
Thumbnail
老實說我真的不太喜歡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人來問我「還好嗎?」「需要聊聊嗎」那種「關心意味滿滿」的關心,我覺得那種關心既矯情又讓人有負擔。(但「還好嗎」用在關心身體健康時就不會有這種感覺) 我並不認為每一種關心都等於愛,有些關心只是要表達「我有關心你喔!」「我是好人喔!」「我有履行朋友義務喔!」的應付
Thumbnail
前幾天跟朋友聊天,她說她很害怕聽到同事朋友發生不好的事。因為這時總是明明很想關心,又因不知怎麼表達而不敢靠近,結果卻顯得好像漠不關心。特別是近年來,大家都說絕對不能說「加油」。這樣一來,連本來唯一會的、最直接而簡便的方法都被切斷了,更是不知該說什麼好。 1.心懷善意,比什麼都重要
Thumbnail
前幾天跟朋友聊天,她說她很害怕聽到同事朋友發生不好的事。因為這時總是明明很想關心,又因不知怎麼表達而不敢靠近,結果卻顯得好像漠不關心。特別是近年來,大家都說絕對不能說「加油」。這樣一來,連本來唯一會的、最直接而簡便的方法都被切斷了,更是不知該說什麼好。 1.心懷善意,比什麼都重要
Thumbnail
你最近過得怎麼樣? 最近還好嗎? 一句問候要怎樣回應呢……? 該是禮貌地說:「還不錯」「差不多」「還可以」…… 還是說出事實:「很不好」 雖然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但近年我大多會說出最真實的那部分。 一聲問候, 有時眼淚會缺堤, 有時鼻開始發酸, 有時覺得莫名, 有時覺得煩躁,
Thumbnail
你最近過得怎麼樣? 最近還好嗎? 一句問候要怎樣回應呢……? 該是禮貌地說:「還不錯」「差不多」「還可以」…… 還是說出事實:「很不好」 雖然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但近年我大多會說出最真實的那部分。 一聲問候, 有時眼淚會缺堤, 有時鼻開始發酸, 有時覺得莫名, 有時覺得煩躁,
Thumbnail
只讓別人看見自己好的一面時,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會趨向認知一致,傾向忽略身體的感覺,認為自己就像是相片看起來一般開心。 「但鏡頭底下的人生才是百態,有暴力與挫折、粗魯與醜陋、臭味與辛酸,那些不會端上台面的,才是尋常生活。」
Thumbnail
只讓別人看見自己好的一面時,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會趨向認知一致,傾向忽略身體的感覺,認為自己就像是相片看起來一般開心。 「但鏡頭底下的人生才是百態,有暴力與挫折、粗魯與醜陋、臭味與辛酸,那些不會端上台面的,才是尋常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