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澳洲酒王 Penfolds 奔富酒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我們在前面幾篇文章都在介紹澳洲產區。如果提到澳洲的葡萄酒,奔富酒莊 (Penfolds) 肯定是大家公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酒莊。他旗下的酒款非常多,最近幾年甚至走出澳洲,有幾個酒款和美國 Napa Valley 的葡萄,或是和法國波爾多葡萄做混釀。奔富酒莊最有辨識性的標誌就是他以「Bin」作為酒款命名的做法,另外也有一些不帶有「Bin」的酒款,很多消費者可能搞不太清楚到底中間的差別在哪裡,所以希望透過這篇文章來對奔富酒莊 (Penfolds) 做一個初步的介紹。

澳洲的葡萄酒王

奔富酒莊 (Penfolds) 成立於 1844 年,由一對英國夫妻 Christopher Penfold 和他的妻子 Mary Penfold 所創立。他們由英國倫敦移居到澳洲的阿德雷德丘 (Adelaide Hills),創立了奔富酒莊。Christopher 本身是醫生,他們原本是釀雪莉酒和加烈酒,這些酒精濃度介於 15-20%,酒精濃度比較高的酒在當時被認為可以治療貧血症,所以他們一開始都是以釀造加烈酒為主。

隨著 Christopher 醫生的工作越來越忙碌,酒莊大部分經營和管理的事務就都交由了太太 Mary 處理。1870 年 Christopher 過世後,Mary 負責管理酒莊的所有事務,在她的經營和管理之下,到 1884 年 Mary 退休的時候,Penfolds 生產的酒的產量已經佔當時南澳產量的三分之一,而到 1907 年時,Penfolds 已經成為南澳最大的酒莊。

傳奇釀酒師 Max Schubert

在奔富酒莊發展的歷史上,傳奇釀酒師 Max Shubert 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在 1945 年到 1975 年之間擔任 Penfolds 的首席釀酒師。不過他其實在 1931 年,還只有 16 歲的時候,就加入 Penfolds 了。但當時他還只是公司的派發信件的小弟,為了加入 Penfolds 學習釀酒,他什麼都願意做。到了 1948 年,當時只有 33 歲的他,成了奔富酒莊的首席釀酒師。在 1950 年時,他去了一趟歐洲,當時他主要的目的地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想要學習這兩個國家釀加列酒的技術和傳統。在一趟順道去的法國波爾多的旅程,反而改變了他一生的釀酒哲學。他在這趟旅程中拜訪了波爾多 Medoc 的級數酒莊,包括五大酒莊。當時的波爾多,特別強調酒必須具有陳年的潛力,酒必須要放在酒窖中,窖藏一段時間,酒才會變得更好喝。通常那種頂級的級數酒,也是動輒就要窖藏幾十年,有很長的陳年潛力。這樣的風格牢牢地讓 Max 記在心中,心中決定以後也要創造一個像這樣可以典藏很長時間的作品。

回到南澳阿德雷德之後,當時是 1951 年,他馬上就開始著手尋找可以製作這種具有陳年潛力酒的葡萄品種。當時澳洲的 Shiraz 在品質,種植面積和產量上都很穩定。於是,1951 年,也就成了他開始作出這個適合拿來窖藏或是陳年的葡萄酒的第一個年份。而這個作品,也就是現在大家對於 Penfolds 耳熟能詳的第一膜拜酒 Grange。是由 Shiriz 為最主要的品種,除了1952年外,裡面還會添加小比例的 Cabernet Sauvignon。Max 認為加了小比例的 Cabernet Sauvignon,會讓這款酒喝起來更有層次感,就像是波爾多酒莊用調配法釀酒一樣。在 1957 年的時候,Max 到雪梨去跟公司的高層和一些葡萄酒業界的好朋友展示這個新的作品,不過因為澳洲當時還在流行加烈酒,有點像是波特酒這種酒精濃度高,帶有一點甜的風格,再加上當時他的酒的陳年時間還不夠長,所以在當時展演的品酒會上,大家大部分給出的都是不太好的評價。於是 Penfolds 的管理階層就下令要 Max 停止 Grange 的計畫。當時,只有 Max 本人還相信 Grange 的價值和潛力,所以他又繼續秘密釀造了好幾個年份,一直到了 1960 年的某一天,某一位公司的董事在因緣際會之下喝到了 Grange 後,驚為天人,才又讓 Max 重啟了這個釀造 Grange 的計畫。在 1962 年的時候,1955 年份的 Grange 被送去各大葡萄酒的比賽,贏得了超過 50 個金牌,從此之後,Grange 這款澳洲的 Shiraz 就在世界上打響名號,從此之後就一直是澳洲酒的標竿。 1995 年的時候,1990 年份的 Grange 甚至擊敗了世界上的眾多好酒,拿到了 Wine Spectator 雜誌所選出的百大好酒中的第一酒。而原本被大家嫌到不行的第一個年份,1951 年的 Grange,在 2020 年七月的葡萄酒拍賣會上,拍出了超越紀錄的天價,一瓶要澳幣 142,131 元,將近要三百萬元台幣。假設一口喝 5ml 的話,就要兩萬元台幣。

Penfolds 的獨特釀酒風格

作為澳洲的葡萄酒王,Penfolds 也帶領澳洲的葡萄酒產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他們從創立到現在,也已經有 178 年了,發展到現在,他們主要奉行三個釀酒的哲學:

  1. 單一葡萄園,或是單一地塊 (single vineyard or single block):力求釀出風土的特色,經典的酒款有 Magill Estate Shiraz,Kalimna Block 42 Cabernet Sauvignon,Cellar Reserve Kalimna Block 25 Mataro,以及 Bin 170 Kalimna Shiraz
  2. 單一產區 (single region or sub-region):以該產區最好的葡萄來釀出最具有該產區特色的酒款,經典的酒款有 RWT Barossa Valley Shiraz,Bin 128 Coonawarra Shiraz,Reserve Bin A Adelaide Hills Chardonnay,Bin 150 Marananga Shiraz,以及 Bin 23 Adelaide Hills Pinot Noir.
  3. 用跨產區,跨葡萄品種的方式釀酒 (multi-region and multi-varietal blending):這也是 Penfolds 最廣為人知風格,比如說旗艦酒款 Grange 就是融合了多個產區的 Shiraz,還且還會加上一點點的 Cabernet Sauvignon,目的就是為了產出一致的風格和品質的酒款,除了 Grange 之外,其他像是 Quantum Bin 98,Yattarna,Bin 389 Cabernet Shiraz 還有 Grandfather Rare Tawny 都是屬於這樣的釀酒哲學。

Bin 的意思

很多 Penfolds 的酒上都會標上 Bin 然後加上編號作為他的名稱,這個 Bin 是什麼意思呢?數字越小越貴,或是數字越大越貴嗎?其實不是。Bin 在英文上的意思其實就是箱子或是桶子,大型容器的意思。以 Penfolds 來說,他們當時是指酒窖中,用來陳年葡萄酒的區域的編號,比如說這塊用來陳年的一批酒,他們是 Bin 2 或是 Bin 3。第一支印有 Bin 上面加上編號的酒是 Kalimna Bin 28。

一開始,Bin 的編號並不是固定的。比如說 Grange 在 1951 年的時候,他的 Bin 編號是 Bin 1,1955 年的時候,他是 Bin 95,後面又換了幾次號碼,最終在 1962 年的時候,固定他是 Bin 95。不過現在 Penfolds 酒的 Bin 的號碼大部分都是固定的了。可以想做是這隻酒的名字。

經典 Bin 號

除了 Bin 95 之外,另外一個常見的 Bin 號是 Bin 389,他是 Penfolds 經典的 Cabernet Sauvignon 和 Shiraz 的混釀。又被稱為是小 Grange。原因是他們最一開始在做的時候,曾經把 Bin 389 放到曾經用來培養過 Grange 的橡木桶裡面來做陳年,所以就有人又膩稱它叫做小 Grange,但是他其實是 Cabernet Sauvignon 和 Shiraz 混釀,和 Grange 通常用 100% 或是幾乎 100% 的 Shiraz 來釀造的 Grange,品種組成其實不太一樣。價格也就差非常多。

另外一個經典的號碼是 Bin 707,是蠻經典的 100% Cabernet Sauvignon,也是一款旗艦款的酒,價格也都要一萬多快兩萬塊台幣。

參考資料

  1. Penfolds 官方網站:https://www.penfolds.com/en-jp/hom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7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跟著班班喝葡萄酒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engyuan的沙龍
176會員
69內容數
我是班班,擁有十年以上葡萄酒品飲經驗,也有 WSET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高級課程 Level 3 證照。 《跟著班班喝葡萄酒》旨在用一般人都能理解的方式,介紹葡萄酒的知識,以及各產區的風土特色,讓學員們可以輕鬆享受葡萄酒的樂趣,提升生活的品味。
tengyu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2
偏淡的酒色,酒液邊緣略微偏棕色。有草莓、櫻桃等紅色水果香氣,並帶有一點玫瑰花香。水果類型的一類香氣已經不是這隻酒的主要香味,取而代之的是更為明顯的皮革,皮草,以及濕掉的葉子的香氣。酒體輕盈,帶有中高酸度,單寧緊實的感覺仍有些明顯,但平衡感還是不錯的。餘韻中等偏短,有一些濕掉的蘑菇的口感。
Thumbnail
2022/05/22
偏淡的酒色,酒液邊緣略微偏棕色。有草莓、櫻桃等紅色水果香氣,並帶有一點玫瑰花香。水果類型的一類香氣已經不是這隻酒的主要香味,取而代之的是更為明顯的皮革,皮草,以及濕掉的葉子的香氣。酒體輕盈,帶有中高酸度,單寧緊實的感覺仍有些明顯,但平衡感還是不錯的。餘韻中等偏短,有一些濕掉的蘑菇的口感。
Thumbnail
2022/05/13
夜聖喬治 (Nuits-St-Georges) 在行政劃分上,介於勃根地行政中心第戎市和伯恩市之間,是夜丘的第一大城鎮,有不少酒商以此為據點。這篇文章介紹德維拉家族旗下的鷓鴣莊園 (Domaine Des Perdrix),以及費芙蕾酒莊 (Domaine Faiveley)。
Thumbnail
2022/05/13
夜聖喬治 (Nuits-St-Georges) 在行政劃分上,介於勃根地行政中心第戎市和伯恩市之間,是夜丘的第一大城鎮,有不少酒商以此為據點。這篇文章介紹德維拉家族旗下的鷓鴣莊園 (Domaine Des Perdrix),以及費芙蕾酒莊 (Domaine Faiveley)。
Thumbnail
2022/04/30
勃根地白葡萄酒的心臟:兩個蒙哈榭村莊 夏山-蒙哈榭 (Chassagne-Montrachet) 村內有 55 個一級園,以及 3 個特級園,有四成的面積種植黑皮諾。生產的白葡萄酒風格通常偏圓潤,帶有熱帶水果的香氣,酒體結構柔和,會多幾分圓潤和飽滿的感覺。 特級園 (Grands Crus)
Thumbnail
2022/04/30
勃根地白葡萄酒的心臟:兩個蒙哈榭村莊 夏山-蒙哈榭 (Chassagne-Montrachet) 村內有 55 個一級園,以及 3 個特級園,有四成的面積種植黑皮諾。生產的白葡萄酒風格通常偏圓潤,帶有熱帶水果的香氣,酒體結構柔和,會多幾分圓潤和飽滿的感覺。 特級園 (Grands Crus)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來到西澳,參訪葡萄酒莊是免不了的。不想跑遠,就到離伯斯不遠的天鵝谷(Swan Valley),遠一點最知名的就是瑪格麗特河(Margaret River)了。瑪格麗特河發展成葡萄酒產區,不過是近 50 年的事,主要為卡本內蘇維翁(Cabernet sauvignon)和夏多內(Chardonnay)
Thumbnail
來到西澳,參訪葡萄酒莊是免不了的。不想跑遠,就到離伯斯不遠的天鵝谷(Swan Valley),遠一點最知名的就是瑪格麗特河(Margaret River)了。瑪格麗特河發展成葡萄酒產區,不過是近 50 年的事,主要為卡本內蘇維翁(Cabernet sauvignon)和夏多內(Chardonnay)
Thumbnail
我們在前面幾篇文章都在介紹澳洲產區。如果提到澳洲的葡萄酒,奔富酒莊 (Penfolds) 肯定是大家公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酒莊。他旗下的酒款非常多,最近幾年甚至走出澳洲,有幾個酒款和美國 Napa Valley 的葡萄,或是和法國波爾多葡萄做混釀。奔富酒莊最有辨識性的標誌就是他以「Bin」作為酒款命名
Thumbnail
我們在前面幾篇文章都在介紹澳洲產區。如果提到澳洲的葡萄酒,奔富酒莊 (Penfolds) 肯定是大家公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酒莊。他旗下的酒款非常多,最近幾年甚至走出澳洲,有幾個酒款和美國 Napa Valley 的葡萄,或是和法國波爾多葡萄做混釀。奔富酒莊最有辨識性的標誌就是他以「Bin」作為酒款命名
Thumbnail
如果提到全球最頂級的勃根地紅葡萄酒,除了前一篇文章提到的羅曼尼·康帝酒莊 (DRC) 以及亨利·賈葉 (Henri Jayer) 之外,當屬由樂華女士 (Lalou Bize-Leroy) 所創立的樂華酒莊 (Domaine Leroy) 可以和他們齊名。
Thumbnail
如果提到全球最頂級的勃根地紅葡萄酒,除了前一篇文章提到的羅曼尼·康帝酒莊 (DRC) 以及亨利·賈葉 (Henri Jayer) 之外,當屬由樂華女士 (Lalou Bize-Leroy) 所創立的樂華酒莊 (Domaine Leroy) 可以和他們齊名。
Thumbnail
除了上一篇文章介紹的柏圖斯酒莊之外,波爾多右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傳奇性酒莊,就是也是位於玻美侯 (Pomerol) 的 Le Pin,據說聯發科的最新旗艦晶片的內部專案代號就是取做 Le Pin。Le Pin 在法語的意思是松樹,酒莊的命名很樸實無華,就是以位於酒窖旁的一株松樹為名。中文有人稱他為樂邦
Thumbnail
除了上一篇文章介紹的柏圖斯酒莊之外,波爾多右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傳奇性酒莊,就是也是位於玻美侯 (Pomerol) 的 Le Pin,據說聯發科的最新旗艦晶片的內部專案代號就是取做 Le Pin。Le Pin 在法語的意思是松樹,酒莊的命名很樸實無華,就是以位於酒窖旁的一株松樹為名。中文有人稱他為樂邦
Thumbnail
和聖安美濃同樣位於波爾多右岸的玻美侯地區 (Pomerol),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葡萄酒產區。當地的品種以梅洛為主,釀造出來的葡萄酒飄散著高貴的香氣。這個人口不到一千人的村鎮卻有好幾個頂級的酒莊,而其中之一就是被稱為波爾多酒王的 Pétrus (柏圖斯) 酒莊。
Thumbnail
和聖安美濃同樣位於波爾多右岸的玻美侯地區 (Pomerol),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葡萄酒產區。當地的品種以梅洛為主,釀造出來的葡萄酒飄散著高貴的香氣。這個人口不到一千人的村鎮卻有好幾個頂級的酒莊,而其中之一就是被稱為波爾多酒王的 Pétrus (柏圖斯) 酒莊。
Thumbnail
從 1976 年的巴黎品酒會說起 在介紹鹿躍酒莊之前,要先從震驚世界的 1976 年巴黎品酒會開始說起。當時,有一位叫做史蒂芬・史普瑞爾的英國葡萄酒專賣店商人,他同時也是法國葡萄酒學院的創辦人。他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喝了美國加州 Napa Valley 的葡萄酒後,覺得驚為天人,顛覆了過去他對
Thumbnail
從 1976 年的巴黎品酒會說起 在介紹鹿躍酒莊之前,要先從震驚世界的 1976 年巴黎品酒會開始說起。當時,有一位叫做史蒂芬・史普瑞爾的英國葡萄酒專賣店商人,他同時也是法國葡萄酒學院的創辦人。他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喝了美國加州 Napa Valley 的葡萄酒後,覺得驚為天人,顛覆了過去他對
Thumbnail
經歷了幾輪漲漲跌跌,澳洲葡萄酒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走回了上升的軌道,可惜在2020年的幾波大事件後,可能短期又會陷入困境,經過體質重新改造的澳洲葡萄酒產業,能否撐過這個短期風波,就只能靜待時間來證明了
Thumbnail
經歷了幾輪漲漲跌跌,澳洲葡萄酒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走回了上升的軌道,可惜在2020年的幾波大事件後,可能短期又會陷入困境,經過體質重新改造的澳洲葡萄酒產業,能否撐過這個短期風波,就只能靜待時間來證明了
Thumbnail
現在的澳洲酒產量排名在全球前10,但30年前,澳洲葡萄酒並不是如此的光景。在貿易自由化以前,澳洲的葡萄酒主要倚賴內銷市場,人口有限的情況下,澳洲的葡萄酒產業並沒有大幅擴張的趨勢,在歷史上幾次澳洲葡萄酒的成長,都跟澳洲自己本身的經濟政治環境有較大的關係
Thumbnail
現在的澳洲酒產量排名在全球前10,但30年前,澳洲葡萄酒並不是如此的光景。在貿易自由化以前,澳洲的葡萄酒主要倚賴內銷市場,人口有限的情況下,澳洲的葡萄酒產業並沒有大幅擴張的趨勢,在歷史上幾次澳洲葡萄酒的成長,都跟澳洲自己本身的經濟政治環境有較大的關係
Thumbnail
藏在納帕山谷裡默默耕耘的老派酒莊。
Thumbnail
藏在納帕山谷裡默默耕耘的老派酒莊。
Thumbnail
波特酒的由來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就是英國人跟法國人打仗結果法國人就不賣酒給英國,英國人只好跟他們簽約幾百年的好兄弟葡萄牙人買酒,因為船運需要有比較穩定的酒質,不然紅酒都會變成紅酒醋的情形下,發明出加烈酒這種作法
Thumbnail
波特酒的由來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就是英國人跟法國人打仗結果法國人就不賣酒給英國,英國人只好跟他們簽約幾百年的好兄弟葡萄牙人買酒,因為船運需要有比較穩定的酒質,不然紅酒都會變成紅酒醋的情形下,發明出加烈酒這種作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