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強勢搶攻生產力應用!Canva不只是 "Canva"|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EP4.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怪獸科技公司,用10分鐘帶你探索最新科技趨勢。
收聽Podcast:https://linktr.ee/monstech_inc
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monstech.inc/

今(2022)年線上創作平台 Canva 在澳洲霍登館(Hordern Pavilion)舉辦首屆年度發表會 Canva Create,發布多款用於工作場所之產品與新功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產品就是 Visual Worksuite 套件。該套件可將簡單的設計產品帶到工作場域,在每個組織的所有設備上替每一名員工提供支援。再者,這次發表會上Canva 並非以「設計工具公司」的名義發表,而是不斷地強調自己是「視覺溝通平台」,這樣的說法也讓外界對於 Canva 未來要投入的方向產生興趣。

科技新聞點

raw-image

Canva 是誰?為什麼受到當今大眾的喜愛?

文書領域的數位典範轉移至今主要分為三階段,首先是微軟的 Office 系列開啟數位化革命,而谷歌 Docs 及 Workspace(原 G Suite)引發雲端化及線上協作浪潮,如今各式軟體與網站遍布開花,分別針對不同情境之使用者打造符合其需求之平台,而 Canva 即為一例。

談到簡報,多數人第一時間就會連結到 Office 系列的 PowerPoint,但越來越多人選擇使用 Canva 作為其報告設計之首選,除了因其內建多樣模板,具備簡單易用的設計工具更是其最大的亮點。使用者可以針對自己需求調整畫面的尺寸,接著便可以開始透過直覺拖曳並修改內容,介面相當簡單,讓用戶可以輕鬆將腦袋中的想法設計出來。

為什麼 Canva 認為自己是視覺溝通平台?

由上可知,Canva 最主要的特色即是以「直觀設計工具」為其發展主軸,但為何在發表會上稱自己是「視覺溝通平台」,兩者間有何異同?

就定義而言,視覺溝通平台係指以「視覺」元素作為主要「溝通」媒介,替「商家」形塑品牌定位和傳達理念的「平台」。Canva 這次的 Visual Worksuite 就是旗下工具之整合,藉此將自己重新定位成提供生產力工具的平台。

Visual Worksuite 除強化既有工具外,亦整合許多設計以外的輔助功能,如文件、網站、白板等功能,透過視覺化呈現讓所有功能更容易上手,輔以線上協作方式降低團隊溝通成本;而商務社群平台 Linkedin 上有超過一萬個職缺需要會使用 Canva,其中包含 Amazon、Tiktok 等公司皆有該需求,顯現視覺溝通在企業界的日漸重要。

我們的觀點

為何在生產力工具市場飽和的情況下,Canva 可以突破重圍?

raw-image

發表會後,蠻多人將 Canva 拿來和 Google Workplace 和 Microsoft Office 進行比較,覺得後兩者的市占將會受到嚴重打擊。

如前所述,Google 將人們從單機套裝軟體中解放,打開了一個有別於 Office 的新時代,但其商業化的速度並不算特別快,免費會員佔據多數。而 Office 作為老牌文書處理軟體,自然受到多數傳統企業用戶的青睞;在 Office 365 的品牌黏著度之下,反倒 Google 其產品陽春、bug多以及迭代慢的劣勢,讓後進第三世代的新創者有了搶攻市場的機會。如近日 Canva 便結合 AI,正式開放 AI 圖像生成(Text to Image)功能,透過「深度學習文生圖模型(Stable Diffusion)」,輔以Canva 介面的過濾器和協助工具,讓所有用戶能用文字就製作出想要的圖片。

至於 Canva 的定位,創辦人兼營運長(COO)Cliff Obrecht 表示:「我們沒有打算與 Google Docs 競爭,這些(Canva)產品的本質是視覺,所以我們從這樣的角度來思考:一個視覺化的文件會長什麼樣子?如何把那些充滿文字的無聊文件變得吸引人?」亦即有別於透過推出強勢新產品搶攻舊有企業市占的方式,Canva 的品牌定位採取迥然不同的思維,讓習慣文字的用戶仍然可以保有自己的工作習慣,而他們提供的,是讓用戶線上就能溝通的全新視覺化生產力工具。

Canva 對於市場的影響為何?會成為第二個 Adobe 嗎?

新創搶占巨頭企業的案例在科技界屢見不鮮,而其之所以能夠精準打到使用者痛點,進而擴大其市占與影響力,在於第三世代的生產力工具更強調跨產品、甚至是跨生態的交互關係;正是其彈性與功能,使其超越微軟或 Google 等單一生態系提供的服務

除了文書軟體外,Canva 的定位亦常和設計界的龍頭 Adobe 相提並論,甚至一度還有人認為 Adobe 旗下應用 Ps、Ai、Id 將因之而被取代,然而發展至今使用者其實是各自分眾化的。Adobe 旗下產品以專業為特色,創作者能從零開始進行設計,但要讓一般用戶上手並非易事;而每個月訂閱費不便宜的情況下,基本上多為專業創作者或是工作室使用。

相反地,Canva 的定位是簡單易用,不需額外花時間成本學習介面操作,並且收購多家公司以提供模板、無版權的素材抑或 AI 去背等功能;但 Canva 上頭的創作往往來自既有素材的重組,對於內容的調整有限,甚至大部分是以平面設計為主,使得專業設計師無法將其做為唯一的原創內容生產工具。這或許是 Canva 不斷強調自己是視覺化溝通的平台的一大原因,核心就在於其致力於將簡化複雜的資訊,透過視覺化的方式以促進溝通。

總的來說,Canva 並非改良版的 Adobe 軟體,也無從取代 Adobe,而是一個符合更多人的需求的設計工具,藉由強化產品線的方式廣納各式應用,並結合在地化翻譯團隊優化介面,吸引非英語區國家投入使用。換言之,雖然 Adobe 的目標受眾不會消失,產品定位也更能吸引專業付費用戶,但論整體成長性則不如 Canva。

從 Zoom 的轉變與 Evernote 收購事件看 Canva

除了 Canva 以外,雲端視訊會議公司 Zoom 也在今年投入生產力工具的行列,在視訊內加入白板功能,並宣布將陸續發表其他生產力工具,預計推出電子郵件與日曆 App,試圖打造以視訊為主的視覺溝通平台。

至於老牌筆記軟體 Evernote,也於近日傳出遭義大利開發商 Bending Spoons 的消息,顯見第三世代生產力工具之蓬勃發展,各式轉型確實勢在必行。就其商業模式,採取的是以免費為主的記事功能,另提供如記錄飲食的 Evernote Food、電商平台 Evernote Market 等他項付費服務,但本質與其筆記功能有別,且難以結合(更正確來說是讓消費者買單);儘管後續 Evernote 經重新整頓並推出協作產品 Evernote Spaces 時,市面上早有諸如 Notion、Slack、G Suite 等眾多競爭者,難以打入既有市場。

這也正是第三世代生產力工具獨有的「破壞式創新」:相較於 Google 只是將 Office 搬上雲端,這些後進平台從本質上重新定義生產力工具,讓文件不只是各自分別獨立的檔案,而是可互聯的資料,匯流後分流,成為工作場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曼報客座演講心得X滿滿AI工具乾貨:未來,我們應該何去何從|怪獸看科技

隨著 Zoom 的佈局變化和 Evernote 宣佈出售一事,以及 Notion 亦推出 AI 工具或恐改變生產力應用市場生態,未來第三世代究竟會如何繼續發展,相當值得觀察。而對於現階段還在爆發性突破的 Canva 來說,它也不需要成為唯一「更好」的生產力工具,還是能逐漸擴大其成長,成為許多人辦公日常的核心應用。

反饋與思考

  • 你對於未來辦公室的想像是什麼?
  • 有用過 Canva 嗎?你覺得他最吸引你的特色是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29.7K會員
465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時代,掌握 AI 就像擁有一支全能的高效團隊,能夠協助你初步建構思路,理清脈絡,讓你能更具創意地突破舒適圈,進一步演進現有的事物。AI 的應用範疇多不勝數,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從文字內容出發,探討人類如何與 AI 進行合作,以及現今已有哪些軟體能提供相應的功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在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時代,掌握 AI 就像擁有一支全能的高效團隊,能夠協助你初步建構思路,理清脈絡,讓你能更具創意地突破舒適圈,進一步演進現有的事物。AI 的應用範疇多不勝數,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從文字內容出發,探討人類如何與 AI 進行合作,以及現今已有哪些軟體能提供相應的功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這一年來科技發展迅速,改變了工作的方式。尤其是ChatGPT真的滲透到我們生活中。在做簡報時候,真的會提升很多靈感,但要用它來做簡報時候,就會發現簡報中的排版、照片和顏色搭配又是一番工夫,在試用好幾種的AI自動生成簡報的工具後,發現四款好用的AI自動生簡報工具,用了之後真的回不去了~
Thumbnail
這一年來科技發展迅速,改變了工作的方式。尤其是ChatGPT真的滲透到我們生活中。在做簡報時候,真的會提升很多靈感,但要用它來做簡報時候,就會發現簡報中的排版、照片和顏色搭配又是一番工夫,在試用好幾種的AI自動生成簡報的工具後,發現四款好用的AI自動生簡報工具,用了之後真的回不去了~
Thumbnail
AI 的用途對我們來說,不再只是新奇、趣味和炫技,而是迅速地開始走進實際應用的起點,回歸到 AI 原是為了協助使用者而生的核心價值。如果你好奇 AI 的實際應用,或是你是從事文案、圖像與概念設計,以及影音創作相關的有關工作,也可以參考我們的設置哦。
Thumbnail
AI 的用途對我們來說,不再只是新奇、趣味和炫技,而是迅速地開始走進實際應用的起點,回歸到 AI 原是為了協助使用者而生的核心價值。如果你好奇 AI 的實際應用,或是你是從事文案、圖像與概念設計,以及影音創作相關的有關工作,也可以參考我們的設置哦。
Thumbnail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極大的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他們可以幫助生成我們需要的文本,不管是提供範例,格式,標題,想法,幫助翻譯,校正,改寫,風格,模板,都是對我們很有幫助的生產力工具。 那麼一個好的生產文案的環境是什麼呢? 我認為,應該有著乾淨,簡潔的介面為最好,讓用戶可以完全專心在自己所需要的
Thumbnail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極大的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他們可以幫助生成我們需要的文本,不管是提供範例,格式,標題,想法,幫助翻譯,校正,改寫,風格,模板,都是對我們很有幫助的生產力工具。 那麼一個好的生產文案的環境是什麼呢? 我認為,應該有著乾淨,簡潔的介面為最好,讓用戶可以完全專心在自己所需要的
Thumbnail
製作簡報提案報告或作業的你, 是否覺得寫文很燒腦、找圖很耗時、排版很麻煩? 本文要跟你分享如何運用免費的ChatGPT, 一鍵生成簡報內文插圖 再搭配Google簡報排版完稿。 讓你不花錢也能享受AI的高效便利! 你看過微軟與Google最新的辦公軟體AI了嗎? 最期待哪個功能呢? 一起留言討論吧!
Thumbnail
製作簡報提案報告或作業的你, 是否覺得寫文很燒腦、找圖很耗時、排版很麻煩? 本文要跟你分享如何運用免費的ChatGPT, 一鍵生成簡報內文插圖 再搭配Google簡報排版完稿。 讓你不花錢也能享受AI的高效便利! 你看過微軟與Google最新的辦公軟體AI了嗎? 最期待哪個功能呢? 一起留言討論吧!
Thumbnail
前言 AI人工智慧已經無孔不入的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像是最火紅的ChatGPT、Midjourney…等等。 很多人不同的生成式AI創作歌曲、繪畫、寫文章、寫論文! 下一步是不是「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它! 何謂AI? AI(人工智慧)是人類設計出來的程式或機器所展現的智慧
Thumbnail
前言 AI人工智慧已經無孔不入的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像是最火紅的ChatGPT、Midjourney…等等。 很多人不同的生成式AI創作歌曲、繪畫、寫文章、寫論文! 下一步是不是「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它! 何謂AI? AI(人工智慧)是人類設計出來的程式或機器所展現的智慧
Thumbnail
從這幾個月的AI發展趨勢,甚至有人大膽預測AI技術已經超過了「科技奇點」,不可能往後退,更大的機會是成指數型的曲線發展。無庸置疑,AI工具的普及我們能夠更快速地完成更多事。不過我也覺得這是一個比以往都更需要問自己「Why」的時刻
Thumbnail
從這幾個月的AI發展趨勢,甚至有人大膽預測AI技術已經超過了「科技奇點」,不可能往後退,更大的機會是成指數型的曲線發展。無庸置疑,AI工具的普及我們能夠更快速地完成更多事。不過我也覺得這是一個比以往都更需要問自己「Why」的時刻
Thumbnail
在OpenAI ChatGPT 橫空出世以來,AI 產業正處於蓬勃高速發展的階段,一種FOMO的氛圍在資本市場和科技圈熱炒,有填不完的排隊名單讓大家試用最新的AI 產品,由於步伐真的迭代太快,一個又一個衝擊未來的產品也讓更多人產生焦慮。這篇和大家梳理一下過程,以及目前有發現實用的AI工具。
Thumbnail
在OpenAI ChatGPT 橫空出世以來,AI 產業正處於蓬勃高速發展的階段,一種FOMO的氛圍在資本市場和科技圈熱炒,有填不完的排隊名單讓大家試用最新的AI 產品,由於步伐真的迭代太快,一個又一個衝擊未來的產品也讓更多人產生焦慮。這篇和大家梳理一下過程,以及目前有發現實用的AI工具。
Thumbnail
近期 AI 大戰正式開打,隨著各家科技巨頭紛紛推出全新工具,包括:ChatGPT、Bard、文心一言等,我們的生活也即將迎來巨大變化。身為創作者,無論世界如何改變,熱愛創作的初心始終如一。雖然 ChatGPT 看似會顛覆過往的創作型態,同時也是讓我們回頭審視創作本質、思考不同創作形式的契機。
Thumbnail
近期 AI 大戰正式開打,隨著各家科技巨頭紛紛推出全新工具,包括:ChatGPT、Bard、文心一言等,我們的生活也即將迎來巨大變化。身為創作者,無論世界如何改變,熱愛創作的初心始終如一。雖然 ChatGPT 看似會顛覆過往的創作型態,同時也是讓我們回頭審視創作本質、思考不同創作形式的契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