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報客座演講心得X滿滿AI工具乾貨:未來,我們應該何去何從|怪獸看科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Meta 裁員潮除了是鷹派聯準會的升息策略奏效,試圖透過提高當前「過低」失業率的部分體現,而 layoff 事件其實還讓我們再次思考,虛實整合究竟能否變成未來?未來的工作場域究竟應該長怎樣?但其實這些種種,都是現在進行式。

👉寫在前面

10月底,適逢《曼報》的 Manny 來政大演講,基於一直以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好奇心,加上當時正在趕 Podcast 談遊戲業生態的講稿亟需靈感,我混入【數位遊戲與社會】的課堂,殊不知居然是探討 the future of work,儘管和原本的講題稍有落差,但對於未來工作場域的想像還是有些收穫,便稍微整理了脈絡,當作怪獸看科技的番外篇。

先前錄《怪獸科技公司》的時候就曾討論過 AI 智能創作工具 Midjourney 之於人類藝術家的關係,這次的演講則是更有系統地從了解 AI 具體而言,到底是何以在工作場域上發揮其作用,進而延伸到 AI 進入產品化後,未來的我們究竟何去何從。

延伸閱讀:用AI製圖得首獎畫家恐失業、全支付竟然可以進行投資!|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EP1.1

從文字到影像

raw-image

從微軟、Office 引領的數位化變革,直至 Google 工作革命改變了過去線下、單機的作業方法,逐漸轉型為線上雲端共享的形式,近年來工作場域又迎來許多變化,延伸出許多小分支,如 Notion 透過模組化打造資料庫、Canva 運用大量模板與手動拖曳的方式,讓一般人從傳統 Word、PPT 形式中解放,甚至美國運輸公司 DHL Express 全公司直接導入 Canva 作為工作場域中主要使用的工具。

不僅如此,AI 更成為上班族的新寵,不再需要仰賴繁瑣的流程,自己就能完成堪用的內容。這些工具一再打破我們過去對於工作型態的定義(詳見下方乾貨區),面對這一連串科技的轉變浪潮,又或者是在變動不定的未來,我們的工作場域又會轉換成什麼樣貌?Manny 點出三大可能的關鍵:非同步、高度生產力,以及臨場感。

AI 化之下的展望

raw-image

有別於過去重複性高的業務性質,在創造性知識工作(Creative & Knowledge work)當道的現代,同步工作的必要性已漸趨下滑,疫情促使數位轉型的非同步混合辦公也慢慢普遍化,甚至透過 AI 輔助大部分工作、減少前期碰壁狀況也未嘗不是個選擇,藉之擴展靈感並縮短醞釀過程,進而提高整體生產力。簡言之,或許未來會因而更為強調精準、無拖延的工作模式。

至於三大關鍵趨勢的「臨場感」,Manny 打了大大的問號。原因在於,前兩者均為現在式,是已經有脈絡可循正在全速發展的重點,但即使有微軟和 Meta 合作繼續發展的元宇宙,就本質而言這到底可以有哪些具體且必要的運用?我們真的會需要那種朝向虛實整合的工作性質嗎?「元宇宙會正常化,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究竟能否成立,這個巨大假設還需要時間驗證。

以遊戲業為例,為了打造最真實(realistic)的高沉浸感 3A 遊戲,資訊量大的情況下,開發成本成為當前遊戲開發之所以生產效能低的主因;尤其在美術方面,遊戲中的一草一樹其實都相當耗時。換言之,真實性的代價便是高成本,這在遊戲業本身就已甚是明顯,脫離了娛樂產業,這類型典範轉移的下一步會落在何處?

總的來說,網路的邊際成本為零,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同樣便捷易得的快速資訊,但也同時讓過去許多工作造成衝擊;如今 AI 的快速進步,更使得知識、創造生產的邊際成本也降為零。由於 AI 的強項正是模組化,倘若學校教育還停留在教授易被取代的模組化知識,面對未來學習到的能力其實是遠遠不及這些趨勢的發展。

談及未來與趨勢,或有不確定性抑或突如其來的變化,但不變的道理一直都在,就是新科技的推出與發展一向是被當代質疑,爾後才能不斷經由討論、優化成最適合那個時代的方式。新的工作總會有機會取代舊有的業務,在 AI 進入產品化時代的當下,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掌握專屬於人的優勢,研究並善用 AI 讓自己的效率和生產力提升,變成在職場站穩腳步的一大利器。

乾貨區

1. 文字型 AI

2. 聲音型 AI

3. 圖像型 AI


raw-image

🤖追蹤怪獸科技公司:懂科技,你也可以。
👉https://www.instagram.com/monstech.in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32.9K會員
495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18
「軟技能」又來了?都覺得軟實力已經聽到爛、甚至像是狗屁?事實卻是,AI 正在加速硬技能折舊,看似不值一提的「軟技能」才是幫你跑贏大盤、擺脫 35 歲職場斷層的關鍵。AI 時代,硬技能雖然能帶來初期優勢,卻可能因自動化而被淘汰;唯有擁有強大軟技能,才能繼續保持領先。
Thumbnail
2025/04/18
「軟技能」又來了?都覺得軟實力已經聽到爛、甚至像是狗屁?事實卻是,AI 正在加速硬技能折舊,看似不值一提的「軟技能」才是幫你跑贏大盤、擺脫 35 歲職場斷層的關鍵。AI 時代,硬技能雖然能帶來初期優勢,卻可能因自動化而被淘汰;唯有擁有強大軟技能,才能繼續保持領先。
Thumbnail
2025/04/11
以色列土地面積比台灣更小、人口只有台灣三分之一、資源匱乏,卻透過科技創新與全球戰略布局,創造了全球 100 家獨角獸企業,幾乎等於整個歐洲的 80%,成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本文探討以色列如何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重要樞紐,並以此啟發臺灣在國際策略及影響力佈局上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4/11
以色列土地面積比台灣更小、人口只有台灣三分之一、資源匱乏,卻透過科技創新與全球戰略布局,創造了全球 100 家獨角獸企業,幾乎等於整個歐洲的 80%,成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本文探討以色列如何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重要樞紐,並以此啟發臺灣在國際策略及影響力佈局上的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因為 AI 被裁了,因為它能力比我好!那我到底還能(還要)幹嘛?」不論是開發者亦或 early adopter,乃至於耳聞 AI 的每個人可能都曾有過類似這樣的煩惱與焦慮。未來變化很快,但在現在這個當下,我們到底要意識到什麼?
Thumbnail
「我因為 AI 被裁了,因為它能力比我好!那我到底還能(還要)幹嘛?」不論是開發者亦或 early adopter,乃至於耳聞 AI 的每個人可能都曾有過類似這樣的煩惱與焦慮。未來變化很快,但在現在這個當下,我們到底要意識到什麼?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改變世界與工作職場。隨著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複雜,它正在自動化越來越多的任務,這導致某些行業的工作崗位流失。然而,人工智能也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它正在以多種方式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 本文將介紹在AI 人工智能時代,想成為贏者的「7個重要新工作心態!」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改變世界與工作職場。隨著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複雜,它正在自動化越來越多的任務,這導致某些行業的工作崗位流失。然而,人工智能也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它正在以多種方式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 本文將介紹在AI 人工智能時代,想成為贏者的「7個重要新工作心態!」
Thumbnail
各位朋友可以猜猜,這是用什麼軟體畫出來的呢? 2023年最大的技術革新「AI」對遊戲業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而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 以下分享 5 點,我在遊戲業中與 AI 共存的觀點
Thumbnail
各位朋友可以猜猜,這是用什麼軟體畫出來的呢? 2023年最大的技術革新「AI」對遊戲業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而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 以下分享 5 點,我在遊戲業中與 AI 共存的觀點
Thumbnail
社會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個進程可能會以各種方式發生,有些方式是人們預測得到的,有些方式則是出人意料的。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傳統組織的核心是基於權力和層級體系的中心化模式,而去中心化的模式注重平等、協作和創新,更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變革中,人文思維和創造力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
Thumbnail
社會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個進程可能會以各種方式發生,有些方式是人們預測得到的,有些方式則是出人意料的。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傳統組織的核心是基於權力和層級體系的中心化模式,而去中心化的模式注重平等、協作和創新,更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變革中,人文思維和創造力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
Thumbnail
從生成圖像的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再到近期竄紅的ChatGPT,不論是圖像還是文字,都突破了人類的想像,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究竟哪些職務即將消失?而哪些正在興起呢?
Thumbnail
從生成圖像的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再到近期竄紅的ChatGPT,不論是圖像還是文字,都突破了人類的想像,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究竟哪些職務即將消失?而哪些正在興起呢?
Thumbnail
Meta 裁員潮除了是鷹派聯準會的升息策略奏效,試圖透過提高當前「過低」失業率的部分體現,而 layoff 事件其實還讓我們再次思考,虛實整合究竟能否變成未來?未來的工作場域究竟應該長怎樣?但其實這些種種,都是現在進行式。
Thumbnail
Meta 裁員潮除了是鷹派聯準會的升息策略奏效,試圖透過提高當前「過低」失業率的部分體現,而 layoff 事件其實還讓我們再次思考,虛實整合究竟能否變成未來?未來的工作場域究竟應該長怎樣?但其實這些種種,都是現在進行式。
Thumbnail
好像 暫停寫作一陣子?(其實是2年 剛剛偷喵上一篇文章看到的) 這2年剛好就是疫情在台灣嚴重的2年(然後我暫停的2年其實也跟疫情沒什麼關聯) 暫停的原因 純粹就是懶 找不到持續寫作的動力 所以就暫停了(youtube也閒置蠻久最近才甦醒 你看到的就是下面這個 我真是個懶散的人啊...)
Thumbnail
好像 暫停寫作一陣子?(其實是2年 剛剛偷喵上一篇文章看到的) 這2年剛好就是疫情在台灣嚴重的2年(然後我暫停的2年其實也跟疫情沒什麼關聯) 暫停的原因 純粹就是懶 找不到持續寫作的動力 所以就暫停了(youtube也閒置蠻久最近才甦醒 你看到的就是下面這個 我真是個懶散的人啊...)
Thumbnail
我相信疫情即將過去,但一切「不會恢復原樣」。很多的工作型態即將改變,甚至很多的工作會消失。 你的工作在未來還存在嗎? 抑或者變成什麼樣子?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在未來即將改變的工作類型,來看看你的工作什麼哪一種? 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Thumbnail
我相信疫情即將過去,但一切「不會恢復原樣」。很多的工作型態即將改變,甚至很多的工作會消失。 你的工作在未來還存在嗎? 抑或者變成什麼樣子?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在未來即將改變的工作類型,來看看你的工作什麼哪一種? 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Thumbnail
解決三項AI人工智慧發展迷思,了解未來工作總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Thumbnail
解決三項AI人工智慧發展迷思,了解未來工作總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Thumbnail
  本系列為翻譯「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它有近二百頁內容。寫這篇的原因,是希望讓大學生及剛出
Thumbnail
  本系列為翻譯「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它有近二百頁內容。寫這篇的原因,是希望讓大學生及剛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