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裡的自然課。百景】其之四十六。九降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其之四十六。九降風

秋風起,這個星期新竹迎接了今年秋冬的第一道九降風。
今天一感覺到風,就覺得一定要和孩子一起上山走走,在犁頭山的稜線上感受它、迎接它。
一見到面,一位孩子就問說今天能不能去犁頭山?
好巧啊,好開心,即使理由不同,但我們有著共同想去做的事情。
我們約好下午課上完大家要一起去山裡走走。

現在是最舒服的季節,夕陽斜斜地向大地打光,將所有的一切染上飽滿黃金的色彩。
山裡,大群紫斑蝶就著夕陽悠悠哉哉地訪花,等著搭上一波波九降風列車,往南遷徙。
沿路,孩子們不斷發現各式各樣的寶物、無可莫名的造物、躲在樹皮下的小蟲、遠方的鳥鳴、涼爽的風、遠方壯觀的雲。蜻蜓抓著紫斑蝶細細品味著,山徑上到處是狩獵蜂來回搜尋倒楣的獵物與物色掘洞地點。
而他們使用蟲網的技術越來越好了,輕輕柔柔地抓了一隻又一隻的紫斑蝶,觀察後再輕柔地放回空中。

願九降風順利送他們抵達遙遠的南方。

2022.10.05

同步發布於 Matters

若你喜歡我的教育行動,歡迎點擊下方綠色圈圈五次,便可給予我實質的回饋。
初次化讚為賞會需要你花幾秒鐘的時間(記得按下切換舊介面)用 FB 或是Google 帳號註冊 Liker ID,請放心,整體過程都不需花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傻剛的胡思亂想
37會員
71內容數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傻剛的胡思亂想的其他內容
2024/08/12
大湳森林暑期營第一週順利結束了! 每次活動結束都覺得靈魂被用光了,但看了活動照片又漸漸回復起來。 我好喜歡《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這個故事,喜歡你們專注聆聽的眼神,跟著老爺爺一起煩惱、一起無奈,一起經歷旅程;喜歡你們真的試著去把池塘捲起來看看。
Thumbnail
2024/08/12
大湳森林暑期營第一週順利結束了! 每次活動結束都覺得靈魂被用光了,但看了活動照片又漸漸回復起來。 我好喜歡《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這個故事,喜歡你們專注聆聽的眼神,跟著老爺爺一起煩惱、一起無奈,一起經歷旅程;喜歡你們真的試著去把池塘捲起來看看。
Thumbnail
2024/07/26
旅程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博物學嗎?有在哪些地方聽過?」 四面傳來疑惑的眼光。 於是我再問:「那有聽過博物館嗎?」 這次得到的回應就肯定許多。
Thumbnail
2024/07/26
旅程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博物學嗎?有在哪些地方聽過?」 四面傳來疑惑的眼光。 於是我再問:「那有聽過博物館嗎?」 這次得到的回應就肯定許多。
Thumbnail
2024/06/13
紀錄下在山上曾經發生的事情。 這批孩子在山上的狀態很好,雖然有著正值青春期的紛紛擾擾,但也有著青春期所具有的無限精力。這些精力從內在迸發,滿溢至每一吋身體,如同強力的馬達推動著他們,是一幅美好的畫面。
Thumbnail
2024/06/13
紀錄下在山上曾經發生的事情。 這批孩子在山上的狀態很好,雖然有著正值青春期的紛紛擾擾,但也有著青春期所具有的無限精力。這些精力從內在迸發,滿溢至每一吋身體,如同強力的馬達推動著他們,是一幅美好的畫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爬山「大坑9號步道-風動石」
Thumbnail
爬山「大坑9號步道-風動石」
Thumbnail
世界是一所學校,山是其中一間教室。​ 我想要帶著少年/女們,背著生活的重擔,用雙腳親自走一段路,進入自然裡。 ​那裡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沒有平地、沒有空調。 在那裡,不是環境順應人類,而是人類順應祂。 也因此,生活其中,能夠讓人切身體會到,蘊含在我們身體中的巨大潛能。
Thumbnail
世界是一所學校,山是其中一間教室。​ 我想要帶著少年/女們,背著生活的重擔,用雙腳親自走一段路,進入自然裡。 ​那裡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沒有平地、沒有空調。 在那裡,不是環境順應人類,而是人類順應祂。 也因此,生活其中,能夠讓人切身體會到,蘊含在我們身體中的巨大潛能。
Thumbnail
有一座山,溪水流淌,群青環抱,讓雲朵戀眷,令苔石不移。那座山一直在那裡,在我出生前在我消逝後,比我更長久的存在在那裡,你想一起去嗎? 我心裡有座山,偶爾我會閉上眼在腦海中細數樹上的葉子,路上的石子,但我還不知道站在那之中感受到的風是冷是熱?能聽到的是什麼聲音?因為想走近一座山,所以決定元旦假期的時候
Thumbnail
有一座山,溪水流淌,群青環抱,讓雲朵戀眷,令苔石不移。那座山一直在那裡,在我出生前在我消逝後,比我更長久的存在在那裡,你想一起去嗎? 我心裡有座山,偶爾我會閉上眼在腦海中細數樹上的葉子,路上的石子,但我還不知道站在那之中感受到的風是冷是熱?能聽到的是什麼聲音?因為想走近一座山,所以決定元旦假期的時候
Thumbnail
秋風起,這個星期新竹迎接了今年秋冬的第一道九降風。 今天一感覺到風,就覺得一定要和孩子一起上山走走,在犁頭山的稜線上感受它、迎接它。 一見到面,一位孩子就問說今天能不能去犁頭山? 好巧啊,好開心,即使理由不同,但我們有著共同想去做的事情。 我們約好下午課上完大家要一起去山裡走走......
Thumbnail
秋風起,這個星期新竹迎接了今年秋冬的第一道九降風。 今天一感覺到風,就覺得一定要和孩子一起上山走走,在犁頭山的稜線上感受它、迎接它。 一見到面,一位孩子就問說今天能不能去犁頭山? 好巧啊,好開心,即使理由不同,但我們有著共同想去做的事情。 我們約好下午課上完大家要一起去山裡走走......
Thumbnail
東眼山曾是林務局的伐木林班,因此留下許多林業遺跡,園區內步道多,長短皆有任君選擇,海拔1000上下,因此適合夏天避暑納涼享受森林浴。這次從志繼山起登往東眼山走親子峰,在登山口路旁就看到大霸聖稜線,展開美好的一日。親子峰就是兩座相鄰的山峰,都無基石,但從東滿步道上可清楚看到兩個山頭,一起來趟森呼吸。
Thumbnail
東眼山曾是林務局的伐木林班,因此留下許多林業遺跡,園區內步道多,長短皆有任君選擇,海拔1000上下,因此適合夏天避暑納涼享受森林浴。這次從志繼山起登往東眼山走親子峰,在登山口路旁就看到大霸聖稜線,展開美好的一日。親子峰就是兩座相鄰的山峰,都無基石,但從東滿步道上可清楚看到兩個山頭,一起來趟森呼吸。
Thumbnail
這個周末,天氣晴朗,我們一早就準備好背包,坐上車子,「衝」的衝出了家門,不知開了多久,車子才抵達今天的目的地--「姜子寮山」!!
Thumbnail
這個周末,天氣晴朗,我們一早就準備好背包,坐上車子,「衝」的衝出了家門,不知開了多久,車子才抵達今天的目的地--「姜子寮山」!!
Thumbnail
身歷阿里山冷霧巨木的壯闊中,蹲踞千年樹人的指間,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Thumbnail
身歷阿里山冷霧巨木的壯闊中,蹲踞千年樹人的指間,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Thumbnail
20210810 利用半天的時間, 開車到離家半小時的飛鳯山走走, 這次要走訪新路線板根樹~ 看到關公招牌, 往修心宮的方向前進 整理好裝備準備起登  只要不防礙其它人出入, 道路二旁都可以停車. 早上車子不少 8:30 起登 我們選擇從修心宮的登山口起登, 因為這的
Thumbnail
20210810 利用半天的時間, 開車到離家半小時的飛鳯山走走, 這次要走訪新路線板根樹~ 看到關公招牌, 往修心宮的方向前進 整理好裝備準備起登  只要不防礙其它人出入, 道路二旁都可以停車. 早上車子不少 8:30 起登 我們選擇從修心宮的登山口起登, 因為這的
Thumbnail
【自然藝寫課】 想引領孩子觀察大自然中的美,打開感官去深觸自然中的一切,將這些感受與感動紀錄下來,藉由藝術創作與寫作,轉化成值得珍藏的回憶種子,永存於心中的某個角落。是由2019年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的兩位結業學員:林晏履(煉乳老師)、張佳雯(嘎嘎老師,拓窗藝術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共同合作籌辦。
Thumbnail
【自然藝寫課】 想引領孩子觀察大自然中的美,打開感官去深觸自然中的一切,將這些感受與感動紀錄下來,藉由藝術創作與寫作,轉化成值得珍藏的回憶種子,永存於心中的某個角落。是由2019年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的兩位結業學員:林晏履(煉乳老師)、張佳雯(嘎嘎老師,拓窗藝術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共同合作籌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