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了思索教育路上的這段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 / 野冊編輯學校
從台南到桃園的遠行路上,除了是充滿著對異鄉城市的好奇,也是一段思索自己在教育路上到底能做什麼的旅程。
「教育,是創生的最後一哩路。」
而這趟前往共識營的旅程,或許也將成為野冊決心往教育路線的最後一哩路。在共識營中,除了野冊跟雜學校外,還有逆風劇團、微光盒子、孩子的書屋,Only實驗教育等團隊前來,而分布於全台各地的不同團隊,都有著專屬自己的挑戰,以及大家普遍會面臨的困境,無論是錢、是人,甚至是群眾觀感、家長狀況、社會結構等等多重的問題,就彷彿疊羅漢一般的層層疊疊在名為「現實」的基座上,而這基座並不是大到讓你穩如泰山的舒適環境,反而是你踮腳即摔,完全是走在鋼絲線上的恐怖平衡。
在鋼索上前進 是為了走出平穩大道
但即使這麼艱困的環境下,還是有著這麼一群人在鋼絲索上前進,甚至是看不到盡頭,只為了多陪一個是一個的想法,用著自己也說不清楚的執念,想盡辦法的要走出平穩大道,來讓更多身後的人,可以有個可以更穩定的道路,而這或許也呼應了,教育身為最後一哩路,或許不僅只是一條單純可通行的路,而是在時間與過程的累積之下,能夠乘載未來更多人能量的希望之路。
而在推動地方編採教育的野冊,所面臨的環境,或許不比其他團隊來的艱困,但會遇到的現實,基本上還是閃不掉的,而在課程之中,印象深刻也最讓人好奇的,莫過於李惠銘校長的分享;李校長以他在體制內推動的經驗,來讓我們看見即使在僵固制度下,依舊能過有所突破的可能性,那當然這樣的突破也不會是一步可及或是天上掉下來的,相信背後一定是經過了大量的斡旋跟協調,但只是在校長詼諧的分享下,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有趣案例,但仔細一想,每個專案的推行,在什麼都沒有的初期,或許都是難如登天的門檻,但投入其中的決心,才能消磨掉這高聳的門檻,讓更多學生跨入,也讓他們走入門的另一端,開創新的視野,看見更多自己沒想像過的世界。
加上一雙翅膀 創造地方起飛
而課程之外,收益良多是更其他團隊之交流,聽著團隊們一個個的故事,除了可以理解他們所執行的業務外,也可以感受到許多在地方上在社會上,那種結構僵固的無力感,而這些投入其中的人,或許都可以稱得上「好人」,但他們絕對不是「神」,即使他們總會成為學生困境時的最後一張網,但怎麼樣也難以取代家庭在先天上的關鍵位置,而學生會大,團隊也會老,人也會流失,但總是無力去解決更多更未來的事情,畢竟在整個當下,就已經有很大的破洞,需要有人去幫忙縫補,讓更多人不再掉入這個洞中,撐住無止盡的下墜,讓看不見希望的絕望之路,就此打住,重新再來,這是個很大的課題,也是很多地方教育團隊所面臨到的「現實問題」。
而野冊也相信,共識營只是這段旅程的起頭,未來無論是我們自己或是其他團隊,大家一定還有更遠的路要走,而我們也很期許,未來有機會可以協助到各個地方團隊、學校、社區,來讓地方編採跟地方策展的概念跟技能導入,讓在地方陪伴著學生的團隊們,也能夠有個技術導入的解決方案,如同加上一雙翅膀的動力般,創造地方起飛,也創造讓學生自己起飛的契機。
這邊是野冊,感謝雜學校舉辦這次的共識營,也期待未來有機會去拜訪更多地方上的團隊,讓大家做的事情,可以被更多人看見,也讓自己,看見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有個希望的盡頭。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學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 / 逆風劇團 2015年由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等共同發起創立「逆風劇團」,帶領30位雙北市高關懷青少年站上「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舞台。2016年成瑋盛發起「暴走青春巡迴講座」,走進全台灣中介機構、少觀所,看見更多非行青少年所面臨的處境。 2018年團長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開始全職投入,
文 / 逆風劇團 謝謝普列斯製造,聚集了許許多多關心臺灣教育創新的夥伴,讓真正志同道合的人齊聚一堂,讓我們從陌生到產生連結,從彼此身上看見各種議題、各種族群的影響力。每個組織關心的對象或許不同,但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教育,向社會傳遞正向價值,讓未來更加靠近我們所期待的美好模樣。 猶記去年活動結束後,小人
文 / 海波浪 海波浪 seabelongings 是位於宜蘭,關注當代海洋文化樣貌的團體。探尋與海相關的種種可能性。夥伴成員有興趣的面向多元,從文史、設計、藝術、戲劇、生態、教育等面向都有不同投入與產出。透過不同的方式,讓我們與參與者在這過程中更認識海洋的豐富性,建立人與海之間的關係。 受宜蘭青聚
文 / 海波浪 坐上車時,腦子還在想工作有什麼遺漏之處,煩惱著該如何規劃人生的下一步,儘管有些幸運、有些磕磕絆絆地以從事文化領域的自由工作者身分在家鄉打滾,不時也會接觸到許多涵蓋了「地方創生」理念的活動;但坦白說,至今我仍不懂什麼是地方創生。 不懂的原因大概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文化事務與地方創生被混
文 / 飛雀餐桌行動 「飛雀」為取自英文Future的諧音,以此命名即是希望在餐桌上,討論一切農村的未來與可能性,是以延伸御鼎興柴燒醬業為起點,進而匯聚雲林在地產業品牌而組成的地方團隊,自2017年開始,迄今已舉辦超過150場全醬油蔬食料理、3場醬油美學攝影展、並且接待超過5,000名關係人口。 我
文 / 飛雀餐桌行動 「教育是創生最後一哩路」是甫入普列斯製造共識營第一個印入眼簾的標語,也是參與兩日共識營後最深切的感受。 概要的說,飛雀餐桌是以「飲食」為起點、進而推廣雲林風土的風格餐飲品牌,在過去累積的行動成果中,雖有涵蓋食農教育範疇,但相較多數參與共識營、且深耕教育領域的團隊而言,飛雀的教育
文 / 逆風劇團 2015年由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等共同發起創立「逆風劇團」,帶領30位雙北市高關懷青少年站上「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舞台。2016年成瑋盛發起「暴走青春巡迴講座」,走進全台灣中介機構、少觀所,看見更多非行青少年所面臨的處境。 2018年團長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開始全職投入,
文 / 逆風劇團 謝謝普列斯製造,聚集了許許多多關心臺灣教育創新的夥伴,讓真正志同道合的人齊聚一堂,讓我們從陌生到產生連結,從彼此身上看見各種議題、各種族群的影響力。每個組織關心的對象或許不同,但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教育,向社會傳遞正向價值,讓未來更加靠近我們所期待的美好模樣。 猶記去年活動結束後,小人
文 / 海波浪 海波浪 seabelongings 是位於宜蘭,關注當代海洋文化樣貌的團體。探尋與海相關的種種可能性。夥伴成員有興趣的面向多元,從文史、設計、藝術、戲劇、生態、教育等面向都有不同投入與產出。透過不同的方式,讓我們與參與者在這過程中更認識海洋的豐富性,建立人與海之間的關係。 受宜蘭青聚
文 / 海波浪 坐上車時,腦子還在想工作有什麼遺漏之處,煩惱著該如何規劃人生的下一步,儘管有些幸運、有些磕磕絆絆地以從事文化領域的自由工作者身分在家鄉打滾,不時也會接觸到許多涵蓋了「地方創生」理念的活動;但坦白說,至今我仍不懂什麼是地方創生。 不懂的原因大概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文化事務與地方創生被混
文 / 飛雀餐桌行動 「飛雀」為取自英文Future的諧音,以此命名即是希望在餐桌上,討論一切農村的未來與可能性,是以延伸御鼎興柴燒醬業為起點,進而匯聚雲林在地產業品牌而組成的地方團隊,自2017年開始,迄今已舉辦超過150場全醬油蔬食料理、3場醬油美學攝影展、並且接待超過5,000名關係人口。 我
文 / 飛雀餐桌行動 「教育是創生最後一哩路」是甫入普列斯製造共識營第一個印入眼簾的標語,也是參與兩日共識營後最深切的感受。 概要的說,飛雀餐桌是以「飲食」為起點、進而推廣雲林風土的風格餐飲品牌,在過去累積的行動成果中,雖有涵蓋食農教育範疇,但相較多數參與共識營、且深耕教育領域的團隊而言,飛雀的教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也喜歡帶孩子到大學裡走走嗎? 周末選一間離你不遠的校園帶孩子走走!東海大學裡的東海小棧舉辦的活動都很有教育意義。攀樹、認識洛神花、蜂蠟、採蜜體驗等等祐懿都參與過也蠻喜歡的。如果有機會你也可以帶孩子參加!東海小棧的課程真的非常適合孩子們,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連我自己都學了很多。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從小到大走著最多人走的路,從幼稚園到大學,若有人中途離開了,反而會浮現「怎麼不繼續走了?」的疑問。 走著走著,走到了大學畢業的中繼點,有人說,想去走走看國外的路,說著他們的語言,感受他們的文化;有人說,想往那高山走走,攻讀有興趣的專業,或是更專精於自己的領域,而有些人停下了腳步,猝不及防地
今年有個偶然的機會,和其他夥伴共同開發了一套新課程:走讀南門。「走讀」兩個字代表「走出教室去學習課本上沒有教的知識」
Thumbnail
新竹縣史館校外教學體驗,學生分組學習時,小組員們分工合作記錄說明牌上的關鍵字,再集合分享討論。一般來說很難想像國小4到6年級的學生可以這麼有組織及目標的認真參訪縣史館,但今天早上,我完全相信他們做得到!
Thumbnail
為了因應時代快速的變遷,教育體制早已有了大幅的變化。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深刻體會到,教育界面臨的,會是更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教育部不斷鬆綁制度的限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也喜歡帶孩子到大學裡走走嗎? 周末選一間離你不遠的校園帶孩子走走!東海大學裡的東海小棧舉辦的活動都很有教育意義。攀樹、認識洛神花、蜂蠟、採蜜體驗等等祐懿都參與過也蠻喜歡的。如果有機會你也可以帶孩子參加!東海小棧的課程真的非常適合孩子們,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連我自己都學了很多。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從小到大走著最多人走的路,從幼稚園到大學,若有人中途離開了,反而會浮現「怎麼不繼續走了?」的疑問。 走著走著,走到了大學畢業的中繼點,有人說,想去走走看國外的路,說著他們的語言,感受他們的文化;有人說,想往那高山走走,攻讀有興趣的專業,或是更專精於自己的領域,而有些人停下了腳步,猝不及防地
今年有個偶然的機會,和其他夥伴共同開發了一套新課程:走讀南門。「走讀」兩個字代表「走出教室去學習課本上沒有教的知識」
Thumbnail
新竹縣史館校外教學體驗,學生分組學習時,小組員們分工合作記錄說明牌上的關鍵字,再集合分享討論。一般來說很難想像國小4到6年級的學生可以這麼有組織及目標的認真參訪縣史館,但今天早上,我完全相信他們做得到!
Thumbnail
為了因應時代快速的變遷,教育體制早已有了大幅的變化。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深刻體會到,教育界面臨的,會是更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教育部不斷鬆綁制度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