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受教育的過程 越來越遠離家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 / Revery夢想團隊

「為什麼我們受教育的過程,是越來越遠離家鄉?」常常我們說到:北漂、返鄉遊子,可當這種行為愈趨常態,又有誰去真的思考過背後的原因呢?

raw-image

Revery這次來到雜學校的普列斯製造共識營,從2019神鬼雜學的線上參展,再到這次與來自中部的地方團隊夥伴們,一起為在地找解方,Revery雖然從中部發跡,但因為是由全台各地的學生組成,每個人的家鄉都不一樣,目前中部只有台中清水、南投鹿谷這兩個固定的據點在行動,但這也更像共識營時,聽到林事務所的林承毅mentor分享:中部地區常見教育印象「對於家鄉認同感不高、家鄉沒什麼好說嘴的、特色不顯著、自信心偏低或不足……」。或許特色太難被看見才要花更久的時間理解創生該如何好好行動。

你也是北漂讀書的人嗎?

或許更多時候,離鄉到其他地區求學的孩子們,也不會想刻意去說自己是中部人、彰化雲林人;即便提到也只聯想到治安不好、太陽餅、爌肉飯的時候,在這些一笑而過的背後所潛藏的,是刻板印象和更多在地社區美好特色不易被看見。

所以Revery如何去解決中部特色及值得被看見的團隊:先解決看到的在地需求、接著再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要怎麼在地化接軌去有效處理並發起行動,創造社會影響力,就像熊塾雲端顧問,在台中霧峰持續蹲點;就像我們也在清水持續服務,串連在地網路與資源,找出行動脈絡內容。

Revery據點足跡

依稀記得種種影像,用劇本殺和影像藝術傳遞,就像團隊在南投鹿谷,透過孩子的攝影展,推廣多元教育促進親子交流,或者像飛雀餐桌行動,面對疫情持續影響的時候,持續思考餐桌還能怎麼轉型,讓西螺醬油與雲林物產更被人所知。

與卓越的團隊一起實體交流、腦力激盪中部議題實屬精彩。

放諸四海皆準 台灣的縮影

其實,不論是「在地串連、推廣交流、策略應對……」,雖然放到全台也都有這樣的問題,但不代表中部地區的行動沒有特色,而是能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的扎根,讓這些新聞媒體時時刻刻提到的內容,能夠有所呼應,嘗試於在地解決。

同時也線上連線,與去年訪談的Only實驗教育提問,蕭典義老師仍細心的與我們說起盈利模式與組織需要如何定位與設計以及小人小學的扣扣老師,也仔細分享Revery若真的希望落實駐點,需要先具備什麼認知與準備和思考的方向。

「教育,是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

這是這次共識營的旗幟所寫,也是在地瓜校長分享這段話的時候,在思考這篇文章起初提到:為什麼我們受教育的過程,越來越遠離家鄉?

raw-image

可能會因為政策與推拉力,如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老師帶著我們從政策與社會面由上往下思考各項議題。也如立賢基金會執行長與我們交流時分享道幾位夥伴支持全台行動的心路歷程,並對於人才的理解與行動脈絡;或者像The One李惠銘校長分享如何用社區經營的角度「不太乖」的改善校園經營。

回到Revery身上

我們也一直相信不論是新聞上出現的低生育率、高齡化,再到各個議題,如共識營所提到:最終都是回歸教育,所以我們才會由青年牽起青少兒少有些人學以致用去看見需求、有些人發揮所長去勇敢行動,更多的是透過志工與工作坊的培力,期待最終培養出一個個由地方人自己長起的地方團隊,有自己的資源與力量落實永續扎根。

不論看到這篇文的您是來自哪裡,一起走入在地、看見自己的社區有什麼議題、嘗試去回應它們,讓我們最後在家鄉、不用離鄉也能有專屬的教育

「教育,是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踏在這塊地的每一個人真的認識自己的家鄉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表明自己多熱愛家鄉,卻對自己的家鄉特色不了解,像是龍潭不只花生糖還有東方美人茶。

地方你知多少?

這次來到雜學校普列斯製造共識營,剛開始詢問了夥伴們,中區想到什麼特色呢?

●公園密集度最高的地方—嘉義

●世界第二大橋—雲林西螺大橋

●林家花園—台中霧峰

●八卦山大佛—彰化

從這些答案感受出大家對於家鄉的認知,因為這些地方都是充滿家鄉的特色風景及文化的傳遞。

Revery夢想團隊定位

Revery夢想團隊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集結了許多對於家鄉有認同感,想為家鄉多一份心力的年輕族群。我們想做的是能將地方特色文化更佳繼續的將他發揮出來,甚至是能將沒落的村落文化推廣、村落特色產物-苦茶油、環境保育的山麻雀復育,透過我們將各地的地方特色讓在地人產生家鄉認同,更能帶動起地方的發展,並且特過教育的方式讓在地的孩童更能從小培養家鄉認同感。

遇到地方的波折

地方特色發展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質疑以及什麼樣的做法更能讓孩子知悉自己的家鄉,產生對於家鄉的認同感,對於自己的故鄉不是只有淺淡的印象及不好的部分。

像是雲林六輕的污染大家耳熟能詳,但卻沒看見附近也有非常美的一片綠地種植美生菜,又或者是清水廖添丁的故鄉,能有多少人知道廖添丁的故事,在這些地方掩蓋掉的特色,透過教育讓孩子知道原來自己的家鄉也是很美好和濃厚的文化特色,因此期許孩子能在未來的生活裡願意回到家鄉,產生家鄉依戀成為家鄉的青年學子。

共識營彼此凝聚

還有在這之中我們要採用什麼樣的方式讓更多人看見我們,以及什麼做法對於在地是好的發展,更是如團隊根基是台中起源,但卻更多發展是在不同的縣市,因此林事務所林承毅mentor帶著大家凝聚中部地方特色思考,再引領如果從中找出突破點,更進化每一個組織的地方模式以及彼此合作,讓容易被忽略的中部,透過我們這些人的力量,讓中部的地方特色更加的被看見。

因此希望能回到最初的教育,透過教育牽起不同世代,發揮彼此所長建構起地方永續扎根,讓更多人投入在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雜學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讓種籽遍地開花 「我們希望透過深度的交流,讓不同區域的人,能夠知道彼此在做些什麼。吸取別人經營上的經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影響力。」雜學校校長蘇仰志,在為期兩天一夜的共識營裡,開宗明義地就點出活動的意義與目的。 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並邀請林事務所林承毅執行長擔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讓種籽遍地開花 「我們希望透過深度的交流,讓不同區域的人,能夠知道彼此在做些什麼。吸取別人經營上的經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影響力。」雜學校校長蘇仰志,在為期兩天一夜的共識營裡,開宗明義地就點出活動的意義與目的。 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並邀請林事務所林承毅執行長擔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開跑 為了解決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9月第二次就任首相時,提出刺激地方小經濟圈再生計畫,就是所謂「地方創生」。透過在地化與特色化,擴大對鄉鎮的補助,創造就業機會,推廣都市人口移居,幫助在地結合自身資源並利用優勢,發展最合適的特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開跑 為了解決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9月第二次就任首相時,提出刺激地方小經濟圈再生計畫,就是所謂「地方創生」。透過在地化與特色化,擴大對鄉鎮的補助,創造就業機會,推廣都市人口移居,幫助在地結合自身資源並利用優勢,發展最合適的特
Thumbnail
2022/10/07
文 / 花好月圓 曾經,我們在如何談戀愛這個話題?一開始,就只有我們兩個女生討論談戀愛的故事。那一種甜甜的幸福感覺,讓我們兩個話題一直不斷衍生,我們原本都只是陌生人,因為這個話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也因為我們的聊天內容,很自然順理成章地將它錄製成一集podcast,關於姻緣篇故事,慢慢地我們
Thumbnail
2022/10/07
文 / 花好月圓 曾經,我們在如何談戀愛這個話題?一開始,就只有我們兩個女生討論談戀愛的故事。那一種甜甜的幸福感覺,讓我們兩個話題一直不斷衍生,我們原本都只是陌生人,因為這個話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也因為我們的聊天內容,很自然順理成章地將它錄製成一集podcast,關於姻緣篇故事,慢慢地我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 / Revery夢想團隊 2016年,來自台中的高中生們秉持著「想讓世界更好」這個想法,並號召全台夥伴們,成立「Revery夢想團隊」,一路到現在帶著這樣的期待前往全台十幾所的國小或兒童之家,這其中也根據當地需求設計相對應的在地課程,希望持續透過團體的號召力,集結更多各地高中生、大學生,一起用志
Thumbnail
文 / Revery夢想團隊 2016年,來自台中的高中生們秉持著「想讓世界更好」這個想法,並號召全台夥伴們,成立「Revery夢想團隊」,一路到現在帶著這樣的期待前往全台十幾所的國小或兒童之家,這其中也根據當地需求設計相對應的在地課程,希望持續透過團體的號召力,集結更多各地高中生、大學生,一起用志
Thumbnail
文 / Revery夢想團隊 「為什麼我們受教育的過程,是越來越遠離家鄉?」常常我們說到:北漂、返鄉遊子,可當這種行為愈趨常態,又有誰去真的思考過背後的原因呢? Revery這次來到雜學校的普列斯製造共識營,從2019神鬼雜學的線上參展,再到這次與來自中部的地方團隊夥伴們,一起為在地找解方,Reve
Thumbnail
文 / Revery夢想團隊 「為什麼我們受教育的過程,是越來越遠離家鄉?」常常我們說到:北漂、返鄉遊子,可當這種行為愈趨常態,又有誰去真的思考過背後的原因呢? Revery這次來到雜學校的普列斯製造共識營,從2019神鬼雜學的線上參展,再到這次與來自中部的地方團隊夥伴們,一起為在地找解方,Reve
Thumbnail
文 / 微光盒子 本次很開心能夠代表微光盒子參與普列斯製造共識營的北區場次,在這緊湊的兩天當中,包含精彩的演講以及充實的討論,更重要的是能夠認識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用不同方式關注著教育的夥伴,以下是我自己在兩天的過程中,從分享與討論中的心得。 體制內教育的可能性 第一天結束後的夜晚,我們幾個團隊聚集在
Thumbnail
文 / 微光盒子 本次很開心能夠代表微光盒子參與普列斯製造共識營的北區場次,在這緊湊的兩天當中,包含精彩的演講以及充實的討論,更重要的是能夠認識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用不同方式關注著教育的夥伴,以下是我自己在兩天的過程中,從分享與討論中的心得。 體制內教育的可能性 第一天結束後的夜晚,我們幾個團隊聚集在
Thumbnail
文 / 奧斯丁教育OURSTEAM 2022年8月15日到16日這兩天,我們有幸參加了一場別出生面的活動,能夠在桃園野菱蔓生基地,與全台不分區的在地創生夥伴共同學習分享,這一次的共識營,至今回想起來依舊感動萬分,在此僅用簡短的心得感想,與各位夥伴分享。 原來,教育已遍地開花 雖然,時間只有短短兩天的
Thumbnail
文 / 奧斯丁教育OURSTEAM 2022年8月15日到16日這兩天,我們有幸參加了一場別出生面的活動,能夠在桃園野菱蔓生基地,與全台不分區的在地創生夥伴共同學習分享,這一次的共識營,至今回想起來依舊感動萬分,在此僅用簡短的心得感想,與各位夥伴分享。 原來,教育已遍地開花 雖然,時間只有短短兩天的
Thumbnail
文 / 野冊編輯學校 從台南到桃園的遠行路上,除了是充滿著對異鄉城市的好奇,也是一段思索自己在教育路上到底能做什麼的旅程。 「教育,是創生的最後一哩路。」 而這趟前往共識營的旅程,或許也將成為野冊決心往教育路線的最後一哩路。在共識營中,除了野冊跟雜學校外,還有逆風劇團、微光盒子、孩子的書屋,Only
Thumbnail
文 / 野冊編輯學校 從台南到桃園的遠行路上,除了是充滿著對異鄉城市的好奇,也是一段思索自己在教育路上到底能做什麼的旅程。 「教育,是創生的最後一哩路。」 而這趟前往共識營的旅程,或許也將成為野冊決心往教育路線的最後一哩路。在共識營中,除了野冊跟雜學校外,還有逆風劇團、微光盒子、孩子的書屋,Only
Thumbnail
沒離開過,是空間物理上的。 而返家,則是心理上、社會關係上、文化傳統上、認同上,是時間上的。 離開都市
Thumbnail
沒離開過,是空間物理上的。 而返家,則是心理上、社會關係上、文化傳統上、認同上,是時間上的。 離開都市
Thumbnail
「我們用分享用陪伴將愛傳達出去給你們,讓這段記憶成為心中微小的成長幼苗。」尋覓了一年多的志工單位及出隊機會,終於無意見看到微客志工在招募台灣梯隊。
Thumbnail
「我們用分享用陪伴將愛傳達出去給你們,讓這段記憶成為心中微小的成長幼苗。」尋覓了一年多的志工單位及出隊機會,終於無意見看到微客志工在招募台灣梯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