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好嗎?」 「周末做什麼?」
以前我很常用這樣類似small talk的上課開場
另外一個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上一堂課所學的生詞去提問」
聰明的學生也想當然爾,知道老師在做有意義的提問,口說的練習。但和學生相處了好幾個月,大概也了解了他的生活,總覺得這個部分有點制式,少了點什麼,反而有種每次都在確認上次學習狀況的感覺。
後來,有一次學生也親切地反問我:「老師,你今天好嗎?」
雖然課堂上沒表現出來,但剛好那陣子我狀況不好。被學生這樣一問,我反而覺得自己被關心到了。
後來我回想了一下,這似乎才是真實互動的感覺。
不是為了問而問,而是真的像朋友一樣帶著好奇、關心來提問。
後來,我漸漸整理出一套我在課堂上「常用的寒暄方式」,提供大家參考囉!
初級學生的開場寒暄
1.複習:運用上一堂課所學的生詞去問
2.補充:老師想補充的生詞(不尷尬地補充,無違和感)
3.練習互動:像聊天一樣的互動,像是「今天早餐吃什麼?」「周末去哪裡?做什麼?」
中高級學生的開場寒暄
1.問生活:大部分我遇到的中高級學生幾乎是一周上課一次兩次,所以一周的生活其實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問
2.時事補充:偶爾也會補充一些時事新聞的生詞(例如缺水停電疫苗等),甚至放一小段影片也可以
3.一些我生活上遇到的有趣、很想分享給學生知道的事
那,回到最上面說的
要怎麼創造互動的感覺,而不是向調查局做生活調查?
曾經我看過有老師的作法是,問學生「吃了什麼?」
用意是想要補充一些餐點的名字,(因為的確有些學生也不知道剛剛吃的東西,中文怎麼說,像是蘿蔔糕、乾麵、餛飩湯這種,應該很少出現在課本裡的食物)
但是每個學生都問了一圈,補充了生詞、請學生複述一次,還可以做什麼呢?
關鍵字延伸+好奇心
例如:你吃早餐了嗎? → 吃什麼早餐? 你覺得好吃嗎? → 大部分的XX人都吃OO早餐嗎? → XX人都吃什麼早餐? → 你喜歡去早餐店買早餐還是便利商店? ...等等等
雖然這樣的開場暖身,可能會花上比一般複習提問要更多時間
但就因為抱持著,真的對學生的生活關心、真的好奇他在台灣的生活,學生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思考,甚至還會跟老師真誠互動
例如,抱怨在台灣吃不到他們國家的食物,台灣的早餐店薯餅很好吃等等的。然後,其他同學也會開始有參與感,開始推薦他覺得附近哪裡的東西好吃。
對我來說,這樣才是學語言的目的:能夠真誠地在真實生活中與人溝通、應用。
那趁著氣氛還熱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上課啦~
ps.等待其他學生到教室,這種寒暄很好用
ps.2 趕進度就不要苛求自己要small tal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