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勇敢把夢想變大,登上世界級舞台,實現理想職涯?換日線跨夜派對紀實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感謝換日線在國慶連假搭起 200 多人的舞台,也同時解鎖了我 30 歲後,跨夜演講交流到半夜 1 點的新紀錄 (偶就是個老人無誤)。​

開心跟超酷的今年年度10大亮點人物中的8位夥伴同台,分享自己的職涯經歷,和如何裝備自己:

何則文:職涯實驗室創辦人
郭怡汝: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不務正業博物館吧》創辦人
陳縕儂:台大資工系副教授。
曾荃鈺:中華奧會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
William Yang:台灣外籍記者聯誼會會長
劉姝麟:TFT為臺灣而教顧問、講師(正在自創行銷品牌影響力工作室)
蔡博丞:丞舞製作團隊藝術總監,多項國際競賽得主(59屆十大傑出青年)
盧省言:台師大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性別史、法制史研究
raw-image

我也親眼見證瘋狂的 何則文,自己攬了一個 TYCIA 的職涯諮詢區,在杯觥交錯間來場最 Chill 的職涯諮詢、交換意見、連結人脈,能這樣做真的只有酷而已。

​激情過後,我反思參與這場年輕人的聚會,感受到了年輕世代有承擔、有創新,還有滿滿的善意,能夠恭逢其盛,一起裝個年輕,是我的幸運。:)

raw-image

這篇文章,我也分享自己在活動現場、QA提問跟小夥伴私下詢問中,回應給年輕朋友們職涯好奇的回覆,希望這些年的「老人感悟」,可以拋磚引玉給你一些想法。​

觀點一、職涯是貨真價實的產出跟累積

raw-image

這一點我很相信,也是藉著短講跟年輕夥伴分享的主題核心。先別說你對什麼事「有興趣」,直接告訴我你為這興趣「做了些什麼」才實際,例如:別跟我說我已經準備要 OOO 跟 XXX了,何不直接告訴我,我為了達到OOO 已經做了 ABCDE 的嘗試,其中幾個成功幾個失敗,學習到什麼。失敗成功都沒關係,有學到東西就是好東西。​

記得週末創業作者藤井孝一提過一個觀念:「用產出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商業化。」這個觀點我很認同,因為只有直面市場、用行動幫助你做決定,透過小目標切割產出後,淬鍊出可以服務目標市場的事情,才能看見自己的不足,持續優化前進。

觀點二、發展自己的道路,而非複製別人的腳步

raw-image
曾聽長輩們說過:「人生從來就沒有意義,意義是自己給予的,就像工作者的價值是自己創造的一樣。

​以前這句話,聽起來像雞湯,現在工作一陣子回想起,卻覺得香甜回甘,滿滿營養。​

我相信,工作是「有機的」(Organic),不會總是一成不變,而且所有的規則都可以在精心準備下被打破 (這是真的!你的價值在對的時間下,有機會打破所有的規則,讓人為你破例),而其中最關鍵,是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主動發現自己可以貢獻價值的地方,你為他人創造價值,受益最多的,仍會是自己,因為你會在付出中找到意義、走出自己的道路。

​當一切沒有前例可循,那就自己開創一個,你不是被工作選擇,或是苦苦尋找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而是你能做所有的工作,讓工作是因為有你而傑出。

觀點三、選對環境把自己放進去,一定值得

raw-image

除了短講外,在之後的專場沙龍中,幸運跟在矽谷新創上班的尼可,以及 CakeResume 創辦人劉君羿一起跟觀眾們互動,談談創業與斜槓這個課題。

換日線很可愛,他們跟我說:「荃鈺我們覺得你生涯的跨度很大,把你歸類為斜槓青年,應該很合適。」我想也可以藉此機會,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雖然我很少覺得自己是斜槓青年,或許我只是把工作的意義全然翻轉,換個視角,其實看到的就是一個新的世界,至於斜槓青年,更像是社會快速認識我的標籤跟結果而已。

​關於斜槓,我總覺得斜槓「不是」一種職涯方式,「而是」職涯自然的結果(且會越來越多),「不是」擁有很多賺錢的管道,「而是」擁有很多你熱愛的事情,「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而是」不再被動等待機會發生的生活態度...

raw-image

我想,會來參與換日線跨夜派對的夥伴們,都是主動連結、渴望改變的人,你已經走對了第一步,來到一個正確的環境,真的很恭喜你。

斜槓跟創業,從來就不意味著輕鬆,甚至不是擁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而是一種「去做那些必須做的事」的覺悟,所以,去做你該做的事吧!在動機與時機成熟之時,你一定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路,而環境一定是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raw-image

謝謝如此精彩的好活動, #換日線跨夜派對 #登上世界級舞台,真心覺得照片好會拍,舞蹈好美,講者們好有趣,學生們好認真,感謝換日線。

文章照片來源:換日線編輯部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荃鈺的閱讀學習沙龍
102會員
72內容數
羅斯福每天早餐前都會看一本書。卡特進了白宮後開始學速讀,兩次訓練後,閱讀速度提升了四倍。鈴木治雄勸商務人士多看一些古典名著,正因為處於這物質豐富的享樂時代,才更應該深入地探討人類活著的價值。關於生命,很多答案無法親身經歷,但閱讀,可以累積力量,甚至改變你我的人生。
2025/04/23
黃豪平的「說到心坎裡的舞臺級表達力」音頻課程,內容涵蓋表達技巧、主持心法及提升說服力的五大步驟。課程著重於透過行為+受詞的定位方式,創造說話動機並提升說服力,並強調在表達中掌握節奏感的重要性。課程適合國高中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提升表達能力的任何人。
Thumbnail
2025/04/23
黃豪平的「說到心坎裡的舞臺級表達力」音頻課程,內容涵蓋表達技巧、主持心法及提升說服力的五大步驟。課程著重於透過行為+受詞的定位方式,創造說話動機並提升說服力,並強調在表達中掌握節奏感的重要性。課程適合國高中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提升表達能力的任何人。
Thumbnail
2024/12/09
閱讀,真的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嗎? 三位作家的故事,充滿情感與魔力。王淑芬:是閱讀,讓我拼湊出一個更完整的自我。陳榕笙:好的文學作品像洗衣機,把酸甜苦辣的情緒交雜在一起,體驗著人生的複雜性。張友漁:一本畫了線的書,讀它十遍,將能壯大自己寫作的天賦。
Thumbnail
2024/12/09
閱讀,真的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嗎? 三位作家的故事,充滿情感與魔力。王淑芬:是閱讀,讓我拼湊出一個更完整的自我。陳榕笙:好的文學作品像洗衣機,把酸甜苦辣的情緒交雜在一起,體驗著人生的複雜性。張友漁:一本畫了線的書,讀它十遍,將能壯大自己寫作的天賦。
Thumbnail
2024/12/09
情緒如何形塑你和我?從「情緒」到「感受」的旅程,其實是一段「自我」的誕生。該如何幫助孩子發展出更豐富的情緒光譜,擁有更健康的情緒表達能力呢?其實,閱讀是促進兒童情緒發展與理解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2024/12/09
情緒如何形塑你和我?從「情緒」到「感受」的旅程,其實是一段「自我」的誕生。該如何幫助孩子發展出更豐富的情緒光譜,擁有更健康的情緒表達能力呢?其實,閱讀是促進兒童情緒發展與理解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選擇一份與社會共好的工作,有多難?筆記在永續職涯講座當中所分享的「自我覺察的方法」,並記錄自己目前為止的狀態。
Thumbnail
選擇一份與社會共好的工作,有多難?筆記在永續職涯講座當中所分享的「自我覺察的方法」,並記錄自己目前為止的狀態。
Thumbnail
我沒有要自命清高,只是,我想讓我的存在,變得更高尚,工作上的財務回報不是我的追求,而是我對追求崇高理想期待的回報,若能找到一個讓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目標,此生功德圓滿。可以賺錢,很好;又能賺錢又有意義,更好!有意義的人生,比快樂的人生,更值得追求。
Thumbnail
我沒有要自命清高,只是,我想讓我的存在,變得更高尚,工作上的財務回報不是我的追求,而是我對追求崇高理想期待的回報,若能找到一個讓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目標,此生功德圓滿。可以賺錢,很好;又能賺錢又有意義,更好!有意義的人生,比快樂的人生,更值得追求。
Thumbnail
「人生從來就沒有意義,意義是自己給予的,就像工作者的價值是自己創造的一樣。」我相信工作是「有機的」(Organic)不會總是一成不變,而且所有的規則都可以在精心準備下被打破,而其中最關鍵是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主動發現自己可以貢獻價值的地方,因為你會在付出中找到意義、走出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人生從來就沒有意義,意義是自己給予的,就像工作者的價值是自己創造的一樣。」我相信工作是「有機的」(Organic)不會總是一成不變,而且所有的規則都可以在精心準備下被打破,而其中最關鍵是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主動發現自己可以貢獻價值的地方,因為你會在付出中找到意義、走出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在2022進入倒數100天的時刻,跟一位職場前輩在職涯上有了一次深刻討論,用一篇短短的文章,紀錄從這一晚的談話中帶走的點點智慧。
Thumbnail
在2022進入倒數100天的時刻,跟一位職場前輩在職涯上有了一次深刻討論,用一篇短短的文章,紀錄從這一晚的談話中帶走的點點智慧。
Thumbnail
2021/8/21線上直播分享:職涯實驗室何則文─愛瑞克:啟動你的內在原力,讓全宇宙聯合起來幫你實現理想   8月21日晚上我正在彰化田中民宿裡享受著經典好作的滋養與夏日的悠閒… 經典好作:內在原力─與成功有約的進化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9FbDy_
Thumbnail
2021/8/21線上直播分享:職涯實驗室何則文─愛瑞克:啟動你的內在原力,讓全宇宙聯合起來幫你實現理想   8月21日晚上我正在彰化田中民宿裡享受著經典好作的滋養與夏日的悠閒… 經典好作:內在原力─與成功有約的進化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9FbDy_
Thumbnail
人都需要意義,但意義都是由自己創造 找到你的組合式生活,分為三種,第一是有薪水的工作,第二是無償的工作,再來是自我實現,而有薪水的工作也就是你現在正在做的工作,無償的工作就是你不計報酬也想做的事,自我實現也就是找到你的天命完成你這一生的目標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從小要你考試努力用功念書,你只有一個目標
Thumbnail
人都需要意義,但意義都是由自己創造 找到你的組合式生活,分為三種,第一是有薪水的工作,第二是無償的工作,再來是自我實現,而有薪水的工作也就是你現在正在做的工作,無償的工作就是你不計報酬也想做的事,自我實現也就是找到你的天命完成你這一生的目標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從小要你考試努力用功念書,你只有一個目標
Thumbnail
手地我到二十六歲的時候才知道,應該要先選擇生涯,才來選擇自己的職涯。 今日參加草草戲劇節志工培訓,遇到一位來自保險業的人告訴我這句話,說也奇怪,她話這麼多,我偏偏只記得這一句話,也許是因為二十歲的我,或者二十歲都是正值蒼白又多愁的年紀,面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高中考大學,以為考到一個「比較好」的大學
Thumbnail
手地我到二十六歲的時候才知道,應該要先選擇生涯,才來選擇自己的職涯。 今日參加草草戲劇節志工培訓,遇到一位來自保險業的人告訴我這句話,說也奇怪,她話這麼多,我偏偏只記得這一句話,也許是因為二十歲的我,或者二十歲都是正值蒼白又多愁的年紀,面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高中考大學,以為考到一個「比較好」的大學
Thumbnail
而他們的共通點是:「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此指的並非職業,也不是汲汲營營在社會上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是一個目標。 沒想過有一天,也會從東部青變成北漂族。 高中畢業那年,隻身前往東部,佇足於課輔班的同時,收到了「臺灣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註1」的資訊,有別於傳統的師培型態,除了強調自主學習、打破現有教育
Thumbnail
而他們的共通點是:「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此指的並非職業,也不是汲汲營營在社會上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是一個目標。 沒想過有一天,也會從東部青變成北漂族。 高中畢業那年,隻身前往東部,佇足於課輔班的同時,收到了「臺灣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註1」的資訊,有別於傳統的師培型態,除了強調自主學習、打破現有教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