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裡的自然課。百景】其之四十九。省下的力到哪裡去了?(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回提到我和孩子們試圖找出在生活中我們聽說過的「力的種類」與「和力有關的現象」,並一一貼在白板上。
對孩子來說,「彈簧回復原狀」這個現象一開始不會直觀地只想到彈力。
接著我們用更進一步的方式來探討力:
選擇一個現象並找出和它相關的所有力,以及使用四方格概念象限
感覺對孩子們有些吃力了,但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討論。此時,孩子們很容易就會發現描述得不夠精確的現象有很多不確定的空間;發現有些孩子會腦補在現象描述以外的現象,此時就需要將焦點拉回來。
概念象限的部分,就稍微有些困難。
「現象的特性」「力的類型」兩者不同的概念在現場操作的時候容易搞混。
概念象限希望透過分析「現象的特性」去歸納出力的概念,但操作時小孩會自動先把現象化約成「力的種類」,再希望從裡面去尋找差異點。
也許是在這個流程安排下,這部分不適合用概念象限這個教案;也可能是安排順序上的問題。
也許直接讓孩子們用文式圖幫「力的現象」和「力的種類」進行分類;又或是直接給定要孩子去著重觀察「力的作用距離」「力造成事物改變的方式」,或許都會好很多。
觀察到的孩子狀態和前半部分一致:
「接觸力」對孩子來講比較直觀,造成改變的方式也容易被察覺並分類;但「非接觸力」就比較困難,連帶造成改變的方式或途徑都難以理解
例:孩子知道指南針會指南北但不知道原理,知道月球會在太空中運行但同樣也不知該怎麼去認知與理解。
停留在「知道」但無法「理解」的層面,這一點和過去人類尚未進入科學發展的認知很類似。只是過去人們靠著生活經驗與觀察去知道事物,現在孩子靠的是閱讀與接收媒體資訊。
所以才會一直說,「知道」不等於「理解」啊。
於是他們的回家作業便是:
寫下五個和力有關的「現象」,並分析造成現象的「力」的
  1. 作用方式,是接觸還是不用接觸的力。
  2. 造成的改變,是「移動」、「轉動」還是「變形」。
經由今天的課程,我對這群孩子的先備知識有了更多理解,對於如何鋪墊通往理解的台階也更有頭緒。
接下來預計會在課程中放入比較多和非接觸力相關的內容吧。
之後就來玩玩磁鐵、磁場,以及電磁鐵吧!

記一個孩子在課程中突然覺察到的瞬間:
「我們今天做的事情,就是在探討力的概念嗎?」
啊,是的是的。感謝你能夠發現。
2022.10.12
同步發布於 Matters
若你喜歡我的教育行動,歡迎點擊下方綠色圈圈五次,便可給予我實質的回饋。
初次化讚為賞會需要你花幾秒鐘的時間(記得按下切換舊介面)用 FB 或是Google 帳號註冊 Liker ID,請放心,整體過程都不需花錢。
36會員
70內容數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剛的胡思亂想 的其他內容
省力省力。 當我們省下了十塊錢,意味著口袋裡會放著十塊錢; 那當我們說要省力的時候呢? 我們會有力多出來嗎? 說到底,那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秋風起,這個星期新竹迎接了今年秋冬的第一道九降風。 今天一感覺到風,就覺得一定要和孩子一起上山走走,在犁頭山的稜線上感受它、迎接它。 一見到面,一位孩子就問說今天能不能去犁頭山? 好巧啊,好開心,即使理由不同,但我們有著共同想去做的事情。 我們約好下午課上完大家要一起去山裡走走......
工作日的一天,就由準備空間開始。 打掃,鋪上軟墊,形成一個潛意識上隔出來的空間; 室外空間是外放、高動能、展現大肢體、和環境互動的場域。 在準備好空間的同時,教育者也準備好自己了
一路以來,團體日依著孩子的狀態不斷地調整,從一個老大,到探險隊夥伴們的出現,再到現在「雙老大制」! 當老大從一位變兩位,並不代表工作可以分擔一半,反倒是因為權責相等,需要花更多時間和另一位老大進行溝通協調。 ​ 除此之外,比較熟悉團體日運作的小組還讓他們抽一個專屬的「特殊任務」。
一條蛇蜷曲在路上,是草花蛇。 我們馬上路邊停車、下車。 遠遠看過去,小蛇還在緩緩試圖往路邊移動,讓我心存一絲希望。 走近一看,小蛇眼神渙散,只剩下最後幾個呼吸,最後一點力氣,隱隱約約傳來死亡的味道,我知道我們能做的很有限。
省力省力。 當我們省下了十塊錢,意味著口袋裡會放著十塊錢; 那當我們說要省力的時候呢? 我們會有力多出來嗎? 說到底,那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秋風起,這個星期新竹迎接了今年秋冬的第一道九降風。 今天一感覺到風,就覺得一定要和孩子一起上山走走,在犁頭山的稜線上感受它、迎接它。 一見到面,一位孩子就問說今天能不能去犁頭山? 好巧啊,好開心,即使理由不同,但我們有著共同想去做的事情。 我們約好下午課上完大家要一起去山裡走走......
工作日的一天,就由準備空間開始。 打掃,鋪上軟墊,形成一個潛意識上隔出來的空間; 室外空間是外放、高動能、展現大肢體、和環境互動的場域。 在準備好空間的同時,教育者也準備好自己了
一路以來,團體日依著孩子的狀態不斷地調整,從一個老大,到探險隊夥伴們的出現,再到現在「雙老大制」! 當老大從一位變兩位,並不代表工作可以分擔一半,反倒是因為權責相等,需要花更多時間和另一位老大進行溝通協調。 ​ 除此之外,比較熟悉團體日運作的小組還讓他們抽一個專屬的「特殊任務」。
一條蛇蜷曲在路上,是草花蛇。 我們馬上路邊停車、下車。 遠遠看過去,小蛇還在緩緩試圖往路邊移動,讓我心存一絲希望。 走近一看,小蛇眼神渙散,只剩下最後幾個呼吸,最後一點力氣,隱隱約約傳來死亡的味道,我知道我們能做的很有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Thumbnail
大仁農場位在伊豆之國市,伊豆半島的北部,山路起伏間不時可看到富士山的遠景,和夾著半島的海灣。佔地100公頃的大仁農場裡面有種菜、種水果,花圃,也有牧場,也有很大面積的生態池、自然保留地,它是由財團法人MOA自然農法文化事業團所營運。
  的確,每個人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到一些「文明的」與「理性的」思維與行為模式,有些我們會有意識地去做,另一些則潛移默化中影響。但在這個過程中,並非有一些自然與本能被刪除、取代或塞進漆黑的意識地牢中,我們的、從出生開始逐步累積的能力與模式都是不斷地整併新資訊、不斷地調整與擴張。
Thumbnail
《茁劇場》系列第五部作品《非殺人小說》正式開播,這部改編自作家李桐豪著作的迷你影集(共8集)可說是2024開年第一部備受矚目的台劇。由《天黑請閉眼》、《無聲》導演柯貞年執導,網羅劉冠廷、王淨、隋棠、劉亮佐、方郁婷、柯叔元、于子育、曾珮瑜、張書豪等不同世代實力派演員,一起燒腦辦案,展示人性的多樣貌。
Thumbnail
曾經參加一個青少年營隊的評審,晚上住在大學的學生宿舍,與朋友們擠在小小房間聊天,忽然有人歎一口氣:「大自然缺失症的父母長大了!」     「咦?!」在我的狐疑眼中負責舉辦親子自然體驗的伙伴繼續說:「這批從小在缺乏自然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也當父母了,他們帶著孩子參加活動,卻死也不敢赤腳踩在草地上!尖叫著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Thumbnail
大仁農場位在伊豆之國市,伊豆半島的北部,山路起伏間不時可看到富士山的遠景,和夾著半島的海灣。佔地100公頃的大仁農場裡面有種菜、種水果,花圃,也有牧場,也有很大面積的生態池、自然保留地,它是由財團法人MOA自然農法文化事業團所營運。
  的確,每個人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到一些「文明的」與「理性的」思維與行為模式,有些我們會有意識地去做,另一些則潛移默化中影響。但在這個過程中,並非有一些自然與本能被刪除、取代或塞進漆黑的意識地牢中,我們的、從出生開始逐步累積的能力與模式都是不斷地整併新資訊、不斷地調整與擴張。
Thumbnail
《茁劇場》系列第五部作品《非殺人小說》正式開播,這部改編自作家李桐豪著作的迷你影集(共8集)可說是2024開年第一部備受矚目的台劇。由《天黑請閉眼》、《無聲》導演柯貞年執導,網羅劉冠廷、王淨、隋棠、劉亮佐、方郁婷、柯叔元、于子育、曾珮瑜、張書豪等不同世代實力派演員,一起燒腦辦案,展示人性的多樣貌。
Thumbnail
曾經參加一個青少年營隊的評審,晚上住在大學的學生宿舍,與朋友們擠在小小房間聊天,忽然有人歎一口氣:「大自然缺失症的父母長大了!」     「咦?!」在我的狐疑眼中負責舉辦親子自然體驗的伙伴繼續說:「這批從小在缺乏自然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也當父母了,他們帶著孩子參加活動,卻死也不敢赤腳踩在草地上!尖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