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自然課。百景】其之六十五。密度。

【萬物自然課。百景】其之六十五。密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做的是,和密度相關的,一點也不花俏但紮紮實實的動手實作。
雖然看似簡單,但仍需要判讀數據、精密操作儀器、理解探究目的並決定量測策略。這些都不是簡單的能力。

雖然去年做過相似的實作,但那時是由「力」的角度切入,而今天是從物質的「性質」切入。
如同我這學期一開始和少年們說過的:我們會越來越常把過去的經驗帶入,最終所有的經驗都會合在一起。

我們先談了關於密度的概念。
密度和速度、水流量......等等類似,都是由基礎物理量衍生來的衍生物理量。
因此要先理解它的概念,我們才知道要怎麼測量它。

以算式來看,密度非常單純,就是質量除以體積。
但這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得先從這點開始談。
從這裡開始帶入數學除法的概念。若是只會計算而不懂其概念,在這裡就會卡住了。所以我們在這裡特別慢下來,好好地確認每個人都可以跟上。

雖然如此,密度這個概念才剛在少年們的腦海中新生,既懵懂又模糊,而且不知道它到底能做什麼?和這個世界的關係是什麼?
所以我們需要透過實作讓它固定下來,落地成為心智的一部份才行。

為了讓思考有方向可以依附,我給了少年們一個任務:
「實作結束後有一個挑戰,你們要一次就讓手中的小盒子懸浮在溶液中,不是浮出液面,也不是沉在底部。」
是的,不能有試誤過程,要有如打造一台潛艇;若是第一次下水就直接沉到海底,那可真是巨大的人力物力損失。

要能夠精確地一次到位,少年們需要從有限的實作中,盡可能找出「密度」的特性,理解「密度」如何影響物質之間的互動。而這裡面隱藏著達成任務的提示。

今天他們實作只做了一半。下星期,我們會換成飽和食鹽水,再做一次。
究竟這個世界會如他們所預測呢?還是會讓他們大吃一驚?
在與預測與失準之間擺盪並修正,正是這個不花俏但紮實的實作的醍醐味。

2023.11.15

全文同步發於部落格

avatar-img
傻剛的胡思亂想
37會員
70內容數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傻剛的胡思亂想 的其他內容
〈南湖〉 昨天剛結束五天四夜的南湖大山之行,今天就是早上第一節的課。 用飄的飄進教室,孩子們馬上發現好像有些什麼不一樣: 「傻剛你今天好像變另外一個人了。」 「對啊我還有一半的靈魂在山上走路......」 勉強集中精神開啟課堂。我視線穿透教室後方茫然而無法對焦,就這樣發呆了幾秒鐘......
孩子們在鐵柵門外玩躲避球,我在門裡面。 但柵門不知為何打不開了,孩子們想要展示「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於是骨碌碌地紛紛往上爬,想要翻過鐵門......
這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正因為如此,能不能善用工具造成了巨大的差異。 很會滑手機,絕對不代表擅長使用數位工具......
▎其之六十一。海邊。 假日課我們都在做些什麼? 這個月的假日課,我們來到了竹南海邊。 如果想知道眼前的是什麼,這群少年們可以自己查圖鑑;如果不想知道,我又何必多做錦上添花? 所以,就放著吧。 讓大自然自己和他們對話。 那他們做了什麼? 瘋狂衝上沙丘再衝下、脫掉鞋子在滾燙的沙子上跳腳....
班級像是一條船,船上有許多水手,大家都很努力划船,但一問之下,沒有什麼人確定目的地在哪裡。他們仍然懷抱著某種信念,以及信念之下的信念,並依此在跨越了無數的風暴與海洋,看見過美麗與辛苦。 我在中途上了船,看見水手們喊著信念,但身體卻不聽使喚,帶著疲憊、迷惘、以及力不從心。偶爾,他們會向我哀求....
▎其之五十九。科學進展的過程。 真好真好,少年們越來越有上了國中的感覺,在思考的深度和持續性上,都有長足的進展。 隔了兩週後,我們要繼續探索在化學家眼中世界是長什麼樣子。 上次,我請少年們向生活周遭的人詢問,對他們來說,什麼是化學。 那麼,他們採集到了什麼樣的對化學的看法呢?
〈南湖〉 昨天剛結束五天四夜的南湖大山之行,今天就是早上第一節的課。 用飄的飄進教室,孩子們馬上發現好像有些什麼不一樣: 「傻剛你今天好像變另外一個人了。」 「對啊我還有一半的靈魂在山上走路......」 勉強集中精神開啟課堂。我視線穿透教室後方茫然而無法對焦,就這樣發呆了幾秒鐘......
孩子們在鐵柵門外玩躲避球,我在門裡面。 但柵門不知為何打不開了,孩子們想要展示「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於是骨碌碌地紛紛往上爬,想要翻過鐵門......
這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正因為如此,能不能善用工具造成了巨大的差異。 很會滑手機,絕對不代表擅長使用數位工具......
▎其之六十一。海邊。 假日課我們都在做些什麼? 這個月的假日課,我們來到了竹南海邊。 如果想知道眼前的是什麼,這群少年們可以自己查圖鑑;如果不想知道,我又何必多做錦上添花? 所以,就放著吧。 讓大自然自己和他們對話。 那他們做了什麼? 瘋狂衝上沙丘再衝下、脫掉鞋子在滾燙的沙子上跳腳....
班級像是一條船,船上有許多水手,大家都很努力划船,但一問之下,沒有什麼人確定目的地在哪裡。他們仍然懷抱著某種信念,以及信念之下的信念,並依此在跨越了無數的風暴與海洋,看見過美麗與辛苦。 我在中途上了船,看見水手們喊著信念,但身體卻不聽使喚,帶著疲憊、迷惘、以及力不從心。偶爾,他們會向我哀求....
▎其之五十九。科學進展的過程。 真好真好,少年們越來越有上了國中的感覺,在思考的深度和持續性上,都有長足的進展。 隔了兩週後,我們要繼續探索在化學家眼中世界是長什麼樣子。 上次,我請少年們向生活周遭的人詢問,對他們來說,什麼是化學。 那麼,他們採集到了什麼樣的對化學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