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專屬的手作溫度|Indo玩皮工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字/李家媛、圖片/楊芷瑜、圖文版權/旅人書店

「Indo玩皮工坊」的創辦人柯淑英來自台東,結婚後隨著先生回到蘇澳,至今在蘇澳生活已逾24年。起初到宜蘭時先隨著夫家賣傳統剉冰,在先生的推薦下參與了白米木屐村的多元就業課程,因緣際會開始接觸皮件,也就此與這門工藝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興趣融進生活

跟隨老師歷經一段時間的學習,學成後的柯淑英先在社區帶教學,同時一邊做手工藝,待了六年後由於她深知皮革具備著極大的發展性,因此向理事長請辭,決定親身到外面走一走獲取更多知識。為了能更了解消費者的習性與想法,她陸續考取師資認證、街頭藝人證,於羅東夜市、幾米公園、中興文創園區都有著她擺攤的足跡。

raw-image

經歷四年市集的磨練後,柯淑英決定租下蘇澳鎮上的一間復古老屋,於2015年正式開設「Indo玩皮工坊」的實體店面。當問及一開始開店是否曾感到猶豫時,柯淑英提到,雖然做文創不容易,尤其是做老闆,但她始終抱持著「如果不做怎麼會知道?」的想法,因此即便當下也會擔心虧錢、入不敷出等現實面的問題,她還是毅然決然順從內心想法。

「皮件帶給我的影響非常巨大。」

如今的她,早上一起床便開始準備材料、至店面補貨、加工作品、設計圖案款式、接訂單等等,柯淑英笑道和皮革的關係是24小時密切相處。不只是生活型態的轉變,她的身分也不斷成長變化,由一開始純粹做興趣的,到成為老師、工作室負責人、老闆,期間亦累積許多參加比賽的經驗,因而認識不少文創業者,最感謝的是擁有身邊親友的支持,皮件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帶給她無數收穫。

結合部落圖騰,找尋品牌獨有樣貌

由於工作本身就是興趣,時至今日柯淑英仍然樂在其中,不斷有新的想法出現。今年她參加原民會的比賽,運用樹皮與皮革結合,也將泰雅族的編織透過皮件呈現,讓傳統技法融入到現代皮革上,將皮革工藝的創新力及變化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文創業者最大的關鍵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找到自己的樣子。」

raw-image

在思考相較與其他業者,自身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獨特性時,身為魯凱族的柯淑英決定將媽媽製作的十字繡重新設計後壓上皮件,設計好的圖案經堆疊產生的花紋與原住民的菱格紋有著相似的樣貌,建立品牌形象的同時,也將自身與皮件的關係串聯的更加緊密。「Indo玩皮工坊」也有和蘇澳珊瑚法界博物館合作,巧妙的在皮件中加入珊瑚的圖案,打造具有在地元素的商品。

在眾多皮革商品中,讓人一眼望去便能認出這是來自蘇澳「Indo玩皮工坊」的作品。

raw-image

傳遞作品的背後價值

柯淑英談到,她認為文創店和工藝品店,不僅僅只是販售產品而已,更重要的是傳承工藝上的理念和技術、學習上的交流。平時柯淑英除了在店內授課,也有到社區、國小進行教學,她希望讓越來越多人認識這項工藝技術,感受皮件的製作過程。每一件作品都含有作者投入的時間與心血,手作的商品之所以獨特,在於人們一步步踏實溫暖的製作程序,在看似昂貴價格的背後,蘊藏的是獨一無二的匠心和故事面。

「品牌是要讓人理解背後故事跟過程的,沒有這些產品就沒有溫度了。」

raw-image

雖然疫情之下店面營收多少有受影響,但柯淑英的學習卻從來沒有斷過,趁著疫情她反而得以至花蓮、部落大學學習更多不同工藝技法,目前她仍然持續進修,期望透過提升自身能力來為品牌加分。未來柯淑瑛預計逐步提升品牌的精緻度,將店裡形式由手作教室轉為皮革工藝品店。

創作本身就是一條長遠的路,在行過10來年後仍持續傳遞皮革工藝的價值,同時於技術上求新求變,探索多樣化的結合形式。「Indo玩皮工坊」如同保存良好的皮革製品,在柯淑英的手作溫度下愈趨閃耀。

raw-image

◆ 店家資訊

indo玩皮工坊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冷泉路2號

營業時間:疫情期間採預約制

電話:0910-145-233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indo.k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人書店的沙龍
72會員
112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旅人書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4月的主題書展,延續去年的主題,也為了配合4月23日的世界閱讀日,我們再度集結8本最想推薦給你的書籍。那些文字中的歡笑與悲傷、書頁之間的哲學與議題,通通透過閱讀傳遞於心。只要我們繼續翻開書籍,天天都是閱讀的好日子。
Thumbnail
2025/04/26
4月的主題書展,延續去年的主題,也為了配合4月23日的世界閱讀日,我們再度集結8本最想推薦給你的書籍。那些文字中的歡笑與悲傷、書頁之間的哲學與議題,通通透過閱讀傳遞於心。只要我們繼續翻開書籍,天天都是閱讀的好日子。
Thumbnail
2025/04/12
香格爾麵包是由宜蘭三星出身的游老闆創立,英文店名「Daily Bakery」中的「Daily」便是代表他想要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享用到健康且美味的麵包。 童年在三星對麵包的美好回憶,在長大後轉變為提供宜蘭人更多選擇的動力。
Thumbnail
2025/04/12
香格爾麵包是由宜蘭三星出身的游老闆創立,英文店名「Daily Bakery」中的「Daily」便是代表他想要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享用到健康且美味的麵包。 童年在三星對麵包的美好回憶,在長大後轉變為提供宜蘭人更多選擇的動力。
Thumbnail
2025/03/28
3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關於死亡與告別的故事,從另一個角度來共同思考生命的本質,無論是溫柔地與生命告別、迎接世界末日的不安、或是在死亡的恐懼下掙扎過活的時代,透過不同的想像與經驗,我們得以再次向前……
Thumbnail
2025/03/28
3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關於死亡與告別的故事,從另一個角度來共同思考生命的本質,無論是溫柔地與生命告別、迎接世界末日的不安、或是在死亡的恐懼下掙扎過活的時代,透過不同的想像與經驗,我們得以再次向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沒想過離開宜蘭,更沒想過會堅持陶藝。」談起一開始接觸陶藝的過程時,「手腳日常」創辦人江旳倢說。 在21歲那年創業,品牌成立至今已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江旳倢分享到一開始只是基於想留在家鄉的心,「如果在宜蘭找不到想要的工作,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從沒想過離開宜蘭,更沒想過會堅持陶藝。」談起一開始接觸陶藝的過程時,「手腳日常」創辦人江旳倢說。 在21歲那年創業,品牌成立至今已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江旳倢分享到一開始只是基於想留在家鄉的心,「如果在宜蘭找不到想要的工作,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培養面對生活的意志, 從興趣開始! 曾經從事成衣行業的我,在認識另一半並移居台灣後,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開始承受更大的生活壓力,為了減輕壓力,另一半鼓勵我去尋找一些放鬆的興趣,最終,我發現了手工皮革製作,並逐漸深入其中。 在手工皮革製作這個過程,從設計、紙樣、裁剪、鑿線孔到縫合和邊緣打磨,就像一個充
Thumbnail
培養面對生活的意志, 從興趣開始! 曾經從事成衣行業的我,在認識另一半並移居台灣後,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開始承受更大的生活壓力,為了減輕壓力,另一半鼓勵我去尋找一些放鬆的興趣,最終,我發現了手工皮革製作,並逐漸深入其中。 在手工皮革製作這個過程,從設計、紙樣、裁剪、鑿線孔到縫合和邊緣打磨,就像一個充
Thumbnail
工藝創作及一日體驗如何發展出商機?專訪手作地毯工作室「小紅花藝文工廠」創業歷程,一窺Tufting簇絨編織方興未艾之熱潮。
Thumbnail
工藝創作及一日體驗如何發展出商機?專訪手作地毯工作室「小紅花藝文工廠」創業歷程,一窺Tufting簇絨編織方興未艾之熱潮。
Thumbnail
「Indo玩皮工坊」的創辦人柯淑英來自台東,結婚後隨著先生回到蘇澳,至今在蘇澳生活已逾24年。起初到宜蘭時先隨著夫家賣傳統剉冰,在先生的推薦下參與了白米木屐村的多元就業課程,因緣際會開始接觸皮件,也就此與這門工藝結下了不解之緣。
Thumbnail
「Indo玩皮工坊」的創辦人柯淑英來自台東,結婚後隨著先生回到蘇澳,至今在蘇澳生活已逾24年。起初到宜蘭時先隨著夫家賣傳統剉冰,在先生的推薦下參與了白米木屐村的多元就業課程,因緣際會開始接觸皮件,也就此與這門工藝結下了不解之緣。
Thumbnail
自幼聰穎,又是家中備受寵愛的么女,黃智琪不斷挑戰人生的既定,求學時代選擇隻身來到遠離台北老家最僻靜的花蓮慈濟護專就讀;爾後轉攻人類發展,研究所考取東華大學專研觀光暨遊憩管理。三者之間看似跳躍頗大,卻都源於對生命的熱愛,這也讓她再次跌破眾人眼鏡,正式成立Friendly Cotton無染棉工作室。
Thumbnail
自幼聰穎,又是家中備受寵愛的么女,黃智琪不斷挑戰人生的既定,求學時代選擇隻身來到遠離台北老家最僻靜的花蓮慈濟護專就讀;爾後轉攻人類發展,研究所考取東華大學專研觀光暨遊憩管理。三者之間看似跳躍頗大,卻都源於對生命的熱愛,這也讓她再次跌破眾人眼鏡,正式成立Friendly Cotton無染棉工作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五香瓜子;我是一位刺繡老師,不,還是叫我刺繡藝術家好了。 我要先說明一下,這篇文章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刺繡,也不是要請大家來報名我的教學課程。事實上,我是一個喜歡自己設計製作刺繡作品(宅),大過於教學的刺繡老師;不,刺繡藝術家! 所以這篇文章,其實是我在刺繡學習上的小小心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五香瓜子;我是一位刺繡老師,不,還是叫我刺繡藝術家好了。 我要先說明一下,這篇文章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刺繡,也不是要請大家來報名我的教學課程。事實上,我是一個喜歡自己設計製作刺繡作品(宅),大過於教學的刺繡老師;不,刺繡藝術家! 所以這篇文章,其實是我在刺繡學習上的小小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