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https://support.google.com/legal/answer/3463239?hl=zh-Hant

https://support.google.com/legal/answer/3463239?hl=zh-Hant

十大死因之首,也叫做惡性腫瘤。目前的科學說法是熬夜、少運動以及飲食不正常導致的。儘管不去做這些事,還是有一堆人依然得癌症這點就能知道我們對癌症還沒有通盤了解。那這東西究竟是怎麼來的?如何預防?能治療嗎?


【自由基】
很多人會認為這是美容相關的詞彙,畢竟缺錢的商人想用新花招打廣告還是得下功夫尋找新的詞彙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那這到底是什麼呢?這是在人體裡多出來的電子。我們大多知道這東西對人體不好,會加速衰老,但對於其他部分好像就一無所知了。新的問題是:這東西是怎麼來的?

【科技】
要在人體內增加點東西勢必得讓某些東西進入人體。我們從日常用品來觀察,飲食盥洗清潔噴灑塗抹。該不會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增加體內的自由基吧。沒錯,正是如此。因為科學快速發展,研究人員發現某些人造的合成物有著實用性的功能,於是就不斷尋找、合成並大量地使用。那為什麼這些化學物質會增加體內的自由基呢?

【丟】
如果不想要某些東西,大可直接丟棄。看似簡單的選擇,人體的器官卻可能辦不到。近代科學認為所有的物質其實都是能量的累積,也就是說,所有物質拆解至最小單位後就是能量。換句話說,人體無法快速的代謝並排出所謂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也無法為人體所用,於是就變成了在你體內橫衝直撞的電子。

【炎症】
老高近期的影片提到,高度加工的食品會直接造成人體內部發炎,但卻沒有任何人知道原因,而在這一點上我有自己的看法。前面我們已經知道化學物質人體無法用來製造身體零件而且很難排出體外,那會不會人體的消化能力──本來就只建立在針對基本的有機物質呢?而造成身體發炎的真凶,也只可能是這些多出來的電子了。

【彈珠檯】
那麼癌症的雛型也清晰可見了。腫瘤是基因突變的結果,而基因為DNA和RNA的排列組合。換句話說,這些人的細胞排列方式改變了。就像打彈珠台一樣,多出來的自由基在你體內亂撞,撞到的地方就會發炎。那如果擊中你的基因呢?基因的排列方式就會改變──也就是癌化



過度飲食也會導致你無法短時間內將多餘的電子排出體外,所以多吃蔬菜水果這種說法會不會有某種問題呢?就留待我的下一篇文章吧。我將會慢慢地解開這個秘密。


資料來源:
真田右腦研究所副所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ir Scarborough的沙龍
12會員
126內容數
活動徵文的整理箱。
2023/12/31
由於我對這個平台意見不少,所以我之後僅打算以政治為前題創作。 我發現,再不做點什麼,生活的難題會越來越大。 而政治很明顯的就是問題的根源之一。 但政治卻必須一群人才可能撼動。 這是很可悲的事。 但也只能試試看了。 這邊我不求什麼關注。 只求看到文章的人幫我分享。
2023/12/31
由於我對這個平台意見不少,所以我之後僅打算以政治為前題創作。 我發現,再不做點什麼,生活的難題會越來越大。 而政治很明顯的就是問題的根源之一。 但政治卻必須一群人才可能撼動。 這是很可悲的事。 但也只能試試看了。 這邊我不求什麼關注。 只求看到文章的人幫我分享。
2022/11/25
這是個假議題 【直斷】 為什麼我這麼確定? 原因很簡單,我會在文章的最後面說明。 【因應】 除非你知道誰沒有問題,否則就不應該投票。 浪費生命。 【氛圍】 不投票應該要成為一種風氣。 成為常態之後社會才會開始正常。 因為候選人將無法再透過宣傳來催票。 畢竟如果把投票看成投資你就會發現你這輩子都在賠錢
Thumbnail
2022/11/25
這是個假議題 【直斷】 為什麼我這麼確定? 原因很簡單,我會在文章的最後面說明。 【因應】 除非你知道誰沒有問題,否則就不應該投票。 浪費生命。 【氛圍】 不投票應該要成為一種風氣。 成為常態之後社會才會開始正常。 因為候選人將無法再透過宣傳來催票。 畢竟如果把投票看成投資你就會發現你這輩子都在賠錢
Thumbnail
2022/11/07
取代睡眠的特效藥。但隨著抗藥性提升,身體的成癮性也更著加重。 【睡不著】 科學研究指出退黑激素是讓人想睡的原因。但現代的飲食卻讓人容易過量攝取咖啡因,而過大的壓力也讓人對一天的生活裡留下了各種不滿足感。你感覺不到疲憊,又或者無法完成的事讓你的大腦不停運轉。生活於是開始日夜顛倒。 【危害】 熬夜為什
Thumbnail
2022/11/07
取代睡眠的特效藥。但隨著抗藥性提升,身體的成癮性也更著加重。 【睡不著】 科學研究指出退黑激素是讓人想睡的原因。但現代的飲食卻讓人容易過量攝取咖啡因,而過大的壓力也讓人對一天的生活裡留下了各種不滿足感。你感覺不到疲憊,又或者無法完成的事讓你的大腦不停運轉。生活於是開始日夜顛倒。 【危害】 熬夜為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身體裡的東西都是可控制的,一切都是在掌控之中。但其實有許多自由的東西在裡面,它可以有用也可以沒用,就看數量,就好像地球人數越來越多一樣。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身體裡的東西都是可控制的,一切都是在掌控之中。但其實有許多自由的東西在裡面,它可以有用也可以沒用,就看數量,就好像地球人數越來越多一樣。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毒】 上次的方案是營養相關的,那今天就來聊聊該怎麼預防。 【預防】 高毒性的物質為了避免被用來對別人投藥所以政府都會列管。但是從癌症成為10大死因之首就可以知道,沒有列管的用品也有毒性。之前的文章已經點出就不再贅述,那麼就只剩一個方法──換品牌。 【日用品】 毒物來源之一。進入現代化社會就
Thumbnail
【毒】 上次的方案是營養相關的,那今天就來聊聊該怎麼預防。 【預防】 高毒性的物質為了避免被用來對別人投藥所以政府都會列管。但是從癌症成為10大死因之首就可以知道,沒有列管的用品也有毒性。之前的文章已經點出就不再贅述,那麼就只剩一個方法──換品牌。 【日用品】 毒物來源之一。進入現代化社會就
Thumbnail
十大死因之首,也叫做惡性腫瘤。目前的科學說法是熬夜、少運動以及飲食不正常導致的。儘管不去做這些事,還是有一堆人依然得癌症這點就能知道我們對癌症還沒有通盤了解。那這東西究竟是怎麼來的?如何預防?能治療嗎? 【自由基】 很多人會認為這是美容相關的詞彙,畢竟缺錢的商人想用新花招打廣告還是得下功夫尋找新
Thumbnail
十大死因之首,也叫做惡性腫瘤。目前的科學說法是熬夜、少運動以及飲食不正常導致的。儘管不去做這些事,還是有一堆人依然得癌症這點就能知道我們對癌症還沒有通盤了解。那這東西究竟是怎麼來的?如何預防?能治療嗎? 【自由基】 很多人會認為這是美容相關的詞彙,畢竟缺錢的商人想用新花招打廣告還是得下功夫尋找新
Thumbnail
訂閱我每週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癌症發生跟年齡有關,年齡越大,患癌風險就越高。同時也跟遺傳、環境以及生活方式等脫離不了干係。為能降低患癌風險,應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以下幾件事,避免癌細胞纏身。 如何做才能預防癌症? 1、遠離高油食物 2、遠離煙草 3、遠離高糖食物 4、遠離久坐 5、遠離酒 6、遠
Thumbnail
訂閱我每週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癌症發生跟年齡有關,年齡越大,患癌風險就越高。同時也跟遺傳、環境以及生活方式等脫離不了干係。為能降低患癌風險,應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以下幾件事,避免癌細胞纏身。 如何做才能預防癌症? 1、遠離高油食物 2、遠離煙草 3、遠離高糖食物 4、遠離久坐 5、遠離酒 6、遠
Thumbnail
科學研究和組織建議每週進行大約 150 分鐘的體育鍛煉,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
Thumbnail
科學研究和組織建議每週進行大約 150 分鐘的體育鍛煉,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
Thumbnail
其實這最終糖化蛋白可說是造成全身各器官各組織敗壞的元兇,因為身體各組織都必須由蛋白質來建構,若身體某部位組成的基礎結構是由這不正常有缺陷的最終糖化蛋白混進去,當然會造成這些細胞原來功能的失靈。 抗糖化就是抗老化
Thumbnail
其實這最終糖化蛋白可說是造成全身各器官各組織敗壞的元兇,因為身體各組織都必須由蛋白質來建構,若身體某部位組成的基礎結構是由這不正常有缺陷的最終糖化蛋白混進去,當然會造成這些細胞原來功能的失靈。 抗糖化就是抗老化
Thumbnail
  傳統西醫研究如何控制不正常的疾病,但越來越多人開始研究如何恢復正常機能_馬克海曼 。什麼是功能醫學 當身體開始生病或出現狀況,代表身體想告訴你些平常被忽略掉的小事   以下四大因素都是造成文明的重要因子 運動量減少 體重增加 吃過量的動物性脂肪、蛋白質、醣類 過量飲酒及飲料讓能量消耗
Thumbnail
  傳統西醫研究如何控制不正常的疾病,但越來越多人開始研究如何恢復正常機能_馬克海曼 。什麼是功能醫學 當身體開始生病或出現狀況,代表身體想告訴你些平常被忽略掉的小事   以下四大因素都是造成文明的重要因子 運動量減少 體重增加 吃過量的動物性脂肪、蛋白質、醣類 過量飲酒及飲料讓能量消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