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鈴與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啞鈴和槓鈴運動是一切重量訓練的基礎,也是肌力訓練最基本的運動。我自幼體弱多病,非常羨慕體力強身材好的同學,但我生活在貧困的環境之下,小學畢業時體重只有27.5公斤,身高138公分。那時我向上帝祈求,想要健康和強壯。那時買不起健身使用的啞鈴,只盼望我身邊手拿得動的東西,能成為我的運動器材,找到兩顆重量差不多的鵝卵石,或是兩塊紅磚頭,都是最原始的啞鈴。既然有啞鈴的替代器材,槓鈴也可以依樣複製,找個地面挖圓洞,灌水泥和砂石,製造兩個各10公斤的「水泥輪」,加上以竹竿串起,令我嚮往的槓鈴就完成了。目前只剩一個水泥輪,偶而和另一個槓鈴搭配使用,效果依舊,卻有特別珍惜的感情。

raw-image
raw-image

台南市東門圓環邊的亞洲健身房,辛建明老師和葉文章教練的啟蒙與指導,我有了正規的重量訓練。不過,運動加上超好的食慾,體重在六年後飆到94公斤,後來因超重而不必入伍當兵。1970年成為重量級的舉重選手,1975年曾在全國舉重比賽得到抓舉的第一名。1979年台南神學院畢業後,分派到彰化縣鹿港鎮的草港教會服事,那是靠海的鄉村,連固定的菜市場都沒有,更別說健身房了。我購買了一組組合啞鈴,有四片鐵片,一支有12公斤重,幾乎每天用它運動。1989年得知有高血壓,必需一輩子服藥,醫師指示我需要降體重,於是再增購8公斤的啞鈴,進行多次數的循環運動,握住啞鈴,從手、肩、上背、腰、大腿、小腿、擴背……等10項循環,每項2分鐘,三循環結束,早已滿身大汗。如此有恆心的規律運動,燃燒卡路里,配合健康的飲食,兩年後降到75公斤的體重,還去參加全國台灣區運動會的健美比賽,成績第五名,讓我驚喜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我成為八人制拔河運動的國家代表隊教練。

1992 年我在台北市羅斯福路六段的公舘教會牧會,師大體育系就在教會左前方,體育系教授和老師們都成為好朋友。林正常教授送我他的著作《重量訓練科學研究》,方進隆教授引進日本和美國的長者肌力訓練各項資料,其中日本筑波大學的鈴木正成教授所設計的「糙米體操」,就是有趣的啞鈴。用布縫製成圓柱型袋子,裝入 300至 600公克的糙米後縫緊。讓公舘教會松年大學的長者使用做體操,少了一般啞鈴冷冰水的金屬感覺,又能按每人量身訂製合用的重量,布的質感好,糙米發出的聲音也溫和,不小心掉下,也不會砸傷腳。這種糙米體操,是當時我從事長者肌力訓練的絕佳運動。日本筑波大學還製作檜木啞鈴,造型多樣,檜木的香味,運動時互敲的響聲,增添許多長者運動的意願,運動時非常有趣。後來,市面上出現啞鈴造型的飲料瓶,不論裝水或裝沙子,都是不折不扣的啞鈴,而我的確忍不住又投資了不少費用。2000年代,歐美和日本積極推展長者肌力訓練的學術研究,至今已經有許多成果報導。

2008年我在淡江高中服務時,曾以0.5公斤或1公斤的啞鈴指導身障的同學運動。2013 年我的二哥蔡文雄長老住院,長期臥床後體力很差,我也教他從0.5公斤的啞鈴運動起,而他靠著不間斷的運動,住院238天後,康復出院。

2014 年 6月,愛力公司鄭天爵先生親自送來一批加重器到雙連安養中心,造型和色澤都非常吸引人,兩個0.5公斤為一組,可以綁在手腕或腳踝運動。這批加重器成為我在雙連安養中心指導長者肌力訓練基本器材。二年半來,藉著加重器長者肌力訓練,許多長者感受到「力量」回來了,走路更穩,從椅子上站起來不必怕怕的,長期坐在輪椅上,也能站起來。肌力訓練改善他們的肌力,讓長者更敏捷,成效相當好。

raw-image

2022年春,愛力樂健小站開幕,受邀擔任小站總教練設計銀髮朋友的肌訓運動課程,加上Li-Fit 油壓阻力肌訓運動、Power Wheel 復能肌訓運動,讓這小站能服務更多不一樣需求的人們。

回想我小時候病弱瘦小,上帝賜給我重量訓練的機會,隨時隨地把握機會運動,讓我有健康的身體、體力精神充沛,使我能做更多事工,而我常以分享運動為樂。今天介紹啞鈴和加重器,不在於它多美、多重、多珍貴,乃在於你以什麼心情和態度來運動,用什麼運動和姿勢,練到什麼肌肉群。啞鈴不是裝飾品,使用它,不斷學習、練習,你必能體會肌力增長、身體更健康。祝福大家身心愉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exia 愛力樂健小站
5會員
12內容數
樂見|空間、樂健|體驗、樂薦|產品。 50+熟齡運動生活|體驗.展售門市(林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究竟選擇自由重量,還是機械式器材? 當談論到肌力訓練,自由重量和機械式器材是兩種常見的方式。許多競技運動員 (athletes) 和健身愛好者 (fitness lover) 都在追求最有效的訓練方式,那麼究竟該選擇哪一種呢?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究竟選擇自由重量,還是機械式器材? 當談論到肌力訓練,自由重量和機械式器材是兩種常見的方式。許多競技運動員 (athletes) 和健身愛好者 (fitness lover) 都在追求最有效的訓練方式,那麼究竟該選擇哪一種呢?
Thumbnail
運科竹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篇有關於究竟使用自由重量,還是使用器械式器材的研究,這份研究的目的是比較進行自由重量訓練和器械式器材訓練後,從隨後肌力、肌肉成長,和關節不適程度三個構面來進行比較的研究。
Thumbnail
運科竹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篇有關於究竟使用自由重量,還是使用器械式器材的研究,這份研究的目的是比較進行自由重量訓練和器械式器材訓練後,從隨後肌力、肌肉成長,和關節不適程度三個構面來進行比較的研究。
Thumbnail
記者蔡育豪/台北報導 2016-03-31 17:19 「做! 我這一生最重要的字,如果我還算有成就,就是一直稟持著這個<做>字。我非常認同英文的just do it,我一直告訴員工,偷懶不做,損失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愛力實業公司董事長鄭天爵說。 72歲的鄭天爵表示,他本來在父母的期望下,就讀高雄
Thumbnail
記者蔡育豪/台北報導 2016-03-31 17:19 「做! 我這一生最重要的字,如果我還算有成就,就是一直稟持著這個<做>字。我非常認同英文的just do it,我一直告訴員工,偷懶不做,損失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愛力實業公司董事長鄭天爵說。 72歲的鄭天爵表示,他本來在父母的期望下,就讀高雄
Thumbnail
我出生於嘉義縣的布袋嘴,自幼體弱多病,國小五年級時又感染肺結核,常常氣喘。半夜氣喘發作時,沒有辦法好好睡覺,也沒有多餘的錢去看醫生,小學畢業時體重只有27.5公斤。俗話說:生病才知健康的可貴。我們家境貧困無法靠就醫改善,我只好自求多福,想盡辦法鍛鍊身體。看到健身房「猛男」的身材,實在很羨慕,但是
Thumbnail
我出生於嘉義縣的布袋嘴,自幼體弱多病,國小五年級時又感染肺結核,常常氣喘。半夜氣喘發作時,沒有辦法好好睡覺,也沒有多餘的錢去看醫生,小學畢業時體重只有27.5公斤。俗話說:生病才知健康的可貴。我們家境貧困無法靠就醫改善,我只好自求多福,想盡辦法鍛鍊身體。看到健身房「猛男」的身材,實在很羨慕,但是
Thumbnail
經常在健身房使用的槓片,最輕的都是2.5公斤,沒有更輕的了,或是插梢插下一格槓片太重,退一格又太輕,很惱人!該怎麼才好呢?有什麼其他方法也可以調整強度呢?
Thumbnail
經常在健身房使用的槓片,最輕的都是2.5公斤,沒有更輕的了,或是插梢插下一格槓片太重,退一格又太輕,很惱人!該怎麼才好呢?有什麼其他方法也可以調整強度呢?
Thumbnail
轉自由教練的兩個月,所在的健身房有大量的機械式訓練器材,已經很久沒有接觸了,重新再使用器材訓練,有非常大的體會跟感觸,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器材其實對很多人很有幫助,包含我現在也很喜歡用器材
Thumbnail
轉自由教練的兩個月,所在的健身房有大量的機械式訓練器材,已經很久沒有接觸了,重新再使用器材訓練,有非常大的體會跟感觸,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器材其實對很多人很有幫助,包含我現在也很喜歡用器材
Thumbnail
養成健康 這點不用多話,大家都知道,但實際身體力行的人卻不多。養成上健身室的習慣,可以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況,發洩壓力,不只能更好入眠,還有助於身心靈平衡。雖然在家也可以運動,但家中的誘惑(零食、電視)實在太多,到健身室比較專心點啊! 健身器材介紹 1.史密夫機 Smith machine 📷 📷
Thumbnail
養成健康 這點不用多話,大家都知道,但實際身體力行的人卻不多。養成上健身室的習慣,可以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況,發洩壓力,不只能更好入眠,還有助於身心靈平衡。雖然在家也可以運動,但家中的誘惑(零食、電視)實在太多,到健身室比較專心點啊! 健身器材介紹 1.史密夫機 Smith machine 📷 📷
Thumbnail
不是死命地用力才是訓練,而是在對的方式下使力,才是對自己有幫助的訓練。 這也讓我當下有個很重要的啟發:穩定健康的努力才是正確的,逞強、過度用力和自以為厲害的亂拉都是容易受傷的。 不論是任何學習都應該全力以赴,應該用力沒錯,但不是亂用力,而是用力在理解自己的身體。
Thumbnail
不是死命地用力才是訓練,而是在對的方式下使力,才是對自己有幫助的訓練。 這也讓我當下有個很重要的啟發:穩定健康的努力才是正確的,逞強、過度用力和自以為厲害的亂拉都是容易受傷的。 不論是任何學習都應該全力以赴,應該用力沒錯,但不是亂用力,而是用力在理解自己的身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