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家搭乘Uber出門,在車上的時候跟司機先生開啟一段對話,覺得很有意思想跟大家一同分享。
對話ㄧ:
司機先生:「為什麼你們今天要帶小孩出門騎腳踏車?」
我:「我們是要拿去二手市集寄賣。」
(明明今天天氣不錯,為何不能出門?)
對話二:
小孩:「我等一下要去買爆米花喔!」
司機先生(冷笑一聲):「去便利商店買就好了啊!」
先生:「小孩想要去逛街啦!」
司機先生面露不以為然及輕蔑聲。
對話三:
司機先生:「我真的覺得給小孩用的東西買中古的就好,因為很快就弄壞了!」
我:「其實國外的教養專家說這是大人的刻板印象,小孩如果從小就知道自己不配擁有好的東西,也會影響長大後的價值觀。」
司機先生:「歐美跟我們不一樣啦!我小時候也是很小就住外面了⋯⋯⋯⋯」
對話四:
已經抵達目的地準備下車。
小孩:「我在XX幼兒園已經讀到X班了喔!」
司機先生:「你怎麼話那麼多!」
光是從以上的四段對話,你觀察到了什麼呢?
我觀察到的是司機先生認為小孩不配擁有好的物質、休閒娛樂,也不能發表太多意見,這是很傳統父母的權威思想,標準的有給你吃穿沒讓你餓到就不錯了,其餘的只要堪用就好,我們做父母的已經很忙了,我們自己也沒有時間娛樂,小孩憑什麼能擁有呢?就如同司機先生說自己很小就離家在外,可見成長過程肯定不是在很富裕的家庭長大,也因此有了小孩就只能擁有最低限度生活品質的觀念,以前自己的童年非常匱乏,憑什麼你們現在能那麼舒適呢?
我不能說這樣的思維有什麼錯,只是我認為這樣的思維給小孩帶來的影響是以後長大成人會很難去真正體會良好生活品質所帶來的快樂,甚至會認為這是邪惡且不該擁有的,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小孩長大成人可以真正感受並享受生活中任何可以帶給我們快樂的事物,就不該把擁有好東西或能讓我們感到心情愉悅的事情視為洪水猛獸。
當我們的視野更加寬闊才能懂得如何做選擇,也才能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做父母的能提供給孩子的是自己能力所及的生活品質,但也不該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配享受美好的事物,有時候逛逛街、戶外踏青是不需要花費太多錢的,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環境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就如同在超商買爆米花回家吃和在電影院裡面吃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對吧?!
培養孩子在生活中體驗美好,並不會讓他們變得奢侈浪費,亦不會使他們變得不懂感恩,反而是提供了他們更多元的選擇可以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