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三個祕法,完整照顧自己的情緒! 一步步成為高情商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

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raw-image

—————

關於情緒,大眾的迷思~

迷思一:成熟的人應該理性,不應該有情緒!?

迷思二:情緒沒有什麼功能,它是個麻煩的東西!?

迷思三:情緒要盡量抒發,才是照顧情緒!?

文章最後會有完整說明。

—————

照顧情緒有三個步驟

raw-image


Step1. 辨識:

辨識出自己當下的情緒與狀態是什麼? 靜下心,覺知自己。

Step2.情緒對話

1.詢問自己的情緒,想跟自己說什麼?

2.它要送給我什麼重要指引?

3.有什麼內心需求渴望被滿足?

Step3.選擇自己,向前邁進

收下情緒它帶給自己的重要訊息,繼續向前邁進。

—————

舉例而言,我有幾位客戶,被自己的「愧疚、自責」所困,導致自己沒有辦法有動力向前。

當客戶找上我時,只是模糊的訴說,表示「不喜歡自己」,慢慢探索之後,才發現是對某件事「自責」帶來的愧疚感。接下來,我陪著對方探索,「如果自責要帶給你一個正向指引,它想要跟你說什麼?」客戶表示:「謹慎」,客戶開心地大叫,「原來它是要跟我說這件事」。我表示:「很好呀,我看見你擁有謹慎、把控風險的特質。你可以專注在,好好把謹慎的特質發揮出來。」

一個人投入能量在「自責」,跟投入能量在「研究如何可以更好的謹慎、把控風險」,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樣態,一個是自貶,一個是不斷的提升。聆聽情緒要給我們的重要指引,運用它、領導它,而不是被它帶著走。

當情緒出現時,請記得,它是我們的一部分,它不是我們的全部。『你本身是更浩瀚神聖的存在』。在「情緒」與「我」之間,一定要選擇「我」,讓「我」帶領它們、運用它們、整合它們。而不是,舉例而言,看到自責,相信自責是我,讓全部的我被自責俘虜,也忘了取用自責真正的正向力量。妳必須要站出來,成為領導者,你才能領導這些不同的情緒,以及看懂它背後要告訴你的訊號。

—————

舉我自己發生的事:

某次,我們家幾個人,要去郊區度假,兩天一夜。原定12點從台北出發,直達住宿地。這個假期是為了過我的生日。後來我可愛的媽媽想要順便先去處理一件事,再順道去親戚家拿個東西。我先生開車載大家,其實辦事不會太久,大概就是不超過兩小時的事。

得知這件事,當下我感覺到自己「不對勁」,一開始我也說不上來,好像也沒關係,可是就是悶悶的,再細細品嚐,我發現是「不開心」的情緒,我問自己,怎麼了? 後來它跟我說,「這個行程不是我想要的」,原本是希望一早出發,整天可以泡在大自然裡,十二點出發也是可以,可是繼續往後延,等到抵達就快要傍晚了。「我是去曬太陽的」心中吶喊。

這個微微「不開心」的情緒,指引了我真正想要什麼,想要怎樣被對待。

瞭解了自己,我不用默默忍受(說服自己沒關係),然後不小心累積到了一個點爆發,也不用整個旅程悶悶的。『我可以為自己採取行動,也同時思考如何照顧他人。』

我跟媽媽說明自己的度假期待,希望度假跟辦事可以分開日期去做,若可以分開,我們再找下週的時間一塊完成,我陪妳。若不方便日期分開,一定要度假當天去,我可以一早自己先出發,開開心心的先去曬太陽,其他成員可以慢慢來。我提供的兩個選項,無論是哪個,我都會很開心。

媽媽做了她想要的選擇,我也被我想要的方式對待,這件事就圓滿落幕了。

—————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而且別人又不會通靈,他怎麼知道他的行為已經踩到我們,他踩到一次我們沒反應,無心再踩第二次,非常正常。每個人的標準、慣性、期待等差異都非常大。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raw-image


—————

關於情緒迷思的回覆:

迷思一:成熟的人應該理性,不應該有情緒!?

真正成熟的人,是比一般人更早知道自己的狀態、情緒,對自我的覺察力更敏銳,並且知道如何照顧與疏通自己的情緒。成熟的人能夠領導情緒、運用情緒,以進行高品質的「自我領導」。

迷思二:情緒沒有什麼功能,它是個麻煩的東西!?

每一個情緒,他背後都有重要指引,可能指引了我的特質,可能指引了現在的我發生什麼事?需要什麼? 情緒是一個自己跟自己連結的路徑,更是自己與他人連結的橋樑。

迷思三:情緒要盡量抒發,才是照顧情緒!?

有情緒確實需要抒發,也需要在適當的地方、適合的人面前抒發。不然會造成其他的傷害。

此外,一直重複在同個情緒裡,自己也容易被完全覆蓋或攪進去,這時可以去大自然走走、做些平常喜歡的事,做一些情境上的轉換。讓自己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安放自己的情緒。

raw-image

—————

祝福大家,都能夠運用情緒的力量

婷心

—————

相關文章:


—————

相關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婷心,內在力量引導師
24會員
45內容數
我致力於陪伴生命,活出真實有力量的自己。此生,我只做這件事。 整合企業教練、心理諮商、家族治療、創傷治療、靈性療癒、聖經、佛家經典等,十幾種系統脈絡,我一切的努力,只為協助你連結到自己原本的生命力量,以及突破你的束縛與限制。
2025/03/22
在親密關係中,衝突與矛盾背後,其實蘊藏著深刻的意義與機會。許多人在關係中感受到的傷害,往往源自於未處理的內心創傷。透過理解與擁抱這些受傷的根源,我們不僅能夠釋放負面情緒,還能轉化為成長的契機。文章探討如何以愛的姿態面對自己,進而深化彼此的關係,最終達到靈魂伴侶的狀態,讓愛不再是交易,而是一種自然共鳴
Thumbnail
2025/03/22
在親密關係中,衝突與矛盾背後,其實蘊藏著深刻的意義與機會。許多人在關係中感受到的傷害,往往源自於未處理的內心創傷。透過理解與擁抱這些受傷的根源,我們不僅能夠釋放負面情緒,還能轉化為成長的契機。文章探討如何以愛的姿態面對自己,進而深化彼此的關係,最終達到靈魂伴侶的狀態,讓愛不再是交易,而是一種自然共鳴
Thumbnail
2024/06/15
關於財富能量、財富自由,你一定要知道的三大重點,完全不藏私與你分享。 1.要成為有錢人,一定要掌握宇宙之下金錢的運作邏輯! 2.如何獲得財富自由? 掌握「絕對自由狀態」! 3.常見3大財富能量
Thumbnail
2024/06/15
關於財富能量、財富自由,你一定要知道的三大重點,完全不藏私與你分享。 1.要成為有錢人,一定要掌握宇宙之下金錢的運作邏輯! 2.如何獲得財富自由? 掌握「絕對自由狀態」! 3.常見3大財富能量
Thumbnail
2024/06/08
常見錯誤路徑:(1)想成為真正的自己,但心中很多害怕,不敢走自己的路;(2)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自己, 活成忙碌的生命,身心疲憊;(3)想要擁有豐沛物質,但一直擔心錢不夠用 當你走在正確路徑上,每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獨特光彩,這是宇宙對你的承諾! 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這是每個珍貴靈魂到人間最想完成的事!
Thumbnail
2024/06/08
常見錯誤路徑:(1)想成為真正的自己,但心中很多害怕,不敢走自己的路;(2)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自己, 活成忙碌的生命,身心疲憊;(3)想要擁有豐沛物質,但一直擔心錢不夠用 當你走在正確路徑上,每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獨特光彩,這是宇宙對你的承諾! 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這是每個珍貴靈魂到人間最想完成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情緒的產生是源自於認知,而認知源自於習慣,其實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中性的,是我們的分別心,把它區分為好事、壞事。 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情緒,而是他們懂得消化或轉換,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但不過度苛責,願我們都能成為情緒穩定的大人。
Thumbnail
情緒的產生是源自於認知,而認知源自於習慣,其實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中性的,是我們的分別心,把它區分為好事、壞事。 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情緒,而是他們懂得消化或轉換,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但不過度苛責,願我們都能成為情緒穩定的大人。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容易情緒化的人嗎?有沒有曾經在發過脾氣之後卻感到後悔的經驗?或是一直努力的控制情緒,總是避免在工作場合、在人們面前表現情緒,希望當個「成熟」的人?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容易情緒化的人嗎?有沒有曾經在發過脾氣之後卻感到後悔的經驗?或是一直努力的控制情緒,總是避免在工作場合、在人們面前表現情緒,希望當個「成熟」的人?
Thumbnail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Thumbnail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Thumbnail
過年的時候,長輩總是問你這、問你那,問你薪水多少,問你要結婚了沒,雖然覺得煩躁,但又要顧及輩份倫理,你只好把情緒壓抑著,面帶微笑的回應。情緒越積越多,來不及消化的狀態下,你可能就會開始生氣:「到底關你們什麼事!」「為什麼一直問我!」因而產生止不住的情緒化思考。
Thumbnail
過年的時候,長輩總是問你這、問你那,問你薪水多少,問你要結婚了沒,雖然覺得煩躁,但又要顧及輩份倫理,你只好把情緒壓抑著,面帶微笑的回應。情緒越積越多,來不及消化的狀態下,你可能就會開始生氣:「到底關你們什麼事!」「為什麼一直問我!」因而產生止不住的情緒化思考。
Thumbnail
一個人的情緒不但能影響自己本身,還會從自身向外影響到各個層面,不論是親情、友誼、職場、親子關係、夫妻感情…,所有向外的人際關係,因為每一種關係都需要用心去經營…
Thumbnail
一個人的情緒不但能影響自己本身,還會從自身向外影響到各個層面,不論是親情、友誼、職場、親子關係、夫妻感情…,所有向外的人際關係,因為每一種關係都需要用心去經營…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諮商時,我經常帶著個案去覺察與感覺自己的情緒, 卻發現我們太容易卡在「想法」,太容易把情緒跟想法搞混。  我們的文化中,「情緒」經常是被壓抑或推開的, 你考第一名很開心的時候,媽媽教你要謙虛->壓抑興奮與喜悅 當你工作受到挫折悲傷的時候,朋友告訴你不要想那麼多->壓抑脆弱與悲傷 小時候我們的照顧者(
Thumbnail
諮商時,我經常帶著個案去覺察與感覺自己的情緒, 卻發現我們太容易卡在「想法」,太容易把情緒跟想法搞混。  我們的文化中,「情緒」經常是被壓抑或推開的, 你考第一名很開心的時候,媽媽教你要謙虛->壓抑興奮與喜悅 當你工作受到挫折悲傷的時候,朋友告訴你不要想那麼多->壓抑脆弱與悲傷 小時候我們的照顧者(
Thumbnail
日常生活和工作賦予了我們許多角色,我們可能在職場上同時扮演員工及上司的角色,也在家庭扮演女兒和媽媽的角色;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面情緒和衝突產生。面對低潮,妳如何處理呢?妳是否曾身陷負面情緒,明明身心狀態已經超載,卻要求自己要振作,挺身接受挑戰呢? 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
Thumbnail
日常生活和工作賦予了我們許多角色,我們可能在職場上同時扮演員工及上司的角色,也在家庭扮演女兒和媽媽的角色;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面情緒和衝突產生。面對低潮,妳如何處理呢?妳是否曾身陷負面情緒,明明身心狀態已經超載,卻要求自己要振作,挺身接受挑戰呢? 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
Thumbnail
當你不對別人的情緒做反應,你只為自己的心情負責時,情況自然而然會化解開來。
Thumbnail
當你不對別人的情緒做反應,你只為自己的心情負責時,情況自然而然會化解開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